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史列傳第一百三十八 隱逸

張特立鄭思肖謝翱吳思齊方鳳唐鈺林景熙王炎午張宏毅龔開汪元量孫潼發趙友欽陸釗張慶之王義端王昌世杜瑛杜本 王鑑

《易?蠱》之上九曰:“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後漢嚴子陵、魏管幼安,其人也。孔子稱爲逸民者七人,能考論者,伯夷、叔劉、柳下惠而已。三子者,豈與山林遁也之士,同其志事諸哉。自斯以降,列於隱逸者,其人有二:惓惓故國,不仕新朝,自附於夷、齊者也;窮居伏處,修天爵而有人爵,合於蠱上九之義者也。

宋之亡也,士大夫多以節概相高。謝皋羽、鄭所南,其尤著者,所謂不降、不辱者與!張特立,金人,而受知於世祖,然不食元祿,亦其次也。杜瑛、杜本、張樞、王鑑,隱居不仕,庶幾高尚其志者。今類次諸人,爲《隱逸傳》,以務尚論者之採焉。

張特立,字文舉,東明人。初名永,避金衛紹王諱,易今名。以進士爲偃師主簿,拜監察御史。平章政事白撒犒軍陝西,特立訣其掾不法。白撒訴於朝,特立遂棄官歸。特立通程氏《易》,晚教授諸生。東平嚴之,每加禮焉。

世祖在潛邸,使右丞趙寶臣諭特立曰:“前監察御史張特立,養素丘園,易代如一,今年幾七十,研究聖經,宜錫嘉名,以光潛德,以特賜號曰中庸先生。”又諭曰:“先生年老目病,不道故令趙寶臣諭意,且名春讀書之堂曰麗澤。”復降璽書諭特立曰:“白首窮經,誨人不倦,無過不及,學者宗之。昔已賜嘉名,今復諭意。”中統二年,詔曰:“中庸先生,學有淵源,行無瑕站,雖經圾亂,不改故常,未遂丘園之賁,俄興窀穸之悲,可復賜前號,以彰寵數。”至元三年卒,年七十五。

鄭思肖,字憶翁,又字所南,福州連江人。祖鹹,宋工縣主簿。父震,字定、和靖二院山長。思肖爲太學上舍生,應博學宏詞科。大兵南下,叩閽上書,辭意切直,忤當路,不報。

宋亡,始改今名,寓思趙氏之意。不娶,歲時伏臘,輒野哭南向而拜。聞北語,則掩耳而走。人亦知其孤僻,不以爲異也。坐臥不北和,扁其室曰:“本穴世界,”以本字之寸上文,則大宋也。工畫墨蘭,宋亡後,畫蘭根不著土,或問之,曰:“地爲番人奪去矣。”趙孟頫才名冠世,思肖惡其仕元,與之絕。孟頫數往侯之,終不得見嘆自而去。未幾,賣其田宅,惟留數畝爲衣食資,仍謂佃者曰:“我死,汝則主之。”病嘫,屬其友唐嶼曰:‘思肖死矣,煩爲書木主曰:大宋不忠不孝鄭思肖。”語旋而絕,年七十八。

思肖自稱三外野人,著《大無工十空經》,寓爲大宋經。語奇澀,如廋語,莫能曉。自題雲:“思肖哎三鬥血,方能書此,後當有具眼者識之。”

謝翱,字皋羽,福州長溪人,後徒溥城。父鑰,居母喪,廬墓,終身不仕,通《春秋》。

翱世其家學,試進士不第,倜儻有大節。大兵入臨安,宋相文天祥至閩,開府延平,檄州郡爲勤王之師。翱素贏於財,散家貲,募鄉兵數百人赴難,遂參天祥軍事。未幾,辭歸。

及宋亡,天祥被執以死,翱悲不自禁。適浙東,登嚴子陵釣臺,設天祥主,酬酒畢,號而慟者三,乃以竹如意擊石,作楚歌招之曰:“魂朝往兮,何極暮來歸兮。關塞黑化爲朱鳥兮,有咮焉食!”歌闋,竹石俱碎。聞者悲之。後去依溥陽方鳳。時永康吳思齊,亦依鳳。三人志趣相得,以朋友道喪,無如吳季札掛劍者,欲卜釣臺之南爲葬地,思合同志姓名作許劍錄。卒年四十七。鳳等葬翱於釣臺南,以文稿殉焉。

翱詩進溯盛唐,不作近文文語,尤嶄拔峭勁。每次語人曰“用志不分,神將避之。”其刻苦多類此。著有詩八卷,文二十卷。

思齊字子善,永康人,陳亮外孫也,宋嘉興丞。數上書言事,論賈似道母喪,不應賜鹵簿,責文及翁顧忌不力爭。宰相附貴戚,塞言路,聞者壯之。宋亡,自號全歸子。

鳳,字韶卿,婺州溥陽人。宋鹹淳中,舉進士不第,丞相陳宜中奇其才,欲薦之而未果。後以恩授容州文學。宋亡,遂不仕。鳳善爲古今體詩,不緣雕琢。而體裁純密,自成一家。翱客死,鳳真誠數百里赴其喪。年八十二。

與翱友善者,又有會稽唐珏。珏安玉潛,少孤,力學以明經教授鄉里。西僧楊璉真珈發寧諸陵,珏痛憤,乃毀家,募鄉里少年,告以欲收思陵以下遺骸葬之。衆如珏言,瘞於蘭亭山後,種科青樹爲識焉。翱感其事,作《冬青引》以紀之。

時又有太學生林景熙,字德暘,當發諸陵時,僞爲丐者,背竹籮,鑄銀牌百餘,以賄僧徒,得高、孝兩陵骨,納竹籮中,歸葬於東嘉。景熙仕宋爲禮部架閣,宋亡,不復仕,著有《白石樵唱》六卷,文十卷。

王炎午,字鼎翁,廬陵人,宋太學士。文天祥被執赴大都,炎午作文,生祭之曰:“採西山之薇,酌汨羅之水,以祭文山先生未死之錄。”

天祥死,張宏毅持其發齒歸炎午,復作望祭文,著有《吾汶稿》。宏毅,亦廬陵人,別號千載心。天祥闢爲幕僚,不就。及天祥被執,宏毅曰:“丞相赴北,吾當偕往。”至大都,館於天祥囚所之側,日饋食,凡三年,終始如一。制一櫝,以藏其首,付天祥家。炎午及宏毅,均隱居不仕而卒。

龔開,字聖予,山陽人。博學,負才氣。著文天祥、陸秀夫二傳。開,少與陸秀夫同居李庭芝幕府,宋亡,不肯求仕。家貧,坐無幾席,每次令其子浚,俯伏榻上,就其背,按紙作書畫焉。

同時,汪元量,字大有,錢塘人。以善鼓琴,受知於宋理宗。國亡,奉宋三宮留燕,世祖欲官之,不肯,因賜爲黃冠師。南歸,後往來匡廬、彭蠡之間,人以爲神仙雲。

孫潼發,字帝錫,睦州人。少好學,工文辭。嘗攜所業,贄見,劉克莊大奇之,由是名動一時。宋鹹淳四年進士及第,調衢州軍事判官,有能名。州人留夢炎罷相,家居,愛潼發才,欲以女妻之,潼發不可,乃已。秩滿,闢御前軍械所幹辦工事。宋亡,隱居不仕,程鉅夫奉敕求江南遺賢,以潼發應詔,固辭。夢炎入元爲吏部尚書,薦潼發,亦不起。與鄉人袁易、魏新之爲三友。易與新之卒,潼發孑然獨立。至大三年卒,年六十七。

趙友欽,鄱陽人。隱居自晦,不知其姓字。或曰名敬,安子公,莫能詳也。因其自號,稱爲緣督先生,乃宋之宗室也。習天官遁甲鈐式,著《革象新書》,發明《授時歷》之蘊。乘表騾,從以小蒼頭,往來衢、婺間。後卒,葬於衢州龍遊山。

弟子朱暈,龍遊人,得其推步之學。

陸釗,字二思,福州人。宋丞相秀夫子。秀夫奉衛王昺風亭,其妾蔡氏持釗,留於楓亭。秀夫蹈海死,蔡氏招魂,葬於莆田縣之松山。元貞二年,敕宣撫李文虎訪秀夫子,錄用釗以詩卻聘。文虎嘆息而返。釗初遷菁田,後復徒楓,隱居不仕卒。

張莊之,字子善,平江人。少有志操,通《春秋》爲舉子業。及長,乃棄之,出入經史、百氏,擬場雄《太玄》作《測雲》。又作《孔孟衍語》,絕意仕進,號海峯野逸。仿五柳先生,作《海峯逸民傳》,以伯夷、蔣詡、陶潛、司空圖自況。初,文天祥以工部尚書知平江瘵,慶之在弟子之列。宋亡,集杜詩,述天祥平生太節,人多義之。

同時王義端,字元剛,龍興豐城人,宋綏寧令。宋亡,棄官歸。文天祥起兵江西,知義端有智略,闢爲幕府參議。義端仰天曰:“天乎!事已至此,去將安歸?”涕泣謝之。自是,終其身不出。或勸之仕,義端曰:“我不能死,可復仕乎?”卒年八十七。有《經疑》十五篇,《史論》四十八篇,《經邦讜論》二十四卷。

王昌世,字昭甫,慶元鄞縣人。父應麟,宋禮部尚書。宋亡,應麟杜門不出,日取經史、百家之書討論之。昌世甫十歲,能傳其家學。凡應麟著述,昌世皆爲之校訂。應麟有重名東南,學者以爲宋三百年文獻所存。

昌世,名父之子,臺省薦之,力辭曰:“士之大節,嗣守爲難。敬身所以敬親,肥遯所以無不利,不願乎外也。”泰定四年卒,年六十一,子原孫、寧孫。昌世嘗戒二子曰:“務學以實,忽事虛文。持身以誠,勿遁詭道”。晚自稱靜學居士。有《靜學稿》二十卷。

杜瑛,字子玉,其先霸州信安人。父時升,《金史》有傳。金將亡,士猶以文辭規進取,瑛獨避地河南緱氏山中,時文物凋喪,瑛搜訪遺書,盡讀之。間關轉徒,教授汾、晉間,中書粘合珪開府於相,瑛應其聘,遂家焉。與良田千畝,辭受。術者言其所居下有藏金,家人慾發現,輒止。後來居者,果得黃金百斤。基不苟取如此。

世祖南伐,召見問計。瑛從容對曰:“漢、唐以還,人君所恃以爲國者,法與兵、食三事而已。國無法不立,人無食不生,亂無兵不守。今宋皆蔑之,殆將亡矣。若控襄樊之師,順長江而下,以搗其痛,大業可定也。”帝悅曰:者中,乃有此人!”以瑛可大用,命從行,辭疾弗就。

中統初,詔徵瑛。時王文統方用事,瑛固辭。左丞張文廉宣撫河北,奏爲懷孟、彰德、大名等路提舉學校官,又辭。遺執政書,其略曰:“先王之道,不明異端邪說害之也。橫流奔放,天理不絕如線。今天子神聖,俊乂輻輳,言納計用,先王之禮樂教化興明修復,維其時矣。若夫簿書期會,文法末節,漢、唐猶不屑也,執事者因陋就簡,此焉是務,良可惜哉!夫善始者未必善終,今不能溯流求源,明法正俗,育材興化,以拯數百千年之禍,僕恐後日之弊,將有不可勝言者矣。”人或勉之仕,則曰:“後世去古雖遠,而先王之所設施,本未行後,猶可考見,故爲政者莫先於復古。苟因習舊弊,以求合乎先王之意,不亦難乎!吾又不能隨時俯仰以赴機會,將焉用仕!”於是杜門著書,優遊道藝,以終其身。年七十,遺命其子處立、處願曰:“吾即死,當表吾墓曰:‘緱山杜處士。’”天曆中,贈資德大夫、翰林學士、上護軍,追封魏郡公,諡文獻。

所著書曰《春秋地理源委》十卷、《語孟旁通》八卷、《皇極引用》八卷、《皇極穎事》四卷、《極學》十卷、《律呂律歷禮樂雜誌》三十卷、文集十卷。

杜本,字伯原,其先居京兆,後徒天台,又徒臨江之清江。本博學,善屬文。江浙行省丞相忽刺術得其所上《救荒策》,大奇之。及入爲御史大夫,力薦於朝。被召至京師,未幾歸隱武夷山中。文宗在江南時,聞其名,及即位,以幣徵之,不起。

至正三年,右丞相脫脫以隱士薦,詔遣使賜以金織文幣、上尊酒,召爲翰林待制,兼國史院編修官。使者趣之行,至杭州,稱疾固辭,而致書於脫脫曰:“以萬事合爲一理,以萬民合爲一心,以千載合爲一日,以四海合爲一家,則可言制禮作樂,而躋五帝三王之盛矣。”脫脫得書嘆息,稱爲高士。

本湛靜寡慾,無疾言遽色。尤篤於故舊,有貧不能養父母及無貲求學者,皆濟之。平居手不釋書。天文、地理、律歷、度數,靡不通究。著有《四經表義》、《六書通編》、《十原》等書,學者稱爲清碧先生。至正十年卒,年七十有五。

王鑑,字明卿,真定安平人,性耿介。娶同郡李氏,資裝甚盛,鑑悉歸之。受學於虞集,善唐人近體詩。遊京師,大臣薦其才行,授侍儀司舍人,鑑辭曰:“吾雖不敏,安能爲人所役?”即宵遁。後樂吳中風土,遂隱居焉,足跡不出戶者二十年。家貧,無儋石之儲。然非其義,雖一毫不取。張士誠每過之,勸以忠義。士誠退謂人曰:“明卿高尚士也。”卒年七十二。

上一頁
Amazon AD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