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摩多羅禪經修行勝道住分第四

勝道修正觀,相行念已成。不善升進法,是則住所縛。

愛著所緣境,進業心懈怠。由是縛所縛,不能至勝處。或有不可動,非軟亦非堅。或強極牢密,亦如金剛像。

有此五障閡,不進亦不退。是則住縛相,遠離升進道。亂光及黑闇,忍自身不現。譬燃濁油光,亦如翳目視。

光明不顯發,背舍諸喜樂。寂止息樂分,彼終不復生。猶如堅實物,而有濡相現。或時修行者,住相亦復然。

相非隨所欲,而起隨欲想。雖欲令隨意,終不從所樂。謂相非所留,而欲強制持。如是違反念,則爲住所縛。

是想已成就,當知非所制。住彼去留相,能到最勝處。欲令涌作沒,或欲高爲下。於去欲使來,於住不欲住。

滅時欲不滅,終不如所欲。修行住生滅,所行常轉進。諸法相已成,終不捨自相。若不捨自相,自相則顯現。

薄皮覆不淨,令不見身穢。威儀及衆具,利樂翳身苦。相似次第生,前後續無間。隱蔽非常相,令不見身變。

施作服用受,攝持吾我相。能憶念本事,隱身非我觀。是諸相似相,修行不分別。於彼起愛樂,而生功德相。

染著妄想生,不復樂升進。不能取勝法,住過日增長。非我相似相,此等不迴轉。如是不迴轉,行者癡惑生。

無智住所縛,系著於彼處。樂著生諸過,是相今當說。爾炎漸損壞,分離及交亂。破散叵和合,是則住相縛。

於身不巧便,自生分離想。交亂或塵碎,是爲住所縛。守常無異想,衆色不次生。種種衆妙想,亦不次第起。

流出而不住,其身漸消減。相或來複去,修行不增長。寂止既不生,於身無長養。心不起悅樂,是說不淨舍。

彼不清淨舍,所見不鮮白。亦不能升進,亦復不退轉。如戲沙門像,少時生悅樂。譬如借衣服,亦如夢所見。

爲命不清淨,諂曲及餘惡。聚落知識所,自顯其功德。覆藏諸過惡,犯罪不發露。及餘一切縛,垢污修行者,

彷彿有事相,而便起實想。未熟謂爲熟,未滅想已滅。方便不等滿,而欲求升進。如部含穟苗,是則住所縛。

業始無方便,相現堅守持。過進心矜舉,如是住所縛。或有修行者,而起斷常見。是見令心亂,則爲縛所縛。

或有修行者,身身細微觀。彼爲住所縛,厭心不增長。厭心不增進,不能離貪慾。若不離貪慾,何從有解脫。

解脫不成就,終不得漏盡。不斷諸漏者,則無實智慧。於彼身念處,住相已分別。受心法念處,如是應廣說。

修行心不悅,彼喜亦不生。身無寂止樂,當知是住相。修行所受獲,信戒聞舍慧。常守其少分,是則爲住相。

有住縛比丘,往到阿難所。迷於所住相,是今當略說。得無相三昧,六年住所縛。樂欲聞所說,常隨逐阿難。

不能進所業,亦復不退轉。住於住境界,不得解脫道。不來亦不去,解脫已而住。住已復解脫,解脫已還縛。

或有修行者,住在不退地。微細煩惱起,而不能覺知。不覺煩惱故,不能到勝處。於地無分別,亦無有退過。

地諸過不起,如是止於住。或於住分中,而失衆妙相。衆妙相雖滅,意猶順彼地。意順彼地時,餘分樂相生。

已有少樂故,心依寂止住。因其寂止心,自謂作已作。安止不具足,不得具足果。無智翳心目,而自謂爲智。

修行無智障,不覺所應用。覺所應用者,於地能究竟。彼住共地中,種種垢所污。若使修行者,成就不共地。

如是知過患,彼終不爲縛。不識煩惱過,愚癡無實智。於禪覺吉安,猶如象系樹。修行觀爾炎,莫知所起處。

從其所依出,而自不能知。不涌亦不沒,不見相所起。亦不知滅處,過亦無過是。所說諸障礙,皆是堅住相。

謂不由彼住,斯非明智說。興造諸過患,若干因緣縛。能用諸對治,衆妙復顯說。所尊不恭敬,亦不捨憍慢。

自隱覆其過,不向明者說。我年既衰老,已爲衆所棄。或能失利養,令我生苦惱。心常懷憂畏,深慮長嘆息。

我後當死時,將欲作何計。隱過心憂惱,愚惑作所縛。橫自生罪累,失大功德海。味著現法樂,貪餐黠無慧。

棄捨後世果,興此諸過惡。如是諸住縛,所起各各異。修行無怯劣,能治所應治。怯劣無方便,自謂無由進。

是則甚難拔,如象溺深泥。如是甚難拔,懈怠心所欺。長夜沒住泥,熱迫而趣死。業行煩惱報,爲此三障覆。

無智無勢起,永爲住所沒。久遠積癡冥,業行諸煩惱。繫縛斯等類,迷亂不自在。習近諸過惡,遠離善功德。

令其意匆擾,如箭旋虛空。蛇毒盛充滿,蝮蠍惡龍處。巨海深無底,無澤大火聚。盲人近彼遊,闇往而不見。

修行住所縛,其過亦如是,住過多無量,升進德亦然。如海無涯底,是深不可量。世間無知障,真實慧爲燈。

持燈無放逸,彼明終不滅。善說住分過,縛諸無黠者,決定知境界,究竟非我分。種種過所縛,是縛非一相。

當知業衆緣,唯佛能覺了。

上一頁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