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你想想,栽一棵茄子,會長成一株大樹,這是可能的嗎?就普通常識來說,這無疑地是不可能的;然而,這又是有確實根據的。
宋代高懌的《羣居解頤》中有一段記載:
嶺南地暖,草菜經冬不衰。故園圃之中,栽種茄子,宿根多二三年者。漸長,枝幹乃成大樹。每夏秋熟時,梯樹摘之。三年後,樹老子稀,即伐去,別栽嫩者。
這裏所說的茄子,到底是不是茄子,似乎還值得研究。人們很有理由懷疑,變成大樹的茄子也許不是茄子,而是別的一種植物。
可是,早在高懌以前,晉代嵇含的《南方草木狀》中,就有一則專講“茄樹”的,文字與上面所引的大同小異。只是高懌說到這種茄子“宿根多二三年者”,而嵇含說“宿根有三五年者”;高懌說“三年後,樹老子稀,即伐去”,而嵇含說的是“五年後”。
由此人們又會懷疑,這兩則文字相差不多,是否以訛傳訛?但是,再查其他古書,也有同類的記載。唐代劉恂的《嶺表錄異記》中,有一段記載與高懌的記載相同。還有《嶺南異物志》一書,也寫道:
南土無霜雪,生物不復凋枯。種茄子十年不死,攀緣摘之,樹高至二丈。
茄子竟然能活十年,並且長到兩丈高,這真是一株大樹了。這能夠說是以訛傳訛嗎?爲什麼這許多作者都會信以爲真呢?不僅如此,並且有的作者還確切地證明有人親眼看見了。例如唐代的段成式,在《酉陽雜俎》中說:
嶺南茄子,宿根成樹,高五六尺,姚向曾爲南選使,親見之。
看來這的確是一種茄子,並非傳訛。因爲茄子的品種很多,在氣候、土壤等特殊的條件下,也有可能會長成了大樹。或者這種茄子樹和茄子的區別,正如木棉樹和棉花的區別一樣,也未可知。
實際上,不只在南方有許多特殊品種的農作物,就在北方,也有許多普通的農作物,在特殊的條件下,同樣會出現異於尋常的發展形態。我們常常聽說,在北方農村中,有的公社生產隊種植的馬鈴薯,一個就有六斤重,白薯一個就有十多斤重,這些確實不算稀奇。至於在某些試驗農場中,也有的棉花宿根,長了兩三年,這也是事實,並非傳訛。
說到棉花,大家都知道,也確實有特殊優良的品種,畝產可達八九百斤籽棉的。這是經過特殊的栽培,不但土壤的條件要好,肥料充足,灌溉得法,而且整枝等技術細節都要掌握一套特殊的方法。比如,發現“贅芽”和“邊心”就要去掉;不必要的“油條”和“空枝”也要打掉,並且要打得適當;“頂尖”要根據棉花的生長情況、又按照季節,分幾次剪除;中耕、培土等更要及時結合進行。有的專家估計,經過有計劃的若干年不斷的培育,枝幹高大、結桃多的棉花新品種就可能出現。這是有科學根據的。
由此可見,我們不但應該相信,茄子長成了大樹是可能的;而且其他農作物以及其他植物,同樣有可能經過培育發展成爲新的特殊品種。這中間存在着一個重要的道理,就是說,在一般的品種和特殊的品種之間,存在着互相區別又互相依存的關係;從一般到特殊,又從特殊到一般,在條件具備的時候,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這個道理很普通,但是又很重要,凡是關心農業生產的人,都應該注意加以研究。
現在假定有人說,某處的茄子長成了大樹,你聽了一定不會相信,以爲這個人扯謊。但是,我勸你首先要表示相信他,因爲在一般的茄子中完全可能出現特殊的品種。這樣,你才能夠進一步具體地分析和研究其中的道理。同時,假定有人提議要按照某處種茄子的經驗,馬上在你的菜園裏實行起來,你也許很熱情地接受這個建議。但是,我卻勸你不要急於實行它。因爲你的具體條件也許很差,照別處的經驗實行起來有種種困難,不如慎重一點爲好。
總之,我們應該承認一般中有特殊,所以茄子能成大樹;但是,同時又要指出,這是在某種條件下才有可能,換句話說,這只是特殊的現象。如果要使這個特殊現象,又變成爲一般的現象,要使許多地方的茄子都變成大樹,那還必須使許多地方普遍地都具備一定的條件。這是一個前提,它不但符合於茄子的變化規律,而且符合於一切事物變化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