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散文集  “祸由口出”

  有人说:最好是不写文章;写了反倒会惹出是非——“祸由口出”!

  我看,这种想法不对!

  略加分析,我们就看出来:这是怕受批评,不肯接受批评——批评就是“祸”!

  事实上呢,谁也免不了说错话。说错了,有人来批评,既能使说错话的得到进步,也能使大家认识真理,这难道是坏事么?若是受了批评,即视为大祸临头,从此闭口无言,也就是不承认自己的错误,不肯向真理低头,不自鞭策以求进步,岂不成了一朝受批评,终身不开腔的懦夫么?不敢辩论是无勇,不肯接受批评是不智,不勇不智,有何好处?

  我们也看得出:一次说错,受到批评,并进行了自我批评,思想便会跃进,第二次说话就可能说对。在这里,自我批评是极其重要的。怕受批评的人,不会去作自我批评,于是思想冻结,不去找自己错在哪里,而把错处存入仓库,并决定不再出声,以免再说再错,再受批评。在我们的社会里,这种态度实在要不得!

  抱此态度的人总会说:看吧,某某人读过那么多的书,学问不小,可是偏偏爱写文章,叫人家批评的不亦乐乎!费力不讨好啊!假若他聪明一些,一字不写,倒招不出“祸”来呀!

  这个说法对吗?让我们先看看那位学问不小的人到底有什么学问。假若他真有学问,他的著作就必会受到欢迎。即使他的著作中有说得正确的地方,也有不大对的地方,大家也会公平地指出好坏,不一笔抹煞。这是我们的新风气。可是,他的学问并不怎样,著作中充满谬论,该不该批评呢?若说不该批评,我们的社会便是不讲真理的社会。好,大家批评了他,难道是因为他的学问不小么?难道是因为他写的对么?

  我们批评了他,难道就是要剥夺他的著作权,不许他再发表文章吗?不是的。我们向来是认货不认人的。我们批评他的著作,对他有益,对真理有益。我们不是因为他写了作品而批评他,而是批评他写的不对,我们希望他接受批评,思想有所提高,成为确是有点学问的人;希望他再写,写的好,对人有益,得到赞许。

  这个学问不小的若果然学问不小,他就会体会出大家的善意,接受批评,提高自己。可是我们反倒替他耽忧,认为他从此再也抬不起头来,认为发表文章就必挨雷,请问这是根据什么逻辑呢?根据所在呀,恐怕倒是:

  怕批评,说错了也不许批评。

  批评就是打击,一受批评,终身倒霉。

  不作自我批评:不找自己的病根,但求缄默。缄默是避雷针。

  以己之心揣测受批评的人——只有痛苦,毫无积极作用。自己不求进步,所以同情落后,而且相信落后的人即使受到批评也不会进步。轻视真理,个人的面子高于一切。

  假若这些根据站得住,“祸由口出”当然也站得住,从此大家相视不语,无疾而终。假若这些根据站不住,我看还是踢开“祸由口出”,另请高明为是!

原载1958年5月23日《光明日报》

上一页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