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胡亂喝了幾杯酒,一個人在客房裏坐定,有點氣喘不過來,忽然倒真成了一個醉人了,意境非常。他好像還記得那一剎那的呼吸。“我與人生兩相忘,那真是……”連忙一擺頭,自己好笑。“那正是女人身上的事哩。”但再往下想,所有他過去的生活,卻只有這一日的情形無論如何記不分明,愈記愈朦朧。
細竹步進來了,舌頭一探,且笑,又坐下,並沒有同他打招呼,走到這兒躲避什麼的樣子。
頓時他啓發了一個智慧似的,簡直要瞑目深思,——已經思遍盡了。因了她的舌頭那麼一探。那一天在八丈亭細竹忽然以一個瞎子看花紅,或者是差不多的境界。但他輕輕問:
“什麼?”
“琴姐她罵我。”
原來如此,對她一笑,很悵惘,地獄之門一下子就關了,這麼一個空虛的感覺。
細竹她怎麼能知道他對她看“是留神我的嘴動呢?”她總是喜歡講自己的事,即如同琴子一塊兒梳頭動不動就是“你看我的頭髮又長了許多!”所以此地這樣寫,學她的口吻。她告訴他聽:
“我們兩人裁衣,我把她的衣服裁錯了。”
“你把她的衣服裁錯了?那你實在不好。”
“你也怪我!”
說着要哭了。
“做姑娘的不要哭,哭很不好看,——含珠而未發是可以的。”
她又笑了——
“你看見我幾時哭了?”
小林也笑。又說:
“這兩件事我平常都思想過,裁衣——”
“你這樣看我!”
又是一個小孩子好哭的神氣,說他那樣看她。
“你聽我說話,——你怎麼會裁錯了?我不能畫畫,常有一個生動之意,覺得拿你們的剪子可以裁得一個很好的樣子,應該非常之合身。”
細竹以爲他取笑於她,不用心聽,一心想着她的琴姐一定還在那裏埋怨。她本是靠牆而坐,一下子就緊靠着(壁上有一幅畫,頭髮就倚在上頭,又不大像昂頭)自己埋怨一句:
“我損傷了好些材料。”
小林不往下說了,他要說什麼,自己也忘了。所謂“這兩件事”,其一大概是指剪裁。那一件,推考起來,就是說哭的。他常稱讚溫廷筠的詞做得很好,但好比“淚流玉筯千條”這樣的句子,他說不應寫,因爲這樣決不好看,何必寫呢?連忙又把這意見修正一點,道:“小孩子哭不要緊。”言下很堅決,似實有所見。
慢慢的兩人另外談了許多,剛纔的一段已經完了。細竹道:
“琴姐,她昨夜裏拿通草做了好些東西,你都看見了沒有?”
“她給那個蜻蜓我看,我很喜歡。”
“是我畫的翅膀,——還有一枝桃花,一個佛手,還照了《水滸》上的魯智深貼了一個,是我描的臉。”
看她口若懸河,動得快。小林的思想又在這個脣齒之間了。他專聽了“有一枝桃花”,凝想。
回頭他一個人,猛憶起兩句詩——
黃鶯弄不足
含入未央宮
一座大建築,寫這麼一個花瓣,很稱他的意。又一想,這個詩題是詠梨花的,梨花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