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越是逃离,却越是靠近你;我越是背过脸,却越是看见你;我是一座孤岛,处在相思水中;四面八方,隔绝我向你;一千零一面镜子,转映着你的容颜;我从你开始,我在你结束。
-
儿时长辈问起“更爱爸爸,还是更爱妈妈?”这种问题,我的答案都是“奶奶”。大人们听完便笑,将这件事转述给我的奶奶听,奶奶便和他们一起笑着。
-
老一辈的父母似乎都有个“通病”,那便是,无论何时何地,孰是孰非,只要看到自己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第一反应,就是拉在身后,即便孩子真的有错,也是率先挡在前面全揽,等着解决了眼前的问题
-
入秋,几场秋雨驱散了盛夏酷暑湿热,子夜时分,徐徐秋风送来阵阵清凉,经夏夜暑气熏蒸的人们早已进入梦乡。可是,李老师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仿佛秋凉并没有降下她的心火,烦燥不安,一点
-
天凉了,叶落了,脏水沟泛起了零星的冰碴,付秋菜便开始了。付秋菜是一个时间的节点,很多改变与它有关。比如,要穿上厚厚的棉袄棉裤和棉捂勒;家里和学校都要生起时而乖顺时而作妖的铁炉子。
-
2022,壬寅虎年,俗语说:“不怕山有虎,只愁虎下山”,预示虎年将是一个不平常的年份。果然,进入虎年,俄乌冲突的炮声打破了世界平静,看似短时间就能结束的局部冲突,伴随整个虎年还没有
-
其实,什么叫需要,我无法定义,是痴迷者梦寐以求的?或是无助者最后的底线?又或者是一个人活着的意义?我没有能明白,但我知道人总是需要着些什么,我认为叫信念。
-
某年月日,值旧书肆清仓甩卖,购入史铁生《我与地坛》一书。史铁生者,百余年前名作家云云。其书内漫漶不可辨识,唯于书边有笔记一二,歪歪斜斜,所记人地多不可考,而又不文不白,不若古文华采
-
去往苍黛山的途中有一处园林,依山而立傍水而居,从山上俯视小园,恰似美人珠花上一抹摄人心魄的点翠,故而取名“翠微”。翠微园东面临水,主河道清流激湍飞珠踏浪。
-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春有新绿,夏有繁花、秋有硕果、冬有飘雪,我们心中都有心仪的季节,我最偏爱的便是秋天。对秋天的喜爱和追捧,儿时便烙下了深刻的印记。
-
我的母亲姓周,她是个“70后”,是的,年过古稀的她,额前仅剩几丝倔强的黑发,嗓门儿却依然洪亮。她的声音,底气十足,穿透力不减当年,经常未见其人,就已先闻其声。
-
每当享受到东北小城—盘锦的秋无私馈赠时,总想把这美妙的体验分享给大家,提起笔来心里又十分忐忑。怕我这笨拙的文笔辜负了这片秋意,也担心小城在地理上能否撑起这片秋,似有过度渲染之嫌。
-
我不知道春天适合干什么,适合踏青吗?适合攀爬吗?又或者古人说二月天是草长适合莺飞的时候。提起草长与莺飞,恰又勾起许多回忆。
-
虽然已经离开那里了,但最怀念的仍是那片柿子林。那片柿子林几乎是上课的必经之路,沿着图书馆北边的小路走上秋实道就能看见它。
-
我出了车祸。回家的大巴上,窗外不消的雪粒被狂风裹挟,像一条怒气冲天的白龙,在路中央急速游走。下一个转弯处,大巴车猛地一斜,人们尖叫着倒向车的一侧,我还来不及叫喊,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
分享了东北小城——盘锦秋天的美妙体验后,朋友们也被小城秋天的美景、美食所陶醉,同时,很多朋友对小城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迫切想知道冬天的景致,特别是南方的朋友对东北的冬天充满了新奇。
-
在秦岭脚下有一座县城,县城依山傍水,不大,却人口稠密,谈不上繁华,却也追上了现代社会的发展。县城从东到西,被两条街道提携着,一条是金碧辉煌的现代化商业大道,一条则是几近废弃的老街道
-
倘若没有闹作为参照,那么静就失去了意义,世人在闹中认识世界,在静中审视自己,流连喧哗容易,了解自己却很难,难易之间,汝当何为?弃难而从易乎?静中参悟境界的高低,因人而异。
-
甫一进入腊月,离我最近的一家大型超市便拉开卖年货的架势,并且开设了春联专区,“一”字排列的几节壁柜,挂满了规格不一、大小各异的春联,俨然一片红彤彤的世界。
-
店员走到我的桌前,摆上了一碗混着尚未软化的泡面的金汤爆肚粉,顿时,我似一只饿狼般大口吸溜起来。我的食欲和回忆,无法控制地开始在胃里翻腾。
-
我们两个人的相遇,像所有美好青春里的电影一样。在盛夏的阳光照耀下,向往美好未来的青年学子在校园里抱着书在谈论学习,或是在旁就一个话题在争辩,抑或在谈论课外题。
-
不知不觉,仿佛季节只是一晃,又已进入冬天了。现在的冬天,有时是暖冬,有时是专家所言的多少年一遇的冷冬,但无论暖冬还是冷冬,总感觉似乎缺少点儿什么,比不得记忆里儿时的冬天,有滋味,有
-
同济的夏树葱郁,总让我想起茂密的童年。其中印象最多的,是那条连接了家和学校的小路。不知道是不是村民们都没有伐木换钱的门路,那些松树都长得高大,挤满了每寸土地。
-
春节回老家,下雪、炭火、砂糖橘是密不可分的,外面冰天雪地,屋里炉火旺盛,炭火烤的人脸上发烫,长辈们聊着天,我不动声色地一口气吃掉两斤砂糖橘,肚子即将罢工,嘴巴意犹未尽。
-
故乡一年一度的古会到了,我驱车赶回老家,不意,却遇见了前来我家赶会的银龙哥。照实说,我是吃了一惊的,没想到他会来。事先,父亲在电话里对我讲过,已经阻止了银龙哥来赶会——知道他身体不
-
一直以来,我对书籍都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在我看来,那是一种神奇的缘分。每当我陷入回忆的漩涡,一些书总能巧妙的在脑海中浮现。
-
《小说稗类》是一部面向小说爱好者的书籍,它的作者是著名作家张大春。这本书我尚未看完,但已获益匪浅。现以目录的章节为序,边写边总结所收获到的内容:一、小说的体系解这可以作为小说爱好者
-
近秋末,天凉。校车缓缓启动尾气喷出,扬起了周围的一阵烟沙,让人们下意识地捂起口鼻,眯起双眼。我是一个乡镇女孩,有一个比较拮据家庭,与大部分家庭一样,我们家过得是很平凡却又温馨的生活
-
转眼春已至,又到了一年最有生机的季节,虽还不是春风习习,却已是晓暮路易行了。今年的春季,来得异常晚,寒气未尽,风也余留着凉意。
-
写过了一篇散文《养兔记》,今又提笔,再记养兔之事。前文记述的是我在村里上小学时,饲养一对长毛兔的前前后后,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往事;本文要写的,则是我与一只又老又病的菜兔之间的零零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