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老子第四十六章

原文


天下有道,卻①走馬以糞②,天下無道,戎馬③生於郊④。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⑤。

譯文


治理天下合乎“道”,就可以作到太平安定,把戰馬退還到田間給農夫用來耕種。治理天下不合乎“道”,連懷胎的母馬也要送上戰場,在戰場的郊外生下馬駒子。最大的禍害是不知足,最大的過失是貪得的慾望。知道到什麼地步就該滿足了的人,永遠是滿足的。

註釋


1、卻:屏去,退回。

2、走馬以糞:糞,耕種,播種。此句意爲用戰馬耕種田地。

3、戎馬:戰馬。

4、生於效:指牝馬生駒於戰地的郊外。

5、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道滿足的這種滿足,是永遠滿足的。

引語


這一章主要反映了老子的反戰思想。在春秋時代,諸侯爭霸,兼併和掠奪戰爭連年不斷,給社會生產和人民羣衆的生活造成了沉重災難。對此,老子明確表示了自己的主張,他分析了戰爭的起因,認爲是統治者貪慾太強。那麼解決問題的辦法是要求統治者知足常樂,這種觀點可以理解,但他沒有明確區分戰爭的性質,因爲當時的戰爭有奴隸主貴族互相兼併政權,也有的是地主階級崛起後推翻奴隸主統治的戰爭,還有勞動民衆的反抗鬥爭。因此,在本章裏,老子所表述的觀點有兩個問題,一是引起戰爭的根源;二是對戰爭沒有加以區分。

評析


張鬆如先生在《老子校讀》一書中寫道:“本章前四句表示了反戰思想。老子反對的當然是春秋列國各貴族領主集團間頻繁的兼併戰爭和掠奪戰爭。儘管有人指出說,這些戰爭,從其主流說,也有一定的進步趨勢;但是對人民說來,特別是對從事農業生產的廣大勞動人民羣衆說來,不可避免地要帶來種種慘禍、暴行、災難的痛苦。這是可以想見的。老子反對這些戰爭豈不是理所當然的嗎?順便說一句,有人曾說,老子是兵家。可是從古以來,那裏會有反戰的兵家呢?在這裏,老子認爲戰爭是由於封建統治者不知足、貪心重所引起的,只要是能知足,滿足於現狀,不貪求什麼,就不會發生戰爭。‘知足之足,恆足矣’。這是一種唯心史觀,至於‘寡慾’、‘知足’的提出,對當時封建貴族領主集團的無厭欲求,無異於是一個強烈的抗議。”(《老子校讀》第270~271頁)

胡寄窗先生說:“寡慾的具體表現是‘知足’。老子學派把知足看得非常重要,以爲知足可以決定人們的榮辱、生存、禍福。……不僅此也,他們並將知足作爲從主觀上分辨貧富的標準。如知足,則雖客觀財富不多而主觀上亦可自認爲富有,‘知足者富’、‘富莫大於知足’。因此知‘足’之所以爲足,則常足矣,常足當然可以看作是富裕。反之,客觀財富雖多,由於主觀的不知足,貪得無厭,能釀成極大的禍害。從這裏可以看出老子的財富決定於主觀的知足與不知足,亦即決定於‘欲不欲’,所以帶有唯心主義色彩。但他們很重視客觀刺激對產生慾望之作用。如他們說‘樂與餌,過客止’。寡俗與知足是不可分割的。未有能寡慾而不知足者,亦未有不寡慾而能知足者。老子提出寡慾、知足,對當時當權貴族的無厭欲求是一個強烈的抗議,但對一般人來說,持有這種觀點,就會把人引導到消極退縮的道路上去,就會使經濟基礎的發展從意識形態方面受到阻礙。”《中國經濟思想史》上,第290頁)

張鬆如先生和胡寄窗先生的以上論說是中肯的。因爲戰爭的起因往往是侵略者一方野心勃勃、攻佔城池、吞併鄰國,擾害百姓。本章警告當政者不可無厭貪求,切記清靜無爲之戒條。這的確是爲社會的發展、民衆的安定而殫精竭慮,還是值得肯定的。

上一頁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