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史志第二十 河渠二

△通惠河阜通七壩金水河雙塔河積水潭白河御河會通河袞州閘揚州運河鎮江運河練湖濟州河膠萊河

元之運河,自通州至京師爲通惠河,自通州至直沽爲白河,自臨清至青沽爲御河,自東昌須城縣至臨清爲會通河,自三汊口達會通河爲揚州運河,自鎮江至常州呂城堰爲鎮江運河,南逾江淮,北至京師,爲振古所無雲。

通惠河,一名阜通河,又名壩河,上源出於白浮、甕山諸泉。先是,中統三年,郭守敬面奏:“中都舊漕河,東至通州,引玉泉水以通舟,歲可省僱車錢六萬緡。”從之。迨至元二十八年,守敬復建言:“疏鑿通州至都漕河,改引渾水溉田,於舊閘河蹤跡導清水,上自昌平縣白浮村引神山泉,西折而南合雙塔、榆河、一畝、馬眼、玉泉諸水,繞出甕山後,匯爲七裏濼,東入西水門,貫積水潭,東南出文明門,東至通州高麗莊入白河,總長一百六十里一百四步。塞清水口二十處,閘壩十處,共二十座,節水以通漕運,誠爲便益。”帝覽奏喜曰:“當速行之。”於是復置都水監,以守敬領之。首事於至元二十九年春,告成於三十年秋,賜名通惠河。凡役軍一萬九千二百二十八,工匠五百四十二,水手三百一十九,沒官囚奴一百七十二,計二百八十五萬,用鈔一百五十二萬錠。工興之日,命丞相以下皆親操畚閘爲之倡。置閘之處,往往於地中得舊時磚石,人皆歎服。船既通行,公私便之。

其閘壩之名曰:“廣源閘;西域閘二,上閘在和義門外西北一里,下閘在水門西三步;海子閘,在都城內;文明閘二,上閘在麗正門處水門東南。下閘在文明門西南一里;魏村閘二,上閘在文明門東南一里,下閘西去上閘西去上閘一里;籍東閘二,在都城東南王家莊;郊亭閘二,在都城東南二十五里銀王莊;通州閘二,上閘在通州西門外,下閘在通州南門外;楊尹閘二,在都城東南三十里;朝宗閘二,上閘在萬億庫南百步,下閘去上閘百步。又築阜通七壩,潭溝壩九,王村壩二,鄭村壩一,西陽壩三,郭村壩二,千斯壩一,通州石壩一。宋本《都水監廳事記》,通州新壩作常廬壩。以大都至通州地勢相懸高下四丈,故多爲閘壩,以資蓄泄蔫。

元貞元年,工部言:“通惠河創造閘壩,所費不資,全在守者上下照看修治,今擬設提領三員,管領人員專巡護之事,其西城閘改名會川,海子閘改名澄清。魏村閘改名惠和,籍東閘改名慶豐,郊亭閘改名平津,通州閘改名通流,河門閘改名廣利,楊尹閘改名溥濟。”

大德六年,漕司言:“歲漕百萬,全藉船壩伕力。自冰開發運,至河凍時止,計二百四十日,日運糧四千六百餘石。所轄船伕一千三百餘人,壩夫七百二十人,佔役晝夜不息。今年水漲決壩堤六十餘處,雖經修畢,鞏霖雨衝圮,走泄運水。點視河堤,量加修築,計深溝壩一萬五千一百五十二工,王村壩七百十三工,鄭村壩一千一百二十五工,西陽壩一千二百六十二工,郭村壩一千九百八十七工,千斯壩下一處一萬工,總用工三萬二百四十。”議上,中書省如所請。

至大四年,中書省臣言:“通州至大都運糧河閘,始務速成,故皆用木,歲久木朽,一旦俱敗,然後致力,將恐不勝其勞。今爲永固計,宜用磚石,以次修治。”從之。至泰定四年,工始竣。

天曆三年,中書省臣言:“世祖時開挑通惠河,仝籍上源白浮、一畝等泉之水以通漕運。今諸寺觀及權勢之家,私決堤堰,灌田安磑,致河淤淺妨漕事,乞禁之。”詔:“白浮、甕山直抵大都運糧河堤堰,諸人毋抉勢偷決。”大司農、都水監嚴禁之。

凡通惠河之上源,曰金水河,出於宛乎玉泉山,流至義陽門南水門入京城。至元二十九年,中書右丞馬忽速言:“金水河所經運石大河及高良河西河,俱有跨河跳槽,今已損壞,請新之。”從之。至大四年,敕引金水河注於光天殿西花園石山前舊池,置閘四,以節水勢,工成,役夫匠二十九,工二千七百二十三。

曰雙塔河,出昌平縣孟村一畝泉,經雙塔店而東,至豐善村,合榆河,入通惠河,至元三年,巡河官言:“雙塔河時將泛溢,不早爲備,恐至潰決。”都水監乃差夫修治,凡合閉水口五處,用工二千一百五十五。

曰白浮、甕山。白浮泉水,在昌平縣界,西折而東,經甕山湖,自西水門入都城。大德七年,甕山等處看閘提領言:“自閏五月,晝夜雨不止,六月九日,山水暴發,漫流堤,衝上決水口。”都水監自九月二十一日興工,至十月工竣,實役軍夫九百九十三人。十一年三月,白浮、甕山河堤崩三十餘里,編荊笆爲水口,以泄水勢,計笆口十一處,四月興工。十月工竣。皇慶元年,都水監言:“白浮、甕山提,多低薄崩陷處,宜修築。”來春二月入役,八月工竣,總修長三十七裏二百十五步,計工七萬三千七百七十。延祐元年,都水監言:“自白浮、金山下至廣源閘堤堰,多淤,源泉不能通流。”會計工程,差軍夫千人疏瀹之。泰定四年八月,山水泛溢,沖決甕山諸處笆口。自八月二十六日興工修築,九月十二日工竣。役軍夫二千人,實役九萬工,四十五日。

其西北諸泉之水匯於都城內者,爲積水潭,一名海子,以石甃其四圍。延祐六年。都水監計會前後,與舊石岸相接。用石三百五,各長四尺,寬二尺六寸,厚一尺,用工三百五,役丁夫五十,石工十九。至治三年,大都河道提舉司言:“海子南岸東西道路,當兩城要衝,金水河浸潤於上,海子衝齧於下,且道狹,多泥淖,車馬難行,如以石砌之,實長久之計。”從之。

金水河,又謂之隆福宮前河。至治二年,敕:金水河在世祖時濯手有禁,今則洗馬者有之,比至秋疏滌,禁諸人毋得污穢。

白河,源出塞外,經漷州爲潮河川,南流至通州潞縣,合榆、渾諸水,亦名潞河,又東南至香河縣,又過武清縣,達於靜海縣,至直沽入海。

至元三十年九月,漕司言:“通州運糧河,全仰白、榆、渾三河之水合流,舟楫之行有年矣。今歲新開閘河,分引渾、榆二河上源之水。故自李二寺至通州三十餘里,河道淺澀。今春夏天早,有水深二尺處,糧船不通,改用小料船搬載,淹延歲月,致虧糧數。先是,都水監相視白河,自東岸吳家莊前,就大河西南,斜開小河二里許,引榆河合流至深溝壩下,以通漕舟。今丈量,自深溝、榆河上灣,至吳家莊龍王廟前白河,西南至壩河八百餘步。及巡視,知榆河上源築閉,其水盡趨通惠河,止有白佛、靈溝子母有二小河水人榆河,水淺不能勝舟。擬自吳家莊就龍王廟前閉白河,於西南開小渠,引水自壩河上灣入河榆,庶可漕運。又深溝樂歲五倉,積貯新舊糧七十餘萬石,站車挽運艱緩。訪視通州城北通惠河積水,至深溝村西水渠,去樂歲、廣儲等倉甚近。擬自積水處由舊渠北開四百步,至樂歲倉西北,以小料船載甚便。”中書省議,從之。

大德五年五月,中書省言:“自楊村至河西務河堤三十五處,用葦一萬九千一百四十束,軍夫二千六百四十人,度三十日工畢。”都水監言:“分官自濠寨至楊村歷視壞堤,督軍夫修築,以霖雨水溢,故工役倍元料,自寺洵口北至蔡村、清口、孫家務、辛莊、河西務堤,就用元料葦草,修補卑薄,創築月堤。其楊村兩岸相對出水河口四處,葦草不敷,令軍夫採刈,至九月工竣。惟楊村堤岸隨修隨圮,蓋爲用力不固,徒煩工役,其未修者俟來春水涸興工。”

延祐六年十月,中書省言:“漕運糧儲及南來商賈舟楫,皆由直沽達通惠河。今岸崩泥淺,不早疏浚,有礙舟行,必致物價騰貴。都水監職專水利,宜分官一員以時巡視,遇有頹圮淺澀,隨宜修築。如功力不敷,有司差夫助役,怠事者究治。“敕下都水監施行。

至治元年正月,漕司言:“夏運海糧一百八十九萬餘石,轉漕往返,全藉河道通便。今小直沽汊河口潮汐往來,淤泥壅積七十餘處,漕運不能通行,宜移文都水監疏浚。”工部議:“農作方興,兼民多艱食,若不差軍助役,民力有所不逮。”樞密院言:“軍人不敷。”省議:“方東作之時,若差民丁,恐妨歲事。其令大都募民夫三千人,日給傭鈔一兩、糙粳米一升,委正官驗日文紿,令都水監及漕司督其役”從之。

泰定三年三月,都水監言:“河西務菜市灣水勢衝齧,與倉相近,將來爲患。宜於劉二總管營相對河東岸,截河築堤,改水道與舊河合,可杜水患。”四年正月,省臣奏準,樞府差軍五千,大都路募夫五千人,日支糙粳米五升、中統鈔一兩,都水監工部委官與前衛董指揮同監役。三月十八日興工,六月十一日工竣。

天曆二年三月,漕司言:“元開劉二總管營相對河,北舊河運糧過遠,乞復浚舊河便。”四年,遣兵部員外郎鄧衡、都水監丞阿里、漕使太不花等督軍七千浚治。三年,又募民夫三千人助役,兵部改委辛侍郎監之。是年,浚漷州運河,至入通惠河。

御河,出輝州蘇門山,經新鄉汲縣而東,至大名路浚州淇水入之,名爲御河。經凡城縣東北,流入濟寧路館陶縣西,與漳水合,又東北至臨清縣,與會通河合。從河間路交河縣北入清池縣界,永濟河入之。又北至清州靜海縣,會白河入於海。

至元三年七月,都水監言:“運河二千餘里,漕公私物貨,爲利甚大。自兵興以來,失於修治。清州之南、景州之北,頹缺岸口三十餘處,河流淤塞。至癸巳年,朝廷役夫四千修築,乃復行舟。今又三十餘年,無官主領。滄州地分,水面高於平地,全藉堤防。其園圃之家掘堤作井,深至丈餘或二丈,引水灌園。復有瀕河居民,就堤取土,漸至缺壞,走泄水勢,不惟有妨糧運,或致漂沒田廬。其長蘆以北、索家馬頭以甫,水內暗藏樁橛,尤爲行舟之患。”工部議以濱河州縣佐貳之官兼河防事,沿河巡視,修補堤堰,拔去樁橛,仍禁居民毋穿堤作井,七年武清縣河溢,僉民夫浚之,歷八十日工竣。

至大元年六月。左翼屯田萬戶府言:“五月十八日,水決會川縣孫家口岸約二十餘步,南流灌本管屯田。已移河間路、武清縣、清州有司,發丁夫修築。”於是,樞密院亦檄河間路左翊屯田萬戶府,差軍並工築塞。十月,大名路浚州言:“七月十一日連雨至十七日,清、石二水溢李家道口。詢之社長,稱水源自衛輝路汲縣東北,連本州淇門西舊黑蕩泊、溢流出岸,漫黃河古堤,東北流入本州齊賈泊,復入御河。竊計今歲水施逆行,乃下流漳水漲溢遏絕,以致如此,實非人力可勝。又七月十二日,御河水驟漲三尺,十八日復添四尺,其水逆流,明是下流壅遏,乞差官巡治。”

延祐二年七月,滄州言:“往年景州吳橋縣御河水溢,沖決堤岸。萬戶千奴恐傷淇河屯田,差軍築塞舊泄水郎兒口,故水無所泄,浸民廬及巳熟田數萬頃。及七月四口,河決吳橋縣柳斜口東岸三十餘步,千戶移僧又遣軍堵塞郎兒口,水壅不泄,必致漂盪張管、許河、孟村三十餘村。本州摘官相視,移文約會開放。不從。“四年五月,都水監始遣官與河間路官相視郎兒口下流故河,至滄州約三千餘里,及減水故道名曰盤河。應增浚故河,決積水,由滄州城北達滹沱河以入於海。泰定元年九月,都水遣官督丁夫五千八百九十一人。是月興工,至十月工竣。

會通河,起東昌路須城縣安民山之西南,由壽張西北至東昌,又西北至臨清,達於御河。

至元十七年,江南平,置汶泗都漕運司,控引江、淮,以供億京師。自東阿至臨清二百里,舍舟而陸車運至御河,役民一萬三千二百七十六戶。經荏平具,地勢卑,夏秋霖潦,道路不通,公私病之。於是壽張縣尹韓仲暉、太史院令史邊源相繼言開河置閘,引汶水達於御河,較陸運利相什佰。詔廷臣議之。二十五年,遣都漕運副使馬之貞偕源按視地勢,之貞等圖上可開之狀。丞相桑歌奏言:“安民山至臨清,爲渠二百六十五里。若開浚之,爲工三百萬,當用鈔三萬定,米四萬石,鹽五萬斤。其陸運夫一萬三千戶復罷爲民,其賦入及芻粟之估,爲鈔六萬八千定,費略相當。然渠成,亦萬世之利,請來春浚之。”從之。二十六年春正月,詔出楮幣一百五十萬緡,米四百石,鹽五萬斤以爲傭直,徵旁縣丁夫三萬,以斷事官忙哥速兒、禮部尚書張孔孫、兵部郎中李處選等董其役。建閘三十有一,度高低,分遠邇,以節蓄泄,以六月辛亥工竣,凡用工二百五十一萬七百四十有八,賜名會通河,置提舉司職河渠事。元初,遏汶入洸,以益漕,汶始與洸、泗、沂合,獨未分於北。至元二十年,自濟寧新開河,分汶、泗諸水西北流至須城之安民山,入濟水,故瀆以達於海,而猶未通於御河。至是,又自安民山西南開河直達臨清,而泗、汶諸水始通於御河焉。

二十七年,以霖雨岸崩,河淤淺,中書省臣奏,撥放罷輸運站戶三千,專供挑浚之役。是後,歲委都水監官一人,佩分監印,率令史、奏差、濠寨官巡視,且督工。易石閘,以工之緩急爲先後。至泰定二年,始克畢事雲。

會通鎮閘三、土壩二,在監清北,頭閘,至元三十年建。中閘,南至隘船閘三裏,元貞二年至大德二年建。隘船,南至李海務閘一百五十二里,延祐元年建。李海務,南至周家店閘十二里,元貞二年建。周家後,南至七級閘十二里,大德四年建。

七級閘二:北閘,至南閘三裏,大德元年建;南閘,至阿城閘十二里,元貞二年建。

阿城閘二:北閘,至南閘三裏,大德三年建;南閘。至荊門北閘十里,大德二年建。

荊門閘二:北閘,至荊門南閘二里半,大德二年建;南閘,至壽張閘六十三裏,大德六年建。

壽張閘,南至安山閘八里,至元三十一年建。安山閘,南至開河閘八十五里,至元二十六年建。開河閘,南至濟州閘一百二十四里。

濟州閘三:上閘南至中閘三裏,大德元年建;中閘,南至下閘二里,至治元年建;下閘,南至趙村鋪六裏,大德七年建。

趙村閘,南至石佛閘七裏,泰定四年建。石佛閘,南至辛店十三裏,延祐六年建。辛店閘,南至師家店閘二十四里,大德元年建。師家店閘,南至棗林閘十五里,大德二年建。棗林閘,南至孟陽泊閘九十五里,延祐五年建。孟陽泊閘。南至金溝閘九十里,大德八年建。金溝閘,南至隘船閘十二里,大德十年建。

沽頭閘二:北隘船閘,南至大閘二里,延祐二年建;南閘至徐州一百二十里,大德十一年建。徐州三汊口閘入鹽河,南至上山閘十八里,泰定三年建。

然惠通河以汶、泗二水爲上源,故又於袞州立閘堰約泗水西流,堽城立閘堰,分汶水入河南,會於濟州,以六閘撙節水勢。

至元二十七年,運副馬之貞言:“至元十二年,丞相伯顏訪問自江淮達於大都河道。之貞乃言宋、金以來汶、泗相通河道。郭都水按視,可以通漕。二十年,中書省奉委兵部李尚書等開鑿擬修石閘十四。二十一年,省委之貞與尚監察等同相視,擬修石閘八、石堰二。除已修畢外,有石閘一、石堰一、堽城石堰一,至今未修。”之貞又言:“據汶河堽城二閘、一堰,泗河撙州閘堰。濟州城南閘,乃會通河上源之喉襟。去歲堽城汶河土堰、袞州泗河土堰沖決,宜移文袞州、泰安州僉夫修築。又被水沖壞梁山一帶堤堰,走泄水勢,通入舊河,致新河水小,糧船滯澀,乞移文斷事等官轉下東平路修築,上流拔屬河淮漕司,下流屬之貞管領、若已後新河水小,直下濟州監閘官並泰安、袞州、東平修理。據袞州石閘一、石堰一、堽城石閘一,合用材物已行措置完備,乞移文江淮漕司修築。其泰安州、梁山一帶堤岸,濟州閘等處,雖撥屬江淮漕司,今後如水漲沖決堤堰,仍乞照會東平、濟寧、泰安,如承文字,亦仰奉行。”中書省依所議行之。

延祐元年二月,中書省言:“江南行省起運諸物,皆由會通河以達於都,爲其河淺澀,大船充塞於中,阻礙餘船不得往來。每歲臺、省差人巡視。據差官言,始開河時,止許行百五十料船,近年權勢之人並富商大賈貪嗜貨利,造三四五料或五百料船,以致阻滯官民舟楫。如於沽頭置小石閘一,止許行百五十料船便。臣等議,宜依所言,中書及都水監差官於沽頭置小閘一,又於臨清相視宜置閘處,亦置小閘一,禁約二百料之上船,不許入河行運。”從之。

至治三年四月,都水分監言:“會通河沛縣東金溝、沽頭諸處,地形高峻,旱則水淺舟澀。省部已準置二滾水壩。近延祐二年,沽頭閘上增置隘閘一,以限巨舟,每經霖雨,則三閘月河、截河土堰,盡爲沖決。自秋摘夫刈薪,至冬水落,或來歲春初修治,工夫浩大,動用丁夫千百,束薪十萬有餘,數月方完,勞費萬倍。又況延祐六年雨多水溢,月河、土堰及石閘雁翹日被衝齧,土石相離,深及數丈,其工倍多,至今未完。若運金溝、沽頭並隘閘三處現有之石,於沽頭月河內修一所堰閘,更將隘閘移置金溝閘月河或沽頭閘月河內,水大則大閘俱開,使水道動流,小則閉金溝大閘,上開隘閘,沽頭則閉隘閘,而啓正閘行舟。如此歲省修治之費,又可免丁夫冬寒入水之苦,誠爲一勞永逸。”會驗監察御史亦言:“延祐初,元省臣嘗請置隘閘以限巨舟,臣等議從之。至梭板等船,乃御河、江、淮行駛之物,宜遣出任其所之,於金溝、沽頭兩閘中置隘閘二,各闊一丈,以限大船。若欲於通惠、會通河行運者,止許一百五十料,違者罪之,仍投其船。其大都、江南紅頭花船,一體不許來往。”部議從之。

泰定四年,御史臺臣言:“巡視河道,自通州至真、揚,會集都水分監及沿河州縣官民,詢考利弊,不出兩端:一曰壅決,一曰經行。自世祖屈羣策,濟萬民,疏河渠,引清、濟、汶、泗,立閘節水,以通江、淮、燕薊,實萬古無窮之利也。惟水性流變不常,久廢不修,舊規漸壞,雖有智者,不能善後。輒有管見,倘蒙採錄,責任都水監謹守勿失,能事畢矣。不窮利病之源,頻歲差人巡視,徒爲煩擾,無益。於是都水監元立南北隘閘。各闊九尺,二百料下船粱頭八尺五寸,可以入閘。愚民嗜利無厭,爲隘閘所限,改造減舷添倉長船至八九十尺,甚至百尺,皆五六百料,入至閘內,不能迴轉,動輒淺擱,蓋緣隘閘之法,不能限其長短。宜於隘閘下岸立石則,遇船入閘,必須驗亡,長不過則,然後放入,違者罪之。”中書省下都水監,委濠寨官與濟寧路、東昌路委官相視,如所議行之。

揚州運河,亦名鹽河,北至三汊口,達於會通河。至元二十七年,江淮行省奏加疏浚。

延祐四年,兩淮運司言:“鹽課甚重,運河淺澀無源,請浚之。”明年,中書省移河南行省,委都事張奉政及宣忠司、運司、州縣倉場官集議:“河長二千三百五十里,有司差瀕河有田戶傭夫修一千八百六十九里,倉場鹽司協濟有司修四百八十二里。運司言:“近歲課額增多,船竈戶日貧,宜令有司通行修治,省減官錢。”中書省議準:諸色戶內顧覓丁夫萬人,日支鹽糧錢二兩,計用鈔二萬定,以鹽司鹽課及減駁船款下協濟。

練湖,在鎮江,爲運河之上源。運河自鎮江,南至常州呂城壩。

至治三年,中書省臣言:“鎮江運河全藉練湖之水,官司漕運供億京師,及商賈販載、農民往來。其舟楫莫不由此。宋時專設人員,以時修浚。若運河淺阻,開放湖水一寸,則可添河水一尺。近年淤淺,舟楫不通,凡有官物,差民運遞,甚爲不便。鎮江至呂城壩,長百三十里,計役民萬五百十三人,六十日可畢。又用三千人浚練湖,九十日可畢。一夫日支糧三升、中統鈔一兩。行省、行臺分官監督。合行事宜,依江浙行省所擬。”敕從之。於是江浙行省委參政董中奉董其役。

重中奉言:“練湖、運河非一事也。宜仿假山諸湖農民取泥之法,用船千艘,船三人,以竹{艹南}撈泥,日可三載,月計九萬載,三月計通取二十七萬載。就用其泥增築湖堤。自鎮江城外程公壩至常州武進縣呂城壩,河長一百三十一里一百四十六步,河面闊五丈,底闊三丈,深四尺,與見有水二尺,共積深六尺。於鎮江、常州、江陰州、溧陽州田多上戶內均差伕役。若浚湖與開河二役並興,卒難辦集。宜先開運河,工畢就浚練湖。”中書省議從之。泰定元年正月,各監工官沿湖相視,上湖沙岡黃土,下湖茭根叢雜,泥堅硬不可{艹南}取,又兩役並興,相去三百餘里,往來監督勞技,甚願先開運河,期四十七日工畢,次浚練湖,期二十日工畢。

是年二月,省臣奏:“開浚運河、練湖、重役也,應依行省議,仍許便宜從事。”其後各濫工官言:“分運河作三壩,依元料深闊丈尺開浚,已於三月七日積水行舟。”又任奉議指劃元料,增築湖壩,共增闊一丈二尺,平面至高底灘腳,共量斜高二丈五尺。依中堰西石石達東舊堤臥羊灘修築,如舊堤已及所料之上。中堰西石石達至五百婆堤西上增高土一尺,有缺補之。五百婆堤至馬林橋堤水勢稍緩,不須修治。歸勘任水監元料,開運河夫萬五百十三人,六十日畢,浚練湖夫三千人,九十日畢,人日支鈔一兩、米三升,共該鈔萬八千十四定二十兩,米二萬七千二十一石六鬥,實征夫萬三千五百十二人,共役三十二日,支鈔八千六百七十九定三十六兩,米萬三千十九石五斗八升,視原料省半焉。

運河開未久,旋廢不用者,曰濟州河,曰膠萊河。濟州河,至元十二年,姚演建議開濟州河入大清河,至利津入海。阿合馬等議從之,命阿八赤董其役。十八年十二月,遣奧魯赤、劉都水及通算學者一人,給宣差印。往濟州,定開河伕役。令大名、衛州新軍助其工。然海口沙淤,船入入不便。既而右丞麥術丁奏:“阿八赤所開河,益少損多,敕候漕司忙古□至議之。海道便,則阿八赤河可廢。”未幾,忙古□自海道運糧至,濟州河遂度。

膠萊河,亦名膠東河,在膠州東北,分南北流,南流自膠州麻灣口入海,北流至掖縣海倉口入海。至元十七年,姚演建議開新河,鑿地三百餘里,起膠西縣陳村海口西北,至掖縣海倉口,以達直沽。然海沙易壅,又水潦積淤,功訖不就。二十二年,以勞費不貲,罷之。

上一頁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