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本行集經卷四十七

△大迦葉因緣品下

爾時彼帝釋王。作如是念。我於今者,亦可下生彼閻浮提人間受生。教化彼等。教誨成就。作是思惟已,喚四天王言:善哉仁者,汝於今者,可就我所聽我教令。我今意欲共汝等輩生於人間。教化人故。教誨彼等。我於彼時。當作師子王身。汝等當作師子而守護之。將多眷屬而圍繞之。作是身已,遊歷村舍城邑聚落。遊行處時。時彼人輩。若問汝等。我當應常與汝何物。汝等應當報彼人言:曰:別與我一百數人。若其彼等復問汝等。須丈夫也。須小兒也。爲取婦人爲取男子。汝等應報作如是言:若有多殺生者,如是等人。日須一百。用供給此師子王食。如是偷盜人者,行邪淫者,行妄語者,或兩舌者,或惡口者,或綺語者,或多貪者,或多瞋者,或邪見者,如是之等。諸惡人輩。日須一百。供此師子。若其有諸不殺生者,汝等勿與。如此之人。師子不食。如是不盜者,乃至不邪見者,汝等勿與。如此師子悉皆不食。復須是教。家別一人決須出家。

爾時帝釋。及四天王。善教思惟。作是念已,下來閻福爾時帝釋。化作師子。縱廣高下。一俱盧舍,猶如師子。無有異也。時彼人衆。在師子後。爲師子王。索食而行。如彼昔時帝釋所教。無有異也。

爾時彼衆。以怖師子。悔心殺生。無有偷盜。亦無邪淫。乃至無有邪見之心。悉具足持修十善業。家別一人。出家學道。行四梵行。命終已後。生於梵宮。於其衆中。若有人等。唯持十善不出家者,彼等人輩。多生人天。流轉而行。是摩訶迦葉。於彼時中。如是方便。爲衆多人。作大利益。以過去世因緣力故。今亦復爾。爲衆人民。作大利益。諸比丘,是摩訶迦葉比丘。於未來世彌勒世尊法教之中。亦爲多人作大利益。

時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摩訶迦葉。於彼云何當作利益。佛告諸比丘言:諸比丘,是摩訶迦葉。我涅槃後。攝護我法及諸戒律。令久住世。當作法會。盡其形壽。將命終時。入於山間。以神通力。住持此身。起如此願。願我此身。勿令散壞。乃至彌勒如來多陀阿伽度三藐三佛陀出見我身也。作是思惟已,遂捨身命。入無餘涅槃。彼涅槃後。二山還合。於後彌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佛陀時。廣顯法教。於彼時間。彌勒世尊,憶念是大迦葉舍利。生憶念已,告諸比丘,作如是言:汝等比丘。欲見釋迦牟尼多陀阿伽度三藐三佛陀聲聞弟子少欲知足頭陀第一者,所謂摩訶迦葉已不。彼等比丘白言:唯然世尊,我等樂見。

爾時彌勒如來阿羅漢帝三藐三佛陀。與無量千衆。左右圍繞。至於彼所。至彼處已,時彼兩山。即便兩開。爾時彌勒多陀伽多三藐三佛陀。見大迦葉比丘舍利。不散不壞。唯著僧伽梨。見已告諸比丘言:諸比丘,此是釋迦多陀伽多三藐三佛陀聲聞弟子頭陀第一名大迦葉即其人也。

爾時彌勒多陀伽多三藐三佛陀。在於彼處。爲諸比丘,而說其法。作如是言:諸比丘,迦葉比丘。所行如是,我如是教。汝等今者應如迦葉比丘所行。

爾時衆中多千比丘。乘如是法。行如是法。如摩訶迦葉比丘所當行也。於彼衆中。無量千數衆等。於彼法中。當得清淨法眼佛告諸比丘,如是次第。是大迦葉比丘。爲當來時大利益也。諸比丘,我今誡勸汝等。學大迦葉比丘。願汝等行如迦葉比丘也。

佛本行集經跋陀羅夫婦因緣品第四十八。

爾時跋陀羅迦卑梨耶女。以不得善師。遂至外道波離婆闍迦所。出家學道。精勤修習。成就彼法。克獲四禪。具足五通。於彼法中。得大名稱。成就威力。

爾時世尊,已開女人。聽其出家。於時摩訶波闍波提。爲五百釋女。皆悉出家。光顯佛法。建立比丘尼衆。於彼時間。長老大迦葉。作是思惟。我於往昔。已許跋陀羅迦卑梨耶女。得善教師。要當相示。必令汝得。出家學道。復作是念。彼跋陀羅迦卑梨耶女。今在何處。即便入定。觀察是女。以清淨天眼過於人眼。觀見是女。在彼波離婆闍迦外道之處。出家學道。住在恆河河岸之處。修外道行。見已便喚一個得通比丘尼來。而告言曰:善哉姊妹,汝若知時。其跋陀羅迦卑梨耶女。於波離婆闍迦外道之所。出家學道。今在恆河河岸之所。善哉姊妹,汝應詣彼如實告言:善哉姊妹,汝夫迦葉。我共同師。出家學道。汝今亦可往詣彼所。於我師邊。出家學道。修行梵行。時彼得通比丘尼。聞長老摩訶迦葉如是語已,譬如壯士屈伸臂頃。彼比丘尼。如風迅疾。從舍衛城。而沒其身相。遂至於跋陀羅迦卑梨耶波離婆闍迦外道女前現。身卻住在於一面。

彼比丘尼。即便慰問波離婆闍迦外道之女。慰問已訖。而復告言:善哉姊妹,汝應知時。汝夫迦葉。與我同師。出家學道。修行梵行。汝今亦可往詣彼所。於我師邊。出家學道。修行梵行也。

爾時跋陀羅迦卑梨耶波離婆之闍迦外道女。問彼比丘尼言:善哉姊妹,汝等教師。當何所似。作是語已,彼比丘尼。報跋陀羅外道女言:善哉姊妹,我等教師。以三十二大人之相。莊嚴其身。具足八十種好。十八不共佛法。十力四無所畏。大慈大悲。無邊戒衆具足。無邊定衆具足。無邊智慧衆具足。無邊解脫衆具足。無邊解脫知見衆具足。我彼大師。一切聲聞諸弟子等。亦復如是,戒衆具足。定衆具足。智慧衆具足。解脫衆具足。解脫知見衆具足。

時彼比丘尼。於跋陀羅迦卑梨耶女前。如是如是,嘆佛功德及聲聞弟子。時彼跋陀羅迦卑梨耶外道之女。聞已遂於如來及比丘僧所。心得清淨。得清淨已,告彼比丘尼言:善哉姊妹,若如是者,我當隨去。時彼比丘尼。語跋陀羅迦卑梨耶外道女言:善哉姊妹,乘我神通。相隨而去。

爾時跋陀羅。報彼比丘尼。作如是言:善哉姊妹,然我身自有神通也爾時彼比丘尼。共跋陀羅迦卑梨耶外道女。於彼發引。亦如壯士屈伸臂頃。從恆河所。即便沒身。於祇陀林中。忽然出現。往詣佛所。其跋陀羅迦卑梨耶外道之女。遙見世尊,端嚴殊妙。乃至猶如虛空衆星莊嚴。見已心得清淨。即至佛前。到已頂禮佛足。而白佛言:善哉世尊,聽我出家。授我具戒。

爾時世尊,告阿難言:長老阿難。將此跋陀羅迦卑梨耶外道之女。付囑摩訶波闍波提憍曇彌。敕教言曰:此跋陀羅迦卑梨耶外道之女。教令出家授具足戒。是女當得神通具足威力並備。

爾時長老阿難。奉佛敕命。白佛言曰:如世尊教。不敢違也。遂將彼女。向於摩訶波闍波提憍曇彌比丘尼所。到已具陳如上之事爾時摩訶波闍波提憍曇彌比丘尼。度跋陀羅迦卑梨耶外道之女。令得出家授具足戒。具戒未久。至空閒處。獨自安靜。遠離諸濁。精勤苦行。心不放逸。思惟而祝

爾時跋陀羅迦卑梨耶外道之女。既得出家授具足戒。乃至心不放逸。思惟而祝不久彼衆。諸善男子,善女人等。正信出家。求無上梵行。現得見法。自得神通。所作已辦。得安樂祝口自唱言:生死已斷。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是長老女。見知是已,遂得阿羅漢果。心得解脫。世尊復記。告諸比丘,作如是言:是比丘尼。於聲聞比丘尼識宿命中。是跋陀羅迦卑梨耶比丘尼。最爲第一。

諸比丘尼。凡所諮問。皆能記別。爾時彼等。

諸比丘尼衆。大生希有想。各各嗟嘆。希有希有。是跋陀羅迦卑梨耶比丘尼。而大衆中。諸比丘尼。久已出家。修行梵行。未得如是捷疾神通。如跋陀羅迦卑梨耶比丘尼者,

爾時彼比丘尼衆。有心疑故。往詣如來。能斷疑惑。達解一切實義者之所。到已頂禮佛足。卻住一面。住一面已,彼諸比丘尼衆白佛言:世尊,此跋陀羅迦卑梨耶比丘尼。往昔之時,作何善根。而於今者,生大富家。資財具足。乃至一切無所乏少。身相端正。衆人樂見。觀者無厭。世所希有。具足衆相。復以何緣而得出家。具諸戒行。疾得神通。世尊授記。於諸聲聞比丘尼衆弟子之中。識宿命者,是跋陀羅迦卑梨耶比丘尼。最爲第一作是語已,佛告諸比丘尼。作如是言:諸比丘尼。我念往昔。波羅奈城中。有二女。共爲親友。一者大富長者女。二者大姓婆羅門女。爾時彼婆羅門大種姓女。請彼大富長者之女。至其舍宅。時迦葉如來多陀阿伽度三藐三佛陀。詣大富長者家。時彼大富長者女。見迦葉如來詣於己舍。即便出舍。迎逆世尊,時彼婆羅門女。不肯出迎。時彼大富長者女。告大婆羅門女。善哉姊妹,汝以何故。不迎世尊,彼女報之言:善哉姊妹,我手無物。云何空手。往詣佛所。今向佛邊。以何等事。自恣迎佛。

爾時大富長者之女。報彼女言:善哉姊妹,汝但迎佛。如來必入。爾時彼大婆羅門女。遂造一蓋。衆寶莊嚴。以細氎衣。彌覆其上。復以種種諸花鬘等。四散垂下。

爾時迦葉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於晨朝時。日在東方。愍彼女故。著衣持鉢。詣彼大富長者女家。

爾時婆羅門大姓女。持彼寶蓋。奉獻迦葉如來阿羅呵三藐三佛陀。奉獻訖。復以偈誦。而說之曰:種種寶蓋金爲柄,微妙細衣花覆上。迎奉丈夫大威德,唯願世尊哀納受。

爾時迦葉如來阿羅呵三藐三佛陀。愍彼女故。受其寶蓋。汝等比丘尼。勿作心疑。彼時施寶蓋女。豈異人乎。即跋陀羅迦卑梨耶比丘尼是也。

諸比丘尼。更有因緣。我念往昔。還此波羅奈城。有一大富長者,其彼長者,有驅使女。於彼時間。有一辟支佛。依波羅奈大城而祝

爾時辟支佛。於晨朝時。日在東方。著依持鉢。詣大長者舍宅乞食。爾時使女見辟支佛。漸進而來。威儀庠序。進止有方。爾時使女。心得清淨。得清淨已,速詣家中。向長者婦邊。而白言曰:善哉聖女。有一比丘。在門乞食時長者婦。梳髮而坐。以其左手。舉發遙看彼辟支佛。是辟支佛。形體鬼陋。身不正直。時長者婦。見已即告彼使女言:我今不喜如是鬼陋不正之人。況與食耶。是時使女。復白彼言:善哉聖女。但與但與此仙人食。如是之人。何必端正。但取心賢。時長者婦。復作是言:我實不喜如是之人。云何遣我佈施食也。使女復言:聖女今者若不喜與仙人食者,但願與我一日食料。我自回施。時長者婦。復作是言:善哉姊妹,汝今既是我家作使。取汝自分隨意所與。

爾時使女。於長者婦邊。取自分食。奉獻尊者辟支佛。

諸辟支佛。有如是法。以神通力。教化衆生。不以餘法。時辟支佛。於使女邊。生憐愍故。受所奉食。即於彼前。騰空而去。時彼使女。見辟支佛。以神通力。飛騰空行。既見此已,歡喜踊躍身心遍滿。不能自勝。合十指掌。遙即頂禮向彼尊者辟支佛陀。遂起是願。口即唱言:願我將來值是好師。或勝是者,彼所說法。願速領悟。生生世世。不墮惡道。勿令鬼陋得不正身如此仙人。所以者何。以鬼陋故。乞食不得。我所生處。一切時中。可喜端正。衆所樂觀。爾時彼長者婦。見彼尊者辟支佛。現天神通。騰空而去。見已告彼使女言曰:善哉姊妹,汝可與我如此功德。我於今者,倍與汝食。時彼使女。白長者婦。作如是言:善哉聖女。我不能與。時長者婦。復作是言:善哉姊妹,願汝與我如此功德。我與汝食。兩倍於前。彼使女言:亦不能與。如是三分四分五分十分二十分三十分四十分五十分。悉不肯與。

時長者婦。復告使女。善哉姊妹,汝今與我如此功德。我今與汝一百分食。使女言曰:亦不能與。

爾時彼長者婦。即生瞋恨。便告之曰:汝以何故。故違我敕。遂捉使女。苦加打縛。時彼使女。遂即高聲作大啼哭。爾時彼大長者,從外入來。見彼使女啼哭如是。而問之曰:賢者何故。如此啼哭。時彼使女。即向長者,說前情狀。爾時長者,便生瞋恨。即喚己婦。令解衣服及諸嬰珞。復告言曰:我既遣汝。撿挍家資。乃有沙門婆羅門者,詣家乞食。而汝不與。以是因緣。驅令出掌。安置小室弊陋之處。即召使女。教令洗裕以婦嬰珞衣服之具。悉授使女。即令彼女。開倉庫門。顯示財寶。而告之曰:賢者如是錢財物中。若有沙門婆羅門等。若有乞者,任隨施與。莫爲限閡。

汝等比丘。於意云何。彼時長者家內使女。豈異人乎。勿作斯疑。此即跋陀羅迦卑梨耶比丘尼是也。時彼使女。以於辟支佛所生清淨心故。隨其終已,生忉利天。可喜端正。衆所樂觀。最勝最妙。於忉利天宮殿之處。於玉女中。無有勝者,而彼天上。有四天子。各各諍競。求彼玉女。欲以爲妻。各各言曰:是玉女者,當與爲婦。

時天帝釋。見四天子。各各諍競。即敕言曰:仁者汝等。各競欲取此女爲妻。汝等宜各隨便說偈。偈最勝者,即便相與。爾時彼四天子。白天帝釋。善哉天王。唯願天王。於前說偈。我等當說。時彼帝釋。即說偈言:

行坐恆思念,寢臥常無樂。我著睡眠時,爾乃心放舍。爾時彼四天子之內有一天子復說偈言:天王汝快樂,睡眠得安隱。

猶如戰鼓聲,常恆攪亂我。於時第二天子復說偈言:如擊戰鼓聲,是聲互有無。如近耳搖酪,攪亂我不息。

於時第三天子復說偈言:搖酪容有時,有急亦有疾。我爲欲所亂,狀如炎日光。於時第四天子復說偈言:

汝等皆安樂,善巧能說偈。我今不自知,爲活爲當死。爾時天帝釋見第四天子心躭著欲即說偈言:是人慾捨命,不久自當死。

恐舍天處樂,冥速授彼女。

時彼天衆。更共評論。遂授彼女。時彼使女。從是已來。不墮惡道。週迴往返。於天人處。經無量生。於最後生。生迦毗羅婆羅門家。多饒財寶。資財無量。是跋陀羅迦卑梨耶比丘尼。由於往昔生在彼大婆羅門家爲女之時,於迦葉如來三藐三佛陀所。施雜寶蓋。復以往昔在長者家爲使女時。因施彼尊辟支佛食一餐飯故。而發願言:願我所生。可喜端正。衆所樂見。以彼業果因緣力故。生生之處。可喜端正。衆人樂觀。最勝最妙。爲人所慕。緣於彼時。又復願言:令我將來勿墮惡道。以是業報因緣力故。生生之處。不落三塗。於天人處。周旋往返。常受快樂。以於彼時。更乞願言:令我將來願值如是教師或勝此者,從彼聞法。皆能領悟。以是業報因緣力故。今得值我。復得出家。具足衆戒。亦復能得速疾神通。我爲授記。於聲聞衆比丘尼中。得宿命通。最第一者,所謂跋陀羅迦卑梨耶比丘尼是也。諸比丘尼。是跋陀羅迦卑梨耶。昔種善根。以彼善根因緣力故。是故跋陀羅迦卑梨耶比丘尼。今生富貴大婆羅門家。端正可喜。乃至於我聲聞之衆比丘尼中。憶往宿命。最爲第一爾時諸比丘白佛言:世尊,希有婆伽婆。是跋陀羅迦卑梨耶比丘尼。隨順長老摩訶迦葉。得出家已,善能隨順出家之法。作是語已,佛告諸比丘言:諸比丘,是跋陀羅迦卑梨耶比丘尼。非但今世隨順摩訶迦葉出家。過去之世。亦復如是隨順出家。諸比丘白佛言:世尊,此事云何。願爲解說。

佛告諸比丘,我念往昔。有一貧人。修營田業。時貧人婦。從家而出。以食餉夫。到一河邊。見一尊者闢支。跏趺樹下。端身正念。身心不動。時彼貧婦。見辟支佛。心生清淨。合十指掌。頭頂禮足。敬意在前。其夫在田。遙見其婦。從家而出。入河岸下。不見渡處。即起心念。誰在彼邊。共誰而祝於即不來。今我飢渴。甚大疲頓。思欲早至。以是因緣。彼夫即便生大瞋恚。悵怏不樂。執杖向彼。至彼處已,見辟支佛安坐禪定。見已即作如是思惟。我婦今者與彼沙門。共爲世事。決無疑也。於時彼人生大瞋恨。以杖打彼婆私瑟吒尊者辟支佛。爾時辟支佛即從彼岸。以神通力。騰空飛行。

時彼貧婦。即白夫言:咄哉汝造如是大罪。仙人無咎。以何義故。橫生惱亂。今此大仙。戒德具足。行於妙法。有大威德。具大神通。爾時貧人。打辟支佛已,尋即生悔。既生悔已,即告婦言:善哉姊妹,汝於今者,可共出家同修梵行。所以者何。我今是罪不可以少因緣除滅。婦即報夫作是言曰:善哉聖子。不敢違教。今我二人。舍家出家。時彼二人。齊心出家。既出家已,二人修行。成就慈心。捨身命終。遂生梵處。汝等比丘。於意云何。於彼昔時。如是貧人。營田業者,豈異人乎。摩訶迦葉比丘是也。彼時貧人之婦。供養辟支佛。爲夫餉食。乃至成就慈心。捨身命終。生梵宮者,豈異人乎。即跋陀羅迦卑梨耶比丘尼是也。以於彼時隨夫出家故。於今者亦復隨逐摩訶迦葉出家。不違教也。

佛本行集經舍利目連因緣品第四十九上。

爾時摩訶陀聚落。去王舍城不遠。有一村棚。名那羅陀。彼村之中。有一鉅富大婆羅門。名曰檀襄耶那(隋言吉至)。住在彼村。又有師說。彼婆羅門。名曰檀那達多(隋言財與)。彼婆羅門。甚大鉅富。多有資財。如毗沙門。一種無異。彼婆羅門。具有八子。其第一子。名曰優婆低沙。其第二子。名曰大膝。其第三子。名曰純陀。其第四子。名曰姜叉頡唎拔多。其第五子。名曰闡陀,第六名曰閻浮呵迦,第七名曰憍陳尼,第八名曰蘇達離舍那。是名八子。復有一女。名曰蘇屍彌迦。是女於彼波離婆闍外道法中。出家修道。

摩訶僧祇師復言:彼婆羅門。有七子。所謂第一名曰達摩。其第二者,名曰蘇達摩,第三名曰優波達摩。其第四者名曰坻沙,第五名曰優波坻沙,第六名曰頡唎拔多,第七名曰優波波離拔多。是名七子。其優波坻沙摩那婆。於兄弟內。最爲處大。善能誦習。亦教他人。於四韋陀。莫不曉悟。誦習成就。善能解釋自餘諸論。所謂尼揵陀雞晝婆等。及其名字。一一能釋。明宿世事。巧能分別。於五明處。曉了無礙。授記別論。縷練在心。六十四能具足成就。善能曉達大丈夫相。時摩那婆。本性柔軟。其心賢直。常懷慈悲。深厭世事。悔昔先罪。已於過去。多值諸佛。種諸善根。成就衆事。巧能熏習。常樂精勤。於食知足。厭背煩惱。向於涅槃。順理無礙。能惡諸有。衆行成就。朽壞結縛。至成熟地。唯一生在。聰明妙巧。細心思惟。明瞭諸法。童子父母。營事家業。皆悉諮問。爾乃造作。爾時王舍大城。去城不遠。有一聚落。名拘離迦。於彼村內。有一種姓大婆羅門居士。是大居士。依彼村祝大富饒財。乃至彼家。猶毗沙門天王宮殿。無有異也。彼婆羅門。產生一子。名拘離多。容顏端正。衆所樂觀。一切書論。皆悉通曉。復能教他。乃至能了丈夫之相。其優波坻沙童子,共爲親友。時彼二人。互相愛念。常懷歡喜。和顏悅色。若少時別。大生愁惱。彼等往昔千生之中。愛戀相縛。而有偈言:

宿世因果相熏習,二心展轉互相親。以如是等愛心故,猶如蓮花生在水。優波低沙拘離多,彼二遞互相愛敬。

若經少時不相見,腹中煩惋自懊惱。

上一頁
Amazon AD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