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摩多羅禪經修行方便道安那般那念退分第一

前禮牟尼尊,熾然煩惱滅。流轉退住者,度以升進道。修行微妙法,能離退住過。

亦滅一切惡,成就諸功德。

佛世尊善知法相。得如實智慧。滅煩惱盛火。出熾然之宅。乘諸波羅蜜船。度無量苦海。以本願大悲力故不捨衆生。爲諸修行說未曾有法。度諸未度令得安隱。謂二甘露門。各有二道。一方便道。二曰勝道。清淨具足甚深微妙。能令一切諸修行者出三退法。遠離住縛增益升進。成就決定盡生死苦。究竟解脫兼除衆生久遠癡冥。佛滅度後尊者大迦葉。尊者阿難。尊者末田地。尊者舍那婆斯。尊者優波崛。尊者婆須蜜。尊者僧伽羅叉。尊者達摩多羅。乃至尊者不若蜜多羅。諸持法者以此慧燈次第傳授。我今如其所聞而說是義。

我今如所聞,演說修行地。方便勝究竟,如其修所生。修行於善法,先當知四種。退減住升進,決定諸功德。

修行退減時,令住法不生。亦不能升進,是今當略說。先當起等意,習行慈心觀。須臾止瞋恚,令暫息不行。

煩惱暫止息,次當淨屍羅。屍羅既清淨,三昧於中起。三昧已修起,觀察應不應。善知應不應,修向所應作。

既向所應作,專念繫心處。已能樂彼處,正觀依風相。正觀依風時,其心猶馳亂。止心在入息(安般者二種一見二觸鈍根不見)。

如系調御馬,心既止入息。思惟正憶念,冷暖與輕重。柔軟粗澀滑,修行諦覺知。隨順善調適,於觸復不了。

是說修行退,數一以爲二。數二以爲一,至九猶錯亂。是說修行退,若於修行退。更數從初起,十數滿足者,

遠離諸過行,不修與過修。或有異修起,有此諸過生。是說修行退,修行若俱數。心據生惑亂,惑亂若增長。

是說修行退,氣息不通流。衝擊於鼻面,頭頂悉苦痛。內或絞風起,息亂失其道。而彼不知治,身體極燒熱。

其心生憒亂,四種既錯亂。依風極違諍,修行欲令息。而不善方便,不知對治法。是必疾退減,修行緣入息。

而反緣出息,修行緣出息。而反緣入息,於二心俱淨。是應修行果,寂止定意生。而復更求數,有此諸過謬。

是皆修行退,急喘而安般。則令唸錯亂,由是錯亂念。修行心發狂,其心發狂故。不知應不應,於二無分別。

是說修行退,修行數已成。息去亦隨去,去已處處住。於彼善觀察,既觀令息還。還已起清淨,不善知六種。

是說修行退,長短悉分別。遍身盡覺知,身行漸休息。一切應決了,於此不善知。是令修行退(身念處四勝竟),知喜亦知樂。

勤方便意行,當複製心行。令不至掉亂(受念處四勝竟),次分別知心。修行正觀察,又生欣悅心。還復攝令定,非是不定心。

定已心解脫(心念處四勝竟),善修解脫者,不令心退沒,若入退減分。則無有解脫,觀察無常斷。離欲與滅盡,出息入息滅。

是名修行勝(此四相似法念處),如是十六行。自在心迴轉,覺觸之所獲。見得亦復然,若於見與觸。不善識分際,是過應當知。

無智令修退,修行上增進。不應緣於下,緣下亦如是,不應上增進,若見二增進。心住而等觀,任之則自成。

還到修行處。

方便道安般念退分第一竟。

上一頁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