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於漁好像有着過高的喜愛,幼小時爲了自己在河邊捉到一尾兩尾小魚弄溼了衣衫鞋襪爲母親責打的事時時有過;可是把小凳搬在門前,坐在那裏,遠望着漁船的捉捕卻被允許的。
-
對於火的喜愛幾乎也成爲自己的癖好,雖然時常爲父母警誡着,說那是最無情的之一呵,會把什麼都毀掉的。
-
傳言着一個善於扮演猴戲的伶人爲了逼真起見,自己就蓄養一頭馬猴,閒來揣摩它的動作。
-
在地上用粉塊寫着尺大的三個“飛白”字:“一人班。”這是在什剎海的最南邊,隔了一面殘缺的牆。
-
我該記得那是一個寒冷的天,在那近北的古舊的大城裏冬日自有它的威嚴。幾個人從茶店中出來,立刻拉起衣領,雖然只是十點鐘,已經是路靜人稀了。
-
苦痛和快樂我逡巡在苦痛和快樂的邊沿上,小心地邁着我的腳步;原以爲它們中間有遙遠的距離,不曾想它們卻是那麼相近。
-
豢養貓啊狗啊的興致,只是我的姊姊有的,用好話從親友那裏討了來是她,關心飲食沐浴的是她,爲着這些小動物流淚的也是她;自從被遣嫁了,她所豢養的貓狗,就死的死了,逃的逃了。
-
“……還是臘月天,桃花卻已開了,乍看到那一叢叢深紅淺紅,還以爲是另一種冬日的花樹,待走近了,果真是伴着春天的豔桃。
-
今天是北京大學第二十二週年的紀念日。承校長蔡先生的好意,因爲我不日就要往歐洲去了,招我來演說,使我能與諸位同學,有個談話的機會,我很感謝。
-
近來正是窘極,要想在聲樂範圍之內,找些有趣的題目研究,竟是左也找不着,右也找不着。
-
十八世紀英國的文壇上,坐滿了許多性格奇奇怪怪的文人。坐在第一排的是曾經受過枷刑,嘗過牢獄生活的記者先生狄福(DeFoe);坐在隔壁的是那一位對人刻毒萬分,晚上用密碼寫信給情人卻又旖
-
(赫伯特夫人編)前幾年當代散文家LoganPearsallSmith(皮爾索爾·史密斯)曾把美國哲學大家GeorgeSantayana(桑塔亞那)的著作裏最精粹的部分集做一本書(L
-
英國十八世紀有一位文學家大概是Fielding(菲爾丁)吧曾經刻毒地調侃當時的傳記文學。他說在許多傳記裏只有地名,人名,年月日是真的,裏面所描寫的人物都是奄奄一息,不像人的樣子;小
-
啊,這過去的時代啊!到處微微地鋪上了一層黃昏,陳列着些個軟弱的幻影。不躍動,只鎮靜而等待。
-
歲暮驚風駭浪之中傳來了消息,帶來了人們底嘶和吼。我們底纖細的神經戰慄了,而日子就一天一天地過去。
-
在寒風呼嘯的夜裏,拽着疲倦的腿,沿着碎石子鋪成的高低不平的路,我如同一個永遠也不休息的旅人,向着市外暫時寄住的家走了去。
-
—獻給已故的先生和友人許寂寞,難受的奴役,被奪的自由,無盡的秋冬,執拗的疾病……唉,可憐的,可憐的亞夫尼爾……—自屠格涅夫底《死》讀着別人對於舊友的追憶,我就會記起你來,深陷的眼睛
-
霧是沉重的,江面如同掛起了一層純白的罩紗,夜航的小船掛着紅燈,在白色的霧裏時隱時現,好像是失眠的人勉強地睜開的眼睛。
-
艮吉毅然決然地到南京去了。他動身的以前,有幾夜沒有睡覺;等到頭兒擱上枕子,就有無數的難題在他的腦髓攪擾,因爲他近來浮身在革命的高潮中上上下下,覺得非要換一種新生活不可。
-
同學們狂風掃落葉似的四散了,他一個人也只好循着原路朝學校裏走。他的體質很弱,來時居然能夠隨着大家沒有休息的跑到,現在幾乎走不動了,天氣頓時也變壞,沒起風,沒看見太陽。
-
學園公寓——自然是學生的公寓,而且是大學生,有自命將來做一個文學家者,有自命爲數學家者,種類繁多,等而下之,則是自認沒有多大的奢望,只想當一個律師。
-
趙先生今天簡直不舒服。趙先生是屬於快樂派的。他有愛人,有錢,一切都得意,又有天生的一副快樂脾氣,喜歡說笑。
-
風暴後的夜,我照例到火神廟去看我的小朋友。說是小,其實已經是二十來歲,但我要這樣稱呼他才稱心,吐一口熱氣可以把他吞進去似的。
-
陶家村在菱蕩圩的壩上,離城不過半里,下壩過橋,走一個沙洲,到城西門。一條線排着,十來重瓦屋,泥牆,石灰畫得磚塊分明,太陽底下更有一種光澤,表示陶家村總是興旺的。
-
近來沒有整時間容我執筆,久已着手的一部東西,終於不能成器。清閒的心,不時欲依然保住,結果便留下這一點點。
-
前門下電車的人很多,王鬍子是一個,誰知道他就是王鬍子呢?人叢中擠下一個鬍子來罷了。
-
民國紀元前一年,商務印書館的《小說月報》,就在那時發行。不知在第幾期上,看見了十首遊戲詩,題名叫做《都門窯樂府》,不經意的一讀,立刻就感覺到一種濃郁的趣味,於是讀了又讀,一直讀到背
-
雙流劉豫波先生與英國蕭伯納同年,都是九十一歲有零的老人。我們從報紙雜誌上,偶爾得到關於蕭伯納的記載,又從朋輩口中,偶爾聽到關於劉先生的傳說,使我們深深感到這兩位中外有名的老人,在八
-
大佛的臉最近世的中國人所幹出的事,已經很少不是故意在惹人發笑的了,比如袁世凱,要做皇帝就做皇帝好了,爲什麼要幹着那瞞不着人的選舉?又比如張宗昌到底是什麼東西,他也講起禮義廉恥,中國
-
前年的今日,在世界上,尤其是在中國境內,顯然有兩種相反的現象表現出來:一是悲哀的,一是欣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