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年月日,值旧书肆清仓甩卖,购入史铁生《我与地坛》一书。史铁生者,百余年前名作家云云。其书内漫漶不可辨识,唯于书边有笔记一二,歪歪斜斜,所记人地多不可考,而又不文不白,不若古文华采
-
从天津站登上Z238次列车,扑面而来的压迫感如同车窗外蒸腾的热气流,浸润笼罩得让人无所遁形。很久没见这样持续的高温天气,也很久没见这般的密集出行。
-
不知不觉,仿佛季节只是一晃,又已进入冬天了。现在的冬天,有时是暖冬,有时是专家所言的多少年一遇的冷冬,但无论暖冬还是冷冬,总感觉似乎缺少点儿什么,比不得记忆里儿时的冬天,有滋味,有
-
父亲发来微信,说奶奶脑梗又犯了,刚被送到医院。奶奶不是第一次犯脑梗了,第一次是在新疆长达三个月的封禁期里,刺鼻的消毒水将她与子女的距离从小区与小区间相隔的一条马路变成两板封死的栅栏
-
炊烟袅袅,蒸腾着些许湿热的水汽,仔细闻竟掺杂着丝丝缕缕的菜香。街上,雨淅淅沥沥地,落尽三千繁华。团团簇拥如薄纱般轻盈的烟云,摇曳絮语。
-
“腊八”是只猫,胖乎乎的金渐层,只有六个月大。只要我的房门开启一条缝,腊八就会从隐身处飞奔而来,冲进屋巡视一番,或追扑窗帘下紫色的流苏,或卧在书桌旁悠然的舔毛,亦或干脆伸展腰肢就地
-
在那个被时间轻柔包裹的1988年春节前夕,中国的社会正缓缓掀开新的一页。那是一个改革开放初期,万物复苏,人们的生活开始泛起层层新意的年代。
-
我现在的年纪,童年离我并不遥远,许多趣事也没有遗忘…在乡村长大的小孩,童年是无拘无束的自由——呼朋引伴的,去感受田野上被风吹起一层又一层的稻浪,去结满柿子的树上比赛攀爬,又或去幽谧
-
去往苍黛山的途中有一处园林,依山而立傍水而居,从山上俯视小园,恰似美人珠花上一抹摄人心魄的点翠,故而取名“翠微”。翠微园东面临水,主河道清流激湍飞珠踏浪。
-
虽然已经离开那里了,但最怀念的仍是那片柿子林。那片柿子林几乎是上课的必经之路,沿着图书馆北边的小路走上秋实道就能看见它。
-
一直以来,农村夏天的傍晚都是一样的。晚饭过后,收拾停当,父亲便拖出一根细长的水管,一头接在水龙头上,一头紧攥在手里,这时早已守候多时的我便狠狠地把水龙头掰到底,能听到“呲”的一声,
-
一直以来,我对书籍都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在我看来,那是一种神奇的缘分。每当我陷入回忆的漩涡,一些书总能巧妙的在脑海中浮现。
-
午饭后,刚坐到电脑前,北天边一片阴暗,能够感觉到一点点的暗向南吞噬,这是要来雨的阵势。天气预报播报,下午1点至3点有中雨。
-
甫一进入腊月,离我最近的一家大型超市便拉开卖年货的架势,并且开设了春联专区,“一”字排列的几节壁柜,挂满了规格不一、大小各异的春联,俨然一片红彤彤的世界。
-
今年八月,姥爷与世长辞,我请了丧假,匆匆赶回老家,这也是我第一次深度参与葬礼。赶到时已是晚上,踏入那熟悉的老房子,堂屋已经被布置成灵堂,姥爷的遗像摆在桌上。
-
故乡是什么?故乡是幼时模糊却温暖的回忆。故乡的长街上,总有行人零零散散地走着。小贩们站在路边相互闲聊说笑,或卖糖葫芦、或磨刀、或卖鱼,偶有客人来,缓缓地挑选着商品,付了钱,便提拎着
-
晚上七点,天已经黑透了,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只剩下乐乐还没人来接。老师一边安慰哭泣的乐乐,一边联系着乐乐的父母。一直到了九点,乐乐才看见舅舅骑着摩托出现在门口,老师再三确认后,把乐乐交
-
我家“陈一先生”的别号是我起的,因大家常把有学问、有名望的女士称作“先生”,故我便为母亲起了“陈一先生”这一带有玩笑性的敬称。
-
天凉了,叶落了,脏水沟泛起了零星的冰碴,付秋菜便开始了。付秋菜是一个时间的节点,很多改变与它有关。比如,要穿上厚厚的棉袄棉裤和棉捂勒;家里和学校都要生起时而乖顺时而作妖的铁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