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到江西東鄉縣,是清光緒三十年的三月,離開此地,是光緒三十二年二月,恰滿兩年。彼時我正在童年,父親在江西作了一員小官,到東鄉縣,是爲了一件小差事。
-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別君時;忍淚佯低面。含羞半斂眉,不知魂已斷,空有夢相隨;除卻天邊月,莫人知。
-
我們一過鴨綠江,踏上朝鮮的土地,登時就感覺到所有古今中外詛咒戰爭殘酷的文字,在平時讀起來尚有酸辛味道的,在此刻,簡直不夠味兒了。
-
《日日報》的編輯室在中國內地一個省會的某條街中。這省會有五十多萬人口,每日吃的米、面、菜蔬、雞、鴨、魚、肉是很多的,獨於《日日報》的銷數在本城中經過了七八年,依然還只千餘份。
-
我與江西的鄱陽湖相別,業經十六七年。在這十幾年的長久日月中,雖然走的地方不少,見的事體甚多,但偶一回想起來,湖中的幾幅舊畫圖總儘先展在我的眼前。
-
到底是鄉間,一座古廟雖然寬敞,但只呆呆地立着;廟前已通電車,過往的行人也頗不少。
-
他是江南人,他十五歲時候留學日本,也回家去過好幾回,只是他對於江南一個一個的女人,除了他的母親——姊妹他是沒有的——都很慊惡。
-
早晨八點鐘,半醒半睡,在大馬路外灘等電車。我恭敬地向一個年輕“密斯特”行了一個敬禮,這“密斯特”是大學裏的同事,雖說同事,但我還不曉得他的名姓及專門學問,我初進來時也沒有人替我介紹
-
從倫敦到紐約的情形,記者在上次已談過一些,現在要隨意談些到紐約以後的見聞——有的是在歐洲不常有的現象。
-
說起我的母親,我只知道她是“浙江海寧查氏”,至今不知道她有什麼名字!這件小事也可表示今昔時代的不同。
-
離開我的故鄉,到現在,已是足足的七個年頭了。在我十四歲至十八歲這四年裏面,是安安靜靜地過着平穩的學校生活,故每年一放暑假,便由天津而上海,而馬江,回到家裏去了。
-
紙窗上沙沙沙沙的響,照經驗,這是又颳風了。這風是從昨天夜裏颳起的,我彷彿知道。颳起風來,天氣又變了。
-
一天下午,在富紳王品齋家裏忽然發生了一件事情。這事情發生的原因是:當這個富紳用快活的眼睛看他所心愛的第三姨太太時候,無意中卻發現在那嬌小的臉旁邊,在那新月形的耳朵底下,不見了一隻珍
-
下面所說的,是一個春青已經萎謝,而還是獨身着的人的故事:大約是十二歲,父親就送我到相隔兩千餘里之遠的外省去讀書,離開家鄉,不覺間已是足足的三年零四個月了。
-
一在我們人類中,常常聽見到許多人叫或一人做“傻子”;說別人是傻子,則自己自然是通人。
-
我們這裏是一個小縣城。住在這裏的人們除了幾個地主是吃肉的,其餘的農民都是整月整年的吃鹹菜。
-
佈景:幕開時,母親坐在搖椅上,織着絨線衣;慧珠在距離她右邊稍遠的沙發上坐着,癡呆呆地看着六寸長的江文輝的相片。在慧珠的右邊,靠着牆壁,有一架鋼琴。
-
登場人物:唐其濤——財政機關的職員,年三十。孟素棠——其濤之妻,年二十五。崔令言——其濤之同事,年相同。魏初敏——其濤之同事,年相同。
-
不死我自幼很愛養小動物,南瓜棚下捉來的絡緯娘,養在小竹籠中,給他南瓜花,他碧綠的靜在橙黃的花上,用他口旁的四隻小腳─一我以前這樣稱他們的──撥動咬下來的花的碎片,放入口中。
-
人畢竟是由動物進化來的,所以各種動物的脾氣還有時要發作,例如斯丹·利霍爾說小孩子要戲水是因爲魚的脾氣發作了。
-
——爲了難忘卻的朋友——又是冰冷的秋之尾了。三年來,即使是在異鄉吧,倘窗外飄起纏綿的雨,那悄然流動在空氣裏的一股惻悽的氣息,便自然會復活了我對一個朋友的記憶。
-
——中國工業合作協會西北區之訪問一、雲海汽車從秦嶺山脈的最高峯滑下來的時候,透過山顛的罅隙幻出一片白茫茫的雲海。
-
鐵蛋十一歲,就結了婚。死了媽。爸爸心裏計算:“家裏要個人呢!”於是說媒的老婆子上了門了。
-
一圓圓的火球似的太陽滾到那邊西山尖上了。敵軍的一條散兵線也逼近了這邊東山的斜坡上。
-
川康的交界處,是一個綿延不絕起起伏伏的高山。離開那個古舊的城市,通過許多荒蕪的田路和一些硬崖的狹谷,直到太陽當頂的時候,纔可以走到這山腳。
-
約莫是夏天的季候,在日光象熔爐裏的火舌一樣灼熱,船頭上有一些白煙在升騰着的一天,我被一隻小艇載到M河岸邊,在B京對面的這木筏上面來。
-
村中滿了洪水,官兵不容易到來,阿進的母親覺得不十分擔心,這幾天她老人家的臉上可算是有點笑容了。
-
一九二六,六,廿九日。我們今天從N地出發了。我的心興奮得近於刺痛!我們這一隊軍隊,在我們這有了四千餘年歷史的古國裏算是第一次出現的。
-
母親,我寫這封信給你,已經是我快要死的時候了。母親,前幾天,我雖然亦曾淌了淌眼淚,但直到要死的此刻,我反而覺得沒有什麼難過了。
-
查大人(查,巡查。大人,日據下臺灣人對日本警察的尊稱。)這幾日來總有些憤慨。因爲今年的歲暮,照例的御歲暮(日語,年禮)乃意外減少,而且又是意外輕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