木怪 張叔高 陸敬叔 聶友 董奇 趙翼 魏佛陀 臨淮將 崔導 賈祕 薛弘機
盧虔 僧智通 江夏從事
張叔高
桂陽太守江夏張遼字叔高,留其使(明抄本、陳校本無“留其使”三字,按《風俗通·怪神篇》“留其使”作“去鄢令”)家居買田。田中有大樹十餘圍,扶疏蓋數畝,地不生谷。遣客伐之,有赤汁六七鬥出。客驚怖歸,具白叔高。高怒曰:“樹老赤汁,有何等血!”因自行,復斫之。血大流灑。叔高使先斫其枝。有一空處,見白頭公可長四五尺,忽出往叔高。叔高乃逆格之。如此凡數回頭(“頭”原作“顧”。據明抄本、陳校本改)。左右皆怖伏地,而叔高恬如也。徐熟視,非人非獸。遂伐其木。是歲,司空闢高爲侍御史兗州刺史,以居二千石之尊,過鄉里,薦祝祖孝,竟無他怪。(出《風俗通》)
【譯文】
桂陽太守江夏的張遼張叔高,派人留在家裏買田地。買到的一塊田中,有一棵十餘圍的大樹,枝葉茂密的樹冠蔭地好幾畝,不能長莊稼。張叔高就派食客們去把大樹砍掉。砍樹的時候,大樹出了六七鬥紅色的汁水,食客又驚又怕地回到桂陽來,向張叔高作了詳細報告。張叔高生氣地說:“樹老了就有紅色的汁水,有什麼根據能說那是血呢?”於是他親自趕回家來,又砍那棵大樹。大樹流血不止。張叔高讓人先砍樹枝。有一個空處,出現一個白頭老漢,這老漢高四五尺,忽然出來走向張叔高。張叔高迎上去把他擊倒在地。如此一共出現四次,左右的人都嚇得趴在地上,但是張叔高恬靜自如。仔細看那些被擊殺的東西,不是人也不是獸。後來終於把樹伐倒了。這一年,司空徵召張叔高做侍御史兗州刺史,從而他處於兩千石的尊位上。路過鄉里的時候,他照樣去祭拜祖先,到底也沒發生別的怪事。
陸敬叔
吳先主時,陸敬叔爲建安郡太守。使人伐大樟樹,不數斧,有血出,樹斷,有物人面狗身,從樹中出。敬叔曰,此名“彭侯”。乃烹食之。白澤圖曰:“木之精名彭侯,狀如黑狗,無尾。可烹食之。”(出《搜神記》)
【譯文】
吳先主那時候,陸敬叔是建安郡太守。他派人砍伐一棵大樟樹,砍了不幾斧,就有血流出來。樹被砍斷以後,有一個人面狗身的東西從樹中鑽出來。陸敬叔說,這東西名叫彭侯。於是就把它煮着吃了。白澤圖說:“樹精的名叫彭侯,樣子像黑狗,沒有尾巴,可以煮了吃肉。”
聶友
吳聶友字文悌,豫章新塗人。少時貧賤,常好射獵。見一白鹿,射之中,尋蹤血盡,不知所在。飢困,臥梓樹下。仰見所射鹿箭,著樹枝,怪之。於是還家齎糧,命子弟持斧伐之。樹有血,遂截爲二板。牽置陂中,常沉,時復浮出。出家必有吉(“吉”原作“言”,據《搜神後記》八改)。友欲迎賓客,常乘此板。或於中流欲沒,客大懼,友呵之,復浮。仕官如願,位至丹陽太守。其板忽隨至石頭,友驚曰:“此陂中板來,必有意。”因解職還家。二板挾兩邊,一日即至。自爾後,板出或爲兇禍。今新塗北二十里餘,曰封溪,有聶友截梓樹板濤牂柯處。牂柯有樟樹,今猶存,乃聶友回日所栽,枝葉皆向下生。(出《搜神記》)
【譯文】
吳時,有一個人姓聶名友字文悌,是豫章新塗人。此人年輕的時候比較貧賤,常常喜歡上山打獵。有一天,他發現一隻白色的鹿,就射箭射中了它。他尋着血蹤追趕,追到不見血跡。也不知白鹿在哪。他又飢又困,倒在一棵梓樹下休息。一仰臉看到他射鹿的那支箭紮在樹枝上,他很奇怪,就回到家裏,準備了乾糧,率領着子弟們帶着斧子來砍伐那棵樹。樹有血。他就把它破成兩塊板子,扔在河邊上。這兩塊板子常常沉下去,也常常浮上來。凡是浮出來的時候,聶友家中必然有吉事。他到外地迎送賓客,常乘坐這兩塊板。有時候正處一中流的時候,板子要沉沒,客人十分驚懼,聶友就呵斥那木板一番,它就再浮上來。聶友的仕途是如願的,官位一直到了丹陽太守。那兩塊板子忽然間隨他來到石頭城,他大吃一驚,心想,這河邊的兩塊板子來,一定是有意的。於是他就解職回家。兩塊板子挾在兩邊,一天就到。從此後,板子的出現就可能是兇禍。現在新塗北邊二十多裏的地方,叫做封溪。封溪有當年聶友截梓樹板泛遊牂柯的地方。牂柯那裏有一棵樟樹,現在還活着,那是聶友當年要回來時栽的。這棵樹的枝葉全向下長。
董奇
京兆董奇庭前有大樹,陰映甚佳。後霖雨,奇獨在家鄉,有小吏言,太承雲府君來。乃見承雲著通天冠,長八尺,自言(“言”原作“有”,據明抄本改)。爲方伯,某第三子有雋才,方當與君周旋。明日,覺樹下有異。每晡後無人,輒有一少年就奇語戲,或命取飲食。如是半年。奇氣強壯,一門無疾。奇後適下墅,其僕客三人送護。言樹材可用,欲貸之,郎常不聽,今試共斬斫之。奇遂許之。神亦自爾絕矣。(出《幽明錄》)
【譯文】
京兆的董奇,庭院前有一棵大樹,茂盛遮蔭,挺不錯的。後來連續幾天下雨,董奇獨自在家,有一個小官對他說,太承雲府的一位先生來見。於是他看到那位承雲先生頭戴通天冠,身高八尺。那人自稱是方伯,說:“我的三兒子人才出衆,他將與您周旋。”第二天,董奇覺得樹下有了變化。每當午後沒人的時候,總有一個青年人來到董奇面前說話嬉戲,有時候還讓董奇拿吃喝的東西。如此半年之久。董奇的氣色強壯,全家都沒病。董奇後來到下墅去,他的三個僕人送他。三人對董奇說,這棵大樹的材料有大用,想要賣它,您一直不同意,現在是否可以把它一塊砍了呢?董奇於是就允許了。神靈也就從此消失了。
趙翼
永嘉松陽趙翼以義熙中與大兒鮮共伐山桃樹,有血流,驚而止。後忽失第三息所在,經十日自歸。聞空中有語聲,或歌哭。翼語之曰:“汝既是神,何不與我相見?”答曰:“我正氣耳。舍北有大楓樹,南有孤峯,名曰石樓。四壁絕立,人獸莫履。小有失意,便取此兒著樹杪及石樓上。舉家叩頭請之,然後得下。”(出《異苑》)
【譯文】
永嘉郡松陽縣的趙翼,於義熙年中與大兒子趙鮮一起砍伐一棵山桃樹。剛砍兒斧,見樹流血,大吃一驚,急忙停止。後來忽然丟失了第三個孩子。十天以後,這孩子又自己回來了。趙翼聽到空中有說話的聲音,有時候唱歌,有時候哭泣。趙翼就對着空中說:“你既然是神仙,爲什麼不和我見面呢?”空中回答說:“我是一股正氣罷了。屋舍之北有一棵大楓樹,南面有一座孤立的山峯。孤峯名叫‘石樓’,四面全是懸崖絕壁,不管是人是獸,沒有能上去的。大楓樹有點不高興,就把這孩子弄到那樹梢和石樓上了。全家磕頭請求,然後才能下來。”
魏佛陀
樑末,蔡州布(明抄本、陳校本“布”作“有”)席家空宅,相承雲,兇不可居。有回防都督軍人魏佛陀將火入宅,前堂止息。曛黃之際,堂舍有一物,人面狗身,無尾,在舍跳躑。佛陀挽弓射之,一發即不復見。明日髮屋,看箭飲羽,得一朽木,可長尺許,下有凝血。自後遂絕。(出《五行記》)
【譯文】
樑代末年,蔡州布席家的空宅院,相傳說是座凶宅不能居住。有一個回防都督手下的軍人,名叫魏佛陀,他率領着十名兵士進入宅中,在前堂住下。日落的時候,堂屋裏出現一個東西,人面狗身,沒有尾巴。那東西在堂屋裏亂跳。魏佛陀挽弓搭箭射那東西。一射便看不見了。第二天在堂屋裏挖掘,挖到一塊被箭射中的朽爛木頭。木頭有一尺來長,下端有凝結的血跡。從此以後就根絕了鬧鬼神的現象。
臨淮將
上元中,臨淮諸將等乘夜宴集,燔炙豬羊,芬馥備至。有一巨手從窗中入,言乞一臠,衆皆不與。頻乞數四,終亦不與。乃潛結繩作彄,施於孔所。紿雲:“與肉。”手復入,因而系其臂。牽挽甚至,而不能脫。欲明,乃樸然而斷。視之,是一楊枝。持以求樹,近至河上,以碎斷,往往有血。(出《廣異記》)
【譯文】
上元年間,臨淮的將領們連夜舉行宴會。炙烤豬羊,美味備至。有一隻大手從窗口伸了進來,說要塊肉吃。衆人都沒給。頻頻要了四次,始終也沒給。於是人們暗中找繩子繫了一個彄,放在窗戶那個有孔的地方,欺騙說:“給你肉!”手就又伸了進來。於是一緊繩彄就係住了那人的胳膊。繩子拉得很緊,他無法逃脫。天將亮的時候,那手臂木頭似地折斷了。一看,不是手臂,而是一個楊樹枝。拿着這個樹枝去找那棵樹,在不遠的河邊找到了,因爲碎斷,到處都有血跡。
崔導
唐荊南有富人崔導者,家貧乏。偶種桔約千餘株,每歲大獲其利。忽一日,有一株化爲一丈夫,長丈餘,求見崔導。導初怪之,不敢出。丈夫苦求之,導遂出見之。丈夫曰:“我前生欠君錢百萬,未償而死。我家人復自欺,君乃上訴於天。是以令我合門爲桔,計傭於君,僅能滿耳。今上帝有命,哀我族屬,復我本形。兼我自省前事,止如再宿耳。君幸爲我置一敝廬,我自耕鑿,以卒此生。君仍盡剪去桔樹,端居守常,則能自保。不能者,天降禍矣。何者,昔百萬之資,今已足矣。”導大驚,乃皆如其言,即爲葺廬,且盡伐去桔樹。後五年而導卒,家復貧。其人亦不知所在。(出《瀟湘錄》)
【譯文】
唐朝時,荊南有一個叫崔導的富人。他家裏本來很窮,偶然種了大約一千株桔樹,每年都能大獲其利。忽然有一天,有一棵桔樹變成一個一丈多高的成年男子,來求見崔導。崔導感到奇怪,不敢出去。那男子苦苦地求他,他就出來見那男子。男子說:“我前生欠你一百萬錢,沒還就死了。我的家人又自己欺騙自己,你就上訴到天庭。所以上帝讓我們全家變成桔樹,計酬僱用給你。才能還滿一百萬。現在上帝有命令。可憐我的家族親屬,復還我的本形。加上我自己反省以前的事,只再過一夜便回覆人形了。希望你爲我蓋一所小草房,我親自耕種,以了結此生。你還是把所有的桔樹都砍去,老老實實地過日子,就能夠保住自己。不然的話,天就降禍於你了。爲什麼呢?過去我欠的那百萬之資,如今已經還夠了。”崔導非常吃驚,就完全按照那人說的去做,立即着手爲那人蓋房子,而且砍伐了所有的桔樹。五年後崔導便死去,家又開始變窮。那個人也不知在哪。
賈祕
順宗時,書生賈祕自睢陽之長安。行至古洛城邊,見綠野中有數人環飲,自歌自舞。祕因詣之。數人忻然齊起,揖祕同席。祕既見七人皆儒服,俱有禮,乃問之曰:“觀數君子,士流也。乃敢聚飲於野,四望無人?”有一人言曰:“我輩七人,皆負濟世之才,而未用於時者,亦猶君之韜蘊,而方謀仕進也。我輩適偶會論之間,君忽辱臨。幸且共芳樽,惜美景,以古之興亡爲警覺,以人間用舍爲擬議,又何必涉綺閣,入龍舟,而方盡一醉也?”祕甚怪之,不覺肅然致敬。及歡笑久,而七人皆遞相目,若有所疑。乃問祕曰:“今既接高論,奚不一示君之芳猷,使我輩服君而不疑也?”祕乃起而言曰:“餘睢陽人也。少好讀書,頗識古者王霸之道。今聞皇上纂嗣大寶,開直言之路,欲一叩象闕,少伸愚誠。亦不敢取富貴,但一豁鄙懷耳。適見七君子高會,故來詣之。幸無遐棄可也。”其一人顧諸輩笑曰:“他人自道,必可無傷。吾屬斷之,行當敗缺。”其一人曰:“己雖勿言。人其舍我:“一人曰:“此君名祕,固當爲我匿瑕矣。”乃笑謂祕曰:“吾輩是七樹精也:其一曰鬆,二曰柳,三曰槐,四曰桑,五曰棗,六曰慄,七曰樗。今各言其志,君幸聽而祕之。”其鬆精乃起而言曰:“我本處空山,非常材也。負堅貞之節,雖霜凌雪犯,不能易其操。設若哲匠構大廈,揮斤斧,長短之木,各得其用。榱桷雖衆,而欠樑棟,我即必備棟樑之用也。我得其用(“用”原作“利”,據明抄本、陳校本改),則永無傾危之患矣。”其次一人起言曰:“我之風流之名,聞於古今。但恨煬帝不回,無人見知。張緒效我,空耀載籍。所喜者,絮飛則才子詠詩,葉嫩則佳人學畫,柔勝剛強,且自保其性也。”其次者曰:“我受陽和之恩,爲不材之木。大川無樑,人不我取;大廈無棟,人不我用。若非遭郢匠之堊,則必不合於長短大小也。噫!倚我者有三公之名矣。”其次者言曰:“我平生好蠶(“蠶”原作“吞”,據明抄本、陳校本改)。無辭吐飼,不異推(“推”原作“惟”,據明抄本、陳校本改)食。蠶即繭,繭而絲,絲爲絝綺。絝綺入貴族之用。設或貴族之流,見絝綺之美麗以念我,我又豈須大爲樑棟,小爲榱桷者也?”其次者曰:“我自辯士蘇秦入燕之日,已推我有兼濟之名也。不唯漢武帝號爲束束,投我者足表赤心。我又奚慮不爲人所知也?”其次曰:“我雖處蓬蓽,性實恬然,亦可以濟大國之用也。倘人主立宗廟,虔祀饗,而法古以用我,我實可以使民之戰慄也。”其次曰:“我與衆何殊也?天亦覆我,地亦載我。春即榮,秋即落。近世人以我爲不材,我實常懷憤惋。我不處澗底,怎見我有凌雲之勢;我不在宇下,焉知我是構廈之材。驥不騁即駑馬也,玉不剖即頑石也。固不必鬆即可構廈凌雲,我即不可構廈凌雲。此所謂信一人之言,大喪其真矣。我所以慕隱淪之輩,且韜藏其跡。我若逢陶侃之一見,即又用之有餘也。”言訖,復自歌自舞。祕聞其言,大怖,坐不安席,遽起辭之。七人乃共勸酒一杯,謂祕曰:“天地間人與萬物,皆不可測,慎勿輕之。”祕飲訖,謝之而去。(出《瀟湘記》)
【譯文】
順宗的時候,書生賈祕從睢陽到長安去,走到古洛城邊,見綠野之中有幾個人環坐在一起飲酒,自己唱歌,自己跳舞。於是賈祕就到那邊去了。那幾個人一齊欣然而起,揖讓賈祕和他們一起坐。賈祕見七個人都是書生打扮,都彬彬有禮,就問道:“看各位君子,屬於士人階層,怎敢在這四望無人的野外聚飲?”有人回答說:“我們七個人,都負有濟世之才,之所以沒有被重用於當世,這也和你穎處囊中一樣,正在謀劃仕進的辦法呢。我們碰巧偶然相會談論之間,您忽然光臨,我們有幸與您一起飲酒,共賞美景,以古代的興亡爲警覺,以人間的取捨爲話題,又何必居住綺閣,乘坐龍舟才能喝一頓酒呢?”賈祕特別奇怪,不知不覺就肅然起敬。等談笑歡樂的時間長了,那七個人都在互相使眼色,好像有什麼懷疑。於是就問賈祕道:“現在既然在一起交談,何不展示一下您的智謀和觀點,使我們佩服而不生疑呢?”賈祕就站起來說:“我是睢陽人,從小喜歡讀書,多少知道一些古代的王霸之道。如今聽說皇上繼承了皇位,廣開言路,我便想叩一下皇宮的門闕,略盡我的愚忠。也不敢謀取富貴,只不過施展一下抱負而已。恰巧遇見七位君子雅會,所以便來到這裏。多謝各位沒有嫌棄我。”其中一人看着幾位笑道:“他人自如此說,一定必是無什麼大害處;我們推斷,行將敗缺。”其中一人說:“自己雖然不說,人家還是不用我。”一人說:“此人名字叫‘祕’,一定能替我隱瞞缺點了。”於是就笑着對賈祕說:“我們是七個樹精。頭一個是松樹精;二一個是柳樹精;三一個是槐樹精;四一個是桑樹精;五一個是棗樹精;六一個是慄樹精;七一個是樗樹精。現在咱們各言其志,您聽了不要講出去。”那鬆精就起來說道:“我本來處在空山之中,是非常之材,身負堅貞的氣節,雖然霜也欺凌雪也來犯,但是不能動搖我的高尚情操。如果高明的工匠建築大廈,揮起斧頭,木頭不論長短,各有用場。椽子檁子儘管很多,但是缺少棟樑。我就一定具備棟樑的大用。我得到重用,那就永遠沒有傾斜倒塌的憂患了。”其次一個人站起來說:“我的這個風流的名字,聞於古今。我只恨隋煬帝不回來,沒人知道我。張緒效仿我,空留名字於書籍之中。令人高興的是,我的花絮飛揚就有才子詠詩;我的葉子還嫩,就有佳人學畫。我的柔弱勝過剛強。我將保持自己的性情。”又一個人說:“我受陽和的恩澤,卻是不成材的樹木。大河裏沒橋,人家不取我;大廈裏沒棟,人家不用我。如果沒有好木匠加工,那就肯定不合乎長短大小的要求。噫!依靠我的有三公之名呢!”另一個說道:“我平生喜歡蠶,供蠶食用,從不推辭。蠶就是繭,繭就是絲,絲織出絝綺,絝綺成爲貴族的用品。如果那些貴族階層的人,看到絝綺的美麗能夠想到我,我又何必做什麼棟樑和檁子椽子什麼的。”下一個說:“我自從辯士蘇秦進入燕國那天起,就已經有了兼濟的名聲。不光漢武帝給了我封號,以我爲禮物送人,足以表達赤誠之心。我又何必憂慮不爲人所知呢?”再一個說:“我雖然處在蓬蓽之間,性情樸實而恬靜,但是也可以對大國有所幫助。倘若皇家立宗廟,虔誠地祭祀鬼神,就會效法古人而用我。我實在可以讓百姓戰慄。”最後一個說:“我與大夥有什麼不同?天也蓋我,地也載我,春天我就繁茂,秋天我就凋落。近代人認爲我不成材,我確實經常感到憤慨不平。我不處在山澗底下,怎能看到我有凌雲之勢;我不處在屋宇之下,哪能知道我是構廈之材。千里馬不馳騁就是跑不快的劣馬,美玉不從璞中剖出來就是頑石。所以,不一定松樹就可以建大廈凌雲霄,不一定我就不能建大廈凌雲霄。這叫做聽信一個人的話就大喪其真了。我因此才敬慕隱逸淪落的人們,並且韜藏自己的行跡。我若能遇上陶侃那樣的長官,就又有用了。”說完了,樹精們又是自歌自舞起來。賈祕聽了他們的話,很是恐怖,坐立不安,急忙起身告辭。那七人就一起勸他一杯酒,對他說:“天地間人和萬物都不可預測,希望您謹慎行事,不要輕心。”賈祕喝完,告辭而去。
薛弘機
東都渭橋銅駝坊,有隱士薛弘機。營蝸舍渭河之隈,閉戶自處,又無妻僕。每秋時,鄰樹飛葉入庭,亦掃而聚焉,盛以紙囊,逐其強而歸之。常於座隅題其詞曰:“夫人之計,將徇(“徇”原作“苟”,據陳校本改)前非且不可,執我見不從於衆亦不可。人生實難,唯在處中行道耳。”居一日,殘陽西頹,霜風入戶,披褐獨坐,仰張邴之餘芳。忽有一客造門。儀狀瑰古,隆隼龐眉,方口廣顙,嶷然四皓之比。衣早霞裘,長揖薛弘機曰:“足下性尚幽道,道著嘉肥。僕所居不遙,嚮慕足下操履,特相詣。”弘機一見相得,切磋今古,遂問姓氏。其人曰:“藏經姓柳。”即便歌吟,清夜將艾。雲:“漢興,叔孫爲禮,何得以死喪婚姻而行二載制度?吾所感焉。”歌曰:“寒水停圓沼,秋池滿敗荷。杜門窮典籍,所得事今多。”弘機好《易》,因問。藏經則曰:“易道深微,未敢學也。且劉氏六說,只明《詩》、《書》、《禮》、《樂》及《春秋》,而亡於《易》。其實五說。是道之難。”弘機甚喜此論。言訖辭去,窣颯有聲,弘機望之,隱隱然丈餘而沒。後問諸鄰,悉無此色。弘機苦思藏經,又不知所。尋月餘,又詣弘機。弘機每欲相近,藏經輒退。弘機逼之,微聞朽薪之氣,藏經隱。至明年五月又來,乃謂弘機曰:“知音難逢,日月易失,心親道曠,室邇人遐。吾有一絕相贈,請君記焉。”詩曰:“誰謂三才貴,餘觀萬化同。心虛嫌蠹食,年老怯狂風。”吟訖,情意搔然,不復從容,出門而西,遂失其蹤。是夜惡風,髮屋拔樹。明日,魏王池畔有大枯柳,爲烈風所拉折。其內不知誰人藏經百餘卷,盡爛壞。弘機往收之,多爲雨漬斷,皆失次第,內唯無《周易》。弘機嘆曰:“藏經之謂乎?”建中年事。(出《乾鐉子》)
【譯文】
東都渭橋銅駝坊,有一個隱士叫薛弘機。薛弘機在渭河邊上蓋了一所小草房,閉戶自處,又沒有妻室奴僕。每到秋天,鄰近的樹葉飛落到院子裏來,他就把它們掃到一塊,裝進紙口袋,找到那樹的地方而歸還。他曾經在座席角落題詞說:“爲人之計,順從以前的過錯是不行的,固執己見不爲羣衆所理解也是不行的。人生之難,只在人的思想行爲罷了。”過了一天,殘陽西斜,秋風入戶,他正披着衣衫獨坐,仰慕張邴的美名,忽然有一客人來到門前。客人的樣子挺古怪,瞘睫眼,花白眉,口方額大超絕的樣子完全可以與四皓相比。他身穿早霞裘,長揖薛弘機說:“先生您的性情喜尚幽靜之道,頗有修養,造詣很深。我住的地方離這不遠,一向仰慕您的德才,特意來拜見。”薛弘機一見就喜歡他,正好可以和他切磋一些今古學問。於是就問他的姓名。他說他姓柳,名藏經。於是就一起唱歌吟詩,直到夜深。他說:“漢朝興,叔孫氏制定禮法,怎麼能以死喪和婚姻而行二載制度?這是我有所感的。”接着唱道:“‘寒水停圓沼,秋池滿敗荷。杜門窮典籍,所得事今多。”薛弘機喜好《周易》,就向他問起《周易》的事。他剛說:“《周易》的道理深奧精微,我沒敢學。況且劉氏的六說,只說明瞭《詩》、《書》、《禮》、《樂》和《春秋》,而把《易》丟了。其實是五說。這是因爲道理太難。”薛弘機特別贊同此論。柳藏經說完就告辭了,走的時候窣窣窸窸地有聲音。薛弘機望着他,見他走出一丈多遠就影影綽綽地隱沒了。後來向鄰居打聽,都說沒有這樣一個人。薛弘機苦苦地思念柳藏經,卻又不知他在什麼地方。一個多月以後,柳藏經又來見薛弘機。薛弘機每次想要接近他,他總是往後退。薛弘機逼近他,就能聞到略微有一點朽爛木材的氣味。柳藏經便隱去了。到第二年五月他又來了,竟然對薛弘機說:“知音難覓,日月易失。心相親,道理明,室很近,人卻遠。我有一首《絕句》贈你,請記住它。”詩說:“誰謂三才貴,餘觀萬化同。心虛嫌蠹食,年老怯狂風。”吟罷,他就有些不安的樣子,不再那麼從容,出門向西走去。這天夜裏颳大風,毀屋拔樹。第二天,魏王池畔的一棵大枯柳,被大風颳斷。樹洞裏不知什麼人藏經書一百多卷,全都朽爛腐壞。薛弘機去把這些經書收回來,大多被雨水浸泡了,完全沒了次序。其中唯獨沒有《周易》。薛弘機嘆道:“這就叫做‘柳藏經’啊!”這是建中年的事。
盧虔
東洛有故宅,其堂奧軒級甚宏特,然居者多暴死,是以空而鍵之且久。故右散騎常侍萬陽盧虔,貞元中爲御史,分察東臺,常欲貿其宅而止焉。或曰:“此宅有怪,不可居。”虔曰:“吾自能弭之。”後一夕,虔與從吏同寢其堂,命僕使盡止於門外。從吏勇悍善射,於是執弓矢,坐前軒下。夜將深,聞有叩門者,從吏即問之。應聲曰:“柳將軍遣奉書於盧侍御。”虔不應。已而投一幅書軒下,字似濡筆而書者,點畫纖然。虔命從吏視其字雲:“吾家於此有年矣。堂奧軒級,皆吾之居也。門神戶靈,皆吾之隸也。而君突入吾舍,豈其理耶?假令君有餘,吾入之,可乎?既不懼吾,寧不愧於心耶?君速去,勿招敗亡之辱。”讀既畢,其書飄然四散,若飛燼之狀。俄又聞有言者,“柳將軍願見盧御史”。已而有大厲至,身長數十尋,立庭,手執一瓢。其從吏即引滿而發,中所執,其厲遂退,委其瓢。久之又來,俯軒而立,俯其首且窺焉,貌甚異。從吏又射之,中其胸。厲驚,若有懼,遂東向而去。至明,虔命窮其跡。至宅東隙地,見柳高百餘尺,有一矢貫其上,所謂柳將軍也。虔伐其薪。自此其宅居者無恙。後歲餘,因重構堂室,於屋瓦下得一瓢。長約丈餘,有矢貫其柄,即將軍所執之瓢也。(出《宣室志》)
【譯文】
東洛有一所舊宅院,它的堂、奧、軒、級非常宏偉奇特,但是在此居住的人多半都暴死。所以已經空鎖着放了很久。貞元年中,右散騎常侍萬陽的盧虔,當時是御史,分察東臺,曾經想要買這所宅院而住在裏邊。有的人告訴他說:“這個宅子裏有鬼怪,不能住人。”盧虔說:“我自有辦法除掉它。”後一天夜裏,盧虔和他的一個從吏一起睡在堂屋裏,讓其他手下人全都住到門外。這個從吏勇猛善射,於是他就拿着弓和箭,坐在窗下。夜將深的時候,聽到有人敲門。從吏就問是誰。外邊答應說:“柳將軍給盧御史送來一封信。”盧虔不應聲。過一會扔一幅書在窗下,字跡好像是用柔軟的毛筆寫的,點畫挺細的。盧虔讓從吏看看那上面寫的是什麼。上面寫道:“我家住在這裏有年頭了。堂、奧、軒、級,都是我的住處。門神戶靈,都是我的屬下。而你突然來到我屋裏來,哪有這樣的道理呢?假如你有房舍,我去住了,可以嗎?你既然不怕我,難道你心中無愧嗎?你趕快離開,不要招致敗亡的恥辱!”讀完,那書就飄然四散,像飛去的灰燼那樣。不久又聽到有人說話:“柳將軍願意見一見盧御史。”過一會兒便有一個大惡鬼來到院子裏,身長好幾十尋,手裏頭握着一個大瓢。那個從吏立刻拉滿弓射出一箭,射到了那瓢上。那鬼於是就退回去,找地方把瓢放下,過一會兒又來。那鬼立在窗外,俯身低頭往屋裏看,面貌極怪。那從吏又射一箭,射中鬼的胸部。鬼驚慌,好像害怕了,就向東而去。到了天亮,盧虔讓人查尋鬼的蹤跡,來到宅子東面的一塊空地上,見一棵一百多尺高的柳樹上,扎着一支箭。這就是所謂的柳將軍。盧虔把柳樹砍了,從此這宅院裏的任何居者都安全無恙。後來一年多,因爲重建堂室,在屋瓦的下面弄出一個大瓢,長一丈多,有支箭紮在把上。這就是柳將軍拿着的那個大瓢。
僧智通
臨湍寺僧智通常持《法華經》。入禪宴坐,必求寒林淨境,殆非人跡所至處,經年,忽夜有人環其院呼智通。至曉,聲方息。歷三夜。聲侵戶,智通不耐,因應曰:“呼我何事?可入來言也。”有物長六尺餘,皁衣青面,張目巨吻。見僧,初亦合手。智通熟視良久,謂曰:“爾寒乎?就此向火。”物乃就坐。智通但唸經。至五更,物爲火所醉,因閉目開口,據爐而鼾。智通觀之,乃以香匙舉灰火,置其口中。物大呼起,至門若蹶聲。其寺背山。智通及明,視蹶處,得木皮一片。登山尋之數裏,見大青桐樹梢已老矣。其下凹根若新缺,僧以木皮附之,合無綖隙。其半,有薪者創成一蹬,深六七寸餘,蓋魅之口。灰火滿其中,久猶熒熒。智通焚之,其怪遂絕。(出《酉陽雜俎》)
【譯文】
臨湍寺有一個叫智通的和尚,經常念《法華經》。他入禪宴坐,一定找寒林靜境,幾乎是沒有人跡到過的地方。一年之後,忽然有人繞着院子喊智通。直到天亮喊聲才止。三個夜晚都這樣。第三夜,喊聲從窗口傳進來,智通忍耐不下去了,就答應說:“喊我有什麼事?可以進來講。”有一個怪物走來。怪物長六尺多,黑衣黑臉,大睜着眼,嘴挺大。怪物見了智通,一開始也合一下手。智通仔細地端詳他許久,說道:“你冷嗎?坐近來烤烤火。”那怪物就坐下了。智通只是唸經。到了五更天,怪物被火陶醉了,就閉着眼張着口,擁着火爐發出鼾聲。智通見狀,就用香匙取炭火,放到怪物口中。怪物怪叫而起,跑到門外好像有摔倒的聲音。這座寺廟背靠着山。智通等到天明,看那怪物摔倒的地方,拾到一塊樹皮。登山尋找了幾裏,看到一棵大青桐樹,樹梢已經老了,它的根部有一塊凹陷的地方好像是新近弄掉的。智通把手中的樹皮往上一安,正好合上。樹幹一半處,有砍柴人砍成的一個陷窩兒,深六七寸還多,大概這就是怪物的嘴。這裏邊還裝着炭火,時間這麼長還熒熒有光。智通把這棵樹燒了,那鬼怪也就從此絕跡了。
江夏從事
太和中,有從事江夏者,其官舍嘗有怪異。每夕,見一巨人身盡黑,甚光。見之即悸而病死。後有許元長者,善視鬼。從事命元長以符術考召。後一夕,元長坐於堂西軒下,巨人忽至,元長出一符飛之,中其臂。剨然有聲,遂墮於地。巨人即去。元長視其墮臂,乃一枯木枝。至明日,有家僮謂元長曰:“堂之東北隅,有枯樹焉,先生符今在其上。”即往視之,其樹有枝梢折者,果巨人所斷臂也。即伐而焚之,宅遂無怪。(出《宣室志》)
【譯文】
太和年中,有一個叫江夏的從事,它的官舍裏有怪物。每到夜晚,就有一個渾身發黑而且有光的巨人出現,看見的人就會驚悸而病死。後來有個叫許元長的人,善於捉鬼,江從事就讓他用符術制服它。後一個夜晚,巨人忽然而至,許元長坐在堂屋的西窗下,許元長投出一符直飛過去,擊中了巨人的手臂。隨着一聲響,那隻手臂掉到地上,巨人立即離去。許元長看那斷臂,原來是一個枯樹枝。到了第二天,有個家僮對許元長說:“堂屋的東北邊,有一棵枯樹,先生的那張符現在那棵樹上呢。”於是就去查看。這棵樹上有一個斷了的樹枝,果然是那巨人的斷臂。於是就把這棵樹砍了,燒了,這宅子也就無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