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此一番釁隙,北京中學以上各校學生,全體告假,出外遊行演講,謂:“日人無端殺人,蔑理已甚,應喚起全國同胞,一體拒日。”各省學生,先後響應,並皆遊行演講,表示決心。就是閩省學生,前已發行《學術週刊》,提倡愛國,至此復宣佈戒嚴,示與日人決絕。官廳恐他釀成大禍,即取締《學術週刊》,勒令停止,並將報社發封。各學生等,遂皆罷課,風潮沿及濟南。濟南學生聯合會,正爲着青島問題,常懷憤激。此次聞閩中又生交涉,越覺不平,擬開國民大會,並山東全省學生聯合會大會,誓抗日本。事被官廳阻止,也一律罷課,且擬遊行演講,致與軍警發生衝突。有好幾個學生,被毆受傷。學生以日人無理,尚有可原,軍警同爲國民,乃甘心作倀,實屬可惡,決計與他大開交涉。官廳卻也知屈,特浼教育會代作調人,允許學生要求,始得和平解決。惟閩中一案,明明是曲在日人,日領事恃強違理,非但不肯將兇手抵命,反去電請軍艦,來閩示威。一經日政府派員調查,也覺得福田原藏等,所爲不合,獨未肯宣付懲戒,反令日艦,遊弋閩江,逗留不歸。中國外交部迭次抗爭,乃始下令撤退,並在東京、北京、福州三處,聲明一種理由,略雲:
帝國政府,曩因福州事變突發之結果,該地形勢,極爲險惡,深恐對於我國僑民,仍頻加迫害,僑民毆傷學生,擊死警察,反說閩人要迫害僑民,理由安在?特不得已派遣軍艦,前赴該地,以膺我僑民保護之責。惟最近按報告雲,該地情狀,漸歸平穩,當無上述之懸念。帝國政府深加考量,特於此際決定先行撤退該地之帝國軍艦,此由帝國政府考察實際情況,自進而所決行者也。帝國政府中心,切望中國官廳對於各地秩序之維持,與我僑民之保護,更加一層充分之盡瘁,幸勿再生事態,使帝國政府爲保護我僑民利益之被迫害,再至不得已而派軍艦焉。
看這口吻,好似日僑並未犯罪,全然爲閩人所欺凌;並咎及中國官廳,不肯極力保護,所以派艦來華,爲自護計。好一種強詞奪理,是己非人!最後還說出再派軍艦一語,明明是張皇威力,預示恫嚇。中國雖弱,人心未死,瞧到這般語意,難道就俯首帖耳,聽他架誣嗎?各省民氣,激昂如故,就是外交部亦調查確實,再向駐京日使,提出撤領、懲兇、賠償、道歉四項,要他履行。日使一味延宕,反謂:“我國各省官吏,不肯取締排日人民,應該罷斥,並須由政府保證,永遠不排日貨。”兩方面各執一詞,茫無結果,時已爲民國八年終期了。
政府東借西掇,勉過年關,正要預備賀歲,忽聞前代總統馮國璋病歿京邸,大衆記念舊情,免不得親去弔奠。就是徐總統也派員致賻,素車白馬,稱盛一時。原來馮下野後,仍常往來京師,猝然抱病,不及歸鄉,遂致在京逝世。馮雖無甚功業,究竟代理總統一年,故特敘其終。越二日,即系民國九年元旦,政府停止辦公數日,一經銷假,便由駐京日使遞到公文,大略如下:
聯合國對德講和條約,業於本月十日交換批准,凡在該批准約文上署名之各國間,完全發生效力。日本依該講和條約第四編第八款,關於山東條約,即第一百五十六條乃至第一百五十八條之規定,由日本政府完全繼承膠州灣租借權,及德意志在山東所享有之一切利權。日本政府確信中國政府對於繼承上列權利一節,必定予以承認。蓋以大正四年五月二十五日所締結之中日條約中,關於山東省部分之第一條,曾有明文規定雲:中國政府允諾日後日本國政府擬向德國政府協定之所有關於山東省依據條約,或其他關係於中國政府享有一切權利利益讓與等項處分,概行承認故也。以上權利,交還中國政府。至關於此事,大正四年五月二十五日兩國所交還膠州灣換文中,曾言明:日本政府於現下之戰役終結後,膠州灣租借地,全然歸日本國自由處分之時,於下開條件之下,將該租借地交還中國。(一)以膠州灣全部開放爲商港。(二)在日本國政府指定之地區,設置日本專管租界。(三)如列國希望共同租界,可另行設置。(四)此外關於德國之營造物,及財產之處分,並其他之條件手續等,於實行交還之先,日本政府應行協定。是以日本政府爲決定交還關於膠州灣租借地,及其他在山東各種權利之具體的手續起見,提議中、日間從速開始交涉,深信必得中國政府之允諾也。
公文中既雲交還,又云繼承德國舊有一切權利,是明明欲佔領膠澳,不過塗飾人目,以爲日本承受權利,乃是一個租借權,並非絕對的領土權。然試問向人假物,輾轉借用,原物未歸故主,但聲明由何人所借,便好算得交還嗎?此時外交總長陸徵祥等,尚在巴黎,因爲保加利亞、匈牙利、土耳其諸國,和議尚未就緒,所以留待簽字,不得遽歸。外交部次長陳籙,當將日使來文,提交國務會議。國務員樂得推諉,統說待陸總長回國,再定辦法,因此把來文暫行擱起,不即答覆。廣東軍政府,聞悉此事,也電致北京,反對山東問題,由中、日直接交涉,文雲:
迭據報載,日使向北京政府交涉聲明協約國對德條約,已發生效力,日政府自己完全繼承租借膠州權,並德國在山東各種權利等語。查我國拒絕簽字和約,正當此點。如果謬然承認,則前此舉國呼號拒絕簽約之功,隳於一旦。即友邦之表同情於我者,至此亦失希望,後患何堪設想?如果日使有提出上列各節情事,亟應否認,並一面妥籌方法。再查此案我國正擬提出萬國聯盟申訴,去年盛傳日使向北京政府直接交涉,當即電詢,旋準尊處電覆:“青島問題,關係至重,斷不敢掉以輕心,現在並無直接交涉之事”等語。此時更宜堅持初旨,求最後勝利。究竟現在日使有無提出?尊處如何對付?國脈主權所關,國人惴惴,特電奉詢,統盼示覆!
南北政府,雖似對峙,惟爲對外起見,仍然主張聯絡,所以對德和約,也嘗以不簽字爲正當。前次通電聲明,與北京政府論調相同,至此更反對中、日直接交涉,一再致電。當由北京政府答覆,決計堅持。待到一月二十五日,外交總長陸徵祥自歐洲乘輪迴京,謁見徐總統,報稱德奧和約經過情形,尚有餘事未了,留同僚顧維鈞等在歐辦理。徐總統慰勞有加,並與談及山東交涉。陸總長亦謂:“不便與議,只好徐待時機,再行解決。”於是日使提案,仍復懸擱不理。
惟西北邊防,日益吃緊,俄國新舊二黨,屢在西伯利亞境內,交戰不休。政府已將防邊護路各要件,迭經討論,適值陸總長回國,因再公開會議,決定辦法。從前西伯利亞鐵路,接入黑龍江、吉林兩省,爲俄人所築,吉黑境內,稱爲中東鐵路,鐵路總辦,當然歸俄人主任。西伯利亞有亂,免不得順道長驅,突入黑吉,故政府時爲擔憂。自經陸總長列席議決,即由外交部名義,備具正式公文,向協約國正式申明:(一)中東路屬我國領土全權,不容第二國施行統治權。(二)俄員霍爾瓦特,僅爲鐵路坐辦,無擔負國家統治之權能。(三)按照鐵路合同,公司俄員及沿線僑居中外人民,應由我國完全保護。除這三事宣告各國外,又分電奉天、吉林、黑龍江、新疆四省督軍,及現駐庫倫西北籌邊使徐樹錚等,令他厚集軍隊,極力防邊。籌備的款,實行護路;並應監視中東路總辦霍爾瓦特,勿任有逾軌舉動。種種辦法,無非是思患預防的要着。可巧呼倫貝爾特別區域,亦恐俄亂擾入,願將特別區域的名目取消,歸屬中政府指揮。這呼倫貝爾地方,本在黑龍江西北,向屬黑龍江省管轄,自俄人垂涎此地,硬要中國與他定約,承認呼倫貝爾爲特別區域,以便逐漸染指。及俄亂一起,該地總管協領,自知站立不住,乃與暫護呼倫貝爾副都統貴福熟商,託使電請中央。貴福乃先諮呈東三省巡閱使張作霖,暨黑龍江督軍孫烈臣,間接傳遞呈文,到了京師。與外蒙情形相似。徐總統當然欣慰,便即下令道:
據東三省巡閱使張作霖,黑龍江督軍孫烈臣,呈稱:“據暫護呼倫貝爾副都統貴福諮呈:竊查呼倫貝爾,向屬中國完全領土,隸黑龍江省管轄,自改置特別區域以來,政治迄未發達,自非悉聽中央政府主持,不足以臻治理。茲據全旗總管協領左右兩廳廳長幫辦等會議多次,僉謂取消特別區域,並取消中俄會訂條件,實爲萬世永賴之圖,因推左廳廳長成德,右廳廳長巴嘎巴迪,索倫左翼總管榮安,索倫右翼總管凌升等,代表全體,籲懇轉電中央,准將呼倫貝爾特別區域取消,以後一切政治,聽候中央政府覈定。其中華民國四年中俄會訂呼倫貝爾條件,原爲特別區域而設,今既自願取消特別區域,則該條件當然無效,應請一併作廢,伏乞鑑核轉呈”等語。核閱來呈,情詞懇摯,具見深明大義,應即俯如所請,以順羣情。所有善後一切事宜,着該使等會商主管各部院,察酌情形,分別妥籌,呈候覈定施行。總期五族一家,鹹沾樂利,用廣國家大同之化,本大總統有厚望焉!此令。
令下數日,又任命貴福爲呼倫貝爾副都統,張奎武爲呼倫貝爾鎮守使,鍾毓督辦呼倫貝爾善後事宜。嗣復經黑龍江督軍孫烈臣電達中央,請援照舊制,設立呼倫、臚濱兩縣,並改吉拉林設治局爲室韋縣,當由政府交與內務部核辦。從前光緒三十四年間,原設呼倫、臚濱兩府,及吉拉林設治局,局址系唐時室韋國故都,因以名縣。內務部看到黑督呈文,並沒有什麼關礙,當然贊同,即覆呈總統府覈准,下一指令,飭照呼倫貝爾原管區域,設置呼倫、臚濱、室韋三縣,統歸呼倫貝爾善後督辦管轄,這且不必細表。
惟俄國新舊交爭,兩邊設立政府,新黨佔住俄都彼得格勒,仍在歐洲東北原境。舊黨失去舊都,移居西伯利亞,組織臨時政府,暫就鄂穆斯克地方爲住址,旋又遷至伊爾庫次克。偏新黨節節取,舊黨屢戰屢敗,幾至不支,再經伊爾庫次克境內的社會黨,目睹舊黨失勢,竟與新黨過激派聯絡,驟起革命,推翻舊政府。舊政府領袖柯爾恰克將軍等,統皆逃散,不能成軍。俄國新政府既佔優勢,自謂劃除一切階級,以農人爲本位,故號爲勞農政府。且因俄都彼得格勒偏據歐洲,改就俄國從前舊都莫斯科爲根據地,一面聲告各國,除舊有土地外,不致相侵。協約各國,本皆派兵至海參崴,出次西伯利亞,防禦俄亂。事見前文。美國因俄新政府既已聲明,不侵外人,當即將西伯利亞駐屯軍,全數撤回。獨日本政府不願撤兵,反且增兵,別寓深意。遂牒告美國政府,略謂:“日本處境,與美國不同。就俄國過激派現勢觀察,實足危及日本安全,故日政府決定增派五千補充隊,駐防西伯利亞東端”云云。美國也不暇理論,撤兵自去。獨中國前與日本協商,訂定中日軍事協定條件,所派軍隊,不能自由往返,屢經廣東軍政府通電反對,國務院乃電覆廣東,內稱:“軍事協定,原爲防止德、奧起見,現在各國駐俄軍隊,業經分起撤退,我國軍隊自當與各國一致行動,待至全隊撤回,即爲軍事協定終止的期間。”但日本不肯退軍,中國亦當被牽制,甚至日本二次宣言,謂西伯利亞的政局,影響波及滿洲、朝鮮,危及日本僑民,所以不便撤兵。已視滿洲爲朝鮮第二了!必待滿洲、朝鮮,脫除危險,日僑生命財產,可得安全,並由俄政府擔保交通自由,方好撤回西伯利亞屯兵。中政府得聞宣言,也覺不能容忍,即由外交部出與抗議,略雲:
貴國關於西伯利亞撤退之時機,有滿洲、朝鮮並稱之名詞,查朝鮮系與日合邦者,本國不應過問,而滿洲系東三省,系吾國行省之一部,豈容有此連續之記載?實屬蔑視吾國主權,特此抗議!
這抗議書齎交日使,日使延宕了好幾日,方致一覆文,還說:“由中國誤解,或誤譯日文,亦未可知。我帝國宣言中,並述滿洲、朝鮮,不過指摘俄亂影響,始及滿洲,繼及朝鮮,足危害我日本僑民,並無蔑視中國東三省主權。”看官試想,此等辯詞,果有理沒有理麼?正是:
畢竟野心謀拓土,但誇利口太欺人。
爲了日本種種恃強,遂致中國內地,常有排日風潮,欲知詳情,且看下回便知。
日人毆傷學生,槍斃警察,尚欲調派軍艦,來華示威,假使易地處此,試問日人將如何辦理乎?夫俄與日本,皆強國也,前清之季,交相憑陵。迨民國紀元,又牽率而來,俄染指於北,日垂涎於東,中政府之受其要挾,窮無所訴,視俄固猶日也。乃俄亂驟起,土宇分崩,外蒙離俄而取消自治,呼倫貝爾亦離俄而取消特別區域,可見強弱無常,暴興者未必不暴僕。況中、日兩國,同文同種,又同處亞東,胡不思脣齒之誼,而屢與中國爲難耶?日人日人,其亦可少休也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