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地品第二十二之三諸菩薩聞是,第四地行法。心皆懷喜悅,踊躍無有量。雨天衆寶華,雰如雪下。
鹹贊言善哉,金剛藏大士。他化自在王,與諸眷屬等。於上虛空中,心皆大歡喜。放衆妙光明,作天諸妓樂。
歌嘆佛功德,及諸菩薩衆。天諸采女等,各以清妙音。同聲稱讚佛,而說如是言:世尊久遠來,勤苦所求願。
無上正真道,於今始乃得。利益天人者,久乃得奉見。釋迦牟尼佛,今至於天宮。從久遠已來,大海相始動。
久遠無量世,今乃放妙光。衆生從久遠,今始得安樂。久乃方得聞,大慈悲德音。度諸功德岸,久遠今乃值。
聖王能悉破,憍慢我心等。無比可恭敬,而今得供養。能開諸天道,使得一切智。世尊甚清淨,無量如虛空。
不染於世法,如蓮華在水。處世最高大,猶如巨海中。須彌大山王,是故歡喜禮。如是諸天女,各以衆妙音。
敬心歌頌已,默然而觀佛。解脫月菩薩,請金剛藏言:願說得五地,行相之因緣。
金剛藏菩薩語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已具足第四地。欲得第五地。當以十平等心。何等爲十。一過去佛法平等。二未來佛法平等。三現在佛法平等。四戒淨平等。五心淨平等。六除見疑悔淨平等。七道非道淨平等。八行知見淨平等。九諸菩提分法轉勝淨平等。十化衆生淨平等。菩薩以是十平等心。得入第五地。菩薩住難勝地。善修菩提法故。深心清淨故。求轉勝道故,則能得佛。是菩薩得大願力故。慈悲心不捨一切故。得念慧道力故。修習福慧不捨故。出生方便故。欲得轉勝道上地明觀法故。受諸佛神力所護故。生定不退心故。如實知是苦聖諦。是苦集諦。是苦滅諦。是苦滅道諦。是菩薩善知世諦。善知第一義諦。善知相諦。善知差別諦。善知說諦。善知事諦。善知生起諦。善知盡無生諦。善知入道諦。善知一切菩薩次第成就諸地起如來智諦。菩薩隨衆生意。令歡喜故。知世諦究竟一乘故。知第一義諦。分別諸法自相故。知相諦諸法各異故知差別諦。分別陰界入故。知說諦以身心苦惱故。知苦諦諸趣生相續故。知集諦畢竟滅一切惱故。知滅諦至不二法故。知道諦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次第成一切菩薩地故。知如來智諦以信解力故。知非得無盡諦智。菩薩如是以此諸諦智。如實知一切有爲法。虛僞誑詐。假住須臾。誑惑凡人。菩薩爾時於衆生中。大悲轉勝。生大慈光明。得如是智慧力。不捨一切衆生。常求佛智慧。如實觀一切有爲法先際後際。知衆生從先際無明有愛故生。流轉生死。於五陰歸處。不能動發。增苦惱聚。是中無我。無我所。無衆生。無人。無知者,無壽命者,後際亦如是,如是無所有。而愚癡貪著。不知究竟有出無出。又作是念。凡夫衆生甚爲可怪。無明癡故。有無量身。已滅今滅當滅。如是生死。不能於身生厭離想轉更增長五道苦輪。生死水漂不能得返。歸五陰舍不能捨離。不知不畏四大毒蛇。不能拔出憍慢見箭。不能滅除貪恚癡火。不能破壞無明愚闇。不能乾竭愛著大海。不求十力大聖導師。常隨魔意於生死城。常爲諸惡覺觀所轉。如是苦惱。孤窮衆生無有救者,無有舍者,無有究竟道者,唯我一人獨無等侶。修習福慧。以是資糧。令此衆生。住畢竟淨。乃至得一切法中無礙智力。如是思惟。從正觀生於智力發願。所作一切善根。皆爲度衆生故。爲一切衆生求安樂故。爲利益一切衆生故。爲解脫一切衆生故。爲一切衆生無苦惱故。爲一切衆生無粗惡故。爲一切衆生心清淨故。爲調伏一切衆生故。爲滅一切衆生諸憂惱苦。滿其願故。
是菩薩住難勝地。不忘諸法故。名爲念者,決定智慧故。名爲智者,知經書意次第故。名爲有道者,自護護彼故。名爲有慚愧者,不捨持戒故。名爲堅心者,善思惟是處非處故。名爲覺者,不隨他故。名爲隨智者,善分別諸法章句義故。名爲隨慧者,善修禪定故。名爲得神通者,隨世間法行故。名爲方便者,善集福德資糧故。名爲無厭足者,常求智慧因緣故。名爲不捨者,集大慈大悲因緣故。名爲無疲倦者,常正憶念故。名爲遠離破戒者,深心求佛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故。名爲常唸佛法者,常令衆生離惡修善故。名爲莊嚴佛國者,種諸福德。莊嚴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故。名爲行種種善業者,求莊嚴佛身口意故。名爲常行精進者,供養一切說法菩薩故。名爲樂大恭敬者,一切菩薩方便中心無礙故。名爲心無礙者,常樂教化衆生故。名爲晝夜遠離餘心者,菩薩如是行時。以佈施教化衆生。愛語利益同事。亦教化衆生。又以色身示現。教化衆生。亦以說法。教化衆生。亦示諸菩薩行事。教化衆生。亦示諸佛大事。教化衆生。亦示生死過惡。教化衆生。亦示諸佛智慧利益教化衆生。菩薩如是修習。以大神力種種因緣方便道。教化衆生。是菩薩雖種種因緣方便。心常在佛。不失善根。又復常求轉勝利益衆生法。是菩薩利益衆生故。知世所有經書技藝。文章算數。金石諸性。治病醫方。乾消癩玻鬼著蠱毒等。妓樂歌舞。戲笑歡娛。國土城郭。聚落室宅。園林池觀。華果藥草。金銀琉璃。珊瑚琥珀。硨磲碼瑙。示諸寶聚。日月五星。二十八宿。佔相吉凶。地動夢怪。身中諸相。佈施持戒。攝伏其心。禪定神通。四無量心。四無色定。諸不惱亂。安衆生事。哀衆生故。出如此法。令入諸佛無上之法。菩薩住難勝地。值數百千萬億佛。恭敬供養。尊重讚歎。衣服飲食。臥具醫藥。親近聽法。聞法出家。而爲法師。說法利益。得轉勝多聞三昧。乃至過百千萬億劫。而不忘失。一切福德善根。轉勝明淨。譬如成煉真金。硨磲磨瑩。其光轉勝。菩薩住是地中。方便智慧力故。功德善根。轉淨明勝。下地不及。又如日月星宿。諸天宮殿。風持令去。不失法度。如是菩薩住難勝地。以方便思惟故。福德善根轉倍明淨。而不取證。亦不疾成於無上道。佛子。是名略說菩薩難勝地。菩薩住是地中。多作兜率陀天王,諸根猛利。悉能摧伏一切外道。有所作業。佈施愛語。利益同事。皆不離唸佛。不離念法。乃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智。常生是心。我當於一切衆生。爲首爲勝。乃至於一切衆生。爲依止者,佛子。是菩薩若欲勤行精進。須臾之間。得千億三昧。乃至能示千億菩薩。以爲眷屬。若以願力神通自在。復過是數。若干百千萬億劫不可計知。時金剛藏菩薩欲重明此義。以偈頌曰:
諸菩薩具足,四地行法已,思惟三世佛,戒心除疑悔。道非道知見,菩提化衆生。如是平等觀,得入第五地。
四念處爲弓,信五根爲箭。四正勤爲馬,四如意爲車。五力以爲鎧,破諸煩惱賊。勇健不退轉,直入第五地。
慚愧無垢衣,淨戒以爲香。七覺爲華鬘,禪定爲塗香。智慧與方便,種種念莊嚴。如是則得入,陀羅尼園林。
四如意爲足,正念爲頭項。慈悲明淨眼,利智慧爲牙。以空無我吼,破諸煩惱賊。如是人師子,能入第五地。
是菩薩已得,住於第五地。轉修勝淨法,皆爲佛道故。常行慈悲心,未曾有厭倦。常爲修習此,第五地行法。
深集二資糧,福德及智慧。種種方便力,上地明觀法。常爲佛所護,得成於念慧。次第能善觀,如實知諸諦。
苦集滅止道,世相第一事。說生起差別,無生如來智。如是觀諸諦,心微妙清淨。雖未能逮得,無障礙解脫。
以能有智慧,及與信力故。得勝於一切,世間諸智慧。如是觀諸諦,悉知有爲法。虛僞不真實,無一堅固相。
能得於諸佛,慈悲光明分。爲諸衆生故,專心求佛慧。知有爲先後,衆生甚可愍。墮在無明闇,愛因緣所繫。
是菩薩能滅,世間之苦惱。知法無壽者,猶如草木等。衆生常以二,煩惱因緣故。從於先世來,後世亦如是,
相續不斷絕,不能盡苦邊。於此生愍傷,我當度脫之。不能出五陰,不畏四大害。不拔諸邪箭,不滅三毒火。
不除無明闇,墮在大愛海。無有智慧眼,離大導師故。知如是事已,轉加勤精進。有所作起業,皆爲度衆生。
常住正念慧,有道有慚愧。堅心覺隨智,轉更令增益。修福慧無厭,持戒不羸弱。求多聞無倦,正修淨佛土。
種相好音聲,因緣無厭足。所作諸善業,皆爲利衆生。爲利世間故,造立經書等。金石性醫方,歌舞戲笑事。
堂閣及園林,衣服諸飲食。示種種寶聚,令衆得歡喜。佔日月五星,及二十八宿。地動吉凶相,夢書諸怪事。
佈施淨戒等,離欲修禪定。四無量神通,安樂世間故。大智慧菩薩,得此難勝地。供養萬億佛,從佛而聽法。
所修諸善根,皆悉得明淨。猶如硨磲寶,瑩磨於真金。譬如寶宮殿,風持不失法。世法所不染,如蓮華在水。
菩薩住是地,多作兜率王。諸根轉猛利,破諸外道見。所作諸善業,皆爲佛智慧。得佛力無畏,能度諸衆生。
是菩薩勤修,轉勝精進力。即能得千億,深妙諸三昧。供養千億佛,動千億世界。隨其所願力,過是數無量。
如是第五地,種種諸方便。上智慧大人,如法解說竟。第六地。諸菩薩聞說,上地之行相。
在於虛空中,雨衆妙珍寶。放清淨光明,供養於世尊,鹹贊言善哉,善哉金剛藏。無量億諸天,心皆大歡喜。
於上虛空中,雨種種珍寶。光明相綺錯,微妙甚可樂。香華諸嬰珞,幡蓋散佛上。他化自在王,與諸眷屬等。
雨衆妙寶物,雰如雪下。歌頌供養佛,稱歎金剛藏。鹹贊言善哉,快說諸地行。千萬億天女,於上虛空中。
作天衆妓樂,歌嘆佛功德。鹹作如是言,如來之所說,微妙無有量,能滅諸煩惱。諸法本性空,無有毫末相。
空無有分別,同若如虛空。無有去住相,亦無有戲論。本來常清淨,如如無分別。若人能通達,一切諸法性。
於有於無中,其心不動遙但以大悲心,爲度諸衆生。是名諸佛子,從佛口法生。常行於佈施,利益諸衆生。
本來雖清淨,持戒而堅心。雖本心無傷,而行於忍辱。雖知法性離,而行於精進。雖先滅煩惱,而入於諸禪。
雖先解法空,而分別諸法。寂滅智雖多,而求利世間。能滅諸惡者,名之爲大人。如是諸天女,百千種妙音。
稱讚歌頌已,默然而觀佛。解脫月菩薩,請金剛藏言:當以何行相,得成第六地。
金剛藏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已具足五地。欲入六地。當以十平等法。何等爲十。一以無性故。一切法平等。二以無相故。一切法平等。三以無生故。一切法平等。四以無成故。一切法平等。五以本來清淨故。一切法平等。六以無戲論故。一切法平等。七以不取不捨故。一切法平等。八以離故。一切法平等。九以幻夢影響水中月故。一切法平等。十以有無不二故。一切法平等。菩薩以是十平等法。得入第六地。菩薩如是觀一切法性。能忍隨順得第六地。無生法忍雖未現前。心已成就明利順忍。是菩薩觀一切法如是相。大悲爲首。增長大悲故。觀世間生滅相。作是念。世間所有受身生處。皆以貪著我故。若離著我,則無生處。一切凡夫。常隨邪念。行邪妄道。愚癡所盲。貪著於我。習起三行。罪行福行不動行。以是行故。起有漏心種子。有漏有取心故。起生死身。所謂業爲地。識爲種子。無明覆蔽。愛水爲潤。我心溉灌種種諸見。令得增長。生名色芽。因名色故生諸根。諸根合故有觸。從觸生受。樂受故生愛。愛增長故有齲取因緣故有有。於有起五陰身名爲生。五陰變名爲老。五陰滅名爲死。老死因緣。有憂悲熱惱。衆苦聚集。是十二因緣。無有集者,無有散者,緣合則有。緣散則無。菩薩如是,於六地中。隨順觀十二因緣。又作是念。不如實知第一義故有無明。無明起業是名行。依行有初識。與識共生有四取陰。依止取陰有名色。名色成就有六入。根塵合故有觸。觸因緣生受。貪樂受名爲愛。愛增長名爲齲從取起業名爲有。業報五陰名爲生。五陰變名爲老。五陰壞名爲死。死別離時。貪著心熱名爲悲。發聲啼哭。五識爲苦。意識爲憂。憂苦轉多名爲惱。如是但生大苦積聚。是十二因緣。無我無我所。無作者,無使作者,若有作者,則有作事。若無作者,則無作事。第一義中。無作者,無作事。又作是念。三界虛妄。但是心作。十二緣分。是皆依心。所以者何。隨事生欲心。是心即是識。事是行。行誑心故名無明。識所依處名名色。名色增長名六入。三事和合有觸。觸共生名受。貪著所受名爲愛。愛不捨名爲齲彼和合故名爲有。有所起名爲生。生變名爲老。老壞名爲死。又無明有二種作。一者緣中癡。二者爲行作因。行亦有二種作。一者生未來世果報。二者與識作因。識亦有二種作。一者能受生。二者與名色作因。名色亦有二種作。一者令識起相續。二者與六入作因。六入亦有二種作。一者能緣六塵。二者能與觸作因。觸亦有二種作。一者能觸所緣。二者能與受作因。受亦有二種作。一者覺憎愛事。二者與愛作因。愛亦有二種作。一者於可染中生貪心。二者與取作因。取亦有二種作。一者能增長煩惱。二者與有作因。有亦有二種作。一者能於餘道中生。二者與生作因。生亦有二種作。一者能起五陰。二者與老作因。老亦有二種作。一者令諸根熟。二者與死作因。死亦有二種作。一者壞五陰身。二者以不見知故。而令相續不絕。又無明緣諸行者,無明令行不斷。助成行故。行緣識者,令識不斷助成識故。識緣名色者,令名色不斷助成名色故。乃至生緣老死憂悲苦惱者,令死不斷助成死故。無明滅故則諸行滅。乃至生滅故老死憂悲苦惱滅。因滅故果亦滅。又無明愛取是三分。不斷煩惱道。行有二分。不斷業道。餘因緣分。不斷苦道。先後際相續故。是三道不斷。是三道離我我所而有生滅。又無明及行是過去事。識名色六入觸受是現在事。愛取有生老死是未來事。於是有三世轉。無明滅故諸行滅。名爲斷。三世相續說。又十二因緣說名三苦。無明行識名色六入名爲行苦。觸受名爲苦苦。愛取有生老死憂悲苦惱名爲壞苦。無明滅故諸行滅。乃至生滅故老死滅。名爲斷三苦相續說。又因無明諸行生。無明滅諸行滅。以諸行性空故。餘亦如是,無明因緣諸行生。以生縛說。無明滅故諸行滅。以滅縛說。餘亦如是,又無明因緣諸行生。是隨順無所有觀說。無明滅諸行滅。是隨順盡觀說。餘亦如是,如是逆順十種觀十二因緣法。所謂因緣分次第。心所攝。自助成法。不相舍離。隨三道行。分別先後際。三苦差別。從因緣起。生滅縛。無所有盡觀。
是菩薩隨十二因緣。無我無人。無衆生。無壽命者,離作者使作者,無主屬衆因緣。如是觀時。空解脫門現在前。滅此事餘不相續故。無相解脫門現在前。知此二種更不樂有唯大悲心教化衆生。無願解脫門現在前。菩薩修行三解脫門。離彼我相。離作者受者相。離有無相。悲心轉增。以悲心故。勤行精進。未滿菩提法欲令滿足。菩薩作是念。有爲法和合故增。離散則減。緣具故增。不具則減。我知有爲法過故。不應和合。具諸因緣。化衆生故。亦不畢竟滅有爲法。菩薩如是知有爲法無性。離堅固相。無生無滅。與大慈悲和合。不捨衆生。即得無障礙般若波羅蜜光明現在前。得是智慧具足修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緣。而不住有爲法。觀有爲法性寂滅相。亦不住其中。欲具足無上菩提法故。菩薩住現前地。得勝空三昧。性空三昧。第一義空三昧。究竟空三昧。大空三昧。合空三昧。生空三昧。如實離虛妄空三昧。略空三昧。離分別不分別空三昧。如是等萬空三昧門現在前。無相無願三昧亦如是,是菩薩住現前地。深心。決定心。真心。甚深心。不轉心。不捨心。廣心。無邊心。樂智心。慧方便和合心。如是等心。轉勝增長。隨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切論師不能傾動。入於智地。轉聲聞辟支佛地。決定向佛智。一切衆魔。及諸煩惱。所不能壞。安住菩薩智慧明中。修空無相無願解脫門。專以智慧方便行助菩提法。是菩薩住現前地。於般若波羅蜜偏勝。得明上順忍。以順是法無有違逆。菩薩住現前地。得見數百千萬億佛。恭敬供養。尊重讚歎。衣服飲食。臥具醫藥。親近諸佛。於諸佛所。聽受正法。如說修行。令佛歡喜。是人轉勝。知佛法藏。乃至無量百千萬億劫一切善根。轉妙明淨。譬如真金。以琉璃磨瑩光色轉勝。菩薩住現前地。以慧方便故。一切善根。轉勝明淨。餘地不及。譬如月明。能令衆生。身得清涼。四種風吹不能遏絕。菩薩住現前地。善根轉勝。能滅衆生煩惱之火。四種惡魔所不能壞。諸佛子。是名略說菩薩現前地。菩薩住是地。多作善化自在天王,智慧猛利能破一切增上慢者,聲聞問難不能窮荊有所施作。佈施愛語利益同事。皆不離唸佛。不離念法。乃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智。常生是心。我當於一切衆生。爲首爲勝。乃至於一切衆生爲依止者,是菩薩若欲勤行精進。於須臾間。得百千億三昧。乃至能示百千億菩薩。以爲眷屬。若以願力。能過是數。若干百千萬億劫。不可計知。時金剛藏菩薩。欲重明此義。以偈頌曰:
諸菩薩已得,具足五地行。知諸法無性,無相無生滅。本來常清淨,無有諸戲論。諸法常離相,不取亦不捨。
性空猶如幻,離二無分別。隨順如是行,得入第六地。住明利順忍,以智慧力故。觀察於一切,世間生滅相。
悉知諸世間,皆從無明有。無明若滅者,則無有世間。觀察因緣法,隨順第一義。而不壞緣報,所作及假名。
如實無作者,亦無有受者,如是觀有爲,如雲無實事。不知真諦義,名之爲無明。從是則生思,身口業行果。
從行故有識,即生於名色。如是次第起,生死苦惱聚。了達於三界,但從貪心有。知十二因緣,在於一心中。
如是則生死,但從心而起。心若得滅者,生死則亦荊無明二種作,緣癡作於業。乃至於老死,壞散五陰聚。
從於此事邊,具出於苦惱。是事若盡者,苦惱則亦滅。無明若具足,相續則不滅。因緣若盡者,相續則亦斷。
無明及愛取,即是煩惱道。行及有是業,餘分則是苦。癡行爲過去,識名色六入。觸受是現在,餘則未來世。
癡業識名色,六入名爲行。觸受是苦苦,餘分則是壞。癡從衆緣生,則有於諸縛。衆緣若滅者,諸縛則亦斷。
從因而生果,因滅則果滅。如是觀諸法,自性則皆空。隨順於無明,則有諸世間。若能不隨順,是則斷於有。
從是則有是,是無則無是。如是十種觀,甚深因緣法。因緣分次第,去來及現在。作不捨一心,分別有三道。
三種苦差別,生滅於縛法。無所有及盡,能行逆順觀。菩薩如是入,十二因緣法。知空如夢幻,無作者受者,
如是觀因緣,智者修於空。事滅不相續,入於無相行。知此二虛假,於中無所願。但以大悲心,愍度於衆生。
如是諸大士,修習解脫門。悲心愛樂佛,無量諸功德。知諸有爲法,皆從和合有。得萬空三昧,無相無願定。
智慧轉增進,入於上順忍。得於諸菩薩,無礙智解脫。如是諸善根,轉勝利明淨。供養無量佛,諸佛所稱讚。
於諸如來所,出家學佛道。入佛諸法藏,善根轉增長。猶以琉璃寶,瑩磨於真金。光明轉清淨,餘所不能及。
如月行虛空,清涼被一切。四種風所吹,不能令遏絕。菩薩智慧光,滅諸煩惱火。四魔不能壞,其義亦如是,
菩薩住是地,多作善化王。諸根悉猛利,能破增上慢。所作諸善業,皆悉隨智慧。聲聞諸問難,不能得窮荊
是佛子若欲,如是勤精進。須臾即能得,百千億三昧。見於百千億,十方世界佛。如秋清涼時,月光明淨好。
如是第六地,深妙難知見。聲聞所不了,大士略說竟。第七地。爾時諸天衆,在於虛空中。
雨香華珍寶,如雲散佛上。踊躍發妙音,鹹贊言善哉!善哉金剛藏,善知第一義。無量功德聚,人中之蓮華。
說此上妙行,利益諸世間。他化自在王,雨光明寶華。雰而供養,除憂煩惱者,諸天及天王,鹹發如是言:
若聞此地義,則爲得大利。時作百千種,上妙諸妓樂。諸天女稱讚,承佛神力故。諸佛最寂滅,能轉惡爲善。
一切諸世間,皆所共恭敬。雖出過世間,而示世間法。知身同實相,而示種種身。雖以諸言音,演說寂滅法。
而知於語言,無有音聲相。能過百千土,上妙供諸佛。知身佛國土,離相智自在。雖教化衆生,而無彼我想。
廣集大功德,不於中起著。以見取相故,三毒火然世。不取一切相,慈悲起精進。諸天及天女,歡喜設供養。
如是讚歎已,默然而觀佛。解脫月菩薩,請金剛藏言:大衆皆清淨,願說七地行。
金剛藏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已具足第六地。欲入第七地。從方便慧起十妙行。何等爲十。善修空無相無願。而以慈悲心處在衆生。隨諸佛平等法。而不捨供養諸佛。常樂思惟空智門。而廣修集福德資糧。遠離三界。而莊嚴三界。畢竟寂滅諸煩惱焰。而爲衆生起滅貪恚癡煩惱焰法。隨順諸法如幻如夢如水中月不二相。而起分別種種煩惱。及不失業果報。知一切佛國土空如虛空皆是離相。而起淨國土行。知一切佛法身無身。而起色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以自莊嚴。知諸佛音聲不可說寂滅相。而隨一切。起種種莊嚴音聲。知諸佛於一念中。通達三世。而知種種相。種種時。種種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隨衆生信解。作如是說。是名從慧方便生十妙行。菩薩摩訶薩修此妙行。如是方便慧現前故。名爲入七地。是菩薩住七地。入無量衆生界。入無量諸佛教化衆生法。入無量世界。入諸佛無量清淨國土。入無量諸法差別。入無量諸佛智得無上道。入無量諸劫數。入無量諸佛通達三世。入無量衆生欲樂差別。入無量諸佛色身別異。入無量諸佛知衆生志行諸根差別。入無量諸佛音聲語言令衆生歡喜。入無量衆生心心所行差別。入無量諸佛隨智慧行。入示無量聲聞乘信解。入諸佛無量說道因緣令衆生信解。入無量辟支佛智慧習成。入諸佛無量甚深智慧所說,入諸菩薩無量所行道。入諸佛無量諸說大乘集成事。令衆生得入。菩薩作是念。如是諸佛。有無量無邊大勢力。如是勢力。我應修集。得此勢力。不以分別。菩薩如是智慧思惟。修習大方便慧。安住佛智。以不動法故。常起種種度衆生道。無有障礙。行住坐臥。皆悉能起度衆生法。離諸陰蓋。住諸威儀。常不遠離如是想念。是菩薩於念念中。具足十波羅蜜。及十地行。何以故?是菩薩。於念念中。大悲爲首。修習佛法。一切迴向大智慧故。十波羅蜜者,菩薩以求佛道所修善根。與一切衆生。是檀波羅蜜。能滅一切煩惱熱。是屍波羅蜜。慈悲爲首。於一切衆生。心無所傷。是羼提波羅蜜。求善根無厭足。是毗梨耶波羅蜜。修道心不散。常向一切智。是禪波羅蜜。忍諸法不生門。是般若波羅蜜能起無量智門。是方便波羅蜜。求轉勝智慧。是願波羅蜜。諸魔外道不能沮壞。是力波羅蜜。於一切法相如實說。是智波羅蜜。如是念念中。具足十波羅蜜。是菩薩具足十波羅蜜時。四攝法。三十七品。三解脫門。一切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於念念中。皆悉具足。解脫月菩薩問金剛藏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但七地具足助菩提法。一切諸地亦能具足。金剛藏言:佛子。菩薩摩訶薩於諸地中。皆悉具足助菩提法。遠行勝故。於此地說。何以故?諸菩薩摩訶薩。於七地中。功行具足。入智慧神通道故。佛子。菩薩於初地發願緣一切佛法故。具足助菩提法。二地除心惡垢故。具足助菩提法。三地願轉增長。得法明故。具足助菩提法。四地入道故。具足助菩提法。五地隨順行世間法故。具足助菩提法。六地入甚深法門故。具足助菩提法。此第七地起一切佛法故。具足助菩提法。何以故?菩薩摩訶薩。於此地中。得諸智慧所行道。以是力故。第八地自然得成。佛子。譬如二世界。一定清淨。一定垢穢。是二中間。難可得過。欲過此界。當以神通。及大願力。菩薩亦如是,行於雜道。難可得過。以大願力。大智慧力。大方便力故。爾乃得過。解脫月言:第七菩薩。爲是淨行。爲是垢行。金剛藏言:從歡喜地菩薩所行皆離罪業。何以故?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隨地所行清淨不名爲過。佛子。譬如轉輪聖王。乘大寶象。遊四天下。見諸衆生。貧窮困惱。王雖無苦。而未離人。若舍王身。生於梵世。遊千世界。現大威力。爾時乃名離於人身。菩薩亦如是,從初地在諸波羅蜜乘。知一切衆生心所行事。及煩惱垢。不爲煩惱垢之所污。雖乘善道不名爲過。若舍一切所修功行。入於八地。爾時名爲乘清淨乘。悉知一切諸煩惱垢。不爲煩惱垢之所污。乃名爲過。諸佛子。菩薩住七地。過貪慾等諸煩惱垢。在此七地。不名有煩惱。不名無煩惱。何以故?一切煩惱不起故。不名有煩惱。貪求如來智慧。未滿願故。不名無煩惱菩薩住七地。成就深淨身口意業。是菩薩所有不善業隨煩惱者,悉已舍離。所有善業常修習行。又世間經書。如五地說自然而得。於三千大千世界。最爲希有。得爲大師。唯除如來八地菩薩。無有衆生深心妙行能與等者,是菩薩所有禪定神通解脫三昧。不隨禪生。所欲自在。菩薩住遠行地。於念念中。具足修集方便慧力。及一切助菩提法。轉勝具足。能入菩薩善伏三昧。善思義三昧。進慧三昧。分別義藏三昧。如實分別法三昧。堅固安住三昧。知神通門三昧。淨法界三昧。順佛教三昧。種種義藏三昧。背生死向涅槃三昧。如是具足百萬三昧。淨治此地。是菩薩得是三昧智慧方便善清淨故。深得大悲力故。名爲過聲聞辟支佛地趣佛智地。是菩薩住是地。無量身業無相行。無量口意業無相行。是菩薩清淨行故。得無生法忍。照明諸法。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菩薩住初地。有無量身業。無量口意業。已能過聲聞辟支佛地。金剛藏菩薩言:緣大法故過。非實行力。第七地實行力故。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壞。譬如生在王家。即勝一切。何以故?地尊貴故。其身長大。智慧成就。爾乃真實。勝於一切。菩薩亦如是,初發心時。勝於二乘。以發大願深心清淨故。今住此地。以智慧力。勝於聲聞及辟支佛。佛子。菩薩住七地。得甚深遠離無行。身口意業轉求勝法而不捨離。以轉勝心故。雖行實際。而不證實際。解脫月言:佛子。菩薩從何地來。能入寂滅。金剛藏言:從六地來。能入寂滅。今住此地。於念念中。能入寂滅。而不證寂滅。是菩薩成就不可思議身口意業。行實際。而不證實際。譬如有人。乘船入海。善爲行法。善知水相。不爲水害之所淪沒。如是菩薩住此七地。乘諸波羅蜜船。能行實際。而不證實際。菩薩如是以大願力故。得智慧力故。從禪定智慧生大方便力故。雖深愛涅槃。而現身生死。雖眷屬圍繞。而心常遠離。以願力故。受生三界。不爲世法之所污染。心常善寂。以方便力故。而還熾然。隨行佛智。轉聲聞辟支佛地。至佛法藏。而現魔界。雖過四魔。而現魔行。雖現外道行。而不捨佛濟。雖現身一切世間。而心常在出世間法。一切所有莊嚴之事。勝諸天龍夜叉乾闥婆阿脩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四天王,釋提桓因。梵天王,而不捨樂法愛法。菩薩成就如是智慧。住遠行地。值百千萬億那由他佛。恭敬供養。尊重讚歎。衣服飲食。臥具醫藥。供養諸佛。護持佛法。諸聲聞辟支佛智慧問難所不能壞。是菩薩哀愍衆生故。法忍轉淨。是菩薩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劫。善根轉勝。譬如真金。以諸好寶莊嚴間錯。轉勝明淨。餘金不及。菩薩亦如是,住遠行地。一切善根從方便智慧生。轉勝明淨。無能壞者,譬如日光。星宿月光所不能及。一切泥水悉能乾竭。菩薩亦如是,住遠行地。善根轉勝。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及。又能乾竭煩惱污泥。諸佛子。是名略說菩薩摩訶薩遠行地。菩薩住是地。多作他化自在天王,諸根猛利。能發衆生悟道因緣。所作善業。佈施愛語。利益同事。皆不離唸佛。不離念法。乃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智。常生是心。我當於一切衆生。爲首爲勝。乃至於一切衆生。爲依止者,是菩薩若欲如是勤行精進。於須臾間。得百千億那由他三昧。乃至能現百千億那由他菩薩。以爲眷屬。若以願力。自在示現。過於此數。百千萬億那由他劫。不可計知。時金剛藏菩薩。欲重明此義。以偈頌曰:
深智慧定心,具行六地已,一時生方便,智慧入七地。行空無相願,而修慈悲心。順佛平等法,而供養諸佛。
雖以智觀空,而修福無厭。雖能嚴三界,而心樂遠離。雖心常寂滅,而起滅惡法。行空不二相,而行慈悲心。
雖觀一切土,空若如虛空。而能善莊嚴,清淨諸佛土。雖知諸佛身,同法相無相。而種三十二,八十諸相好。
雖知音聲法,不可言說相。而嘆佛音聲,令一切歡喜。雖知於諸佛,一念中成道。而示時劫剎,引導諸衆生。
如是知諸方,則得法照明。菩薩如是者,即入第七地。住是地能觀,無量衆生行。亦知於諸佛,教化衆生法。
世界及劫數,諸法差別相。又知諸衆生,種種之慾樂。知說三乘法,令衆生信解。我應修教化,成就是衆生。
以如是思惟,方便慧和合。於四威儀中,常行如是道。於一一念中,能具菩提法。所謂施戒等,十種波羅蜜。
如是諸菩薩,所修之福德。皆與諸衆生,名檀波羅蜜。滅除心惡垢,名屍波羅蜜。不爲六塵傷,羼提波羅蜜。
能起轉勝法,精進波羅蜜。於是道不動,名禪波羅蜜。無生忍照明,般若波羅蜜。迴向於佛道,方便波羅蜜。
求於轉勝法,名願波羅蜜。無有能壞者,名力波羅蜜。能解如實說,名智波羅蜜。是助菩提法,念念皆能攝。
發於廣大願,緣於大法故。初地中功德,名之爲具足。第二地名爲,除諸心垢惡。第三願增明,第四地入道。
第五隨世行,第六入深法。得無生相分,漸漸而增長。第七集一切,具菩提分法。能起諸功德,及以一切願。
如是諸功德,令後八地中。一切諸所行,自然得清淨。遠行地難過,大智力所能。如二國中間,難可得過度。
在於七地中,不污如聖王。雖住於此道,不名一切過。若到於第八,菩薩智慧地。爾時過意界,住於智業中。
如梵王觀世,不得名爲人。菩薩罪不污,如蓮華在水。菩薩住是地,過諸貪慾等。不名有煩惱,亦不名滅荊
入是正道中,無有諸煩惱。願求佛道故,不得名盡者,於諸世間中,經書技藝事。文頌咒術等,自然能明瞭。
修習諸禪定,及諸神通等。無量心利世,是事皆能起。爾時此菩薩,過於二乘行。安住第七地,菩薩諸行中。
以初發心時,大願力故勝。今於此地中,自以智慧力。猶如國王子,生時姓尊貴。後以功行成,於諸人中尊。
住此得深智,轉發勝精進。念念入寂滅,而亦不取證。如人善乘船,入於大海中。雖行深水難,而不爲所害。
菩薩行轉勝,方便智慧故。功德悉備足,非世所能知。供養無量佛,其心轉清淨。如真金雜寶,間錯而莊嚴。
得佛智慧光,乾諸愛潤水。猶如日光明,消涸於泥澇。住是地多作,他化自在王。諸根悉猛利,通達諸道果。
若欲勤精進,得見百千億。那由他諸佛,願力復過是。七地智慧淨,人天及二乘。
皆非其境界,今已略說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