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周汝昌  一九五三年五月二十九日至六月二日

  第廿书

司铎书院有海棠四株,百年物也。自陷贼以迄解放,每花时必往一看,数曾和东坡《定慧院东海棠诗》纪之。月初玉言忽自蜀寄来和苏诗一章,且考定书院为清恭府之萃锦园,亦即曹雪芹氏家故园,而《红楼》一书所谓为“大观”者也。小庵与院对门,病来三载未曾一到,今岁病起,而院门常关,欲到无由矣。玉言嘱和作,冗中忽忽便已忘之。今日五更梦醒,即枕上依韵成篇(五月廿九日)

常喜斗鸡望若木(纪渻子为王养斗鸡曰“望之若木鸡”矣。事见《庄子》),最嫌高人立于独。红楼大观迹已陈,尚勤李广且从俗(小庵之西有尚勤胡同,明之张皇亲胡同。其曰李广桥者,则明之李公桥也,俗多不知)。前海后海桥无踪(自小庵北至后海南岸,南至前海北岸里许间,凡为新旧桥者六,李广桥其一也,今皆夷为平地),千年万年陵为谷。百尺天半起高楼,眼前别有新华屋。茫茫尘劫一刹那,芸芸众生皆骨肉。杜陵老子今犹生,吾庐独破死亦足。所惜不作海棠诗,空云丽人贞且淑。君今赋诗要和章,我亦空肠转枵腹。未养一寸二寸鱼,相对三竿两竿竹。名花咫尺不得看,焉得登高一纵目。诗人自古例远游,射鱼政尔当居蜀。尔来下笔箭离弦,遂教每发必中鹄。自怜衰废学殖荒,莫问更唱谁家曲。放下拳头两无聊,唤作竹篦也不触。


去岁曾有书与玉言,谓蜀中海棠花事之盛甲天下,玉言明春载酒看花,如有篇什幸寄示以当卧游。而玉言今春乃无一诗,顷虽和得东坡海棠七古,顾仍无一语及蜀中花事,余意颇不能平。今日小窗坐雨,不能外出散策,因再和苏诗,寄似所以让之也(五月卅日)

莫教此心如枯木,莫教此身落孤独。为文要须能无文,脱俗第一先从俗。郁郁百岭总学山,渊渊虚怀常若谷。杜陵老子千载人,所恨牵萝补茅屋。述堂病起将一年,坐久髀里复生肉。射鱼村人作壮游,底事搔首心不足。闲愁闲闷未消除,此身此世何由淑。腹中稿成懒写诗,先生未免太负腹。少城花好不看花,小庵无竹尚名竹。纵使三日成耳聋,金篦遣谁为刮目。上都春事一宵风,夜来梦魂西入蜀。张盖同出碧鸡坊,大似奋翅双黄鹄。红锦紫绵匹似人,烟笼雾润阑干曲。君问此愿几时还,海犹可煮山可触。


  我诗比似有小进益,所惜多写和苏,不免文字游戏之讥。然此二章如无玉言之嘱托,亦不能有也。至末章或发箴诫之言者,即以玉言来书往往有抑郁不平之气流露于字里行间。眼高心狭,述堂自亦未免,然检点平生,于此受害不少。于以知愤世疾邪不独无济于事,且更有伤于生。携家远游,生计为累,忧能伤人,其何以堪?故不觉其言之切。玉言必了吾意。葛佖同志来借书,曾以设法使玉言北检为嘱,惟当今之世,去就之际,有不能专为个人计划者,俟到津后与王老弟一谈再作校计。成否不可必,亦不必必耳。玉言以为尔不?

  正刚昨日下午来小庵畅谈二小时许始辞去。此公比于韵文语言有新造诣,言上座似落其后。此非数言可了。匆匆,姑止是。此上

玉言贤友史席

述堂拜手 国际儿童节日下午


(廿书之附)


  刻定月之廿一日“去”京,复书请寄天津马场道天津师范学院中国语文学系转。“去”字必如此用。玉言每每说“去津”,非是。“去国”一词之义,准此。

  “且”有而且、况且、暂且诸义。“且安天”,不须改。杜诗:“存者且偷生。”又《水浒》李铁牛大哥曰:“我且不要吃哩。”皆可为证。

  关于“大观”旧址,第十八(?)书所说,小有误(误以定府之“神父花园”为“大观”也),若此次和苏第一章序中所言,即不误。述堂颟顸,习与性成。入大观园,不知多少次,所注意者,海棠、凌霄花、银杏树……至于屋庐,都不在意。然大原因亦在布置建筑,俗不可耐,虽强记,亦不能记得住耳。略图会当乞邻而与,而行期迫促,不暇及此,谅之。

玉言再鉴

述堂又白 二日早


  “神父花园”与“司铎书院”为两地。前者在定府,后者在恭府。定府在街西,恭府在街东。此乃与《红楼》之东西二府,正反一过。小说家言,每每变幻其辞,使后人难于捉摸,古今中外,莫不胥然。雪老于此,正复尔尔。家六吉与余第二女子子之英当年在辅大美术系读书时,其教室即在司铎书院。玉言可直寄家弟,令其作一略图。

同日又书


  此页写来极潦草,然分两亦自不轻,玉言当自知之。
上一页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