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摩多羅禪經修行勝道升進分第六

功德住升進,及餘方便攝。修行一切地,共地不共地。

功德住升進,彼依勝道起。種種相行義,今當說善聽。梯揥既已起(心住處名),修行心愛樂。如是愛樂心,巧便功德住。

慧者善方便,起意勤修行。如其功德住,是則巧方便。將入微妙境,勿隨流注想。慧者攝心住,如應善受持。

所住妙功德,澄淨無垢濁。具足無減少,清淨安隱住。淳一普鮮明,凝定而不動。是緣由感有,時過復歸無。

色相次第起,種種衆相生。修行正思惟,身心生喜樂。於是功德住,具足攝止觀。既能起身樂,心亦正安隱。

自地亦他地,功德住升進。是今當略說,修行廣分別。修行三摩提,巧便隨順念。智者開慧眼,說名爲功德。

心足處安立,說名功德住。聖道修對治,說名功德進。對治諸聖行,功德住升進。隨地過噁心,所起悉能除。

修行勤精進,功德利增廣。信戒聞舍慧,無貪恚癡根。欲精進慚愧,除喜不放逸。悅樂念定舍,正智餘善法。

如是一切種,自地離諸垢。其功德住立,即隨地對治。是由精進力,助善長養心。何於彼地中,種數不攝受。

功德住升進,自地以廣說。自地善根力,他地功德生。修行最勝義,此相今略說。自地既增上,餘勝淨法生。

當知是功德,他地而升進。無量行方便,一切諸度法。種種對治相,他地功德起。謂於初念處,三念兼已修。

暖來及頂忍,世間第一法。見道思惟道,無學道亦修。諸禪與神通,無量無色定。正法道品分,究竟漏盡智。

背舍一切入,妙願智清淨。身念善根力,乃起是諸法。微妙功德相,一切隨順生。若住繫心處,是則自地相。

其相起在身,亦現亦復觸。有時說近果,有時說非近。或復有與果,或空無所與。所謂近果者,是相近邊住。

若彼果不近,當知是相遠。若使現而觸,是即與果相。雖現而不觸,空相無功德。譬猶無果樹,華繁而無實。

如人冷渴逼,遠見有水火。彼終不起觸,但見相亦然。空無功德故,於身無快樂。喜悅極增長,息樂及寂止。

身心受斯樂,是說與果相。功德及餘法,自地與他地。升進相迴轉,四種俱亦然。一切升進相,殊妙種種印。

蓮花衆寶樹,靡麗諸器服。光炎極顯炤,無量莊嚴具。慧說爲勝道,功德住升進。所起諸妙相,我今當具說。

修行者諦聽,於上曼荼邏。淳一起衆相,流光參然下。清淨如頗梨,其光充四體。令身極柔軟,又復從身出。

漸漸稍流下,隨其善根力。遠近無定相,彼成曼荼邏。勢極還本處,根本種性中。其相三階起,功德住五相。

功德進五相,不壞功德二。半壞功德二,盡壞功德一。復還繫心處,住本種性已,流散遍十方(十相生),功德十相上(十相各生十相)。

各復一相現,又於流散邊。生諸深妙相,於彼深妙際。復生深妙相,上下輪諸相。亦復如是現,於彼三階處。

種種雜相生,自相各已滅。唯彼總相住,諸雜既已無。寂靜行迴轉,此三曼荼邏。境分猶不移,順本功德住。

自體如前說,入息三摩提。遍充滿下方,出息三摩提。遍充滿上方,二俱滿十方。正受妙甚深,如是隨意者,

是謂法自在,清淨繫心處。無法而不求,既生有長養。成就諸功德,如天曼陀樹。曼陀池生長,功德住升進。

種種衆妙相,是義我已說。

上一頁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