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個人在田間的小徑上移動着,如同四條影子,各人懷抱着自己底寂寞和世界底愁苦。月色是迷濛的,村莊已經遙遠了。
-
大衆聽說是指佛教之僧侶團的。後來日本人把幾種有閒通俗小說題名爲大衆小說,不過,我們用不着去把它清算,我們曉得大衆乃無產階級內的大多數人便好了。
-
前中華職業學校校長顧蔭亭先生新自歐洲考察教育回國,足跡遍歷十數國,經時四年以上。
-
我愛着這沉默的相對與無言的深思。當我們同在那斗室,我沒有言語。我沒有說話底要求,只微微地感到我是在一個夢寐之中,然而這卻沒有一個夢所能有的那樣的真切。
-
鄉思在我的記憶中,我此生沒有這樣清閒過,我坐在食堂的一角上。這樣,我不必轉頭忽東忽西而能完全看見室內一切景象;尤其,勞煩我的耳目的形形色色的來路也只有兩面,使我覺得比坐在中間者更是
-
——魯迅先生逝世五週年雜感之二魯迅先生始終是一個作家、學者,乃至是一個思想家或批評家。他對於國家民族,對於社會,對於人類,都有熱烈真誠的愛。
-
低低的門,高高的白牆,當我走進天井,我又看見對面房子的許多小方格窗眼了。拾階登到樓上,四圍是憂鬱而晦黯的,那書架,那字畫,那案上的文具,那檐頭的竹簾……沒有一樣不是古香古色,雖然同
-
P兄:我是在桂林,從一月七日以迄於今,假如沒有什麼變動,自己也有耐性,大約可以呆到年底。
-
死一般靜寂的夜分。想起這與世界隔絕的生活,是怎樣也不能忍受的了。世界變成怎樣了呢?有生命活躍着和陽光照耀着的世界,現在不應當也是一樣地沉睡了吧?然而,世界之上有着災難,這裏也有着呻
-
文化產物,有各種多樣,但都可以用文字來表現,所以我們知道,文化可使用文字來批評。
-
《羅亭》是屠格涅夫有連續性的六部小說的第一部。原書起稿於一八五五年六月初旬,至七月末旬完稿。
-
伐木人底斧聲叮叮地響過濃密的山林,傳到寧靜的村中來了。午後的鄉村是沉睡着的,空氣之中罩着難耐的疲倦。
-
來津以後得見知堂老人所作《魯迅的故家》一書,署名周遐壽,一九五三年上海出版公司出版。
-
學校在西北城角外的珠泉街上,就許因爲學校裏有噴珠泉,所以才把這條街起下這個名字。
-
(吳魯夫譯註)近代的思想常常在古人的遺書陳言裏聽到了同情的聲音,有些人就趕緊將那舊書由書架上取下,拂去了多年的灰塵送到印刷局去,刊行種廉價的版本,十七世紀的斯賓羅沙就是近代人這樣子
-
醒來,聽見了如同呼喚着人名的風。是有月光照着那婆娑的樹影。不自主地來了恐怖和悽切,幾乎是想落下淚來,然而卻只隱忍。
-
我國人往往把文化和文藝混同着。如說文藝先行於文化,而哲學是在後面的,這樣說就似乎把文化和文藝的混同分開了。
-
一個人做事,在動手以前,當然要詳慎考慮;但是計劃或方針已定之後,就要認定目標進行,不可再有遲疑不決的態度。
-
天總是皺着眉頭。太陽光如果還射到地面上,那也總是稀微的淡薄的。至於月亮,那更不必說,他只是偶然露出半面,用他那慘淡的眼光看一看這罪孽的人間,這是孤兒寡婦的眼光,眼睛裏含着總算還沒有
-
早晨上兩課。第一課國文,講《史通·敘事篇》。篇中力說敘事應該省句省字,但本文鋪張排比的地方就不少。
-
識字有兩種:一種是小孩,女子,走卒在賬房先生旁邊學得幾個字。還有一種是上學;上學的裏面再有兩種:一種是“之乎者也”,一種是“父母兄弟,我的你的”。
-
我們待人,金錢的勢力有限,威勢的勢力也有限,最能深入最能持久的是感情的勢力,深切懇摯的感情,是使人心悅誠服的根源。
-
這分明是一個夢,然而,一切都是這樣真切的。他回來了,從遙遠的地方回來了。他顯得疲倦,但是在他底眼睛裏卻仍然停駐着那舊日的異樣的光彩。
-
自一九三一年以後,每年到這個時候,我總得給逼着寫一篇這樣的文章。這在我——不,應該說着全中國不願意做漢奸和亡國奴的人,——實在是一樁最大的苦痛!我們爲什麼要寫這樣的文章的呢?在我們
-
風啊,吹着罷,吹着我妹妹底墳墓。啊,風是吹着了在我妹妹底墳上啊!她如今死去了,風呀,她再不能隨着你而歌唱;她底傷心,如今已經沉寂在黑暗的土地上了啊!你呀,旋舞着而來的,你是去報告她
-
朝晨,當雲雀飛翔在空際,新晴的天色照着黎明底彩霞的時候,我是悵然了,如同由一個夢裏覺醒。
-
行列如同旋風,如同怒浪。我如同被拋擲了在暴風雨的海里。我踉蹌着,向前移動我底腳步。
-
從前有一位慈善家,冬天施衣,夏天施痧藥,年成不好還要開粥廠。這位員外的錢從哪裏來的呢?或是高利貸,或是收租,或是祖宗刮下來的地皮。
-
一個大學生的畢業之感是和中小學生不同的。他若不入研究院或留學,這便是學校生活的最後了。
-
思莊:來後還沒有給你信,旅中並沒有多少時間。每寫一封到北平,總以爲大家可以傳觀,所以便不另寫。連得三爺,老金等信,給我們的印象總是一切如常,大家都好,用不着我操什麼心,或是要趕急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