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廣記卷第四十 神仙四十

巴邛人 章仇兼瓊 石巨 李山人 陶尹二君 許碏 楊雲外 杜悰 南嶽真君

--------------------------------------------


巴邛人

有巴邛人,不知姓。家有桔園,因霜後,諸桔盡收。餘有二大桔,如三四鬥盎。巴人異之,即令攀摘,輕重亦如常桔,剖開,每桔有二老叟,鬚眉皤然,肌體紅潤,皆相對象戲,身僅尺餘,談笑自若,剖開後,亦不驚怖,但與決賭。賭訖,叟曰:“君輸我海龍神第七女發十兩,智瓊額黃十二枚,紫絹帔一副,絳台山霞實散二庾,瀛洲玉塵九斛,阿母療髓凝酒四鍾,阿母女態盈娘子躋虛龍縞襪八兩,後日於王先生青城草堂還我耳。”又有一叟曰:“王先生許來,竟持不得。信中之樂,不減商山;但不得深根固蒂,爲摘下耳。”又一叟曰:“僕飢矣,須龍根脯食之。”即於袖中抽出一草根,方圓徑寸,形狀宛轉如龍,毫釐罔不周悉,因削食之,隨削隨滿。食訖,以水噀之,化爲一龍,四叟共乘之,足下泄泄雲起,須臾風雨晦冥,不知所在。巴人相傳雲:“百五十年已來如此,似在隋唐之間,但不知指的年號耳。”(出《玄怪錄》)

【譯文】

巴邛有一個人,不知姓什麼。他家有一座桔子園。下霜之後,許多桔子都收下來了。還剩下兩個很大的桔子,像能容三、四鬥那樣大的罐。巴邛人覺得這兩個桔子很奇怪,便讓人上去摘下來。它們的重量也和平常的桔子一樣。把桔子剖開,每個桔子裏都有兩個老頭兒,鬍鬚眉毛都是白色的,全身肌膚紅潤,都面對面下象棋,身高只有一尺多,侃侃而談,笑聲朗朗,神態自若。桔子剖開之後,他們也不驚慌,照樣和對方賭勝負。賭完之後,一個老頭兒說:“你輸給我海龍神第七個女兒的頭髮十兩、智瓊額黃十二枚、紫色絹披肩一副、絳台山的霞實散二庾(古代容量單位一庾爲十六鬥)、瀛洲的玉塵九斛(古代容量單位,十鬥爲一斛)、阿母療髓凝酒四盅、阿母女態盈娘子躋虛龍白襪八雙。後天在王先生青城草堂給我罷。”又有一個老頭兒說:“王先生答應來,終究等不及了。桔中的樂趣,與商山相比並不減色,只是不能深根固蒂,還是讓人家給摘下來了。”又一個老頭兒說:“我餓了,需要吃龍根脯了。”說完就在衣袖中抽出一個草根,大小一寸左右,形狀宛轉像龍一樣,頭尾具備絲毫不差。老頭兒就削着它吃,邊削邊長,完整如初。老頭吃完,口含清水噴它,就變成一條龍。四個老頭兒一起騎上,龍的爪下排出雲霧,片刻之間風雨茫茫,四個老頭兒和龍不知哪裏去了。一百五十年來巴人一直如此相傳。此事好像是在隋唐之間,但沒有指明具體年號。

--------------------------------------------


章仇兼瓊

章仇兼瓊尚書鎮西川,常令左右搜訪道術士。有一鬻酒者,酒勝其黨,又不急於利,賒貸甚衆。每有紗帽藜杖四人來飲酒,皆至數鬥,積債十餘石,即並還之。談諧笑謔,酣暢而去。其話言愛說孫思邈。又云:“此小兒有何所會。”或報章仇公。乃遣親吏候其半醉,前拜言曰:“尚書令傳語:‘某苦心修學,知仙官在此,欲候起居,不知俯賜許否。’”四人不顧,酣樂如舊。逡巡,問酒家曰:“適飲酒幾鬥?”曰:“一石。”皆拍掌笑:“太多。”言訖,不離席上,已不見矣。使者具報章仇公,公遂專令探伺。自後月餘不至。一日又來,章仇公遂潛駕往詣,從者三四人,公服至前,躍出載拜。公自稱姓名,相顧徐起,唯柴燼四枚,在於坐前。不復見矣。時玄宗好道,章仇公遂奏其事,詔召孫公問之。公曰:“此太白酒星耳,仙格絕高,每遊人間飲酒,處處皆至,尤樂蜀中。”自後更令尋訪,絕無蹤跡。(出《逸史》)

【譯文】

章仇兼瓊尚書鎮守西川,經常派他的手下人察訪道家術士。有一個賣酒的人,他的酒好,勝過他的同行。他又不着急用錢,所以賒欠他酒錢的人很多。經常有四個戴着紗帽拄着藜莖柺杖的人來飲酒。他們的酒量都多至幾鬥,積累的酒債達到十多石,就一起還給酒家。他們總是談笑詼諧風趣,飲至盡興而去。他們談話喜歡談論孫思邈,一再說這個小子會什麼?有人把此事報告給章仇公。章仇公就派他的親信役吏前去,等到他們四人喝到半醉,上前拜見說:“章仇尚書讓傳他的話:‘我苦心修行學習,知道仙官在這裏,想在你們的身邊侍候起居,不知肯屈尊應允否?’”那四人聞而不顧,照樣盡興飲酒作樂。一會兒,他們問酒家說:“剛纔我們喝幾斗酒了?”酒家回答說:“一石了。”他們都拍掌大笑說:“太多了!”說完,沒見他們離開席位,已經不見了。章仇公派去的人把所見都報告給章仇公。章仇公於是派專人去打探他們的消息。從這以後,他們一個月沒來。有一天又來了。章仇公聽到報告後就祕密地親自前往,有三、四個人跟隨。穿着公服來到他們跟前,躍出參拜。章仇公說出自己姓名。那四人相互看了看慢慢地站起,人已不見,只有四根柴燼立在座位之前。從此以後,他們再不出現了。當時唐玄宗皇帝喜好道術,章仇公就向玄宗皇帝奏明瞭這件事。唐玄宗下詔召見孫公詢問此事。孫公說:“這是太白酒星,仙人品格極高,常常漫遊人間飲酒,各處都去,尤其喜歡蜀中。”從此以後唐玄宗皇帝更加派人四處尋訪,但卻沒有一點蹤跡。

--------------------------------------------


石巨

石巨者,胡人也,居幽州。性好服食。大曆中,遇疾百餘日,形體羸瘦,而神氣不衰。忽謂其子曰:“河橋有卜人,可暫屈致問之。”子還雲:“初無卜人,但一老姥爾。”巨雲:“正此可召。”子延之至舍。巨臥堂前紙槅中。姥徑造巨所,言甚細密。鉅子在外聽之,不聞。良久姥去。後數日,旦有白鶴從空中下,穿巨紙槅,入巨所,和鳴食頃,俄升空中,化一白鶴飛去。鉅子往視之,不復見巨。子便隨鶴而去,至城東大墩上,見大白鶴數十,相隨上天,冉冉而滅。長史李懷仙,召其子問其事,具答云然。懷仙不信,謂其子曰:“此是妖訛事,必汝父得仙。吾境內苦旱,當爲致雨,不雨殺汝。”子歸,焚香上陳。懷仙使金參軍齎酒脯,至巨宅致祭。其日大雨,遠近皆足。懷仙以所求靈驗,乃於巨宅立廟,歲時享祀焉。(出《廣異記》)

【譯文】

石巨,是胡人,居住在幽州,喜好服食。唐代宗大曆年間,得病病了一百多天,身體雖然消瘦,但精神不減。一天,忽然對他的兒子說:“河橋有卜卦的人,可暫且委屈他,把他召來問一問。”他的兒子回來說:“並沒有什麼卜卦的人,只有一個年老的婦人而已。”石巨說:“正是這個人,可以呼喚來。”石巨的兒子邀請老婦人到家裏。石巨躺在正屋前的紙槅中,老婦人直接到石巨的住處去。同石巨說話的聲音很細很小。石巨的兒子在外面聽他們說話,但聽不見。過了好長時間,老婦人才離開。後幾天,早晨有一隻白鶴從空中下來,穿過石巨的紙槅,進入石巨的住處,和鳴了大約有一頓飯的工夫。過了一會兒,聲音升到空中,變成一隻白鶴飛走了。石巨的兒子去看他,不見石巨了。石巨的兒子便追隨白鶴而去。到了城東的大土堆上,看見幾十隻大白鶴,一個跟一個地飛上天,慢慢飛遠消失了。長史李懷仙,呼喚石巨的兒子,詢問那件事。石巨的兒子一五一十地回答了。但李懷仙不信,對他的兒子說:“這是妖訛之事,你父親如果真是得道成仙了,我們境內大旱,你父親就應該給我們送雨來,如果天不下雨就殺你。”石巨的兒子回來,焚香上告蒼天。李懷仙派金參軍拿着酒脯,到石巨的住宅來,進行祭祀。那天下了大雨,遠近的雨水都很充足。李懷仙因爲所求很靈驗,就在石巨的住宅立了廟,每年都按時節用酒食在那裏進行祭祀。

--------------------------------------------


李山人

李中丞汶,在朝日,好術士。時李山人寓居門館,汶敬之。汶有子數人,其長曰元允,先與襄陽韋氏結婚,乃自京之襄陽,遠就嘉會。發後,山人白汶曰:“賢郎有厄,某能相救;只要少時不交人事,以圖靜處。”汶許之。山人別居,良久出曰:“賢郎厄已過;然所乘馬死,從者斃其一。身少見血,餘無大損。汶疑信半之,乃使人至襄州,沿路偵候。使回得信雲:“中道過大橋,橋壞,馬死奴斃。身爲橫木決破頤頜間,少許出血,尋即平復。”公嘆異之。後忽辭雲:“某久此爲客,將有沒化之期。”但益悵然。汶曰:“何忽若是?”曰:“運數且爾,亦當委順。”汶曰:“然可少留乎?”曰:“可。”汶固留之,月餘又云:“欲遂前期。”汶又留半月。曰:“此須去矣。”乃晨起,與汶訣別。其後諸相識人家,皆雲:“同日見李山人來告別。初別時曰:“某有少事,欲言之於第三郎君。”問何事。乃雲:“十五年後,於昆明池邊,見人家小兒頰有疵者,即某身也。”乃行。其後亦不知所之。(出《原化記》)

【譯文】

中丞李汶,在朝爲官的日子,喜愛術士。當時李山人寓居李汶門館,李汶很敬重他。李汶有好幾個兒子,他的長子名叫元允,先和襄陽韋氏定親,於是從京城到襄陽,離家遠行就婚。出發以後,李山人告訴李汶說:“你的兒子路途有災難,我能相救,只是暫時需要不與別人交際應酬,因此我希望能有一個清靜的環境。”李汶答應了他,李山人就另居別處。過了好長時間,李山人出來對李汶說:“你兒子的災難已經過去了,但是他所騎的馬死了,跟隨的僕人死了一個,他身上出了少許血。其餘沒有大的損失。”李汶對此半信半疑,就派人到襄州去,沿路探聽查訪驗證。使者獲得確實的消息回來說:“中途過大橋,橋壞了,公子騎的馬死了,跟隨的奴僕也死了一個,公子的面頰和下巴之間被橫木劃破,出了少量的血,不久就痊癒了。”李汶對此驚歎異常。後來李山人忽然向李汶辭別說:“我長久在這裏做門客,將要到歿化的期限了。”心裏非常難過。李汶說:“怎麼忽然至於這樣啊!”李山人說:“運數將是這樣,也委實應當順從。”李汶又說:“然而,還可以少留一段時間嗎?”李山人說:“可以。”李汶因此留下他。過了一個多月,李山人又說要實現前言。李汶又留了半個月。李山人說:“這回必須離開了。”於是他早晨起來,與李汶辭別。那以後許多與李山人相識的人家都說,同是那一天看見李山人來到自己家告別。李山人最初在李汶家告別時說:“我有點小事,要告訴給三公子。”問他是什麼事?卻說:“十五年後,在昆明池邊,看見人家小孩面頰有個小疤痕的,就是我的轉世之身。”說完就走了,以後也不知他到什麼地方去了。

--------------------------------------------


陶尹二君

唐大中初,有陶太白、尹子虛老人,相契爲友。多遊嵩華二峯,採松脂茯苓爲業。二人因攜釀醞,陟芙蓉峯,尋異境,憩於大松林下,因傾壺飲,聞鬆稍有二人撫掌笑聲。二公起而問曰:“莫非神仙乎?豈不能下降而飲斯一爵!”笑者曰:“吾二人非山精木魅,僕是秦之役夫,彼即秦宮女子。聞君酒馨,頗思一醉。但形體改易,毛髮怪異,恐子悸慄,未能便降。子但安心徐待,吾當返穴易衣而至,幸無遽舍我去。”二公曰:“敬聞命矣。”遂久伺之。忽松下見一丈夫,古服儼雅;一女子,鬟髻綵衣。俱至。二公拜謁,忻然還坐。頃之,陶君啓神仙何代人,何以至此?既獲拜侍,願怯未悟。古丈夫曰:“餘秦之役夫也,家本秦人,及稍成童,值始皇帝好神仙術,求不死藥,因爲徐福所惑,搜童男童女千人,將之海島。餘爲童子,乃在其選,但見鯨濤蹙雪,蜃閣排空,石橋之柱欹危,蓬岫之煙杳渺,恐葬魚腹,猶貪雀生。於難厄之中,遂出奇計,因脫斯禍。歸而易姓業儒,不數年中,又遭始皇煨燼典墳,坑殺儒士,搢紳泣血,簪紱悲號。餘當此時,復是其數。時於危懼之中,又出奇計,乃脫斯苦。又改姓氏爲板築夫,又遭秦皇欻信妖妄,遂築長城,西起臨洮,東之海曲。隴雁悲晝,塞雲咽空。鄉關之思魂飄,砂磧之勞力竭。墮指傷骨,陷雪觸冰。餘爲役夫,覆在其數。遂於辛勤之中,又出奇計,得脫斯難。又改姓氏而業工,乃屬秦皇帝崩,穿鑿驪山,大修塋域,玉墀金砌,珠樹瓊枝,綺殿錦宮,雲樓霞閣。工人匠石,盡閉幽隧。念爲工匠,覆在數中,又出奇謀,得脫斯苦。凡四設權奇之計,俱脫大禍。知不遇世,遂逃此山,食松脂木實,乃得延齡耳。此毛女者,乃秦之宮人,同爲殉者。餘乃同與脫驪山之禍,共匿於此。不知於今經幾甲子耶?”二子曰:“秦於今世,繼正統者九代千餘年。興亡之事,不可歷數。”二公遂俱稽顙曰:“餘二小子,幸遇大仙。多劫因依,使今諧遇。金丹大藥,可得聞乎?朽骨腐肌,實翼庥蔭。”古丈夫曰:“餘本凡人,但能絕其世慮,因食木實,乃得凌虛。歲久日深,毛髮紺綠,不覺生之與死,俗之與仙。鳥獸爲鄰,猱狖同樂。飛騰自在,雲氣相隨。亡形得形,無性無情。不知金丹大藥爲何物也。”二公曰:“大仙食木實之法,可得聞乎?”曰:“餘初餌柏子,後食松脂,遍體瘡瘍,腸中痛楚。不及旬朔,肌膚瑩滑,毛髮澤潤。未經數年,凌虛若有梯,步險如履地。飄飄然順風而翔,皓皓然隨雲而升。漸混合虛無,潛孚造化。彼之與我,視無二物。凝神而神爽,養氣而氣清。保守胎根,含藏命帶。天地尚能覆載,雲氣尚能欝蒸,日月尚能晦明,川嶽尚能融結。即餘之體,莫能敗壞矣。”二公拜曰:“敬聞命矣。”飲將盡,古丈夫折松枝,叩玉壺而吟曰:“餌栢身輕疊嶂間,是非無意到塵寰。冠裳暫備論浮世,一餉雲遊碧落間。”毛女繼和曰:“誰知古是與今非,閒躡青霞遠翠微。簫管秦樓應寂寂,彩雲空惹薜蘿衣。”古丈夫曰:“吾與子邂逅相遇,那無戀戀耶?吾有萬歲松脂,千秋柏子少許,汝可各分餌之,亦應出世。”二公捧授拜荷,以酒吞之。二仙曰:“吾當去矣!善自道養,無令泄漏伐性,使神氣暴露於窟舍耳。”二公拜別,但覺超然,莫知其蹤去矣。旋見所衣之衣,因風化爲花片蝶翅而揚空中。陶尹二公,今巢居蓮花峯上,顏臉微紅,毛髮盡綠,言語而芳馨滿口,履步而塵埃去身。雲臺觀道士,往往遇之,亦時細話得道之來由爾。(出《傳奇》)

【譯文】

唐宣宗大中初年,有陶大白、尹子虛二位老人,相互之間情投意合,成爲要好朋友。他們多半是遊覽嵩山和華山,以採集松脂和茯苓爲業。他們攜帶着釀造的好酒,登芙蓉峯,尋找奇異的地方。他們在大松樹下休息,順便倒出酒壺中的酒開懷暢飲。忽然聽到松樹梢上有兩個人拍掌大笑。陶、尹二公站起身來發問說:“莫非你們是神仙嗎?能不能落下來飲一杯酒?”大笑的人說:“我們二人不是山精木怪。我是秦朝的役夫,她是秦朝宮中的宮女。聞到你們酒的香氣,很想一醉。只是因爲我們的形體改變,毛髮怪異,唯恐你們害怕,沒能隨便落下去。你們只需安心地稍等片刻,我們回洞換了衣服就來,希望不要急忙捨棄我們而去。”陶、尹二公說:“我們敬聽仙人之命。”於是長時間在那裏等待他們。忽然松樹下出現一個男子,身穿古服,莊重雅緻。一個女子,頭梳環形髮結,身着綵衣,一起來了。陶、尹二公起身參拜。他們愉快地圍坐在一塊兒。過了一會兒,陶公開口問二位神仙是什麼朝代人,因爲什麼到了這裏。既然我們能得到拜見、侍候神仙的機會,請幫我們弄通還未領悟的道理。古男子說:“我是秦朝的役夫,家本陝西人。等到漸漸長成兒童,碰上始皇帝好神仙術,尋找長生不死藥。因而被徐福迷惑,搜尋童男童女一千人,將送到海島上去。我是童子,是在挑選之列。只見海上鯨魚掀起驚濤駭浪,如同天降急促飛雪,海市蜃樓排在空中,猶如石橋的柱石傾倒,蓬萊峯巒的雲霧也變得虛無縹渺。由於害怕葬身魚腹,還貪戀人生,就在災難之中想出一條奇計,趁機逃脫了這場災禍。回來以後就更名改姓,從事儒業。不幾年,又遇到秦始皇焚燒典籍文獻,活埋殺害儒生。當時縉紳泣淚成血,簪紱哭天喊地。我正在這裏從事於儒業,又正好是那行列中的一個。當時在危險恐懼之中,又想出一條奇計,才逃脫了這場苦難。之後,我又更名改姓當築造泥牆的苦工。又遇上秦始皇帝忽然聽信妖言妄說,於是又修築長城,西起臨洮,東到海曲。當時的情景是:隴中鴻雁白晝悲鳴,邊塞愁雲密佈天空。近關思鄉之情使人魂魄飄散,沙漠的勞苦使人精疲力竭,毀落腳趾,損傷骨骼,趴冰臥雪,苦不堪言。我是役夫,又正好在這個行列之中,就在辛苦的勞役之中,我又想出一條奇計,才擺脫了這場災難。之後,我又改名換姓當工匠,卻跟着的是秦始皇帝死了,大興土木,穿鑿驪山,廣修墓地,玉鋪平地,金砌階臺,珍珠做樹,美玉爲枝,樓臺殿閣,豪華異常。而工人石匠,全都封閉在墓地下面幽冥般的通道之中。自己是個工匠,又在這個行列中,就又想出一個奇特的計謀,才擺脫了這場苦難。總共四次奇特的計謀,都逃脫了大禍。我知道生不遇世,於是逃到這座山,吃松脂和樹木果實,才得以延年益壽。這個姓毛的女子,是秦朝的宮女。和我一樣,是殉葬的人,我於是和她一起逃脫了驪山災禍,共同隱藏在這裏。不知到現在經過了多少甲子了。”陶、尹二人說:“秦到現在,繼承正統的有九個朝代,長達一千多年,其中興亡的事,數不勝數。”陶、尹二公於是都以額碰地參拜說:“我們兩個小子,有幸遇見大仙,屢經劫難,由此有了依託。既然讓我們融洽相遇,那金丹大藥之事,可以讓我們聽一聽嗎?我們是俗骨凡胎,老朽不堪,確實需要庇廕保護。”古男子說:“我本來是凡人,只是能夠斷絕那些世上的憂慮,因爲吃樹木的果實,才能夠高入天空。年深日久,毛髮由黑就成紅綠,不知道生和死、俗和仙,與鳥獸爲鄰,和猴子同樂,飛騰自由自在,雲氣相隨,失去形體還會得到形體,沒有性也沒有情,不知道金丹大藥是什麼東西。”陶、尹二公說:“大仙吃樹木果實的方法,可以讓我們聽一聽嗎?”古男子說:“我開始吃柏樹子,後來吃松脂,全身長滿了瘡瘍,腹中疼痛,不到一個月,皮膚明亮光滑了,毛髮油潤有了光澤。沒有經過幾年,升入高空就像有梯子一樣,走險路就像走平地一樣,輕飄飄的好像浮在空中順風飛翔,在廣闊無邊的天空中隨雲而升。漸漸混合虛無,潛伏造化。你和我,在我看來,不是兩個物體。集中精神就精神爽朗,靜心養氣就元氣清爽。保守住胎根,含藏住命帶,雖然天地還能夠覆載,雲氣還能夠欝蒸,日月還能夠晦明,川嶽還能夠融解。就是我的身體不能敗壞。”陶、尹二公拜謝說:“敬聽仙人之命。”酒將要喝完的時候,古男子折下一棵松枝,敲打玉壺並吟詩說:“吃柏子身體輕健,住在山巒疊嶂間,不願意招惹是非去到人世塵寰,暫時裝備衣冠論說空虛不實的塵世,一會兒還是遨遊在碧雲天。”毛氏女子接着和詩說:“誰能知道古今究竟誰是與誰非,閒暇腳踏青霞遠遊青翠掩映的深山,秦樓的簫管應該是寂靜無聲,彩雲白白地挑逗薜蘿衣衫。”古男子說:“我和你們邂逅相遇,那能不留戀呢?我有一點兒萬年的松脂和千年的柏子,你們可以各分一半把它吃了,你們也該走出塵世。”陶、尹二公拜謝雙手接過,用酒吞吃了。二位仙人說:“我們應當走了,你們要好好地自己修真養性,不要漏泄伐性,讓神氣暴露在窟舍。”陶、尹二公與二位仙人拜別,只覺得超然世外,不知他們的蹤跡到何處了,不久看他們所穿的衣服,被風一吹都變成了花片蝶翅,飛揚在空中。陶、尹二公,現在巢居在蓮花峯上,臉色微微發紅,毛髮全變成了綠色,說話滿口噴發芬芳的香氣,履步而塵土離開身體。雲臺觀的道士,經常遇見他們。他們也時常細緻地述說他們得道的原因。

--------------------------------------------


許碏

許碏,自稱高陽人也。少爲進士,累舉不第。晚學道於王屋山,周遊五嶽名山洞府。後從峨眉山經兩京,復自襄汴,來抵江淮,茅山天台,四明仙都,委羽武夷,霍桐羅浮,無不遍歷。到處,皆於石崖峭壁人不及處題雲:“許碏自峨眉山尋偃月子到此。”睹筆蹤者,莫不嘆其神異,竟莫詳偃月子也。後多遊蘆江間,常醉吟曰:“閬苑花前是醉鄉,踏翻王母九霞觴。羣仙拍手嫌輕薄,謫向人間作酒狂。”好事者或詰之。曰:“我天仙也。方在崑崙就宴,失儀見謫。”人皆笑之,以爲風狂。後當春景,插花滿頭,把花作舞,上酒家樓醉歌,升雲飛去。(出《續神仙傳》)

【譯文】

許碏,自己說是高陽人。青年時期認真讀書爲進士作準備,但是屢次應舉不第。晚年在王屋山學道,周遊過五嶽名山洞府。後來從峨眉山經兩京,又由襄汴來到江淮,茅山、天台山、四明山、仙都山、委羽山、武夷山、霍桐山、羅浮山,沒有不遊遍的。所到之處,都在懸崖峭壁、人上不去的地方,題字說:許碏自峨眉山尋偃月子到此。目睹他筆跡的人,沒有不讚嘆他的神異的,但終究不知道偃月子是誰。許碏後來多半是漫遊在蘆江一帶。他經常酒醉吟詩說:“閬苑花前是醉鄉,踏翻王母九霞觴。羣仙拍手嫌輕薄,謫向人間作酒狂。”好事的人問他這首詩是什麼意思。他說:“我是天仙,方纔在崑崙山上參加宴會,因爲有失禮儀被貶謫下凡。”人們都笑他,認爲他是發狂說瘋話。後來正值春天景色,他滿頭插着鮮花,手握花束起舞,到酒家樓上去醉酒作歌,升上彩雲飛走了。

--------------------------------------------


楊雲外

唐乾寧中,雲安縣漢城宮道士楊雲外,常以酒自晦,而行止異常。前進士錢若愚甚敬之。一旦齋沐詣其山觀,宿於道齋。翌日虔誠斂袵而白之曰:“師丈,小子凡鄙,神仙之事,雖聆其說,果有之乎?”楊曰:“有之,我即其人也。若示以飛空躡虛,履水蹈火,即日有千萬人就我,不亦煩褻乎!”因騰躍上升,冉冉在空中,良久而下。若愚稽顙,自是信有神仙矣。(出《北夢瑣言》)

【譯文】

唐昭宗乾寧年間,雲安縣漢城宮的道士楊雲外,經常用喝酒隱晦自己,然而言行舉止不同平常。前進士錢若愚非常敬重他。一天,錢若愚齋戒沐浴後到楊雲外的山觀,晚上住在道觀的齋房裏。第二天,整一整衣襟虔誠地對楊雲外說:“師丈,小子凡俗淺陋,關於神仙的事,雖然聆聽了他們的一些傳說,果真有這種事情嗎?”楊雲外回答說:“有這種事情,我就是傳說的那樣人。如果顯示出飛空躡虛、履水蹈火的本領,那樣就會每天有成千成萬的人靠近我,不是使人厭煩嗎?”說完,楊雲外就飛躍騰空,慢慢地在空中上升,很長時間纔下來。錢若愚以額碰地伏地叩拜,從這以後相信有神仙了。

--------------------------------------------


杜悰

杜悰公悰,爲小兒時,常至昭應觀,與羣兒戲於野。忽有一道士,獨呼悰,以手摩挲曰:“郎君勤讀書,勿與諸兒戲。”指其觀曰:“吾居此,頗能相訪否?”既去。悰即詣之。但見荒涼,他無所有。獨一殿巍然存焉,內有老君像。初道士半面紫黑色,至是詳視其像,頗類向所見道士。乃半面爲漏雨所淋故也。(出《玉泉子》)

【譯文】

邠公杜悰,小時候,常到昭應觀,和很多兒童在觀外野地裏遊戲。忽然有一個道士,只招呼杜悰,用手撫摩他說:“公子應該勤奮讀書,不要和那些小孩子游戲。”道士又指着那座觀說:“我住在這,你能不能去看望我?”道士說完就離開了。杜悰馬上就到觀內去看望道士。進觀之後,只見一片荒涼,別的什麼都沒有。只有一座殿宇立在那裏,內有老君的塑像。方纔看見那個道士的半邊臉是紫黑色的。到這詳細看那老君塑像,很像方纔他看見的那個道士。是塑像的半邊臉被漏雨所淋的緣故。

--------------------------------------------


南嶽真君

南嶽道士秦保言,勤於焚修。曾白真君雲:“上仙何以須紙錢?有所未諭。”既而夜夢真君曰:“紙錢即冥吏所藉,我又何須此。”由是嶽中益信重之。(出《北夢瑣言》)

【譯文】

南嶽衡山的道士秦保言,在焚香修行方面很勤奮。他曾經問真君說:“上仙因爲什麼需要紙錢呢?我有些不理解”不久秦保言夜裏夢見真君說:“紙錢就是冥府官吏要人進貢的,我又怎麼需要這個。”由於這個原因,南嶽山中更加相信敬重南嶽真君。

上一頁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