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哀經四無畏品第二十

佛告族姓子。如來至真。有四無畏諦住勇猛所作業者,吾爲至真平等之覺。自了如此。諸天世人沙門梵志魔王釋梵。不能障塞如來之法。言不曉了。成最正覺未之有也。何故如來名等正覺。了一切法悉爲平等無有偏黨。其凡夫法及與佛法,則悉平等故成正覺。其所學法及不學法緣覺之法。與菩薩法。至諸佛法悉亦等之。故曰正覺。其計世俗及於度世。有罪無罪有漏無漏。有爲無爲。有數無數。此二諸法亦悉等之。故成正覺。彼何故等以空故等。故曰爲等。諸見自然以無想等。想自然故。以無願等。三界自然故。以無想等。所想自然故。以無行等。行自然故。以無起等。所起自然故。以無依等。所依自然故。能如審等。三世自然故。以慧等。無明恩愛自然之故。以泥洹等。生死自然故。又族姓子。如來至真。於一切法如是平等。故成正覺。是故名曰平等正覺。如其如來曉了諸法成最正覺。如是建立住於大哀。便爲衆生。若干方便種種因緣。各爲如應而分別說,則歸命法因法而生。尋時滅盡苦惱之源。其此非師自稱爲師。不尊稱尊。未成正覺自謂正覺。是故如來於此儔類獨無所畏。超絕無侶而無倫匹。是爲如來十一之業。佛於是頌曰:

於諸法平等,由已成正覺。是故平等覺,如來而普現。其凡夫之法,佛法則亦等。所學不學法,及諸緣覺乘。

諸有世俗法,及與度世法。諸善不善行,泥洹一等類。解空及無相,棄捐於諸願。無生無所行,等見於此事。

等明如是業,所說亦如茲。因此度衆生,是爲大仙法。

佛復告族姓子。如來自知諸漏已盡。彼諸天人天上世間。無能譏謗如來至真敢言諸漏不盡者,所謂如來諸漏盡者,如來已脫愛慾之源。心解諸欲無所罣礙。又佛心者已度諸漏。蠲除一切塵勞之行無所罣礙。是故名曰如來至真。諸漏已盡故顯現世。以賢聖慧第一真諦。無敢當前能遮蔽法雨。當令除滅穢修之行使其造證。以故曰盡。無有不盡。未曾生盡。以此名爲盡。如來所盡。謂真諦者無所復盡。已無所盡此則無爲。其已無爲彼則無受。無在不在。此無處所。是謂興立。成諸如來住無所生。是諸法住如法界住。此爲應慧。如是應者,則無所應亦不滅度亦無所成。如是像法則不可得。諸漏形色亦不除漏。如來大哀住權方便。皆爲衆生而演經典使除諸漏。是爲如來十二之業。佛於是頌曰:

最勝已盡諸漏欲,未曾復有貪罣礙。人尊皆脫諸生死,已斷瑕穢無有餘。安住皆棄諸無明,未曾可得愚癡冥。人中師子諸餘見,是故無礙無慾塵。

安住所說隨其時,皆盡諸漏無死生。究察諸法無所有,豈能使盡復令長。其所盡者無伴黨,若已盡者假名盡。其有盡者二有爲,計彼又無於三相。

住於此界無取作,佛以聖慧度彼岸。曉了是以應說法,是爲安住十二法。

佛復告族姓子。如來悉了蔽礙塵欲諸罣惑法而無罣礙。天上世間諸天人民。無能堪任毀於如來言不應法。於彼何謂廢退於法。又有一事令法廢退。何言毀於如來爲不爲一。謂心憒亂不能專精。復有二法。一曰不慚。二曰無愧。復有三法。一曰身行惡行。二曰口出粗辭。三曰意念毒害。復有四法。二行於四至不可至。一曰忄龍悷。二曰瞋恚。三曰觸忌。四曰愚癡。復有五法。一曰殺生。二曰盜竊。三曰貪淫。四曰妄言:五曰醉酒。復有六法。一曰無恭恪心。二曰祕惜經典。三曰輕毀禁戒。四曰不隨定意。五曰不懷法念。六曰憍慢法師。復有七法。一曰自大。二曰甚慢。三曰重慢。四曰是我。五曰邪慢。六曰過諸貢高。七曰無能及我。復有八法。一曰邪見。二曰邪念。三曰邪言:四曰邪業。五曰邪活。六曰邪便。七曰邪意。八曰邪定。復有九法。謂九害惱。一曰我所敬者而輕蔑之。二曰今現輕蔑。三曰將來黨侵。四曰我所憎者而敬愛之。五曰今現欽敬。六曰將來欽敬。七曰曾侵毀我。八曰今現侵我。九曰將來侵我。緣是之故起惱害心。復有十法。謂十惡業。一曰殺生。二曰盜竊。三曰淫逸。四曰妄言:五曰兩舌。六曰惡口。七曰綺語。八曰無明。九曰鬥諍。十曰邪見。是爲所行從不順念。見應順法而不愛樂。墮於顛倒立在陰蓋。依倚邪見恩愛之弊,則失正法違遠妨廢。身口心行如來悉知。如其所知知諸蔽礙。所說如審。如是法者致於蔽礙。當除此法。已能除去故爲說法。令諸衆生去諸陰蓋超然則出。是爲如來十三之業。佛於是頌曰:

諸最勝曉了法,其習此不得脫。著心懷不能捨,謂不知羞慚者,身口意亦如是,初未能將護斯。貪瞋恚癡恐懼,犯殺生偷竊人。

犯人妻妄語醉,六失行七憍慢。說於八邪脫門,皆妨廢解脫跡。若不能制其意,乃及十不善句。由不捨不順念,是等類未解脫。

見隨逐顛倒著,而依猗放逸誼。不當習如是法,可成茲人中尊。

佛復告族姓子。如來曉了賢聖所行。尋造平等盡苦惱。衆生習善因是得生。若造平等便滅患害。假使諸天世間人民。不能障蔽如來正法。謂於至尊。不應衆聖之所宗奉不任大道。佛永無畏。何謂所宗。謂一乘道淨衆生。有二法。一曰寂然。二曰所願。復有三法。一曰空。二曰無想。三曰無願。復有四法。謂四意止。一曰身意。二曰痛癢意。三曰思想意。四曰法意。復有五法。一曰信根。二曰精進根。三曰意根。四曰定根。五曰智根。復有六法。一曰唸佛。二曰念法。三曰念衆。四曰念施。五曰念戒。六曰念天。復有七應法。一曰意覺意。二曰法覺意。三曰精進覺意。四曰歡悅覺意。五曰信覺意。六曰定覺意。七曰護覺意。復有八應法。一曰正見。二曰正念。三曰正言:四曰正業。五曰正活。六曰正便。七曰正意。八曰正定。復有九應法。一曰第一禪。二曰第二禪。三曰第三禪。四曰第四禪。五曰虛空慧正受。六曰以慧正受。七曰不用慧正受。八曰有想無想而爲正受。九曰滅於一切諸痛思想正受。復有十應法。一曰離殺生。二曰離盜竊。三曰離貪淫。四曰離妄言:五曰離兩舌。六曰離惡口。七曰離詈罵。八曰離綺語。九曰離瞋恚。十曰無邪見住於正業。是謂應行。離於所生。是爲諸善三十七品。合集戒品成於定品合於慧品究竟解品。通達度知見品成賢聖諦離於所生。複次所謂離於所生。謂修行平等賢聖之事。所謂應賢聖者,彼無法品若二不二有權無權。有進或退若生不生無受無舍。道所越度諸不平等二事之行。諸法無二,則如審慧修所依生。如來以此無所生行。爲衆生說。若能行此衆生歸斯尋盡苦惱。是爲如來第十四業。佛於是頌曰:

近斯清淨,至不可量,人所依猗。逮到清淨,最勝普聞,而悉知之。已知經典,樂說甘露,至乎衆善。無數諸法,道品清淨,爲佛世尊,

勇猛習此,而得解脫,十力所演。無有所處,如應順念,滅盡塵勞。方便等法,無憂豐茂,不依於法。不猗非法,逮平等脫,精進平均。

其緣善德,不依道法,慌惚虛無。如空無念,猶如幻化,如夢所見。彼則得度,生死所趣,是爲十力。所行之業,人所獲致,於所周旋。

是以大哀,而度脫之,興隆慈愍。

故無等倫。

上一頁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