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书信集致胡乔木

一九五三年一月六日


乔木同志:

  谢谢信!更谢谢您对《柳树井》的意见!

  “柳剧”苟简,因临时赶任务,成了新闻翻版。作家们多数不弹此调,致“此地无朱砂,红土子为贵”,得到上演机会。

  艺人们对新作品摸不着头,而新文艺工作者又未尽心帮忙,是亦一病,即如“柳剧”,无专人导演,无专家代选曲牌,我的原词没按曲牌填制,由艺人们随便增减字语适应曲牌。我也没帮忙。剧本已弱,又未获演出的补益,乃大不像样。以曲牌编唱,实胜评戏之单调,但拼凑曲牌,一疙疸一块,只显杂乱无章。此剧所用曲牌以北京人民所喜闻乐见者,但排列既未恰当,而曲与曲之间又无音乐联系,遂感音乐性贫乏。这都是艺人自己能解决的。新旧文艺工作者合作最为重要,惜至今仍未实现。

  一般的说:新戏曲最大缺点即未写出人物。“柳剧”亦患此病。

  歌剧中如何创造人物,值得好好讨论。以我的一点经验来说,我总以为有足够的歌唱就能成为歌剧。在京剧中,有人物者仅《四进士》、《打渔杀家》、《连环套》寥寥数剧而已。其他的戏,有的靠穿插,有的凭开打,有的仗唱工,即可立足,不管有无人物。我也以为有大段的唱,即能满足听众,如听《二进宫》。这个心理不健康!

  在“柳剧”中,有不按老规矩之处,如唱前无“叫板”(“出得门来好天气也……”);无自报姓名身世;词句中无“面前存”,“马能行”等腐语(若有,系艺人所加);通体是唱词,对白很少(艺人嗓子不够使,添多了话白而且是用韵语原词作话白的!)。这些,是我不肯陷入旧套的地方,可是人物仍然教歌唱支持,缺少性格。这恐怕是新编的旧形式戏剧的通病,应当警惕。

  旧戏中剧情发展,往往在唱词中交代数语,不正式以动作画出;或转入开打等,以个别艺人的技术,而不以剧情,满足观众。我也沿用了此法。此次来京川剧有不是这样的,值得学习。

  我还有个不健康的心理:写“柳剧”这类小东西,我以为,是带手儿活,限我几天交卷,我总点头。这就教小作品吃了亏。

  新歌剧中如何创造人物是大问题。我的一点经验颇足作消极的,避免什么的例子。

  年下正在赶写的小歌剧,还是高明不了。到时候即须交卷,无法推敲。今年宣传方针,是既要奋斗,又不拆散家庭。这样,就不得不以“调解”结束“斗争”,恰好是反高潮!至于人物,还是新闻翻版——没工夫去体验生活。这样,赶任务即是凑数儿,如何是好!到时候不交卷,怕人家责难;交出去,又只是添多了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

  我的以“五反”为内容的话剧,已快写成了,已经从头至尾改写过十遍,用了九个月的时间。它未必是好戏,可是真卖了力气。现写的小歌剧只给我半个月的期限。我盼望您再给我们作报告的时候,说明一下:写小东西也要用全力,给够用的时间,也要去体验生活。

  拉杂地写了好多,不再扯下去。有时间还希望跟您多谈,这么谈使我得到不少的好处。

  关于说说唱唱的通讯工作,已略有基础,惜不够好,当遵照所示,加强之。

  谨致

敬礼,并祝

年喜!

老舍


五三,一,六

Previous

Table of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