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帝王編述文籍,《外篇》言之備矣。古往今來,質文遞變,諸史之作,不恆厥體。榷而爲論,其流有六:一曰《尚書》家,二曰《春秋》家,三曰《左傳》家,四曰《國語》家,五曰《史紀》家,六曰《漢書》家。今略陳其義,列之於後。
《尚書》家者,其先出於太古。《易》曰:"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故知《書》之所起遠矣。至孔子觀書於周室,得虞、夏、商、週四代之典,乃刪其善者,定爲《尚書》百篇。孔安國曰:以其上古之書,謂之《尚書》。"尚書璇璣"鈐曰:"尚者,上也。上天垂文象。布節度,如天行也。"王肅曰:"上所言,下爲史所書,故曰《尚書》也。"推此三說,其義不同。蓋書之所主,本於號令,所以宣王道之正義,發話言於臣下,故其所載,皆典、謨、訓、誥、誓、命之文。至如堯、舜二典直序人事,《禹貢》一篇唯言地理,《洪範》總述災祥,《顧命》都陳喪禮,茲亦爲例不純者也。
又有《周書》者,與《尚書》相類,即孔氏刊約百篇之外,凡爲七十一章。上自文、武,下終靈、景。甚有明允篤誠,典雅高義;時亦有淺末恆說,滓穢相參。殆似後之好事者所增益也。至若《職方》之言,與《周官》無異;《時訓》之說,比《月令》多同。期百王之正書,《五經》之別錄者也。
自宗周既殞,《書》體遂廢,迄乎漢、魏,無能繼者。至晉廣陵相魯國孔衍,以爲國史所以表言行,昭法式,至於人理常事,不足備列。乃刪漢、魏諸史,取其美詞典言,足爲龜鏡者,定以篇第,纂成一家。由是有《漢尚書》、《後漢尚書》、《漢魏尚書》,凡爲二十六卷。至隋祕書監太原王劭,又錄開皇、仁壽時事,編而次之,以類相從,各爲其目,勒成《隋書》八十卷。尋其義例,皆準《尚書》。
原夫《尚書》之所記也,若君臣相對,詞旨可稱,則一時之言,累篇鹹載。如言無足紀,語無可述,若此故事,雖有脫略,而觀者不以爲非。爰逮中葉,文籍大備,必剪截今文,摸擬古法,事非改轍,理涉守株。故舒元所撰《漢》、《魏》等書,,不行於代也。若乃帝王無紀,公卿缺傳,則年月失序,爵裏難詳,斯並置之所忽,而今之所要。如君懋《隋書》,雖欲祖述商、周,憲章虞、夏,觀其所述,乃似《孔子家語》、臨川《世說》,謂畫虎不成,反類犬也。故其書受嗤當代,良有以焉。
尚書百篇《漢》《藝文志》:《易》曰:"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故《書》之所起遠矣。至也子纂焉,上斷於堯,下訖於秦,凡百篇。按:語本孔安國《尚書序》。百篇蓋古《尚書》原數也。
孔安國《史記》《孔子世家》:孔子而下,歷伯魚、子思、子上、子家、子京、子慎及鮒,凡八世。鮒弟子襄生忠,忠生武,武生延年及安國。安國爲今皇帝博士。《漢》《藝文志》:武帝末,魯共王壞孔子宅,得《古文尚書》,孔安國悉得其書,獻之。《尚書》孔《序》:以其上古之書,謂之《尚書》。百篇之義,世莫得聞。
璇璣鈐《後漢》《方術傳》:樊英善《河》、《洛》《七緯》。章懷《注》:《七緯》者,《易緯》《稽覽圖》、《乾鑿度》《坤靈圖》、《通卦驗》、《是類謀》、《辨終備》也,《書》《緯璇璣鈐》、《考靈耀》、《刑德放》、《帝命驗》、《運期授》也,《詩》緯《推度災》、《泛歷樞》、《含神務》也、《禮緯·含文嘉》、《稽命徵》、《鬥威儀》也,《樂緯》《動聲儀》、《稽耀嘉》、《葉圖徵》也,《孝經緯》《援神契》、《鉤命決》也,《春秋緯演孔圖》、《元命苞》、《文耀鉤》、《運鬥樞》、《感精符》、《合誠圖》、《考異郵》、《保乾圖》、《漢含孽》、《佑助期》、《握誠圖》、《潛潭巴》、《說題辭》也。
王肅《魏志》《王朗傳》:朗子肅,字子雍,中領軍、散騎常侍。善賈,馬之學,而不好鄭氏。採會同異,爲《尚書》、《詩》、《論語》、《三禮》、《左氏》解,及撰定父朗所作《易傳》,皆列於學官。按:郭本引南齊奔魏之王肅,誤。又按:王應麟《困學紀聞雲》:《樂書引樂記》,《通典》引《大傳》,並存王肅《注》,而《集說》以爲元魏人,誤也。在元魏者,字恭懿,不以經學名。然則誤己在宋時矣。而王謂"不以經學名",亦非。恭懿長於《三禮》,《北史》與劉石經同傳,常相辯論往來也。
爲例不純《漢》《藝文志》:左史記言,言爲《尚書》;右史記事,事爲《春秋》。荀悅《申鑑》其說同。鄭氏《六藝論》:左史所記爲《春秋》,右史所記爲《尚書》。是以《玉藻雲》:"動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按:王者因事而有言,有言必有事,理勢本自相連,筆如何分記!況左右配屬,班、荀之與鄭、戴,又各牾。此等皆出自漢儒,難可偏據。魏、晉以來,粘配相沿,杜預以《漢志》爲誤,《史通》則又以《漢志》爲例,遂有"爲例不純"之議,並非。
又有周書《漢》《藝文志》:《周書》七十一篇。劉向雲:"周時誥、誓、號令,蓋孔子所論百篇之餘也。"《困學紀聞》:《隋》、《唐志》系之汲冢,然汲冢得竹書在晉咸寧五年,而太史公、鄭康成、許叔重、馬融皆引其文,皆在漢世。杜元凱解《左傳》時,書亦未出也,亦以《周書》爲據。《束皙傳》及《左傳正義》引王隱《晉書》所載竹書之目,亦無《周書》,然則繫於汲冢誤矣。今按:《史通》亦多引其書,皆不冠以汲冢,《隋》、《唐》《志》之誤信矣。
職方時訓《逸周書序》:王化雖弛,天命方永。四夷蠻,攸遵王政,作《職方》。辯十二氣之應,以明天時,作《時訓》。按:儀王氏《紀聞》引此序,"十二氣"作"二十四氣"。
孔衍魏漢尚書《晉》《儒林傳》:孔衍字舒元,孔子二十二世孫。中興初,補中書郎,出爲廣陵郡。凡所撰述,百餘萬言。《唐》《藝文志》:孔衍《漢尚書》十卷,《後漢尚書》六卷,《後魏尚書》十四卷。按:後魏"後"字衍文。
王劭隋書《隋書》:王劭字君懋。授著作郎,遷祕書少監,事典國史。撰《隋書》八十卷,多錄口敕,又採遷怪委巷之言,以類相從,爲其題目。
守株《韓非》五蠹:宋人耕田,田中有株,兔走觸株而死。因釋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得,爲宋國笑。《摸擬》篇用其語稍詳。
家語王肅《注》《後序》:《孔子家語》者,與《論語》、《孝經》並時。弟子取其正實而切事者,別出爲《論語》,其餘則都集錄之。晁氏《讀書志》:凡四十四篇,劉向校錄止二十七篇。王肅得此於孔猛家。朱子《與呂伯恭書》:《程氏遺書》若只暗地刪卻,久後易惑人。記《論語》者只爲如此,留下《家語》,至今作病痛也。
臨川世說《宋書》《宗室傳》:臨川王道規無子,以長沙景王子義慶爲嗣。高氏《緯略》:義慶採擷漢、晉以來佳事佳話,爲《世說新語》。《讀書志》:劉知幾頗言此書非實錄,予亦云。
《春秋》家者,其先出於三代。孔子曰:"疏通知遠,《書》教也";"屬辭比事,《春秋》之教也。"知《春秋》始作,與《尚書》同時。《瑣語》又有《晉春秋》,記獻公十七年事。《國語》雲:晉羊舌肸習於春秋,悼公使傳其太子。《左傳》昭二年,晉韓宣子來聘,見《魯春秋》曰:"周禮盡在魯矣。"斯則春秋之目,事匪一家。至於隱沒無聞者,不可勝載。又案《竹書紀年》,其所紀事皆與《魯春秋》同。《孟子》曰:"晉謂之乘,楚謂之杌,而魯謂之春秋,春實一也。"然則乘與紀年、杌,其皆春秋之別名者乎!故《墨子》曰:"吾見百國春秋",蓋皆指此也。
逮仲尼之修《春秋》也,乃觀周禮之舊法,遵魯史之遺文;據行事,仍人道;就敗以明罰,因興以立功;假日月而定歷數,籍朝聘而正禮樂;微婉其說,志晦其文;爲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故能彌歷千載,而其書獨行。
又案儒者之說春秋也,以事系日,以日系月;言春以包夏,舉秋以兼冬,年有四時,故錯舉以爲所記之名也。苟如是,則晏子、虞卿、呂氏、篇第其書篇第,本無年月,而亦謂之春秋,蓋有異於此者也。
至太史公著《史記》,始以天子爲本紀,考其宗旨,如法《春秋》。自是爲國史者,皆用斯法。然時移世異,體式不同。其所書之事也,皆言罕褒諱,事無黜陟,故馬遷所謂整齊故事耳,安得比於《春秋》哉!
春秋家者盡在魯矣,此段證據瑣語《隋書》《經籍志》:《古文瑣語》四卷,汲冢書。
羊舌肸《外傳》《晉語》:悼公問德義,司馬侯曰:"諸侯之爲,日在君側,以其善行,以其晉戒,可謂德義矣。"公曰:"孰能?"曰:"羊舌肸習於春秋。"乃召叔向,使傳太子彪。
竹書紀年杜氏《左傳後序》:餘成《春秋釋例》及《經傳集解》訖記,會汲郡汲縣有發其界內舊冢者,大得古書,皆簡編,科斗文字,多雜碎怪妄,不可訓知。《紀年》最爲分了,起自夏、殷、周,皆三代王事,無諸國別也。唯特記晉事,起自殤叔,次文侯、昭侯,以至曲沃莊伯。莊伯之十一年十一月,魯隱公之元年正月也。皆用夏正建寅之月爲歲首,編年相次。晉國滅,獨記魏事,下至魏哀王之二十年,蓋魏國之史記也。推校哀王二十年,太歲在壬戌,是周赧王之十六年,秦昭王之八年,韓襄王之十三年,趙武靈王之二十七年,楚懷王之三十年,燕昭王之十三年,齊泯王之二十五年也。哀王二十三年乃卒,故特不稱諡,謂之今王。其著書文意大似《春秋經》,推此足見古者國史策書之常也。按:汲冢書有目,詳後《申左》篇。
百國春秋北平黃氏《補註》:《公羊》《傳疏》雲:昔孔子受端門之命,制《春秋》之義,使子夏等求周史記,得百二十國實書。則墨子言百國春秋,當即是書也。
周禮舊法杜《序》:周德既衰,官失其守,上之人不能使《春秋》昭明。仲尼因魯史策書成文,考其真僞而志其典禮,上以遵周公之制,下以明將來之法。
微婉志晦杜《序》:爲例之情有五:一曰微而,二曰志而晦,三曰婉而成章,四曰盡而不污,五曰懲惡而勸善。
《系月》《系日》語見杜氏《序》。
包夏兼冬杜《序》:史之所記,必表年以始事,年有四時,故錯舉以爲所記之名也。《疏》:言春足以兼夏,言秋足以見冬。魯頌箋雲:春秋,猶言四時是也。
晏虞呂陸亦謂春秋《史記》《管晏列傳贊》:吾讀《晏子春秋》,故觀其行事,故次其傳。《孔叢》《執節篇》:《春秋》,經名。晏子書亦曰《春秋》,貴賤不嫌同名也。《史記》:虞卿說趙孝成王,爲趙上卿,卒去趙。不得意,乃著書曰《節義》、《稱號》、《揣摩》、《政謀》,凡八篇,曰《虞氏春秋》。《漢》《藝文志》:《虞氏春秋》十五篇。高誘《呂覽序》:呂不韋者,陽翟富賈,爲秦相國。集儒書,著其所聞,爲十二紀、八覽、六論,名《呂氏春秋》。暴之咸陽市門,系千金其上,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後漢》《班彪傳》:漢與,定天下。太中大夫陸賈紀錄時功,作《楚漢春秋》九篇。《史記》《雜解序》《索隱》:賈撰記項氏與漢高起及惠、文間事。
《左傳》家者,其先出於左丘明。孔子既著《春秋》,而丘明受經作傳。蓋傳者,轉也,轉受經旨,以授後人。或曰傳者,傳也,所以傳示來世。案孔安國注《尚書》,亦謂之傳,斯則傳者,亦訓釋之義乎。觀《左傳》之釋經也,言見經文而事詳傳內,或傳無而經有,或經闕而傳存。其言簡而要,其事詳而博,信聖人之才羽翮,而述者之冠冕也。
逮孔子云沒,經傳不作。於時文籍,唯有《戰國策》及《太史公書》而已。至晉著作郎魯國樂資,乃追採二史,撰爲《春秋後傳》。其書始以周貞王續前傳魯哀公後,至王赧人秦,又以秦文王之繼周,終於二世之滅,合成三十卷。當漢代史書,以遷、固爲主,而紀傳互出,表志相重,於文爲煩,頗難周覽。至孝獻帝,始命荀悅撮其書爲編年體,依《左傳》著《漢紀》三十篇。自是每代國史,皆有斯作,起自後漢,至於高齊。如張潘、孫盛、幹寶、徐賈、裴子野、吳均、何之元、王劭等,其所著書,或謂之春秋,或謂之紀,或謂之略,或謂之典,或謂之志。雖名各異,大抵皆依《左傳》以爲的準焉。
受經作傳杜氏《集解序》:左丘明受經於仲尼,以爲經者不刊之書也,故傳或先經以始事,或後經以終義,或依經以辯理,或錯經以合異,隨義而發其例之所重。
樂資《晉書》無傳。《隋》《經籍志》:《春秋後傳》三十一卷,晉著作郎樂資撰。按:資,晉時人,在荀悅後。而章內先舉樂資者,資書接《左》迄秦,事在《漢記》前,不以人次也。又:接《左》之年之周貞王,《史記》作定王,《左疏》雜引存疑。
荀悅《後漢》《荀淑傳》:淑孫悅,字仲豫,獻帝時,官祕書監。帝以班固《漢書》文繁難省,乃令悅依《左氏傳》體,爲《漢記》三十卷,辭約事詳。其《序》曰:"中興以前,明主賢臣得失之軌,亦足以觀矣。"《正史》篇又有注。
張潘國史無傳。《隋》《經籍志》:《後漢紀》三十卷,張撰。袁宏《後漢紀》《自序》:暇日掇會漢紀,謝承《書》、司馬彪《書》、華嶠《書》、謝忱《書》、《漢山陽公記》、《漢靈獻起居注》、《漢名臣奏》,旁及諸郡《耆舊先賢傳》,凡數百卷,多不次敘。始見張潘所撰書,其言漢末之事差詳,故復探而益之。
孫盛《隋》《經籍志》:《魏氏春秋》三十卷,《晉陽秋》三十卷,並孫盛撰。盛字安國,又見《論贊》、《直書》二篇。
幹實《晉書》:寶字令升,祖統,吳奮武將軍。寶以才器,召爲著作郎,領國史。著《晉紀》,自宣迄愍,凡二十卷。直而能婉。郭《評》:楊誠齊當嘗與同舍談於寶,一吏曰,"幹"字非"於",驗書果然。按:"語見《鶴林玉露》,謂韻書"幹"字下注雲"晉有幹寶"也。誠齋喜曰:此吾一字之師。
徐賈其人其書俱無考。按:《隋》、《唐》二《志》於幹寶《晉紀》之後,裴子野《宋略》之前,有徐廣《晉紀》四十五卷,與此處列名之次正同,而所列編年門類亦合。然則"賈"字即"廣"字之訛也。《宋書》本傳:徐廣字野民,員外散騎,領著作。
裴子野《梁書》:子野字幾原,曾祖鬆之續修何承天《宋史》未成,子野更撰爲《宋略》二十卷,敘事評論多善。
吳均《梁書》:吳均字叔庠,文體清拔,好事者或之,謂爲吳均體。除奉朝請。著《齊春秋》三十卷。《外篇正史》篇謂其書稱樑帝爲齊明佐命,帝惡其實,詔燔之。然其私本竟行。
何之元《陳書》:之元銳精著述,以爲梁氏肇自武皇,終於敬帝。其興亡盛衰之跡,足以垂鑑戒,定褒貶。究七十五年行事,草創爲三十卷,號曰《樑典》。
王劭見《尚書》家,但彼所引爲《隋書》,是記言體;此所引則《北齊志》,乃編年體。章末所云,或謂之志,正指此也。舊注悉取其所著書混列一處,便使家數不清。《唐藝文》編年類:王劭《北齊志》十七卷。《外篇正史》篇:王劭憑起居注,廣以異聞,造編年書,號曰《齊志》云云,分體甚明。
《國語》家者,其先亦出於左丘明。既爲《春秋內傳》,又稽其逸文,纂其別說,分周、魯、齊、晉、鄭、楚、吳、越八國事,起自周穆王,終於魯悼公,別爲《春秋外傳》《國語》,合爲二十一篇。其文以方《內傳》,或重出而小異。然自古名儒賈逵、王肅、虞翻、韋曜之徒,並申以註釋,治其章句,此亦《六經》之流,《三傳》之亞也。
暨縱橫互起,力戰爭雄,秦兼天下,而著《戰國策》。其篇有東西二週、秦、齊、燕、楚、三晉、宋、衛、中山,合十二國,分爲三十三卷。夫謂之策者,蓋錄而不序,故即簡以爲名。或雲,漢代劉向以戰國遊士爲之策謀,因謂之《戰國策》。
至孔衍,又以《戰國策》所書,未爲盡善。乃引太史公所記,參其異同,刪彼二家,聚爲一錄,號爲《春秋後語》。除二週及宋、衙、中山,其所留者,七國而已。始自秦孝公,終於楚、漢之際,比於《春秋》,亦盡二百三十餘年行事。始衍撰《春秋時國語》,復撰《春秋後語》,勒成二書,各爲十卷。今行於世者,唯《後語》存焉。按其書序雲:"雖左氏莫能加"。世人皆尤其不量力,不度德。尋衍之此義,自比於丘明者,當謂《國語》,非《春秋傳》也。必方以類聚,豈多嗤乎!
當漢氏失馭,英雄角力。司馬彪又錄其行事,因爲《九州春秋》,州爲一篇,合爲九卷。尋其體統,亦近代之《國語》也。
自魏都許、洛,三方鼎峙;晉宅江、淮,四海幅裂。其君雖號同王者,而地實諸侯。所在史官,記其國事,爲紀傳者則規模班、馬,創編年者則議擬荀、袁。於是史、漢之體大行,而《國語》之風替矣。
內傳外傳韋昭《國語序》:昔孔子修舊史以垂法,左丘明因聖言以攄意,可謂博物善作者也。其雅思未盡,復採錄前世穆王以來,下迄魯悼、智伯之誅,以爲《國語》。其文不止於經,故號曰《外傳》。又云:切不自料,復爲之解,參之以《五經》,檢之以《內傳》。
賈逵注《後漢書》:賈逵字景伯,九世祖誼。逵身長八尺二寸,諸儒爲之語曰:"問事不休賈長頭"。尤明《左氏傳》、《國語》,爲之《解詁》五十一篇。《注》:《左氏傳》三十篇,《國語》二十一篇也。
王肅注三國時人,見《尚書》家。按:《魏志》本傳,於諸經解後,又有《三傳》、《國語》、《爾雅》諸注。《隋》《經籍志》:《春秋外傳章句》一卷,王肅撰。
虞翻注《三國》《吳志》:虞翻字仲翔,孫權以爲騎都尉。徙交州,難處罪放,而講學不倦。爲《老子》、《論語》、《國語》訓注,皆傳於世。
韋曜注《吳志》:韋曜字弘嗣,爲尚書郎,遷太子中庶子。孫日告即位,封高陵亭侯。《注》:曜本名昭,史爲晉諱改之。宋《崇文總目》:昭參引鄭衆、賈逵、虞翻、唐固,合五家爲注,自發正者三百十事。按:唐固注《國語》,見《吳志》《闞澤傳》。或作"唐因",非。
戰國策劉向原敘:所校中《戰國策》書,臣向因國別者,略以時次之,得三十三篇。中書本號,或曰《國策》,或曰《國事》,或曰《短長》,或曰《事語》,或曰《修書》,或曰《長書》。臣向以爲戰國時遊士策謀,宜爲《戰國策》。繼春秋以後,訖楚、漢之起,二百四十五年間之事,皆定以殺青書。《隋》《經籍志》:劉向錄者三十二卷,高誘撰注者二十一卷。
孔衍後語《唐》《藝文志》:孔衍《春秋時國語》十卷,又《春秋後國語》十卷。按:《史通》雲:今行世者,唯《後語》存。是知《新唐志》特因舊史原文,非皆有其書也。
九州春秋《兗》《經籍志》,《九州春秋》十卷,司馬彪撰。陳氏《書錄解題》:彪記漢末州部之亂,司、冀、徐、兗、青、荊、揚、涼、益、幽,凡盜賊僭叛皆紀之。《晉書》:彪字紹統,高陽王陸之子,官祕書郎。
魏都許洛《三國》《魏志》:建安元年,洛陽殘破,董昭等勸太祖都許。二十五年至洛陽。
文帝黃初元年營洛陽宮。按:時言曹魏者,通謂之許、洛,如《吳志》朱桓言"進取壽春,以規許、洛"是也。
晉宅江淮《晉》《元帝紀》:帝,琅恭王覲之子,嗣位琅。永嘉初,鎮建鄴。愍帝即位,西都不守。建武元年,依魏、晉故事爲晉王,立宗廟社稷於建康。按:是爲東晉之始。建康即建鄴,吳大帝始都此,江、淮其界也,亦吳之通稱。如《吳志》,周魴本陽羨人,而言"生長江、淮"是也。
《史記》家者,其先出於司馬遷。自《五經》間行,百家競列,事蹟錯糅,前後乖舛。至遷乃鳩集國史,採訪家人,上起黃帝,下窮漢琥,紀傳以統君臣,書表以譜年爵,合百三十卷。因魯史舊名,目之曰《史記》。自是漢世史官所續,皆以《史記》爲名。迄乎東京著書,猶稱《漢記》。
至梁武帝,又敕其羣臣,上自太初,下終齊室,撰成《通史》六百二十卷。其書自秦以上,皆以《史記》爲本,而別採他說,以廣異聞;至兩漢已還,則全錄當時紀傳,而上下通達,臭味相依;又吳、蜀二主皆入世家,五胡及拓拔氏列於《夷狄傳》。大抵其體皆如《史記》,其所爲異者,唯無表而已。其後元魏濟陰王暉業,又著《科錄》二百七十卷,其斷限亦起自上古,而終於宋年。其編次多依放《通史》,而取其行事尤相似者,共爲一科,故以《科錄》爲號。皇家顯慶中,符璽郎隴西李延壽抄撮近代諸史,南起自宋,終於陳,北始自魏,卒於隋,合一百八十篇,號曰《南》、《北史》。其君臣流例,紀傳羣分,皆以類相從,各附於本國。凡此諸作,皆《史記》之流也。
尋《史記》疆宇遼闊,年月遐長,而分以紀傳,散以書表。每論家國一政,而胡、越相懸;敘君臣一時,而參、商是隔。此其爲體之失者也。兼其所載,多聚舊記,使覽之者事罕異聞,而語饒重出。此撰錄之煩者也。況《通史》以降,蕪累尤深,遂使學者寧習本書,而怠窺新錄。且撰次無幾,而殘缺遽多,可謂勞而無功,述者所宜深誡也。
採訪家人此句又見《採撰》及《正史》篇,言巴西譙周以《太史遷書》周、秦以上,或採家人諸子,不專據正經,於是作《古史考》云云。是知改"人"爲"乘"者,非。
魯史舊名史記語見《春秋》家。
通史《樑》《吳均傳》:均免職,尋召撰《通史》,起三皇,迄齊代。均草本紀、世家功華,列傳未就,卒。又《武帝紀》:太清三年,《通史》成,躬制贊序,凡六百卷。天情睿敏,下筆成章。
科錄《北史》《魏宗室傳》:常山王遵曾孫暉,雅好文學,招集儒士崔鴻等,撰錄百家要事,以類相從,名爲《科錄》,凡二百七十卷。上起伏羲,下迄於晉,凡十四代。表上之。按:本文誤以撰人爲濟陰王元暉業,郭延年辯之,謂暉業所撰乃《辨宗錄》,非《科錄》也。《史通》既誤,王伯厚《玉海》再誤雲。
斷限亦曰"限斷"。二字所始,見《斷限》篇注。
南北史《舊唐書》《李延壽傳》:延壽,貞觀中補崇賢館學士。嘗刪補宋、齊、樑、陳及魏、齊、周、隋八代史,謂之《南》、《北史》,凡一百八十卷。《讀書志》:延壽父大師,嘗謂宋、齊逮周、隋,分隔南北,南謂北爲"索虜",北謂南爲"島夷",欲改正爲編年,未就而卒。延壽究悉舊事,更依馬遷體,總序八代,北二百四十二年,南百七十年,爲二史。《通志》《藝文略》別立《通史》一門,以延壽書與樑《通史》同列,良是。
胡越《漢書》:鄒陽《獄中上樑孝王書》雲:"意合則胡、越爲兄弟","不合則骨肉爲仇敵"。
參商《左傳》昭元年:子產曰:"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於伯,季曰實沈,居於曠林,不相能也。后帝遷閼伯於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爲商星;遷實沈於大夏,主參,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故參爲晉星。"
《漢書》家者,其先出於班固。馬遷撰《史記》,終於今上。自太初已下,闕而不錄。班彪因之,演成《後記》,以續前編。至子固,乃斷自高祖,盡於王莽,爲十二紀、十志、八表、七十列傳,勒成一史,目爲《漢書》。昔虞、夏之典,商、周之誥,孔氏所撰,皆謂之"書"。夫以"書"爲名,亦稽古之偉稱。尋其創造,皆淮子長,但不爲"世家",改"書"曰"志"而已。自東漢以後,作者相仍,皆襲其名號,無所變革,唯《東觀》曰"記",《三國》曰"志"。然稱謂雖別,而體制皆同。
歷觀自古,史之所載也,《尚書》記周事,終秦穆,《春秋》述魯文,止哀公,《紀年》不逮於魏亡,《史記》唯論於漢始。如《漢書》者,究西都之首末,窮劉氏之廢興,包舉一代,撰成一書。言皆精練,事甚該密,故學者尋討,易爲其功。自爾迄今,無改斯道。
彪固《漢書》《敘傳》:班彪字叔皮,年二十,遭王莽敗。世祖即位於冀州,天下雲擾,著《王命論》。有子曰固。固以爲漢紹堯運,以建帝業,至於六世,史官乃追述功德,私作本紀,編於百王之末,廁於秦、項之列。太初已後,闕而不錄。故探纂前記,綴緝所聞,以述《漢書》。起元高祖,終於孝平王莽之誅,十有二世,二百三十年。綜其行事,旁貫《五經》,上下洽通,爲紀、表、志、傳,凡百篇。按:《敘傳》竟不及父彪續史事,欺所生,欺萬世,糾班史者當以是爲首款。《後漢書》本傳:彪斷採前史遺事,傍貫異聞,作《後傳》數十篇。
東觀曰記《書錄解題》:《東觀漢記》,漢謁者僕射劉珍、校書郎劉等撰。初,班大在顯宗朝,嘗撰《世祖本紀》、功臣列傳、載紀二十八篇。至永初中,珍、等著作東觀,撰集《漢記》。其後盧植、蔡邕、馬日等皆嘗補續。按:《外篇正史》篇詳述其書,宜參看。
三國曰志《晉書》《陳壽傳》:壽字承詐,仕蜀,爲館閣令史。及蜀平,司空張華愛其才,舉爲孝廉,除著作,撰魏、吳、蜀《三國志》,凡六十五篇。
紀年不逮魏亡謂《謂竹書紀年》年未盡魏哀而止,正與《漢書》全代對照。或訛"不"爲"下",失之。
於是考茲六家,商榷千載,蓋史之流品,亦窮之於此矣。而樸散淳銷,時移世異,《尚書》等四家,其體久廢,所可祖述者,唯《左氏》及《漢書》二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