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吾邑汪玄度,老畫師也,其人正直,爲里黨所推。妻早亡,剩二女,長曰薇香,次曰芸香,均國色。
-
一一塊發鏽的鐵,偏偏要認成了金子。父親是過度的估量着我。他永遠的相信着:相信着他那沒用的兒子,是做着一個有出息的事情。
-
一當隴海列車駛過了鄭州,三等車廂裏的旅客便頗有些擁擠了。那車上的招待員,在這當兒,也就特別顯出了自己的威風。
-
快走到科長的門口了,在胸前抱着一罈紅丸的楊傳達就故意把腳步放慢兩步,縮在吳巡長的背後,忍不住又看壇口一眼,只見壇裏的那些紅丸簡直紅得閃光。
-
金章老姆近來好像發瘋,碰到人便這樣詢問着:“你這位阿兄,可知道我的兒子哪個時候纔要回來呢?我的兒子是個好兒子,但他到“番邦”去已經三十多年了,錢銀信息是一點也沒有寄來的。
-
在鄉村間裏,一切的東西差不多都是靜的,日光也靜,田園也靜,在籬邊啄取食物的雞,在池裏游泳着的鴨,在檐前伏着頭睡的狗,在污濘裏滾着的豬……這一切也都是靜的。
-
鎮南威麗村裏,住的人家,大都是勤儉、耐苦、平和、順從的農民。村中除了包辦官業的幾家勢豪,從事公職的幾家下級官吏,其餘都是窮苦的佔多數。
-
“來啦,一大陣(一大羣)!”衆人正賭得興熱,忽聽着“看頭”(把風)的警報,大衆匆惶起來,有人收拾自己的現錢,有人譭棄賭博的證據、賭具。
-
“先生!可憐咧,求你向志舍(舍,爲搢紳子弟之稱,猶言舍人也。)講一聲,實在是真窮苦,這是先生所素知的;一具薄板仔(棺材),親戚間已經是艱苦負擔,散人(散赤人,窮苦人)本無富戶的親戚
-
小祿今年十五歲。但個子很小,並且還濃重的有一團孩子氣,所以看起來祇像十二三歲的樣子;也許他的“小”子,便是由此而得。
-
一在一個寧靜而和平的秋日,他們倆結了婚。但徐光祖卻有些迷糊不清,好像他是糊里糊塗就結了婚的一般。
-
三十五年四月的一天--近午的時分,我搭着糖廠的五分車。回到離別了十五年的故鄉--竹頭莊。
-
我一邊靜聽着隔河傳來的山歌,把整個上午的時間,化在廊廡下的引目遠眺。在山坡下,人物、田野、村莊、雲煙、竹樹和山川,展開了它們那悠悠千古的面目;風景依稀似舊。
-
夏丏尊先生死了,我們再也聽不到他的嘆息,他的悲憤的語聲了;但靜靜的想着時,我們彷彿還都聽見他的嘆息,他的悲憤的語聲。
-
她近來漸漸的沉鬱寡歡,什麼也懶得去做,平常最喜歡聽的西洋文學史的課,現在也不常上堂了。
-
在我所見所知的親屬裏,沒有一位的運命與境遇比之三姑燕娟和三姑丈和修更爲惡劣艱苦的了。
-
九叔在家庭裏,佔一個很奇特的地位:無足輕重,而又爲人人的眼中釘,心中刺;個個憎他,恨他,而表面上又不敢公然和他頂撞。
-
石藤的聰明,使他作爲這戲劇的“導演者”,在孩子們之羣中出現了,——而馬蘭又是怎樣的一個人物呢?他雄偉,壯健,並且有光明燦爛的靈魂;他像一個驃騎,一個武士,不,一個將軍!“馬蘭,”
-
模糊裏周身覺得涼涼的,耳邊簌簌的又似一陣陣細碎的腳步聲,……她由半感覺裏翻了翻身,全意識漸漸甦醒起來,手和足好似掉在冷水裏。
-
一天,是寒雨滿街的仲冬時候,冷溼的空氣蕩在空中,刺着人的皮膚,好像微細的蟲豸鑽入衣服裏面向皮膚咬着的樣子。
-
友人C君終於在秋風海上正黃昏的異鄉里和我們把晤着了,這看來真有些近於奇蹟!就在那天晚上,我和樸剛好踏着路旁落葉,從工作所跑回我們的亭子間裏,坐下去悠悠地吐着幾口氣的時候,耳際忽地跳
-
五月廿八日把印着他媽的什麼遺像遺囑等東西的硬封面連同已經塗上墨跡的上半部一起撕掉,這冊日記上就變成赤裸裸的白紙簿子,還附着日曆的。
-
內容:奶奶帶了孩子逛大街去,走過兒子的鋪子那兒,總得站住了,在櫥窗前面瞧這麼半天。大玻璃裏邊站了個紙洋人,滿臉的笑勁兒,笑得下巴和脖子的肉擠到一塊兒,分不清那是脖子那是下巴...
-
內容:先生,既然你這麼關心咱們窮人,我就跟你說開了吧。咱們的事你不用管,咱們自己能管,咱們自有咱們自家兒的世界。不說別的就拿我來講吧。哈哈,先生,咱們談了半天,你還不知道我的姓名呢!打開鼻子說亮話,不瞞你,我坐不改名行不隱姓,就是有名的海盜李二爺。自幼兒我也念過幾年書...
-
雨是下着,下着。又是黴天啦。雨掛到腦袋上面,雨掛到褂子上面。雨順着頭髮往下掉,雨順着脖子往下掉。
-
一Craven“A”的純正的鬱味從爵士樂裏邊慢慢兒的飄過來。回過腦袋去——咦,又是她!坐在那邊兒的一張桌子上,默默地抽着煙。
-
造在地獄上面的天堂!滬西,大月亮爬在天邊,照着大原野。淺灰的原野,鋪上銀灰的月光,再嵌着深灰的樹影和村莊的一大堆一大堆的影子。
-
黯淡的太陽光斜鋪到斑駁的舊木柵門上面,在門前我站住了,扔了手裏的菸蒂兒,去按那古銅色的,冷落的門鈴。
-
小孩時在海岸上拾貝殼,入水捉飛蟹,在岩石下摸魚撈蝦;倦了便坐在一帶沙城子安放着古老的鐵炮上,向着那綿延數百里的島嶼作夢,幻想一些仙女或英雄的故事。
-
《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是現代散文家朱自清與友人俞平伯同遊秦淮河時所作的散文,這篇文章記敘的是夏夜泛舟秦淮河的見聞感受。 作者將自己的感情與思緒,融合在風景描寫技巧中,使讀者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情。這篇文章標誌着“五四”散文創作所達到的藝術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