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吟

  幸虧找到了小石。這一年的夏天特別熱,整個夏天我以麪包和涼開水作爲午餐;等太陽下去,才就從那蟄居小樓的蒸烤中溜出來,噓一口氣,兜着圈子,走冷僻的路到他家裏,用我們的話,“吃一頓正式的飯”。

  小石是一個頑皮的學生,在教室裏發問最多,先生們一不小心,就要受窘。但這次在憂患中遇見,他卻變得那麼沉默寡言了。既不問我爲什麼不到內地去,也不問我在上海有什麼任務,當然不問我爲什麼不住在廟弄,絕對不問我如今住在什麼地方。

  我突然的找到他了,突然每晚到他家裏吃飯了,然而這彷彿是平常不過的事,早已如此,一點不突然。料理飲食的也是小石一位朋友的老太太,我們共同享用着正正式式的剛煮好的飯,還有湯——那位老太太在午間從不爲自己弄湯菜,那是太奢侈了。——在那裏,我有一種安全的感覺。直到有一次我在這“晚宴”上偶然缺席,第二天去時看到他們的臉上是怎樣從焦慮中得到解放,才知道他們是如何理解我的不安全。那位老太太手裏提着剷刀,迎着我說:“哎呀,鄭先生,您下次不來吃飯最好打電話來關照一聲啊,我們還當您怎麼了呢。”

  然而小石連這個也不說。

  於是只好輪到我找一點話,在吃過晚飯之後,什麼版畫,元曲,變文,老莊哲學,都拿來亂談一頓,自己聽聽很像是在上文學史之類,有點可笑。

  於是我們就去遛馬路。

  有時同着二房東的胖女孩,有時拉着後樓的小姐L,大家心裏舒舒坦坦的出去“走風涼”。小石是喜歡魏晉風的,就名之謂“行散”。

  遛着遛着也成爲日課,一直到光腳踏屐的清脆叩聲漸漸冷落下來,後門口乘風涼的人們都縮進屋裏去了,我們行散的興致依然不減。

  秋天的黃昏比夏天的更好,暮靄像輕紗似的一層一層籠罩上來,迷迷糊糊的霧氣被涼風吹散。夜了,反覺得亮了些,天藍的清清淨淨,撐得高高的,嵌出晶瑩皎潔的月亮,真是濯心滌神,非但忘卻追捕,躲避,恐怖,憤怒,直要把思維上騰到國家世界以外去。

  我們一邊走着,一邊談性靈,談人類的命運,爭辯月之美是圓時還是缺時,是微雲輕抹還是萬里無垠……

  小石的住所朝南再朝南。是徐家彙路,臨着一條河,河南大都是空地和田,沒有房子遮着,天空更暢得開,我們從打浦橋順着河沿往下走往下走,把一道土堆算城牆,又一幢黑魆魆的房屋算童話裏的堡壘,聽聽河水是不是在流。

  走得微倦,便靠在河邊一株橫倒的樹幹上,大家都不談話。

  可是一陣風吹過來了,夾着河水污濁的氣味,薰得我們站起來。這條河在白天原是不可向邇的。“夜只是遮蓋,現實到底是現實,不能化朽腐爲神奇!”小石嘆了口氣。

  覺着有點涼,我隨手取起了放在樹幹上的外衣,想穿。“嘎!”L叫了起來,“有毛毛蟲!”外衣上附着兩隻毛蟲呢,連忙抖拍了下去。大家一陣忙,皮膚起着慄,好像有蟲在爬。

  “不要神經過敏了,聽,叫哥哥在叫呢。”

  “不,哪是紡織娘。”

  “哪裏,哪一定是銅管娘。”

  “什麼銅管娘,昆蟲學裏沒有的名字。”

  其實誰也沒有研究過昆蟲學。熱心的爭論起來了,把毛毛蟲的不快就此抖掉。

  “聽,那邊更多呢。”

  一路傾聽過去,忽然有一個孩子的聲音叫:

  “在這裏了。”

  那是一個穿了睡衣褲的小孩,手裏執着小竹籠,一條辮子梢上還繫着紅線,一條辮子已經散了,大概是睡了聽見叫哥哥叫的熱鬧又爬起來的。

  “你不要動,等我捉。”鐵絲網那邊的叢莽中有一個男人在捉,看樣子很是外行,拿了盒火柴,一根根划着。

  秋蟲的聲音到處都是,可是去捉呢,又像在這裏,又像在那裏,孩子怕鐵絲網刺他,又急着捉不到,直叫。

  小石也鑽進叢莽裏去了。

  一個騎自行車的人經過,也停下來,放好了車,取下了車上的電石燈,也加入去捉了。

  這人可是個慣家,捉了一會,他說:“不行,這樣,你拿着燈,我們來捉。”原來的男人很聽話的趕快把燈接過來,很合拍的照亮着。

  果然,不一會,騎自行車的人就捉到了一隻,大家鑽出來,孩子喜歡得直跳。

  騎自行車的人大大的手裏夾着叫哥哥,因爲感覺到大家欣賞他的成功而害羞,怯怯的說道:“給誰呢?給誰呢?”

  原來在捉的男人就推給小石說:“先給他吧,他不會捉的。”孩子也說:“給你吧,我們還好再捉。”

  小石被這親熱的退讓和贈予弄得不好意思起來,連忙走開去,說:“哪裏,哪裏,我原不想要,我是幫你們捉的,”想想自己又不會捉,又改說,“我不過湊湊熱鬧。”

  我們也說:“小妹妹別客氣了,把它放在籠子裏吧,看跳掉了。”

  那個孩子才歡歡喜喜感謝地要了,男人和騎自行車的又鑽進叢莽中去。

  小石一邊走,一邊笑,一邊咕嚕:“我又不是小孩子,推給我做什麼。”

  L說:“人家當你比那個小孩還小啦,這又有什麼可臉紅的呢。”

  於是小石就辯了:“月亮光底下看得出臉紅臉白麼。”

  其實我們大家都飫飲這善良的溫情而陶然了。

  走得很遠,回過頭去,還看得見叢莽裏一閃一閃亮着自行車的摩電燈。
上一頁
作者:鄭振鐸
类型:散文随笔
总字数:1872
阅读量:128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