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衛禮賢先生
一年前此時,我正與博生通伯同遊槐馬與耶納,訪葛德西喇之故居,買得一小花籃,隨採野草實之,今草已全悴,把玩不覺興感,因作左詩。
(衛禮賢先生,通我國學,傳播甚力,其女生平所最崇拜者,孔子而外,其幫人葛德是,今在北大講葛德,正及其意大利十八日之留。)
我買一隻小小的花籃,
杜陵人手編的蘭花籃;
我採集一把青翠的小草,
從玫瑰園外的小河河邊;
把那些小草裝入了小籃:
小小的紀念,別有風趣可愛。
當年葛德自羅馬歸來,
載回朝旭似文化的光彩;
如今玫瑰園中清簡的屋內,
貼近他創制詩歌的書案。
(Rosen-garden在Weimer葛德制詩處)
一束羅馬特產的鮮菜,
如今僵縮成一小撮的灰骸!
這一小撮僵縮的灰骸!
卻最澄見他宏坦的詩懷!
我冥想歷史進行之參差,
問何年這偉大的明星再來?
聽否那黃海東海南海的潮聲,
聲聲問華族的靈魂何時自由?
我自遊槐馬歸來.不過一年.
那小籃裏的鮮花,已成枯卷,
我感懷於光陰造作之榮衰,
亦憬然於生生元已之循環;
便歷盡了人間的悲歡變幻,
也只似微波在造化無邊之海!
1923年3月16日
(1923年3月23日《晨報副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