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N姊!聞你與M家之約已成,甚慰。從此姊履佳途矣。不知姊亦容不幸人從姊友衆之後祝姊之幸福否也!吾因姊故,遠道來此,今目的既達——欲置姊於幸福之域之目的既達,可以歸矣。
-
風,你平靜了一點吧!唉,我養身的故土,我朝夕常見的樹林與原野啊,你們都不許再會了麼?天呀,把這椒辣的灰塵撥開一點吧!然而,那是雲呢?還是落日的光呢?那是星河呢?還是月亮的白臉呢?
-
譚根的爸爸自以爲聰明得很,他把所有的計策都用在他的兒子的身上。譚根一路的經過雖則很壞,——如像他六歲的時候就死去了母親之類,——可是他竟然慢慢的長大起來了。
-
六月二十日晴“唉!這隨波飄蕩,憔悴了的萍兒般的我的生活啊!……”提起筆來,我不覺得這樣地寫在這冊日記上面。
-
內容:奶奶帶了孩子逛大街去,走過兒子的鋪子那兒,總得站住了,在櫥窗前面瞧這麼半天。大玻璃裏邊站了個紙洋人,滿臉的笑勁兒,笑得下巴和脖子的肉擠到一塊兒,分不清那是脖子那是下巴...
-
哀愁也沒有,歡喜也沒有——情緒的真空。可是,那兒去哪?江水嘩啦嘩啦地往岸上撞,撞得一嘴白沫子的回去了。
-
明朗的太陽光浸透了這靜寂的,秋天的街。浮着輕快的秋意的,這下午的街上:——三個修道院的童貞女,在金黃色的頭髮上面,壓着雪白的帽子,拖着黑色的法衣,慢慢地走着。
-
一全屋子靜悄悄的,只聽得鄰家浴室裏在放水,隔着一層牆壁,沙沙地響。他睡熟在牀上,可是他的耳朵在聽着那水聲。
-
這是一個秋天,平原的鄉村間一個秋天。高粱已“殺”盡,穀子也割了,在地裏長着的只有白薯、花生和殘餘的棉花。
-
小翠也如其餘島上的女孩子一樣,雖是長到十五歲了,所最熟識的還只是一些魚的名字和哪一家的船頭上畫了兩隻老虎眼睛。
-
這裏是幾頁日記的抄錄。日記常是一種內心生活的記載。社會是一個化妝跳舞場,每個人都在妝扮之下登場的。
-
正是春天放流時節。長春島的南岸沙灘上一片笑語,穿紅褲子的女人與穿鰻魚頭式紅花鞋的小兒坐在太陽中補網,彼此講着荒島中魚精的故事。
-
“他是一個怪人,”誰都那麼說。說他怪,只是因爲他的言談行徑與我們不一樣。一樣,只是因爲我們跟着社會的習慣走,習慣造成類型,所以我們與人一樣。
-
那時候正值秋天。大道上兩輛馬車飛似地跑着。前一輛車上坐着兩位婦女:一個是黃瘦憔悴的夫人,一個是光澤滿面,體格豐滿的女僕。
-
在烏芬省裏住着一個巴希開人,名叫伊拉司。伊拉司的父親活着的時候,並不富裕,是個勤儉持家的人,勉強替他兒子娶了媳婦;不到一年自己就撒手長辭了。
-
那是一個春天的早晨,一輪赤日拖着萬道金霞由東山姍姍地出來,照着摩天攀雲的韓信嶺。
-
碧簫是一個女畫家,近來因爲她多病,惟一愛憐她的老父,伴她到這背山臨海的海豐鎮養病。
-
一一切都決定了之後,黃昏時我又到葡萄園中靜坐了一會,把許多往事都回憶了一番,將目前的情況也計劃了一下,胸頭除了梗酸外,也不覺怎樣悲切。
-
九月三號今天是星期日,她們都出去了。這屋子往日多麼熱鬧,如今只覺得空寂可怕。我無地方可去,也無親友可看,結果只好送她們去了,我孤身回來。
-
夢白畢業後便來到這城裏的中學校當國文教員,兼着女生的管理。雖然一樣是學校生活,但和從前的那種天真活潑的學生時代不同了。
-
許久了,我湮沒了本性,抑壓着悲哀,混在這虛僞敷衍,處處都是這箭簇,都是荊棘的人間。
-
遠遠的一帶楓樹林子,擁抱着一個江邊的市鎮,這個市鎮在左右的鄉村中,算是一個人口最多風景最美的地方。
-
紛擾的喊呼喧嚷之聲,由各個敞開的玻璃窗中發出。突然的一個驚恐,使得街頭上的小孩子們都楞楞地立住了。
-
兩年前在故鄉我曾偶然參加過一位親戚家豐盛的壽筵。那位常是好穿寶藍色馬褂的老人,他的年齡與資格自然是這個小地方“耆舊傳”中的人物。
-
阿富醒來的時候,太陽已經照在牀上。這使阿富有點驚異,他似乎從來沒有看到過自己的家是這樣的舒貼,和煦,光明,美麗。
-
星星,閃爍着,使她瞧不清楚;夜是深的,深的,……
-
上課鐘已經敲過半個鐘頭了,三個教室裏還有兩個先生沒有到。有一個是早就請了病假,別的一個大概還挨在家裏不曾出來校長先生左手提着一壺老白酒,右手挾着一包花生,從外面從從容容地走進來了。
-
一二月初二,好日子,土地老爺生日。太陽剛剛露出半邊面孔來,鄧石橋,什麼人都爬起來了。
-
銅邑人誰能明瞭鄒鹹親的身世?他初到銅邑,似乎帶來一種好感,迷濛着一般人的心靈,使人失掉觀察他的知覺,連他的住址也今天可以說是這裏,明天可以說是那裏的。
-
風聲不好,往北開的軍隊陸陸續續由溪鎮經過,每天總能見到好幾營,不消說,敵軍許是衝過了防軍的陣線又快壓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