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本行集經卷八

△樹下誕生品下

菩薩生已,無人扶持。即行四方。面各七步。步步舉足。出大蓮華。行七步已,觀視四方。目未曾瞬。口自出言:先觀東方。不如彼小嬰孩之言:依自句偈。正語正言:世間之中。我爲最勝。我從今日。生分已荊此是菩薩希奇之事。未曾有法。餘方悉然。初生之時,無人扶持。於四方面。各行七步。如來得成於佛道已,得七助道菩提法分。此是如來往先瑞相。

菩薩生已,觀視四方。如來得成於佛道已,具足而得四無畏法。此是如來往先瑞相菩薩生已,口自唱言:我於世間。最爲殊勝。如來得成於佛道已,一切世間。諸天及人。悉皆尊重。恭敬承事。此是如來往先瑞相菩薩生已,口自唱言:我斷生死。是最後邊。如來得成於佛道已,一如語行。此是如來往先瑞相。

菩薩生已,諸眷屬等。求覓於水。東西南北。皆悉馳走。終不能得。即於彼園菩薩母前。忽然自涌出二池水。一冷一暖。菩薩母取此二池水。隨意而用。又虛空中。二水注下。一冷一暖。取此水洗浴菩薩身。此是菩薩希奇之事。未曾有法。如來得成於佛道已,得奢摩他毗婆舍那。遠離欲事。不假勞苦。求其資財。一切自然。此是如來往先瑞相。

菩薩初生時。諸天等持於金牀。與菩薩坐。坐已,菩薩澡浴其身。雖是人身。諸天扶持。此是菩薩希奇之事。未曾有法。如來得成於佛道已,得彼四種蓮華之座。扶持如來。此是如來往先瑞相。

菩薩初生放大光明。障蔽一切所有光明。此是菩薩希奇之事。未曾有法。如來得成於佛道已,無有一人能如法論勝如來者,此是如來往先瑞相。

菩薩初生。身放光明。障蔽日光,猶如晝星。此是菩薩希奇之事。未曾有法。如來得成於佛道已,於諸聲聞弟子衆邊。自在獲得最上供養。最上名聞。此是如來往先瑞相。

菩薩初生。一切樹木。一切藥草。隨時開敷。此是菩薩希奇之事。未曾有法。如來得成於佛道已,有諸衆生。未得信解。即得信解。已信解者,復得增長。此是如來往先瑞相。

菩薩初生。上界諸天。持其白繖。真金爲柄。大如車輪。此是菩薩希奇之事。未曾有法。如來得成於佛道已,以不瞋故。而得解脫。離欲饒益。不勞勤苦。而獲資財。此是如來往先瑞相。

菩薩初生。上虛空中。一切諸天。各持白拂。悉用衆寶。以爲其柄。拂菩薩上。菩薩初生。虛空清淨。無有煙雲。無有塵霧。但聞雷聲。

菩薩初生。於上空中。無諸雲霧。有微細雨清淨香水。具八功德。令諸衆生。皆受快樂。

菩薩初生。四方空中。起微妙風。清涼無惱。一切八方。清淨光澤。無有煙雲塵埃翳障。菩薩初生。於上空中。無有人作。自然而出妙梵音聲。

菩薩初生。於上空中。自出種種諸天音樂。種種歌聲。雨種種花。種種諸香。日光雖曝。不能令萎。此是菩薩希奇之事。未曾有法。如來得成於佛道已,爲諸世間。以諸智慧。現大神變。清淨諸通。世間無比。如來爲首。此是如來往先瑞相。

菩薩初生。於上虛空。一切諸天。各持無量優鉢羅花。鉢頭摩華。拘物頭華。分陀利華。諸如是等。種種雜華。復持雜種微妙諸香。復持種種衆寶花鬘。散菩薩上。散已更散。如是相續。

菩薩初生時。有五百諸天玉女。持諸天華所薰之油。詣向菩薩母前而立。安慰問訊。發如是言:善生菩薩。無疲惓耶菩薩初生時。有五百諸天玉女。持天塗香。詣向菩薩母前而立。安慰問訊。作如是言:善生菩薩。無疲惓耶。

菩薩初生時。有五百諸天玉女。持天種種寶微妙衣。詣向菩薩母前而立。安慰問訊。作如是言:善生菩薩。無疲惓耶菩薩初生時。有五百諸天玉女。持天種種雜寶嬰珞。詣向菩薩母前而立。安慰問訊。作如是言:善生菩薩。無疲惓耶。

菩薩初生時。有五百諸天玉女。持天種種微妙音聲。詣向菩薩母前而立。安慰問訊。作如是言:善生菩薩。無疲惓耶。

菩薩初生時。此大地具十八相。六種震動。一切衆生。皆受快樂。當於彼時。無一衆生而生欲心。無復瞋恚及以愚癡。無慢無怖。無一衆生造惡業者,一切病者,皆悉得愈。飢者得食。渴者得飲。皆令飽滿。無所乏少。惛醉衆生。皆得醒寤。狂者得正。盲者得視。聾者得聞。不完具者,皆得具足。貧者得財。牢獄系閉。皆得解脫。地獄衆生。皆得休息。畜生衆生。除諸恐怖。餓鬼衆生。皆得充足。菩薩初從右脅生時。有如是等無量無邊希奇之事。未曾有法。

佛本行集經從園還城品第七上。

爾時有一大臣國師。姓婆私吒。名摩訶那摩。共諸國師婆羅門等。俱共往詣嵐毗尼園。至彼園已,在門外立。時婆私吒。語諸國師婆羅門言:汝觀於此大地何故如是震動。譬如乘船在於水上。日月覆蔽。失本光儀。狀如晝星。纔有形影。一切樹木。隨時開敷。於上空中。清淨潔。無諸雲翳。但聞雷聲。又虛空中。澄靜朗曜。而有殊妙微細香雨。功德具足。自然而含八種之味。又從八方。起微妙風。其風清涼。冷暖調適。一切諸方悉皆清淨。無有煙雲塵霧黮黮。又虛空中。無有人唱。自然而聞深梵之聲。復虛空中。聞於種種諸天音樂。復聞天歌天贊天詠。雨天香華。日光雖曝。不能令萎。

時一國師報彼大臣婆私吒言:此事雖然。不足爲怪。何以故?地性如是,有何不祥。又一人言:今此大地六種震動。虛空敞晃。隱蔽日光,猶如從來晝看星宿。復雨天花。衆光雖照不能令異。甚爲希奇。

其婆私吒共彼國師議是事時。時彼園中。有一女人。從嵐毗尼疾走而出。來到門外。時彼女人至門外已,見婆私吒及以國師。歡喜踊躍。不能自勝。語婆私吒及國師言:諸釋種子。汝可速往至大王所。是時大臣及國師等。見彼女人作如是言:兼復歡喜。不能自勝。問彼女言:汝令我等至大王所。當何聞徹爲奏歡喜疑怪恐怖不祥事乎。彼女報言:汝釋種子。我今白汝一大慶幸歡喜之事。其摩訶那及國師等。問彼女言:有何喜慶。彼女答言:國大夫人產一童子,端正可愛。世間少雙。然此童子,直是真天。所以處處。散於天花。放天光明。時大臣等。聞是語已,心大歡喜。踊躍充遍。不能自勝。是時大臣。即解衆寶妙好嬰珞。賜彼女人。爲聞如是歡喜事故。解賜已後更復思惟。今此女人。是王宮內時幸之人。王見是女。極大愛敬。我今解身嬰珞賜與。後脫爲患。即還收齲取已轉持。施彼國師。舍已咒愿。作如是言:今以嬰珞施於國師。所有功德。回施彼女。以何因緣。聞喜事故時彼大臣摩訶那摩語於國師婆羅門言:大婆羅門。汝今可還向大王所。奏是喜事。時大摩那。發遣於彼婆羅門已,更復重問彼女人言:汝先語我國大夫人產童子者,是天似天。放天光明。汝復更見有何異相。時彼女人。答大臣言:唯願善聽。彼童子者,相貌過人。有大威德。致令摩耶國大夫人立地之時,童子自然從右脅出。國大夫人胸脅腰身不破不缺。童子生時。一切諸天從於虛空。持好細妙迦屍迦衣。周匝遍裹於童子身。持向母前。作如是語。國大夫人。當自慶幸。倍生歡喜。何以故?今大夫人。產育聖子。當是童子初欲出時。仰觀母脅。而說是言:我從今日。不復更受母人之胎。此即是我最後邊身。從是已去。我當作佛。即立於地無人扶持。即行七步。足所履處。皆生蓮華。一切四方。正眼觀視。目不暫瞬。不驚不怖。正立東面。言辭辯淨。字句圓滿非如孩童。而說是言:於諸世間。我爲最勝。我當濟拔一切生死煩惱根本。童子在彼所立地處。以是童子身清淨故。從虛空中。二水注下。一暖一冷。復持金牀。令童子坐。澡浴其身。童子生已,身放光明。障蔽日月。上界諸天。持其白蓋。真金爲柄。大如車輪。住虛空中。又有諸天。手持白拂。衆寶爲柄。搖童子上。又虛空中。一切音樂。不鼓自鳴。復聞無量無邊微妙歌詠之聲。又雨香花。處處遍滿。日光雖照。鮮潔如常。不能令異。

爾時大臣摩訶那摩。聞此語已,即自思惟。希有希有。於此惡時。而感大士出興於世。我今應當自往淨飯大王之所。奏聞如是希有之事。

時彼大臣。取善調馬。行疾如風。駕馭寶車。從嵐毗尼園門外發。徑至於彼迦毗羅城。未見於王。在先撾打歡喜之鼓。盡其身力。而扣擊之。

時淨飯王。坐寶殿上。輔相弼諧。治理國政。羣臣卿士。百辟官僚。或後或前。左右圍繞。皆悉聞彼歡喜鼓聲。時王驚問諸羣臣言:卿諸臣等。是誰忽然敢能擊我甘蔗種門歡喜之鼓。盡其力打。出是大聲。時守門臣。前白王言:大王當知。王之大臣婆私吒。姓摩訶那摩。駕四馬車。迅疾如風。從嵐毗尼園門外來。忽跳下車。盡其身力。即擊大王歡喜之鼓。更無言語。直雲我今欲見大王。時淨飯王語諸臣言:有何喜事。宜速喚彼娑私吒。姓釋種。大臣摩訶那摩。來急到我前。臣奉王敕。白言大王。謹依教命。星速往喚彼釋大臣摩訶那摩。勒令急疾到於王所。

時摩訶那摩聞王敕已,即至王前。高聲唱言:願王常勝。願王常尊。今奉此言:增益身力。時淨飯王聞此語已,告大那摩釋種大臣。作如是言:汝釋大臣。何故忽遽速疾而來。盡於身力。打歡喜鼓。時彼大臣摩訶那摩。即報王言:彼天臂城嵐毗尼園。大王夫人。在中游戲。於彼樹下。生一童子,身黃金色。其狀似天。乃至端政。放天光明。

時淨飯王復更重問審實相好。其事云何。時彼大臣。復報王言:夫人立地。乃至右脅。不裂不壞。童子生已,自立於地。諸天各持迦屍迦衣。遍裹其身。仰觀母脅。口如是言:我當作佛。拔斷生死苦惱根本。澡洗放光障蔽日月。樹木藥草。依時開華。虛空諸天。持白蓋拂。搖童子上。虛空雷聲。微細天雨。涼風四來。不見其形。梵響樂音。不鼓自唱華照不萎。如上所說,一一次第。具諮白王。大王當知。我見是等希有之事。是故我今以歡喜。緣擊歡喜鼓。敢遍告知。時彼大臣。復持諸天供養餘華。敬奉大王。如是備說。

時淨飯王。聞是語已,告大臣言:汝既持是歡喜之事。白我令知。如汝深心。欲求何願。我當盡與。隨意不違。其婆私吒大臣答言:臣蒙王恩。無所乏少。時淨飯王。復告大臣。法當乞願。必當相與。大臣復更重白王言:願王歡喜。臣蒙王恩。無所乏少。

時淨飯王復告大臣。汝今不應違於王敕。要須乞願。我當與汝。時婆私吒大臣白言:大王。若當必定歡喜。乞臣願者,唯願大王。聽臣奉事太子左右。隨時給侍。所以者何。此之童子,今既生已,必定還續甘蔗日種。轉輪聖王苗裔不絕。時淨飯王報大臣言:善知時者,隨意所樂。

時淨飯王。告諸臣言:汝等大臣。應當如彼婆私吒臣之所典掌國法吉祥。次第具錄。勿令缺減。時淨飯王告大那摩釋大臣言:大臣汝來我國。既生如是太子。今當爲是勝上太子。作於生法。時淨飯王。大威德力。以王威神。諸臣百官。左右圍繞,猶如半月。左右侍立及摩訶那摩諸大臣等。發向於彼嵐毗尼園。欲迎菩薩。至其中路。時淨飯王告摩訶那摩及大臣言:汝等大臣。我聞生子。復見如是希有之事。未曾有法。豈不歡喜。覆自憂愁。摩訶那摩大臣復言大王。要當歡喜自慶不須懷愁。何以故?天人所生。有如是法不可思議大希有事。大王可不聞。往昔有一婆羅門。名多蝨吒迦華生。彼生已後不從人學。自然能解四種毗陀。又復大王可不聞。於往昔有一頂生之王。從父頂生。生已還如孩童一種。漸漸長大王四天下。

又復大王可不聞。於往昔有一王。名毗迦。從父掌生。非母腹出。又復大王可不聞。於往昔有一王。名留婆。從父?坒生。又復大王可不聞。於往昔有王。名迦[W063]婆。從父臂生。

又復大王可不聞。於大王先祖。從昔以來名甘蔗王。從甘蔗生。是等諸王。雖生人間。不可思議。

時淨飯王。復更語於摩訶那摩釋大臣言:汝大那摩。彼等諸王皆是大明。有大威德。此不方彼。摩訶那摩。以歡喜心。復白王言:大王當知。此太子者,必定勝彼一切諸王。淨飯王言:有何勝相。摩訶那摩大臣答言:彼等輩生。此太子生。臣比挍量。知相大勝。王復語言:汝勿戲調。所以者何。凡人父者,可不欲子最勝於他。或多見聞。或廣知解。或善修行。或備禮義。或明治道。或勤精進。有如是者,心則歡喜。時淨飯王。說是語已,漸漸至彼嵐毗尼園。至彼園已,在大門外。即遣使人白夫人言:夫人福德。善生聖種。夫人宜於太子生處。作吉祥事。敷設莊嚴。速令訖了。吾欲面親觀視太子。是子在胎。吾雖睹見於先種種希奇瑞相未曾有法。但我今心愛念子故。自欲往看。是時摩耶國大夫人。爲於童子,備辦種種世所應爲吉慶之禮。皆悉訖了。即遣使人。奉報王言:大王知時。應入是園。時有女人。見淨飯王已入園內。抱持菩薩。將詣王所。作如是言:童子今可敬禮父王。王言不然。先遣禮我師婆羅門。然後見我。是時女人。抱持菩薩。先將往詣婆羅門所。是時國師婆羅門等。見菩薩已,白淨飯王。因咒愿言:唯願大王。常尊常勝。如見子勝。願王釋種。芽葉常興。大王此子。必當得作轉輪聖王。

時淨飯王復問國師婆羅門言:所以知然。是時國師復白王言:如我所見毗陀羅論所說諸相。合此子法。是事真實。時淨飯王復問國師婆羅門言:若如是者,我之釋氏。轉輪聖王。甘蔗之種。必當增長。何以故?今世諸王。於其福德。苦行精勤皆悉缺減。若今生是童子,有於此等福力。如昔劫初諸王福德大力勇健相具者足。是則我家。必當興盛。還如劫初諸轉輪王。

時菩薩母摩耶夫人。見淨飯王。並及國師婆羅門等。面色熙怡。即便諮白淨飯王言:大王。示我轉輪聖王相貌。云何善哉。爲我略說其要。令我心喜。時淨飯王問於國師婆羅門言:仁者大師。願爲解釋轉輪聖王形狀相貌。時彼國師及婆羅門報淨飯王及夫人言:唯願大王。諦聽我說。我從先聖諸論相傳。說轉輪王所有自在功德悉具。若轉輪王。治化人民。彼轉輪王。必能飛騰虛空。而行住於地上。若時亢旱。隨念即雨。若王界內。有於瞋恚諸惡衆生。更迭相嫌。心懷恨者,以轉輪王威德力故。國內衆生各各歡喜。轉輪聖王七寶具足。所謂金輪神珠象馬玉女主藏典兵臣等。是名七寶。轉輪聖王。壽命長遠。終無橫死。少病少惱。身體端嚴。世間無比。於其境內。一切人民。愛敬是王,猶如一子。轉輪聖王。愛護人民。過於赤子。時淨飯王復白國師婆羅門言:大婆羅門。如仁所說,夫爲轉輪聖王之者,皆有是事。

時菩薩母摩耶夫人。復更重白淨飯王言:大王是事。未足爲怪。所以者何。此童子者,今日生於甘蔗種姓剎利家故。時淨飯王。復作是言:希有之事。轉輪聖王。生於人間。但彼轉輪聖王威德。如是大受果報勝業。我心生怪。往昔一切轉輪聖王。無有如是諸奇特相。所謂甘蔗日種生王。尼拘羅王。憍拘羅王。瞿瞿羅王。或復我父師子頰王及以我身。無有如是奇特之相。其事云何。復有何因。是時國師及婆羅門。復更諮白淨飯王言:大王當知。有前有後。未足爲怪。大王可不聞。於往昔有一國王。名耶耶坻。一切功德悉皆具足。父名婆流。其有一子。名爲不流。不流有子。名屯頭摩囉。屯頭摩囉有子。名迦叉福。迦叉福有子。名阿囉祇不。阿囉祇不有子。名曼帝隸耶尼。曼帝隸耶尼有子。名因羅婆毗羅。因羅婆毗羅有子。名頭疏般那。如是等王具大威德。然不得作轉輪聖王。彼等最後頭疏般那。生於一子。名婆羅陀。其婆羅陀。方始得作轉輪聖王。往昔劫初有剎利種。名摩訶三摩多。從天而下。然不得作轉輪聖王。其後次第展轉相承。到於頂生轉輪聖王。王領乃至三十三天。祖父子孫苗裔繼續。猶自退減。不得作於轉輪聖王。時淨飯王。復作是言:大婆羅門。此言爲善。何以故?我亦欲得我子如此。亦願我子如汝彼言:時淨飯王。自心思惟。我今若將童子入城。作何輦輿。時淨飯王。生是心已,是時工巧毗首羯磨。即時化作七寶輦輿。自然而成。不由人作。端嚴微妙。殊特少雙。時淨飯王。即出嚴敕。勒令修理迦毗羅城。灑掃耘除一切荊蕀。沙礫礓石。糞穢土搥。惡露不馨。悉令淨潔。其迦毗羅。種種莊嚴。猶乾闥城。一種無異。其城所有種種雜戲。一切樂人。能歌能舞。巧爲幻化。或有弄珠。或能出水。或莊嚴身。以爲婦女。如是種種變化所能。彼等一切皆悉雲集。時彼大衆。或有踊身擲在虛空。或復騰鈴。或復打鼓。或著屩屐。或緣竿頭。或復倒行。首下足上。或復反擲,猶如旋輪。或懸虛空上繩而走。或復槃槊。或復跳(調音)刀。諸如是等無量無邊。種種戲笑。種種示現。或有揚聲。大叫大喚。或復吹指。或弄衣掌。

爾時護世四大天王。各變其身。作婆羅門。悉並幼年。端政可喜。頭爲螺髻。躬擔菩薩寶輿而行。是時釋天亦隱本形。化作童年婆羅門子。端政如前。頭旋螺髻。身著黃衣。用其左手。執金澡瓶。復以右手擎持寶機。在菩薩前。斷於人行。口發是言:卿諸人輩。宜各避道最勝衆生。今欲入城(上來四句梵本再稱以明心重)爾時色界大梵天王。述往昔偈。贊菩薩言:

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復然。世間所有我盡觀,一切更無如佛者,

爾時菩薩。從天臂城嵐毗尼園。初欲入於迦毗羅時。一切諸天。灑掃道路。復有五千諸天玉女。各各手內執一金瓶。盛滿香水。以用灑地。在菩薩前。次第而行。

復有五百諸天玉女。各持諸天微妙掃帚。在菩薩前。掃地而行。

復有五百諸天玉女各持諸天雜寶香爐。焚燒種種微妙之香。在菩薩前。供養菩薩。引道而行。

復有五百諸天玉女。持金寶瓶。盛滿妙香。在菩薩前。引道而行。

復有五百諸天玉女。各各執持天妙多羅樹葉之扇。在菩薩前。引道而行。

復有五百諸天玉女。各各執持孔雀王尾。用以爲拂。在菩薩前。引道而行。

復有五百諸天玉女。各各執持多羅樹葉所作筌提。在菩薩前。引道而行。復有五百諸天玉女。各各手執諸天胡牀在菩薩前。引道而行。

復有五千諸餘天女。各執金鈴。時時搖動。揚聲大唱吉祥之音。在菩薩前。引道而行。

復有二萬五千香象。悉金秋轡。金爲鞍韉。皆被金甲。一切挍飾。悉是純金。其莊具上。復籠金網。在菩薩後。次第而行。

復有寶馬。其數二萬。悉皆青色。頭黑如烏。騣披垂地。一切秋轡。鞍韉鐙具。純金莊嚴。天金羅網。以覆其上。隨菩薩後。次第而行。

復有二萬衆寶妙車。駕以駟馬。幡蓋莊嚴。天金羅網。以覆其上。在菩薩後。次第而行。

復有四萬步兵壯士。皆悉勇劍各敵於千。並好丈夫。有大筋力。能破怨隙。身被甲鎧。手執弓刀。或把鐵輪。或持戟槊。如是次第。在菩薩後。翊從而行。

復有無量無邊色界最大威德諸天衆等。在於菩薩右廂而行。復有無量無邊欲界最大威德諸天衆等。在於菩薩左廂而行。

復有無量無邊龍王夜叉揵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鳩槃荼羅剎毗舍遮等。出現半身。各各執持衆雜妙華。滿虛空中。隨菩薩行。

復有無量無數無邊億百千萬諸天神王。歡喜踊躍。皆悉遍滿。不能自勝。揚聲叫喚。或復吹指。或舞或歌。發殊異音。或弄衣掌。或弄手足。作諸戲樂。或持種種末香塗香。花鬘嬰珞。蔓陀羅等。種種諸華。各自手擎在菩薩上。於虛空中行散菩薩。散已復散一切諸天。以是菩薩德威力故。不聞人氣。一切諸人。雖睹天色亦不驚嗟。復不放逸。

爾時一切釋種眷屬。將四種兵車兵馬兵象兵步兵。圍繞菩薩。或前或後。或左或右。從菩薩行。充塞遍滿迦毗羅城。其淨飯王持大王力。大王威德。擊無量鼓。大鼓小鼓。復吹無量無邊螺貝。諸如是等無量無邊。種種異類。雜妙音聲。娛樂菩薩。導引將入迦毗羅城。

時迦毗羅去城不遠。有一天祠。神名增長。彼神舍邊。常有無量諸釋種族。童男童女跪拜乞願。恆得稱心。時淨飯王。將菩薩還。至彼天舍。告諸臣言:今我童子。可令禮拜是大天神。爾時乳母。抱持菩薩。詣彼天祠。時更別有一女天神。名曰無畏。彼女天像。從其自堂。下迎菩薩。合掌恭敬。頭面頂禮。於菩薩足。語乳母言:是勝衆生。莫生侵毀(此上兩句梵本重稱)。不應令彼跪拜於我。我應禮彼。何以故?彼所禮者能令於人頭破七分。

上一頁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