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史列傳第一百

王利用劉事義郭明德馬煦韓若愚尉遲德誠劉德溫吳鼎劉潤 陳端卜天璋王艮吳恭祖宋崇祿

王利用,字國賓,通州潞縣人。遼贈中書令籍之七世孫。高祖以下皆仕金。

利用幼穎悟,弱冠與魏初同學,遂齊名。初事世祖於潛邸,中書省闢爲掾,辭不就。

中統初,命監鑄百司印。歷太府內藏官,出爲山東經略司詳議官。遷北京奧魯同知,歷安肅、汝、蠡、趙四州知州,入拜監察御史。薊州有禁地,民不得射獵其中,邏者誣州民冒禁,籍其家。利用糾之,邏者訴於上,利用辯愈力,卒以所沒入悉歸之民。擢翰林待制,兼光文署。奉命程試上都、隆興等路儒士。遷直學士,與耶律鑄同修《實錄》。出爲河東、陝西、燕南三道提刑按察副使,四川提刑按察使。都元帥塔海抑巫山縣民數百口爲奴,民屢訴不決,利用承檄覆問,盡出爲民。

大德二年,改安西、興元兩路總管。在興元,減職田租額,站戶之役於他郡者悉除之。有婦毒殺其夫,問藥所從來,吏教婦指爲富商所貨。獄上,利用曰:“家富而貨毒藥,豈人情乎?”卒雪其冤。未幾,致仕,居漢中。

武宗即位,起爲太子賓客,首以切於時政者疏上十七事,曰:謹畏天戒,取法祖宗,孝事母后,敬奉至尊,撫愛百姓,敦本抑末,清心聽政,寡慾養身,酒宜節飲,財宜節用,有功必賞,有罪必罰,杜絕讒言,求納直諫,官職量材而授,工役相時而動,近侍時赴經筵講讀經史。帝及皇太子皆嘉納之。皇后聞之,命錄別本以進,利用以老病不能朝,帝遣醫診視之。利用謂弟利貞、利亨曰:“吾受國厚恩,愧不能報,死生有命,藥不能爲也。”遂卒,年七十七。

利用每自言平生讀書,深得力於恕字。廉希憲,當時名相,簡重,慎許可,嘗語人曰:“方今文章政事兼備者,王國賓其人也。”仁宗即位,以宮僚舊臣,贈榮祿大夫、柱國、中書平章政事,追封潞國公,諡文貞。

劉事義,字伯宣,濟南鄒平人。曾祖信,其母失明,信日汲進水浸敵舐之,月餘遂愈,人謂孝思所感,祖震,有學行,爲嚴實行臺令。實雅重之。後擢鄒平縣詳議官,又改監本府稅。父壁,京畿都漕運司知事,遷經歷。時漕司贓私狼籍,至以空鑰相授受,壁盡革其弊,冒濫無所施。時論稱其廉敏。累擢建德路推官,卒。

事義,少好學,鯁亮有風概。由禮部掾,闢中書省掾。時當國者遇下嚴,掾吏多罹刑辱,事義以勤慎,猶無所及。出爲大都酒課副提舉,遷禹城縣尹。有訟,庭決之,蠹吏斂手,不得爲奸利。產嘉禾一莖,九穗,民勒德政碑紀之。遷遼陽行省左右司都事。

累擢監察御史。先是,山東宣慰使樂實暴橫,事義尹禹城時,知其惡。及爲御史,發其奸狀以聞,卒按誅之。未幾,轉中書省右司都事,改祕書少監。執政以祕書散局,非事義所宜,復奏授兵部郎中,階中順大夫。又以大都宣課提舉司所入多不實,命事義監之,稅課果增倍蓰,賚銀幣有差。遷太中大夫、浙西廉訪副使,改兩浙鹽運使,以病去官,起爲陝西行臺治書侍御史,改嘉議大夫,湖南廉訪使。

至治三年,拜江南行臺治書侍御史。晉中奉大夫,改陝西行臺侍御史,又拜陝西行省參知政事。卒,年六十七。

郭明德,字德新,中山無極人。至元初,大兵圍襄陽,募民兵。明德應募中選,縣尹馮岵試以策論,署爲總管府掾。從討乃顏,擢斷事官知事。

大德初,累遷工部員外郎。五年,京師大水,蘆溝河決牙梳堰,中書省檄明德塞之,伐荊爲巨圍,實石於中,以殺水勢,堤遂固。六年,叛王海都入寇,拜宣慰使,上疏陳邊備曰:

安邊之策,務在屯田積穀,且耕且戰。今兵屯北邊,運米一石,值中統鈔百餘貫,使山後每歲有秋輸米者,僅可供一歲之用。苟或不然,利害非細。今和林之北,地宜麥禾,農器所在有之,京師六衛,每年抽步兵二人屯田,可供八人之食。和林寒苦,非漢軍所能堪,若於蒙古諸軍揀其富強者戍邊,貧弱者教之稼穡,俟其有成,如漢軍法以相資養。和林之錢或不足償,以江浙鹽引償之,則數萬之粟可坐而致矣。此外別立轉運,買牛萬頭、車一萬輛,用兵四千人,月給米三鬥。自大同至和林,止四千裏。百里置一驛,用兵百人、車五百輛,配牛五百頭,可運米二千五百石。三日一返,一月運米二萬五千石,何患軍需之不足也。

又曰:

海都之衆,不及國家百分之一,反能爲患,何哉?號令不專,人心不一,機會失宜故也。中統初,令宗王徵李璮,出金銀符數十,賞有功者,矧今日邊防,非璮可比。若仍前制授之將帥,使賞罰明信,則士卒可倍其勇,何有於克敵乎?”

又曰:

守邊之道,必當高城深塹。今沿邊無城堡,欲屯田積粟以備敵,是委肉於虎也。近年兵少失利,以應固守之地,逡巡引退千有餘裏,致令敵人深入。今當規度敵所必由之路,或五十里,或百里,各築一城,俟秋熟則貯芻粟於中,分兵屯守。如敵來攻,各城抽兵救之。則我有守備之資矣。

廷議韙之。

未幾,謝病歸。復起爲左司都事,進拜同僉樞密院事。至大元年卒。年六十一。

馬熙,字得昌,磁州滏陽人。父和,磁州提領勸農官。煦幼從鄉人楊震亨學,與兄曙、弟昕並有時名。

至元初,闢御史掾。十五年,拜行臺監察御史。時行省官私籍良民爲奴至萬餘家,莫敢詰問,煦按籍還之。軍興,運餉者匿粟五萬石,以覆溺爲辭,煦劾其侵冒,時論稱之。秩滿,僉江西提刑按察司事。

二十二年,除荊湖行省員外郎。改滬州同知。宋亡,正江南戶口版籍,期限嚴急,民多驚擾。煦令州民以紙疏丁口、產業之實,揭門外,遣吏取之,即日事竣。

二十六年,遷江淮行省理問官。擢江西行省郎中。值行省復爲中書,盡去尚書舊史,猶留煦一人。先是,尚書省以聚斂病民,擇甲戶主倉庫,歲滿,往往償累負至破產。煦曰:“富民狃於安逸,不敗何待!宜以精強吏代之。”著爲令,由是倉庫官無累負,吏更以年勞進用。

元貞元年,改山南道廉訪司副使。三遷爲中書左司郎中。大德六年,出爲濟寧路總管。

至大元年,移湖州路,富商僱舟師至他郡,溺死。其妻訟商殺其夫,吏索商賄,不與,誣商抵罪。又豪客毆人至死,納進中,賄吏經溺聞。煦皆平反其獄,胡安定墓奪於浮屠,煦遷葬高原,爲立祠,置守冢三家,哈剌哈孫爲行省丞相,雅敬煦,使其子師事之。三年,召拜刑部尚書。

延祐三年,以戶部尚書致仕,是年卒,年七十三。

兄曙,河南儒學提舉。弟昕,國子助教。

韓若愚,字希賢,保定滿城人,由武衛府史授通惠河道所都事,開河有功,賜錦衣一襲。遷留守司都事,尋升經歷,出知薊州,改中書左司都事。時監燒昏鈔者,欲取能名,概以新燒鈔爲僞鈔,使管庫者誣服。獄既具,若愚知其冤,覆之,得免列者十餘人。遷刑部郎中、提舉諸路寶鈔庫,擢吏部郎中。

仁宗即位,故事,凡潛邸官不次遷轉,若愚以歲月定其資品,遂著爲令。皇慶元年,遷內臺都事。改刑部侍郎,尋擢中書左司郎中。時議禁民田獵,犯者抵死。若愚曰:“昔齊宣王之囿,方四十里,殺其麋鹿者如殺人之罪,孟子非之。”衆以爲然,遂改從輕律。參政曹鼎新辭職。帝曰:“若效韓若愚廉勤足矣,何辭爲?”繼命若愚參議中書省事。

鐵木迭兒爲右丞相,以憎愛進退百官,恨若愚不附己。羅織以事。帝知其枉,不聽,拜戶部尚書。延祐六年,命理河間等路囚,輕重各得其情。復拜參議中書省事。鐵木迭兒再入相,以舊憾誣若愚罪,欲殺之,帝不從,復奏奪其官,除名歸鄉里,至治三年,詔雪其冤。

泰定元年,命復官,尋拜刑部尚書。遷湖廣行省參知政事。未行,改詹事丞。八月,命定撫江浙,留爲侍御史。時左丞相倒剌沙擅威福,以事誣侍御史亦憐真等下獄,無敢言其冤者。故事,朝廷重臣必爲御史大夫,若愚乃奏請以左丞相倒剌沙爲御史大夫,事遂解。三年,擢浙西廉訪使,未行,拜河南行省左丞。

從文宗平內難,進資政大夫。天曆三年,遷淮西江北道廉訪使。九月卒,年六十八。贈資德大夫、江浙等處行中書省左丞、上護軍,追封南陽郡公,諡貞肅。

尉遲德誠,字信甫,絳州人。祖天澤,仕金爲庫官。郡王帶孫拔絳州,天澤降,道見兵死者。輒收瘞之。帶孫令佩金符,授霍州御衣局人匠總管。父鼐,潞州知州。

德誠,歷官太子率更丞,至大元年,改詹事院都事。二年,遷家令司丞。仁宗以爲謹恪,常賜酒帛。數薦士。出則未嘗語人。擢家令。四年,選爲河東山西道宣慰司同知,上計京師,入見,帝方食,賜以餕餘。擢工部尚書,未拜,改陝西行臺治書侍御史。

延祐元年,遷京畿都漕運使。二年,拜遼東道肅政廉訪使,上疏條時政,曰:勞諸王以篤宗親,防出入以嚴宮禁,立諫宮以遠讒佞,崇科舉以求人材,立常平以備荒年,汰僧道以寬民力,舉賢良以勵忠孝,抑奢侈以厚風俗,及拯鈔法、裁冗官等事,未報而卒,年五十三。

劉德溫,字純甫,大都大興人。初爲中書省宣使。在德十一年,以年勞,授內宰司照磨,監建興聖宮,調掌儀署令。未幾,擢內宰司丞,奉中旨,徵河南逋糧,德溫平其價,使民輸鈔以償,民便之。轉延福寺丞,代祀嶽瀆。

遷同知大都路總管府事,輦轂之下,供億浩繁,德溫再措置有方,民以不擾,累擢同知上都留守司事。省檄和糴,民恐不償其值,彼此觀望,德溫下令曰:“糧入價出,吏敢爲弊,罪不赦。”於是不逾期糧集。

轉大司農丞,德溫以耕藉之儀未備,欲孝據典禮,集爲一書,未畢,出爲永平路總管。灤漆二水爲患,有司歲發民築堤,德溫曰:“流亡始集而又役之,是重困吾民。”遂罷其役。然水亦不復至。

永平,古孤竹國,元初郡守楊阿臺請於朝,諡伯夷曰清惠,叔齊曰仁惠,爲廟祀之。至是,德溫復奏請春秋具牢禮致祭。著爲令,賜廟額曰聖清。至順四年卒,年六十九。贈正議大夫、禮部尚書、上輕車都尉,朝城郡侯,諡清惠。

吳鼎,字鼎臣,大都大興人。至元十七年,見裕宗於東宮,命入宿衛。二十五年,授織染雜造局總管府副總管。後積官至禮部尚書、宣徵副使。大德十一年,山東諸郡飢,詔鼎往賑之。朝廷議發米四萬石、鈔千錠折米一萬石,鼎謂同使者曰:“民得鈔,將何從易米。”曰:“朝議已定,恐不可復得。”鼎曰:“人命豈不重於米耶!”言於朝,卒從所請。

至大元年,改正奉大夫、保定路總管。時皇太后欲幸五臺,言者請開保定西五回嶺以取捷徑,遣鼎相視地形、計工費,鼎言:“荒山斗入,人跡久絕。非乘輿所宜往。”還報,太后喜,爲寢其役。

三年,召授資善大夫、同知中政院事。兩浙財賦隸中政者鉅萬計,前往者率多取其嬴,鼎治之,一無私焉。朱清、張瑄多貸與民錢,其後清、瑄誅沒,而券之已償者亦入於官。官惟驗券徵理,民不堪命。鼎力爲辯白,始獲免。四年,改京畿漕運使。皇慶二年,覆命僉宣徽院事。四月,進資政大夫、崇祥院使。延祐三年,卒,年五十三。贈榮祿大夫、平章政事、柱國,追封薊國公,諡孝敏。

劉潤,字澍甫,河間鹽山人,闢吏部掾,累遷工部主事。武宗城中都,事訖,賜銀勞之,辭不受。擢奉訓大夫、工部員外郎。至大三年,改奉議大夫、同提舉萬億廣源庫。潤曰:“世謂管庫之任易致污累,苟無所私,適足以昭吾潔耳。”住事數年,無毫髮之浼。時吏部銓選,訟不平者衆,吏至不敢夜行。執政奏潤爲吏部主事,人鹹服其公允。

延祐二年,遷朝列大夫、遼陽行省左右司郎中。先是,惠州民孫讓殺人,賂長吏爲誤殺,由赦得出。潤廉知其事,移官覆訊,論如律。方旱而雨,人謂決獄所感。五年,晉中順大夫、大都路同知,俄拜監察御史,改工部侍郎。明年,又拜左司郎中,出爲山東都運鹽使。至治二年,卒。年五十八。

子榮祖,保定路總管府判官;光祖,樞密院掾。

陳端,字正卿。汴梁原武人。由掾吏累遷工部員外郎,擢左司都事,佔對詳敏,成宗大器之,敕中書省凡事必與陳都事俱。端姿容白晰,帝稱爲察罕細立篤必闍赤,譯言白晰掾也。俄遷戶部郎中,出爲大名路治中,有能名。仁宗爲皇太子,雅知端,擢湖廣行省郎中,階奉政大夫。延祐二年,以朝散大夫,同僉徽政院事。三年,拜吏部尚書。四年,擢中書參知政事。

英宗即位,出爲湖廣行省參知政事,進中奉大夫。至治元年,奉旨理算鹽政於海南、北兩道。二年,又理算市舶於泉州。入爲集賢侍讀學士。泰定元年,拜同知宣政院事。二年,引疾歸。起爲四川行省左丞,固辭,士論賢之。卒於家。子士杞,唐州知州。

卜天璋,字君璋,河南洛陽人。

父世昌,仕金爲河南孔目官,憲宗南征,率衆款附,授鎮撫,統民兵二千戶,擢真定路官民萬戶。憲宗六年,籍河北民徒河南者三千餘人,俾專領之,遂家於汴。

天璋,幼穎悟,長負直氣。至元中,爲南京府史。時河北饑民數萬人,集河上,欲南徒。詔令民復業勿渡,衆洶洶不肯還。天璋慮其生變,勸總管張國寶聽其渡,國寶從之。河南按察使程思廉察其賢,闢爲憲史,後爲中颱掾。有御史發侍御史奸贓,天璋主文牒,未及奏,反爲所譖,俱拘內廷。御史對食悲哽,天璋問故,御史曰:“吾老,唯一女,心憐之,聞吾系不食數日矣,是以悲耳。”天璋曰:“死職,義也,奈何爲兒女泣。”御史慚謝。俄見原免。

大德四年,爲工部主事,蔚州有劉帥,豪奪民產,吏不敢決。省檄天璋往徇之,田竟歸民。五年,以樞密副使暗伯薦,授都事,引見,賜錦衣、鞍轡、弓刀。後以扈從勞,加奉訓大夫,賜侍燕服二襲。秩滿,當代,樞密院奏留之,特以其代者爲增員。

累遷刑部郎中。時盜賊充斥,吏議犯者並家屬鹹服青衣巾,以別民伍。天璋曰:“赭衣塞路,秦弊也。尚足法耶!”有告諸王謀不軌者,敕天璋訊正之,賞賚優渥。尚書省臣得罪,仁宗召天璋入見。時興聖太后,帝指曰:“此不貪賄卜天璋也。”因問:“今何官?”天璋對曰:“臣待刑部郎中。”復問曰:“誰所英者?”對曰:“臣不才,誤蒙擢用。”帝曰:“先朝以謝仲和爲尚書,卿爲郎中,皆朕親薦也。卿宜奉職勿怠。”即以中書刑部印章付之。既視事,入覲,賜酒隆福宮,及錦衣三襲。後被命治謀反獄,帝顧左右曰:“君璋廉慎人也,必得其情。”已而天璋察其冤誣,果爲平反。

皇慶初,出爲歸德知府,時羣盜據河津渡,商旅不通,天璋擒百數人,悉磔以徇,盜爲止息,擢浙西道廉訪副使,到任閱月,以更田制,改授饒州路總管。天璋既至,聽民自實,事無苟擾,民大悅,牘籍爲清。省臣妄作威福,郡縣爭賂之,覬免譴,猶饒州賂不至,省臣銜之,將中以危法,求其罪無所得。縣以飢告,天璋命發稟,僚佐持不可,天璋曰:“民飢如是,必俟得請而後賑,民且死矣。”竟發稟賑之。以治行第一,遷廣東廉訪使。先是豪民瀕海築堰,停商舶以射利,官得賂置不問,天璋至,發卒決去之,嶺南地素無冰,天璋至,始有冰,人謂政化所致雲。尋乞致事。

天曆二年,拜山南廉訪使。是時谷價翔涌,乃下命勿損谷價,聽民自便。於是舟車爭集,米價頓減。復止憲司贓罰庫緡錢,留賑饑。御史至,民遮道稱頌。會詔三品官言時政得失,因列上二十事,凡萬餘言,目之曰中興濟治策,因自引去。既歸,以餘祿施其族黨家,無石。至順二年卒。贈通議大夫、禮部尚書、上輕車都尉,河南郡候,諡正獻。

王艮,字止善,紹興諸暨人。由廉訪司書吏調盧州錄事司判官,淮東宣慰使司闢爲令史。詔遣都水監浚運河,艮從宣慰副使之鹽城。有司部伕役三千人,束手以候都水之來,艮言,不宜坐縻稟食,促令興工。立法:每十夫,一治爨,九操畚鍤。比都水至,河可行舟已四十五里,自新興、五祐兩場屬於高郵,次第訖功。他州役尚未定,乃準艮潔行之。

累遷江浙行省掾史。會復立市舶司,艮建言:買舊船以付船商,則費省而工易集。從之。省官錢五十餘萬緡。再遷兩浙都轉運鹽使經歷。紹興路總管王克敬以民苦計口食鹽,言於行省,未報,克敬遷轉運使,議減額以紓民力。沮之者皆謂:有成籍不可改。艮毅然曰:“艮實寡,而多賦之,今逃亡已衆,猶據成籍而輕棄民命乎?且均其賦於商旅,何不可之有?”於是歲減鹽額五千六百餘引,丁憂歸,服闕,擢海道漕運者萬戶府經歷。

累遷江浙行省檢校官。有訟松江瞿氏包隱田土爲糧一百七十餘萬石,沙蕩秋鈔五百餘萬緡,請立行大司農司營田水利總管府以收之。中書移行省,議遣使者核其地。松江地佔十九,艮至松江,七日而歸,具言:“奸人之意,不過欲多樁田蕩鈔,以竦朝廷之聽,而報宿怨耳。萬一民心搖動,變生不測。願國家培養根本,爲長治久安之計。”行省以艮言上中書,事遂寢。

遷廣州市船司提舉,擢江西行省左右司員外郎。安福州奸吏誣州民詭寄田租九十餘石,官按驗,知其虛誑,猶勒民具報合徵糧六百餘石。艮言於行省,悉蠲之,州民感頌,相率立生祠祀之。未幾,以中奉大夫、淮東宣慰副使致仕。至正八年卒,年七十一。

子仲揚,如皋縣主簿;仲至,福建宣慰司令史;仲淮,大寧路儒學正。

吳恭祖,字景壯,孟州河陽人。祖益,以醫術侍世祖左右。

恭祖,年十八,近臣也裏失班、賀伯顏引見,帝一見奇之,曰:“是兒不類漢人。”賜名忙古甔,命直宿衛。至元二十九年,徹裏出爲福建行省平章政事,奏請以恭祖爲理問官,大德二年,遷臺州路治中,換衢州。至大二年,擢中順大夫、福寧州尹,以廉平聞。累遷興化路總管,丁憂。

泰定二年,起爲汀州路總管。初至,吏以空牘請署,恭祖署訖覺之,取而納州於佩囊。吏愕然,謂必不免笞已。而恭祖竟不問,由是吏悅服,不忍爲欺。地瘠,官仰稟不往返之資,率不問豐歉,責成數於民,民苦之。恭祖下令,田租視歲事登耗無額,民皆感頌。

至順初,改福州路總管。富民鄭氏素恣睢,恭祖逮置於法。有行省掾,素觴鄭,數風示恭祖論鄭死,恭祖執法不從。掾讒於行省,責恭祖縱馳。恭祖太息曰:“總管司一路之平,刑罰宜當其罪,彼雖惡人其罪止於是而已,何可加耶?”使吏抱案牘詣行省,具白其事,省臣悅服,稱恭祖平允焉。未幾,謝病歸。後至元五年卒,年七十,至正四年,特贈兵部尚書、上輕車都尉,追封渤海郡侯,諡正肅。

宋崇祿,字壽卿,滑州白馬人。幼爲左丞何瑋所知,由中書掾除同知樂平州事,以決斷稱,凡他縣難決之獄,皆屬之。出松江民匿田租四萬五千餘石,以活常州饑民。正饒州貧民代大姓輸田租。民尤頌之。調處州路推官,擢浙江行省都事,入爲戶部主事,升員外郎。節省金谷以百萬計,御史臺奏爲都事。因檢察省部事,爲省臣所怒,以文法中傷之。既而事白,擢燕南道廉訪副使,賜文綺。黜郡縣吏之不法者,甚有能名。

遷潭州路總管,三月決九百餘事。改都漕運使,潭民詣闕留之。拜江南行臺治書侍御史,改山南道廉訪使。入爲戶部尚書,丁母憂。服除,授四川、江西廉訪使,皆以疾辭。起爲陝西行臺治書侍御史,進侍御史。延祐初,行限吏之法,崇祿請展至三品,以疏滯才。未幾,致仕。至正八年,卒,年八十五。崇祿屢陳時政得失及救荒之法,爲時名臣。

子訥,至正中進士,鹽山縣尹,入明爲文淵閣大學士。

上一頁
Amazon AD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