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尋找着,在春底懷中,想得到一枝桃花;春是這般的美麗。我幾乎沉醉了,在春底懷中,但是我仍然繼續着找尋。
-
每當深夜到來,我往往淪入沉思。當爐火奄息,夜寒加重的時候,我往往蜷縮着我自己在我底斗室之中默察着每一個細微的聲響。
-
當我疲倦的時候,我會停止一切的思慮,頹然默坐,而你,就以往常我所常見的你底姿態,而翱翔在我底眼前了。
-
野之號叫!豺狼全下山來了,在靜夜。被飢餓所驅逐着,衝突,向着田野,無數的狼,紅着眼,拖着瘦長的尾巴。
-
松林不斷地喟嘆着,說着我父親底聲音。鳥鵲在月下鳴噪了—不安定的今夜晚啊!有我父親底臉面現出來,朦朧地,好像是掛在松林底那一端,一個枝丫上頭。
-
倚着樓窗,在這凌亂的小房,心裏感覺到煩惱和憤怒。望出去,是熟識的煙囪。黑煙洶涌着,瀰漫着成爲大團。
-
有風吹來的時候,檐鈴就叮叮地響着了。古暗的生活啊!每一次聽了檐鈴曲,就默默地計算起來在這幽暗的屋子居留過多少時日。
-
寂寞的童年,悲慘的童年,被埋在古屋裏的,陰暗的童年呀!不知從什麼時候起,記熟了這樣的詩句。
-
“有一點光麼?”“不,沒有光;那是閃電。”“不,我相信,有了閃電,就會有光的。”房間陰溼而且黑暗,發出一陣黴爛的氣息,好像這不是會有人住的地方,這是一座墳,它將人壓着,埋着,使青年
-
江如同憤怒的野獸,咆哮地衝着,衝過了灘和峽,衝過了田野和市鎮;而在這裏,在衝過了一個峽口以後,就瀑布一般地傾瀉下來了。
-
(獨幕話劇)人物母子女婿女友醫生孃姨時間現代。地點北平。佈景富家臥室。婿是吧,我知道岳母您一定能理解我的,這事還是請岳母轉圜一下吧。
-
一“誰給你的信,瑞?”L君剛從內室出來,左手拿着一頂草帽,右手搭紐他腰間的紐兒,開頭問他的夫人這樣說。
-
上海邊小小的一個市鎮,大約有二三百家的人口;低小的房屋接連着排成一個世字形。一所宏敞的廟宇聳在市鎮的後面,最算壯人觀瞻的了。
-
一住在大都市的人們,像是不很關心季節的變換;大約都市是人工的天地,罕有自然景物來襯托季節,但是看了男男女女們衣着的花樣,又像這些人最關心着季節的變換呢!譚味青在街道上踱了一回,便感
-
月光灑滿在中庭,把白天的炎熱涼化得乾乾淨淨;涼風一陣一陣的吹拂過來,四娘幾乎沒有氣力來消受了。
-
自從李媽的離奇消息傳出之後,這條街上,每到散在門口空坦的雞都回進廚房的一角漆黑的窠裏,年老的婆子們,按着平素的交情,自然的聚成許多小堆;詫異,嘆惜而又有點愉快的擺着頭:“從那裏說起
-
我家的前門當街,後門對着在城鎮裏少有的寬闊的空坦,空坦當中,僅有同我家共壁的兩間瓦屋,一間姓石,那一間姓李。
-
我們鎮上有一個八十歲的老和尚,——算來是二十年前的事,現在他是否還健在,我沒有回鄉,不得而知。
-
北山在那裏做他的小說,猛然記起今天是三一八,筆停了,他似乎應該赴追悼會?——真的,他要赴追悼會。
-
四火本來在乾順豬肉店捉腳。豬肉店的夥計分兩等,一是掌屠刀的,稱師父,一則叫捉腳。
-
於今將近四十年了,然而每每和幾位中學老同學相聚處時,還不免要追念到當時的監督——即今日之所謂校長——劉士志先生。
-
我要講的成都的一條街,便是現在成都市人民委員會大門外的人民南路。(按照前市人民政府公佈過的正式街名,應該是人民路南段,但一般人偏要省去一字,叫它人民南路。
-
我們故鄉——成都,一直到這時(中華民國十三年),男女之間的“大防”,尚非常堅固哩。
-
石太太的丈夫在前曾奔走過好幾省,似乎並未幹過較大的事,攜眷回到成都,不到三年便死了。
-
近年同青年接近得多一點了,感覺到我國的封建的遺殘還很厲害,且一面有帝國主義的歷年的壓迫,因此他們對於思想及人物之有名或新生者有恐怖的受容。
-
1.中國現在的文學是否應該大衆化大衆的文學要從大衆產生的,大衆是勞苦大衆而不是白相大衆,可是勞苦大衆不識字,又沒有工夫弄文學,因此革命文學家要想把文學送進大衆而在努力,這便是二年以
-
一早起時翻個身,也成爲痛苦的事體了,平常能夠在這小公寓溫暖空氣之中,模糊地高興地起來,可是現在就成爲一個過分懶惰的身體了。
-
醫學是把人類從生物學的立場觀察,研究生體的作用,再把他的病變研究,用物理學的化學的材料及方法來考慮治療的。
-
成功是一對父母產出的寧馨兒——敏捷與準確。無論哪一位成功的人物。他一生裏面總有“一髮千鈞”“稍縱即逝”的重要關頭,當這種時候,倘若心裏一遊移不決,或彷徨失措,就要全功盡棄,一無所成
-
一個人要有進取的意志,有進取的勇氣,有進取的準備;但同時卻要有隨遇而安的工夫。姑就事業的地位說,假使甲是最低的地位,乙是比甲較高的地位,依次推升而達丙丁戊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