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一條街

  我要講的成都的一條街,便是現在成都市人民委員會大門外的人民南路。(按照前市人民政府公佈過的正式街名,應該是人民路南段,但一般人偏要省去一字,叫它人民南路。這裏爲了從俗,便也不糾正了。)

  要說明人民南路的所在,且讓我先談一談舊成都的形勢。

  目前正在帶動機關幹部、部隊、學生、居民、農民,分段包乾拆除的舊城牆,是一個不很整齊的四方形。據志書載稱,周圍二十二里八分。因爲從前的丈尺略大,最近據成都市城市建設委員會測量出來,是二十四里二分多(當然是華里)。又志書載稱,這城東西相距九里三分,南北相距七裏七分。

  成都說起來是個古城市。若果從戰國時候秦惠王滅蜀國、秦大夫張儀於公元前三一〇年開始建築成都城算起,它的確已有二千二百六十八年的歷史。但是,成都城隨着朝代的變更,它也變了無數次,始而是大小兩座城,繼而剩下一座城,後又擴大了變爲二重城、三重城,後又變爲一座完整的大城。今天的規模,是唐僖宗乾符三年(八七六年)高駢作西川節度使時建築唐城的規模。可是現在拆除的城牆,不但不是八世紀的唐城,也不是十三世紀後半期的明城,甚至不是張獻忠之後、清朝康熙四年(一六六五年)所重修的城,而實實在在是在清朝乾隆五十年(一七八五年)徹頭徹尾用磚石修成,算到今年僅止一百七十三年,並非古城。

  成都位置,偏於川西大平原的東南,地勢平坦。當初規劃城市時,本可以像北京市街一樣,劃出許多正南正北、正東正西的區域來的。但是不知爲了什麼原故,城內街道全是西北偏高、東南偏低的斜街。我們把成都市舊街道圖展開一看,便看得出,只有略微偏在西邊一點、大致處於城市中心的舊皇城,是端端正正坐北朝南的一塊長方形。

  舊皇城,一般人都誤會爲三國時代劉備稱帝的故宮。其實不是。它是唐末五代、前後兩個蜀國在成都建都時的皇城。這地方,經過宋元兩朝的兵燹,不但城垣宮殿早已無存,就連清人詠歎過的摩訶池,也逐漸淤爲平陸,變成若干條街巷。到明朝第一代皇帝朱元璋冊封他的第十一皇子朱椿爲蜀王,爲了使朱椿就藩,於洪武十八年(一三八五年)纔在前後蜀國修建過的宮垣基礎上,更加堅固、更加崇宏地造了一座和當時南京皇居相彷彿的蜀王宮。蜀王宮的規模很大,幾乎佔去當時成都城內總面積的五分之一。宮殿園囿之外,有一道比大城小、比大城狹的磚城,名宮城。一道通金河的御河,圍繞四周。御河之外,還有一道磚城,叫重城。宮城前面是三道門洞。門外是廣場,是足寬一百公尺以上的御道。與門洞正對,在六百三十餘公尺遠處,是一道二十餘丈長、三丈來高的磚影壁,因爲塗成紅色,名爲紅照壁。在門洞外二百五六十公尺的東西兩邊,各有一座高亭,是王宮的鼓吹亭,東亭名龍吟,西亭名虎嘯。明朝藩王就藩後,雖無政治權力,但以成都的蜀王宮來看,享受也太過份了。這王宮,到明朝末年(一六四四年),張獻忠建立大西國,在成都即位稱尊,改元大順元年時候,又改爲了皇城。不滿兩年,張獻忠於一六四六年,統率軍民離開成都,皇城內的一切全被燒燬、破壞,剩下來的,就只一道宮城、三道門洞,以及門外橫跨在御河上的三道不很大的石拱橋(比橫跨金河上的三橋小而精緻)。十九年後(是時爲清朝第二代皇帝玄燁的康熙四年),四川的政治中心省會,由保寧府(今閬中縣)移回成都。爲了收買當時的知識分子,開科取士,又將廢皇城的部分地基(前中部的一部分),改建了一座相當可觀的貢院。一九五一年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加以培修利用,作爲大小會議場所的至公堂、明遠樓,就是這時候的建築物。

  從我上面所略略交代的歷史陳述看來,這地方,實實應該叫作明蜀王故宮,或貢院。本來在門洞外那條街,早已定名爲貢院街的。但是百餘年來,人們總是習慣了叫它作皇城,把門洞外的一片廣場叫作皇城壩,習慣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現在我所介紹的這條街——人民南路,便是從舊皇城門洞(今天應該正名爲成都市人民委員會大門)向南,六百三十餘公尺,到紅照壁街的一段,恰恰是明蜀王故宮外整整一條御道。不過今天的人民南路寬僅六十四公尺,比起三百年前的御道,似乎還窄了一些。這因爲在一九五二年擴建這條街時,曾於東御街的西口、西御街的東口,在積土一公尺下,把那兩座鼓吹亭的石基挖出,測度方位與距離(橫跨在金河上的三橋,也是很好的標準),看得出,當時的御道,應該有一百公尺以上的寬度。

  這條人民南路,以現在成都市的市政建設規劃來說,恰好處在中軸線的中段。這條中軸線,向北越過舊皇城,經由後載門(現在街牌上寫成後子門)、騾馬市、人民中路、人民北路,通長四公里(從人民南路的北口算起),而達今天寶成鐵路、成渝鐵路兩線交會的成都火車站,可能不久時將改稱爲北站。因爲現在從人民南路南端紅照壁起,已新闢一條通衢,通到南門外小天竺,不久,還要憑中通過四川醫學院(原華西大學),再延伸四公里,直抵成昆(成都到昆明)鐵路起點車站,也可能將來會改稱爲南站。由人民南路北口到成昆鐵路起點站的黃家埝,有六公里。將來這條聯繫南北兩車站的中軸線爲十公里。請將我所說的距離想一想,現在的人民南路,豈不恰恰處在中軸線的中心一段嗎?

  在這條中軸線的南段,即是說在今天的人民南路之南,將來是會出現不少的崇麗宏偉的大建築的。今天的人民南路,僅只在東西御街街口以南擺上了一些大廈,如新華書店、人民劇院、百貨商店等(附圖所攝的街景,便在這一小段的西邊)。舊社會的卑陋窳劣,幾乎等於棚戶的房屋,尤其在北段地方,還遺留得不少,當然,不久的將來都會拆除改建的。

  人民南路的北段,不像南段佈置有街心花圃。這裏是每年五一、十一兩個大節日,廣大羣衆爲了慶祝佳節而集會的場所,舊皇城門洞,這時恰好就作爲一座頗爲適用的檢閱臺和觀禮臺。按照城市建設規劃,這地方將來還要向東、向西、向南拓展若干公尺,使其成爲一片名符其實的廣場。

  人民南路的興建,它向成都人民說明了新社會的可愛,它增強了成都人民對美好遠景的憧憬,也增強了成都人民對社會主義建設的信念。不要看輕了這條街的興建,它確實具有很濃厚的政治意義的!

  這裏我應該談一談人民南路的前身了。

  我前面所說的貢院,從清朝末葉廢科舉之後,它就幾經變化;清朝時候是幾個高、中學校興辦之所,辛亥革命(一九一一年)是軍政府;其後是督軍公署;是巡按使和省長公署;再後又是高級、中級學校彙集地方。抗日戰起,學校遷走,起初是無人區域,其後便成爲貧民窟。解放後,成都市人民政府於一九五一年遷入(僅佔舊皇城的四分之一,其餘地方作爲別用,不在此文範圍之內,便不說它了)。爲了要利用至公堂,特別在新西門外修了一片人民新村,光從至公堂上遷走的貧民,差不多就上百家。幾十年間,御河已經淤爲一道臭陰溝,不但兩岸變成陋巷,就河牀內也修了不少簡陋房子。至於宮牆,那是早已夷爲旱地,不用說了。

  舊皇城門洞外直抵紅照壁的那條寬闊御道,在清朝時候,便已變成了三條街道。北面接着皇城壩,南面到東西御街口的一段,叫貢院街。這條街,是廢科舉之後才修起來。科舉未廢之前,因爲三年必要開一次科(有時還不要三年),要使用這地方,在平時只能容許人民,尤其聚居在這一帶的回族人民搭蓋臨時房子,要用時拆,不用時再搭。科舉既廢,再無開科大典,這條街因才形成而固定下來。

  這條街的特色是,賣牛羊肉的特別多。因爲上千家的回族人民聚居在四周,所以這裏便成了回民生活上一個重要的交易場。除了牛羊肉外,幾乎所有的飲食館都標有清真二字。

  貢院街之南一段叫三橋正街。三橋,便是橫跨在金河上的三道磚石砌成的大橋。這橋的建造,可能還在明朝以前。但構成三橋那種規模,卻與明蜀王宮的修建同時。若照三道橋的寬度來看,是可證明從前御道很寬。但是到清朝後期,這裏變成街道,街道的寬度,就比中間一道橋的橋面還窄。六十年前,成都有句流行隱語,叫“三橋南頭的石獅子——無臉見人!”意思便是三道橋當中一道橋的南頭的一對大石獅,早已被民房包圍,等於石獅躲進人家,無臉見人。街道比橋面窄,因此橋面的兩旁,也被利用來做了賣破爛、賣零食的攤子。

  三橋正街之南一段,正式名字叫三橋南街,一般人卻叫它爲“韋陀堂”。原因是這條街的西邊有一座韋陀廟宇,街的東邊,本來是一座戲臺和一片空壩,辛亥年以後,也變成了一條窄窄的小街。

  再南便是紅照壁。六十年以前,照壁跟前不過是些棚戶,清朝末年,照壁跟前成了一條街,所謂照壁,早已隱在店鋪的後面,不爲人知。一九二五年才被當時反動政府發現,以銀洋一萬元的代價抵給當時的商會,拆賣得一乾二淨。

  今天的人民南路,寬度六十四公尺(三橋也聯成了一片路面),不但有街心花圃,不但有行道樹,而且是柏油路面。它是中軸線上的通衢,它也是人民集會的廣場。今天看來,它是何等壯闊,足以表現新社會人民的雄偉胸襟。然而它的前身,卻原是那麼污糟的三條街!可惜那些舊街景的照片已難尋覓,這裏所附的幾張圖畫,是請伍瘦梅畫家默畫出來。請看一看那是何等可怕的一種社會生活!

  不過今天的人民南路還在變化中。它將隨着社會主義社會的建設,而一年一年的變。肯定地說,它將愈變愈雄闊,愈變愈美好。現在我所敘說的人民南路,還只限於一九五八年秋的人民南路。

一九五八年十一月八日寫完

Previous
Author:李劼人
Type:散文
Total Words:3636
Read Count: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