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短經反經第十三

臣聞三代之亡,非法亡也,御法者非其人矣。故知法也者,先王之陳跡。苟非其人,道不虛行。

故《尹文子》曰:仁義禮樂、名法刑賞,此八者,五帝三王治世之術。故仁者,所以博施於物,亦所以生偏私;義者,所以立節行,亦所以成華僞;禮者,所以行敬謹,亦所以生惰慢;樂者,所以和情志,亦所以生淫放;名者,所以正尊卑,亦所人以生矜篡;法者,所以齊衆異,亦所以生乖分;刑者,所以威不服,亦所以生凌暴;賞者,所以勸忠能,亦所以生鄙爭。

文子》曰:聖人其作書也,以領理百事,愚者以不忘,智者以記事,及其衰也,爲奸僞,以解有罪而殺不辜;其作囿也,以奉宗廟之具,簡士卒,戒不虞,及其衰也,馳騁弋獵,以奪人時其上賢也,以平教化,正獄訟,賢者在位,能者在職,澤施於下,萬人懷德,至於衰也,朋黨比周,各推其與,廢公趨私,外內鉗舉,奸人在位,賢者穩處。《韓詩外傳》曰:夫士有五反。有勢尊貴,不以愛人行義理,而反以暴傲;家富厚,不以振窮救不足,而反以侈靡無度;資勇悍,不以衛上攻戰,而反以侵凌私鬥;心智惠,不以端計教,而反以事奸飾詐;貌美好,不以統朝蒞人,而反以蠱女從欲。

太公曰:明罰則人畏懾,人畏懾則變故出;明察則人擾,人擾則人徙,人徙則不安其處,易以成變。

晏子曰:臣專其君,謂之不忠;子專其父,謂之不孝;妻專其夫,謂之嫉妒。《韓子》曰:儒者以文亂法,俠者以武犯禁。

子路拯溺而受牛謝。孔子曰:魯國必好救人於患也。子貢贖人而不受金於府。孔子曰:魯國不復贖人矣。子路受而勸德,子貢讓而止善。由此觀之,廉有所在而不可公行。

慎子曰:忠未足以救亂代,而?足以重非。何以識其然耶?曰:父有良子而舜放瞽叟,桀有忠臣而過盈天下,然則孝子不生慈父之家,而忠臣不生聖君之下。故明主之使其臣也,忠不得過職,而職不得過官。

《鬼谷子》曰:將爲?去篋、探囊、發匱之盜,爲之守備,則必攝緘?、固扃?,此代俗之所謂智也。然而巨盜至,則負匱揭篋,擔囊而趨,唯恐緘?扃?之不固也。然則向之所謂智者,有不爲盜積者乎?其所謂聖者,有不爲大盜守者乎?何以知其然耶?昔者齊國,鄰邑相望,雞狗之音相,罔罟之所布,耒耨之所刺,方二千餘裏。闔四境之內,所以立宗廟社稷、治邑屋州閭鄉里者,曷常不法聖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朝殺齊君而盜其國。所盜者豈獨其國耶?並與聖智之法而盜之。故田成子有乎盜賊之名,而身處堯、舜之安,小國不敢非,大國不敢誅,十二代而有齊國,則是不乃竊齊國、並與其聖智之法,以守其盜賊之身乎?跖之徒問於跖曰:盜亦有道乎?跖曰:何?而無有道耶?夫妄意室中之藏,聖也;入先,勇也;出後,義也;知可否,智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備,而能成大盜者,天下未之有也。由是觀之,善人不得聖人之道不立,盜跖不得聖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則聖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矣。

由是言之,夫仁義禮樂、名法刑賞、忠孝賢智之道、文武明察之端,無隱於人,而常存於代,非自昭於堯湯之時,非故逃於桀紂之朝,用其道則天下理,用失其道而天下亂,故知制度者,代非無也,在用之而已。

上一頁
Amazon AD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