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通通釋二體第二

三、五之代,書有典、墳、悠哉邈矣,不可得而詳。自唐、虞以下迄於周,是爲《古文尚書》。然世猶淳質,文從簡略,求諸備體,固以闕如。既而丘明傳《春秋》,子長著《史記》,載筆之體,於斯備矣。後來繼作,相與因循,假有改張,變其名目,區城有限,孰能逾此!蓋荀悅、張,丘明之黨也;班固、華嶠,子長之流也。惟此二家,各相矜尚,必辨其利害,可得而言之。

夫《春秋》者,系日月而爲次,列時歲以相續,中國外夷,同年共世,莫不備載其事,形於目前。理盡一言,語無重出。此其所以爲長也。至於賢士貞女,高才俊德,事當中要者,必盱衡而備言;跡在沈冥者,不枉道而詳說。如絳縣之老,杞梁之妻,或以酬晉卿而獲記,或以對齊君而見錄。其有賢如柳惠,仁若顏回,終不得彰其名氏,顯其言行。故論其細也,則纖芥無遺;語其粗也,則丘山是棄。此其所以爲短也。

史記》者,紀以包舉大端,傳以委曲細事,表以譜列年爵,志以總括遺漏,逮於天文、地理、國典、朝章,隱必該,洪纖靡失。此其所以爲長也。若乃同爲一事,分在數篇,斷續相離,前後屢出,於《高紀》則雲語在《項傳》,於《項傳》則雲事具《高紀》。又編次同類,不求年月,後生而擢居首帙,先輩而抑歸末章,遂使漢之賈誼將楚屈原同列,魯之曹沫與燕荊軻並編。此其所以爲短也。

考茲勝負,互有得失。而晉世幹寶著書,乃盛譽丘明而深抑子長,其義雲:能以三十卷之約,括囊二百四十年之事,靡有遺也。尋其此說,可謂勁挺之詞乎?案春秋時事,入於左氏所書者,藎三分得其一耳。丘明自知其略也,故爲《國語》以廣之。然《國語》之外,尚多亡逸,安得言其括囊靡遺者哉?向使丘明世爲史官,皆仿《左傳》也,至於前漢之嚴君平、鄭子真、後漢之郭林宗、黃叔度,錯、董生之對策,劉向、谷永之上書,斯並德冠人倫,名馳海內,識洞幽顯,言窮軍國。或以身隱位卑,不預朝政;或以文煩事博,難爲次序。皆略而不書,斯則可也。必情有所吝,不加刊削,則漢氏之志傳百卷,並列於十二紀中,將恐碎瑣多蕪,闌單失力者矣。故班固知其若此,設紀傳以區分,使其歷然可觀,綱紀有別。荀悅厭其迂闊,又依左氏成書,翦截班史,篇才三十,歷代褒之,有逾本傳。

然則班、荀二體,角力爭先,欲廢其一,固亦難矣。後來作者,不出二途。故晉史有王、虞,而副以幹《紀》;《宋書》有徐、沈,而分爲裴《略》。各有其美,並行於世。異夫令升之言,唯守一家而已。

荀悅張見《左傳》家,皆編年體。

華嶠《晉書》《華表傳》:表子嶠,字叔駿。元康初,爲內中書、散騎、著作,門下撰集皆典統之。初,嶠以《漢紀》煩穢,慨然有改作之意。會爲臺郎,典官制事,得遍觀祕籍,遂就其緒,爲紀、典、傳、譜,凡九十七卷,改名《漢後書》。文質事核,有遷、固之規。

絳縣老《左傳》襄三十:晉悼夫人食輿人之城杞者,絳縣人或年長矣,無子,而往與於食。有與疑年,使之年。曰:"臣生之歲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吏走問之朝。師曠曰:"七十三年矣。"趙孟召之而謝過焉,曰:"使吾子辱在泥途久矣,武之罪也。"與之田,使爲君復陶。

杞梁妻《左傳》襄二十三:齊侯襲莒,杞殖載甲宿於莒郊。莒子親鼓之,獲杞梁。齊侯歸,遇杞梁之妻於郊,使吊之。辭曰:"殖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於罪,猶有先人之敝廬在,下妾不得與郊吊。"齊侯吊諸其室。杜《注》:杞梁即杞殖。

柳惠不彰《左傳》僖二十六:齊孝公伐我北鄙。公使展喜犒師,使受命於展禽。杜《注》:柳下惠也。按:惠見《左傳》,有此明文。今雲不彰不顯,與顏子並說,是《史通》疏處。

賈誼屈原《史記》《屈原賈生列傳》第二十四:原,楚懷王時人。誼,漢文帝時人。

曹沫荊軻《史記》《刺客列傳》第二十六:沫,魯莊公時人。軻,衛人,遊燕,在燕王喜時。按:曹沫,《左氏》、《穀梁》並作曹劌。

前漢嚴鄭《王貢龔鮑傳》敘:谷口有鄭子真,蜀有嚴君平,皆修身自保。成帝時,元舅大將軍王鳳以禮聘子真,子真不詘。君平卜筮於成都市,人有邪惡非正之問,各因勢導之以善。日閱數人,得百錢足自養,則閉肆下簾而授《老子》。揚雄著書,稱此二人。

後漢郭黃《郭太傳》:太字林宗,家世貧賤。遊於洛陽,見河南尹李膺。後歸鄉里,與膺同舟而濟,衆賓以爲神仙焉。舉有道,不應。《黃憲傳》:字叔度,父爲牛醫。潁川荀淑遇憲於逆旅,與語移日。既而至袁閎所,曰:"子國有顏子,寧議之乎?"閎曰:"見吾叔度耶!"太守王龔不能屈。郭林宗少過袁閎不宿,從憲累日方還。或問之,林宗曰:"奉高之器,譬之汛濫,清而易挹。叔度汪汪,若千頃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濁,不可量也。"按:林宗此語,本傳亦載,故《史通》二人合舉。

晁董對策《漢書》《晁錯傳》:錯爲人峭直刻深。孝文時,拜太子家令,號爲智囊。後詔舉賢良文學士,錯在選中。上親策之,以明國體、通人事、能直言三道之要對策,惟錯爲高第。《董仲舒傳》:仲舒,廣川人。少治《春秋》,孝景時,爲博士。下帷講誦,三年不窺園。武帝即位,舉賢良文學,凡三問,仲舒三對。天子以爲江都相。

向永上書《漢書》《楚元王傳》:向字子政,本名更生。元帝初,爲宗正,外戚許、史放縱,宦官弘恭、石顯弄權,乃上封事諫。成帝即位,顯等服辜,更生更名向。召拜中郎,數奏封事,遷光祿大夫。時上無繼嗣,政由王氏,上封事極諫。天子召見,嘆息,以爲中壘校尉。《谷永傳》:永字子云,博學經書。爲太常丞,數上疏言得失。後爲刺史,奏事京師。時有黑龍見,天子問所欲言,永對切諫。永自知有內應,展意無所依違。

闌單未詳。大抵是當日方言,渙散不振攝之意。盧照鄰《釋疾文》雲:"草木扶疏兮如此,予獨蘭兮不自勝。"疑即此二字之別寫也。《集韻》:驛,他幹切。按:今俗亦有"闌闌灘灘"之語。

王虞《晉書》《王隱傳》:隱字處叔。父銓有著述之志,每私錄晉事及功臣行狀,未就而卒。元帝召隱爲著作郎,令撰晉史。時著作郎虞預私撰《晉書》,數訪於隱,所聞漸廣。《虞預傳》:預字叔寧。《唐》《藝文志》:王隱《晉書》八十九卷。虞預《晉書》,數訪於隱,所聞漸廣。《虞預傳》:預字叔寧。《唐藝文志》:王隱《晉書》八十九卷。虞預《晉書》五十八卷。

幹紀即幹寶《晉紀》,見《左傳》家。

徐沈《徐爰傳》,見《正史》篇注。《書錄解題》:《宋書》,本何承天、山謙之、蘇寶生所撰,至徐爰勒爲一史,起義熙,迄大明。自永光以來,闕而不錄。《梁書》《沈約傳》:約字休文,吳興人。高祖勳業既就,約嘗叩其端,曰:今不可以淳風期萬物。攀龍附鳳者莫不雲明公其人也。高祖受禪,爲尚書僕射,卒,諡曰隱。著《宋書》百卷,其目詳《外篇正史》篇。

裴略即裴子野《宋略》,見《左傳》家。

上一頁
Amazon AD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