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本行集經卷五十七

△難陀因緣品下

爾時佛告長老難陀。如是如是,若人親近諸惡知識。共爲朋友。交往止祝雖經少時共相隨順。後以惡業相染習故。令其惡聲名聞遠至。爾時世尊因斯事故。而說偈言:

猶如在於魚鋪上,以手執取一把茅。其人手即同魚臭,親近惡友亦如是,

爾時世尊又共長老難陀。至於一賣香郟見彼邸上有諸香裹。見已即告長老難陀。作如是言:難陀。汝來取此邸上諸香裹物。難陀爾時即依佛教。於彼邸上取諸香裹。佛告難陀。汝於漏刻一移之頃。捉持香裹然後放地。爾時長老難陀聞佛如此語已,手持此香。於一刻間還放地上。

爾時佛告長老難陀。汝今當自嗅於手看。爾時難陀聞佛語已,即嗅自手。佛語難陀。汝嗅此手作何等氣。白言:世尊,其手香氣。微妙無量。

佛告難陀。如是如是,若人親近諸善知識。恆常共居。隨順染習。相親近故必定當得廣大名聞。爾時世尊因此事故。而說偈言:若有手執瀋水香,及以藿香麝香等。

須臾執持香自染,親附善友亦復然。

爾時世尊出迦毗羅婆蘇都城。至本住處。以此因緣。聚集大衆諸比丘已,即告長老難陀言曰:難陀。汝今莫親近彼六羣比丘。莫共彼等以爲親友。何以故?若其有人親近如是惡知識者,雖復與彼共爲朋友。或時與彼互相承事。隨順彼等一切事業。但爲惡人。共相親近。即得世間惡名流佈。

長老難陀。汝若欲覓親友知識。當近比丘舍利弗。比丘大目連。比丘大迦葉。比丘迦旃延。比丘優樓頻蠡迦葉。那提迦葉。伽耶迦葉。優波斯那。摩訶俱郗那。摩訶孫陀。離波多等。諸比丘輩。勸汝親近隨順承事。所以者何。若人親近善知識者,承事親善。雖未證得利益之事。交獲世間名聞流佈。

爾時世尊以此因緣。而說偈言:若人親近惡知識,現世不得好名聞。必以惡友相親近,當來亦墮阿鼻獄。若人親近善知識,隨順彼等所業行。

雖不現證世間利,未來當得盡苦因。

爾時世尊雖以善言教示難陀。而彼難陀猶戀王位自在之樂。憶孫陀利五欲之事。於佛法中猶不欣樂。欲舍梵行。欲舍具戒。還從家事。

爾時世尊知彼長老難陀心已,作如是念。然此難陀煩惱熾盛。豈能小教破彼煩惱。我於今者須作方便。喻如世間以火滅火以毒治毒。作是念已,執彼長老難陀之手。從尼俱陀樹林而出。以神通力隱沒其身。忽然在於香醉山上。出現而祝

爾時彼山以風吹故。兩樹相揩遂即出火。燒然彼山。出大煙炎。時彼山內。多有獼猴。其數五百。被火燒毛。皆悉存地。摩滅身火爾時世尊見有一個雌瞎獼猴在彼羣內。亦復以手撲滅身火。

爾時佛告長老難陀。汝今見此雌瞎獼猴在彼羣內。亦復以手滅其身火如此已不。爾時難陀白佛言:世尊,如是如是,我今已見爾時世尊尋復告彼長老難陀。作如是言:汝意云何。汝孫陀利。可喜端嚴。與此獼猴。是誰爲勝。

爾時難陀遂向世尊,顰眉蹙面。默然不言:爾時世尊執持長老難陀手臂。從香醉山沒身往至三十三天。現於波利質多羅樹。時彼樹下有一大石。名曰婆奴唫(逆林反)摩羅(隋言黃褐)。住於彼處。

爾時帝釋天王往入彼園。遊戲其園。名曰伊迦分陀利。將領五百宮人采女。左右圍繞。作倡伎樂。於時世尊見帝釋王。在彼伊迦分陀利園將領五百采女。音聲歡娛受樂。時佛即告長老難陀。作如是言:汝今見此五百采女作倡伎樂遊戲已不。難陀白言:如是世尊,我今已見。

爾時世尊尋復告彼長老難陀。作如是言:汝意云何。爲當釋女孫陀利好。爲當五百采女端正。

長老難陀白言:世尊,如以彼時雌瞎獼猴。與孫陀利共相比挍。百倍不如。乃至千倍。至百千倍。世間算數亦不可及。我今如是孫陀利女。欲令比此采女五百。亦復不如百倍千倍。至百千倍世間算數所不能及。今者云何。可爲比喻。

爾時佛告長老難陀。汝今意欲共此采女相娛樂不。

爾時難陀歡喜踊躍。白言:世尊,如我意者,實欲與彼五百采女共相娛樂。爾時佛告長老難陀。汝今不可以此凡身共彼娛樂。若欲然者,必須以汝歡喜之心。於我法中行於梵行。我當報汝。今者若能隨順此法。行清淨行。命終捨身。於未來世。必得受報生於此處。共此五百諸采女輩共相娛樂。爾時難陀聞此事已,歡喜踊躍。遍滿其體。不能自勝。而白佛言:世尊,我從今日於佛法中。歡喜行於清淨梵行。世尊,今者已許報我。我今實欲當未來世生於此處。共此五百諸采女等。共相娛樂。爾時世尊復執長老難陀臂已,從彼三十三天沒身。還其本處。

爾時難陀作如是念。世尊於先已許報我於未來世。當得共彼五百采女。以相娛樂。是故難陀。以此因緣。盡其身心。正念行於清淨梵行。調伏諸根。節量飲食。初夜後夜。起誦經行。勇猛精進。不共他人言談戲笑。心不躁急。心無狡猾。口不綺言:發精進行。念四威儀。樂於空寂。閉塞諸根。成就最勝微妙正念。

爾時難陀若欲意觀東方之時,安定身心。志意充滿。既正念已,然後方始觀於東方。如是觀時。無有愁惱。無有黑闇於不善法。終無漏失。亦不迷惑。如是欲觀南西北方上方下方。亦定身心。志意充滿。如是觀時。亦無愁惱。無有黑闇。於不善法。更不漏失。亦不迷惑爾時難陀或有同行諸比丘輩。而告之言:長老難陀汝於先時。不閉諸根。於諸飲食。不知厭足。恆求妙好牀褥臥具安隱睡眠。本無厭倦。或時戲笑。心意不定。狡猾訁奇語。不曾精勤。恆常懈擔亦無正念。多諸忘失。威儀漏缺。無禪無定。不能攝心。諸根逸浪。不可具說。云何今者諸根調伏。飲食知足。初夜後夜不曾睡眠。無復狡戲。攝斂身心。又不訁奇語。勇猛精進。正念正勤。已得禪定。心不漏逸。諸根不浪。長老今日。何因得爾。

爾時難陀告彼同行諸比丘言:諸長老輩。當知世尊於未來世。將欲報我五百采女。歡娛受樂。是故我今於此法中。勤行梵行爾時難陀親友同行諸比丘等。於彼難陀欲有調笑嘲弄譏戲。各相謂言:長老難陀。於世尊所。客作傭力。來將來報故。於法中勤行梵行。長老難陀。汝於佛邊。行梵行者,正爲諸天五百玉女行梵行耳。

爾時長老難陀親友諸比丘等。從爾已後。是故常喚爲客作者,

爾時世尊見此難陀爲諸玉女行於梵行。遂便執臂。從彼尼拘陀林而出。沒身入於大地獄裏。世尊於時見一銅釜下然猛火。其釜赫赤與火無異。出大光炎。熾然赩。世尊見已,告彼難陀。汝往問此諸獄卒等。此之銅釜欲爲阿誰熾然涌沸。乃至如是長老難陀。聞佛是語白言:世尊,唯如佛教。即往詣彼諸獄卒邊。而問之言:此大銅釜。欲爲何人如是涌沸。乃至此也。爾時獄卒。鹹報難陀。作如是言:佛有姨母所生之弟。名曰難陀。爲彼人故。燒然此釜。

難陀復問。汝豈不聞。如來往日。許報其人。若爲五百天樂采女行於梵行。後得生於三十三天。諸獄卒言:如是如是,我等已知。但我等輩。復聞其人於彼三十三天之上墮落已後來生此處。

爾時難陀聞此語已,心生恐怖。舉身毛豎。作如是念。我若次第於此受苦。我今亦欲不用如此采女果報。

爾時世尊即執長老難陀臂已,從地獄內。隱沒其身。還至尼俱陀林而出。爾時難陀爲已同行諸親友等。恆常喚作佛客作人。被笑被呵。嘲調戲弄。復見地獄。慚愧恐怖。即生厭離。自悼自悔。求空閒處。獨行獨坐。更不放逸。精進勇猛。凡善男子。其有正信舍家出家。求於無上清淨梵行。行已現得自證神通。得諸漏荊口自唱言:生死已荊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證羅漢果。心得解脫。長老難陀亦復如是,證羅漢果。然後始往至於佛所。頂禮佛足。卻坐一面。

爾時長老難陀白佛作如是言:今舍世尊往日恩許。我昔欲取如來報者,正爲五百諸天采女。是故如此。而今世尊得解脫也。

爾時佛告長老難陀。非但今日我於汝邊始得脫也。汝初唱言: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我於彼時。已得脫也。

爾時長老難陀。同行諸比丘等。未知難陀得漏盡者,猶如先日未漏盡時。戲弄嘲調。唱如是言:長老難陀於世尊所。客作求報。爲彼五百諸天采女。行於梵行。

爾時世尊作如是念。此等比丘未知難陀諸漏已荊還依昔日未漏盡時。猶故唱言:長老難陀爲彼諸天五百采女。行於梵行。我恐彼等多獲罪過。然我今者,可於衆中宣揚顯說長老難陀漏盡事也。

爾時世尊以如此等因緣事故。集聚一切諸比丘僧。既聚集已,而告之言:汝諸比丘,若有人言好男子者,難陀比丘即其人也。若言端正亦即難陀比丘是也。大壯人者,難陀比丘亦其人也。

若言身體細軟弱者,亦復難陀比丘是也。若言有人諸根寂靜不散亂者,亦復難陀比丘是也。若有人言於諸飲食知節量者,亦復難陀比丘是也。若有人言初夜後夜不睡眠者,今亦難陀比丘是也。

若言三族清淨生者,亦即難陀比丘是也。若有人言得六通者,此亦難陀比丘是也。若言得八解脫定者,亦復難陀比丘是也。

爾時世尊告比丘僧。作如是言:汝諸比丘,於我聲聞弟子之內。調伏諸根。難陀比丘最爲第一。

時諸比丘而問佛言:如是世尊,其彼長老難陀比丘。往昔之時,有何善根。因彼善根。生於釋種甚大富貴。豐足資財。其人身體端正可喜。世尊今日復記雲:我聲聞弟子。調伏諸根。最第一者,難陀比丘即其人也。作是語已,佛告彼等諸比丘言:汝諸比丘,我念往昔九十一劫。時有一佛出現於世。名毗婆屍多他竭多阿羅呵三藐三佛陀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於彼世界王所居祝彼有一城。名槃徒摩低。於時彼佛依彼城祝有諸比丘六千人。俱皆阿羅漢。時有一王。名曰槃頭。供養彼佛及比丘僧。尊重恭敬。所謂衣服臥具飲食。及諸湯藥房舍之具。無所乏少。

爾時槃頭摩低城內有一種姓婆羅門子。而彼童子營造溫室。請佛及僧洗浴供養。其婆羅門種姓童子,見諸比丘從溫室出。身體清淨。甚大香潔無有臭氣。見已心生歡喜。踊躍遍滿其體。不能自勝。心發是願。願我來世。常得如是清淨無垢不腥臭身。當似如是比丘僧等清淨香潔無臭之身。又於後時毗婆尸佛多他伽多阿羅呵三藐三佛陀。入般涅槃。其王槃頭。爲彼世尊所有舍利。取四種寶。爲造塔廟。所謂金銀琉璃頗梨。時彼種姓婆羅門子。撿挍經營。當造彼塔。既造塔已,心作是願。願我來世恆常值遇如是世尊,彼所說法。願我領解悉得證知。莫背彼法。生生世世。不入惡道。而彼童子命終之後。恆生天上。或生人間。於後一生。生一大富長者之家。父母養育。隨時長大。意智漸漸。皆得成就。

爾時童子其家恆有一辟支佛。爲作門師。數數至家。彼辟支佛。可喜端正。具足三十大丈夫相。而彼童子恆以四事。供養供給彼辟支佛。盡其一形。無所乏少。其辟支佛盡其住世。然後涅槃。

爾時長者見辟支佛命終涅槃。即取彼身。如法闍毗。收取捨利。起塔供養。以泥塗飾復以石灰。重塗其上。以莊嚴故。懸諸種種寶珠嬰珞。發是願言:願我未來恆值如是闢支世尊,而彼世尊所說之法。聞已領解。永不忘失。生生世世。不墮惡道。亦願我身。端正可喜。見者歡喜。身有三十大丈夫相。具足無減。如此大仙等無有異。而彼長者捨身命終。後更不曾生於惡道。恆生人天。久久流轉。於後復生波羅奈國。彼時有王名吉利屍(隋言瘦細)。以爲彼子。於爾之時乃有一佛。出現於世。名曰迦葉多他伽多阿羅訶三藐三佛陀。然彼世尊隨其住世。滅度已後。吉利屍王純以七寶。爲造塔廟。所謂金銀頗梨琉璃。及赤真珠珊瑚馬瑙。其寶塔外。更以粗塼。重覆其上。其塔高峻。至一由旬。東西縱廣。各半由旬。爲作銘記。名曰達舍婆陵迦(隋雲十相)。

爾時吉利屍王。所生七子僉白王言:善哉大王。當知我等欲於迦葉多他伽多阿羅訶三藐三佛陀舍利塔上。各各奉施一大傘蓋以覆其塔。善哉大王。願垂聽許。王告之言:任隨汝等。我今聽造。

爾時彼等諸七王子各以一寶。造其一蓋。覆其塔上。或造金蓋。或造銀蓋。乃至或造碼瑙等蓋。其七子內,第二王子。造其金蓋。以覆塔上。心發是願。願我來世恆值如是辟支佛尊。彼所說法。願我領證。永不忘失生生世世。不墮惡道。所生之處。願得猶如金色之身爾時佛告諸比丘等。汝諸比丘,若有心疑。於彼槃頭摩城之內。婆羅門子。供養彼佛及比丘僧。溫室洗裕心發是願。願我來世。當得似此比丘僧衆清淨無垢香潔之身。於毗婆屍多他伽多阿羅訶三藐三佛陀滅度之後。造塔供養之童子者,汝等比丘。莫作異見。此即難陀比丘是也。

汝諸比丘汝等若有疑。彼長者一形供養彼辟支佛。滅後復以舍利起塔。供養塗治。及以石灰。種種莊飾。及諸嬰珞。供養彼塔。心作是願。願我來世如此闢支端正可喜。觀者無厭。身有三十大丈夫相。具足無減。如此仙人。蓋是誰也。汝諸比丘莫作異見。此亦難陀比丘是也。

汝諸比丘,汝等若有心疑。於彼波羅奈城吉利屍王第二之子。爲彼迦葉多他伽多阿羅訶三藐三佛陀。造作金蓋。以覆塔者,莫作異見。此亦難陀比丘是也。

然此難陀以於往昔毗婆尸佛及比丘僧。爲作溫室。如法洗裕因發是願。願我來世。當得如是清淨香潔無垢之身。如此比丘清淨無垢。又復供養辟支佛尊。尊滅度後起舍利塔。以泥塗。治石灰嚴飾。並以嬰珞而莊挍之。心作是願。願我來世。如是端正。如是可喜。身有三十大丈夫相。具足無減。如此仙人復。於迦葉多他伽多阿羅訶三藐三佛陀滅度之後。造舍利塔。純金造蓋以覆其上。心發是願。願我來世所生之處。身恆金色。藉彼業緣。今成如此可喜端正觀者無厭金色之身。復有三十大丈夫相。皆悉具足。無有缺減於彼之時,復起心願。願我來世。勿生惡道。藉彼業報。不曾生於惡道之內。恆得生於人天道中。

復於彼時。毗婆尸佛多他伽多阿羅訶三藐三佛陀造塔之時,撿挍經紀。於辟支佛復以四事。盡形供養。藉彼業報因緣力故。今得生於釋種之家。又於爾時心發是願。願我來世。常得值遇如是世尊,或勝此者,然彼世尊所有法教。願我聞已,速得證解。藉彼業報因緣力故。今得值我。即於我邊。而得出家及具足戒我復授記。告諸比丘,若知於我聲聞弟子調伏諸根最第一者,難陀比丘即其人也汝諸比丘,汝等須知難陀比丘昔日造作如是善根。藉彼善根。今得生於釋種之家。身有金色。具足三十大丈夫相。現得出家。受具足戒。得羅漢果。復得授記。作如是言:若欲知我聲聞弟子調伏諸根最第一者,所謂難陀比丘是也。

佛本行集經婆提唎迦等因緣品第五十八上。

爾時提婆達多釋種童子,見諸五百釋童子等舍家出家。心發是念。我今亦可於世尊所舍家出家。作是念已,至父母邊。白如是言:善哉父母。我今發心將欲佛邊舍家出家。願垂許我。作是語已,父母即告提婆達多釋童子言:我等今者作是思惟。我等須依提婆達多。提婆達多復須依我。既如此者,隨汝意樂。當作是事。

爾時提婆達多童子身著上妙無價衣服。乘是勝象。從迦毗羅婆蘇都城。欲出城外。於城門頰。爲鉤所掛。衣裳破裂。於彼之時,有一解相大婆羅門。在邊而見。其彼見已,記此童子,所規之事必當不成。

爾時童子提婆達多即出城已,詣向佛所。頂禮佛足。卻住一面。而白佛言:唯願世尊,放我出家。

爾時世尊正念觀彼提婆達多前後事業。知其心行。觀已即告提婆達多。作如是言:提婆達多。汝今慎莫舍家出家。但當還家在家修道。持諸財錢。以用佈施。作諸功德。於我法中。不須出家。

爾時童子提婆達多被佛訶已,復至長老舍利弗邊。而白之言:聖者舍利弗。與我出家。爾時長老舍利弗問提婆達多作如是言:提婆達多。汝曾先至佛邊已不。提婆達多報言聖者,我先已曾至佛邊也。

爾時長老舍利弗言:提婆達多。世尊向汝。作何言說。提婆達多。語舍利弗。如是聖者,世尊語我。汝莫舍家而出家也。但當在家行其佈施作諸功德若其在我法中出家。汝無利益。

爾時長老舍利弗作如是念。世尊今者既不聽彼於法出家。我今若放彼出家者,是我不善。如是念已,遂即告彼提婆達多。作如是言:提婆達多。如世尊教。汝必應當作如是事。

爾時童子提婆達多被舍利弗之所發遣。復詣長老目揵連邊。到已頂禮。卻住一面。而白之言:大目揵連。唯願聖者,與我出家。

爾時長老大目揵連。遂復告彼提婆達多。作如是言:提婆達多。汝曾於先至佛邊不。提婆達多報言聖者,我已於先至佛邊也。

於時長老大目揵連尋復告彼提婆達多。作如是言:世尊語汝。有何事意。提婆達多復報之言:世尊語我。汝莫於此舍家出家。但當如法在家修道。以財佈施作諸功德。不須於我法中出家。若出家者於汝無益。

爾時長老大目揵連。亦復報彼提婆達多。作如是言:如世尊教。汝必應當作如是事爾時提婆達多既被目連不許出家。復詣長老大迦葉所。乃至略說。悉如前事。次復詣於迦旃延邊。

次復至於優樓頻螺迦葉之邊。次復至於長老那提迦葉之邊。

次復至於長老優波斯那之邊。及至摩訶俱郗羅邊摩訶孫陀離波多邊。悉皆不許。既不許已,方乃詣向長老優波離波多邊。頂禮優波離波多足。卻住一面。

爾時提婆達多釋種童子,復從優波離波多邊。請乞出家。然其長老優波離波多。復問之言:提婆達多。汝應於先往到佛所。提婆達多報言:聖者,我於先日。已至佛邊。

爾時長老優波離波多作如是言:汝至佛邊。語汝何事。提婆達多作如是言:世尊語我。汝莫於此舍家出家。但當在家如法修道。以財佈施。作諸功德。不須於我法中出家。若出家者於汝無益。

上一頁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