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斯菲爾德莊園第三十九章

  托馬斯爵士若能知道外甥女給姨媽寫第一封信時的心情,也就不會感到絕望了。范妮好好睡了一夜,早晨覺得挺愉快的,還可望很快再見到威廉,加上湯姆和查爾斯都上學去了,薩姆在忙自己的什麼事,父親像往常那樣到處閒逛,因而家裏處於比較平靜的狀態,她也就能用明快的言詞來描繪她的家庭,然而她心裏十分清楚,還有許多令她不快的事情,她不想讓他們知道。她回家住了不到一個星期便產生的想法,做姨父的若能知道一半,就會認為克勞福德先生定會把她弄到手,就會為自己的英明決策而沾沾自喜。

  還不到一個星期,她就大為失望了。首先是威廉走了。「畫眉」號接到了命令,風向也變了,來到樸茨茅斯後的第四天,他便跟著出海了。在這幾天裏,她只見到哥哥兩次,而且他上岸來公務在身,剛剛見面,便匆匆別去。他們沒能暢快地談談心,沒能到大堤上散散步,沒能到海軍船塢去參觀,沒能去看看「畫眉」號──總之,原來所計劃、所期盼的事一樣都沒實現。除了威廉對她的情意之外,其他的一切都讓她失望。他離家的時候,臨走想到的還是她。他又回到門口說:「照顧好范妮,媽媽。她比較脆弱,不像我們那樣過慣了艱苦的生活。拜托你了,把范妮照顧好。」

  威廉走了。他離開後的這個家──范妮不得不承認──幾乎在各方面都與她希望的正相反。這是一個吵吵鬧鬧、亂七八糟、沒有規矩的人家。沒有一個人是安分守己的,沒有一件事做得妥當的。她無法像她希望的那樣敬重父母。她對父親本來就沒抱多大希望,但是他比她想像的還要對家庭不負責任,他的習性比她想像的還要壞,他的言談舉止比她想像的還要粗俗。他並不是沒有才幹,但是除了他那個行當以外,他對什麼都不感興趣,對什麼都不知道。他只看報紙和海軍軍官花名冊。他只愛談論海軍船塢、海港、斯皮特黑德和母親灘(譯注:母親灘(Mother Bank):位於英格蘭南部懷特島東北沿岸的海灘,是英國當年與東印度群島進行貿易的大貨船的泊地。)。他愛罵人,好喝酒,又髒又粗野。她想不起來他過去曾對自己有過一點溫情。她對他只有一個總的印象:粗裏粗氣,說話很野。現在他對她幾乎不屑一顧,只是拿她開個粗俗的玩笑。

  她對母親更加失望。她原來對她寄予很大的希望,但卻幾乎完全失望了。她對母親的種種美好的期望很快便徹底落空了。普萊斯太太並非心狠──但是,她對女兒不是越來越好,越來越知心,越來越親切,范妮再沒有遇到她對她像剛來的那天晚上那樣客氣。自然的本能已經得到了滿足,普萊斯太太的情感再也沒有其他來源。她的心、她的時間早已填滿了,既沒有閒暇又沒有情感用到范妮身上。她從來就不怎麼看重她的那些女兒。她喜愛的是她的兒子們,特別是威廉。不過,貝齊算是第一個受到她疼愛的女兒。她對她嬌慣到極不理智的地步。威廉是她的驕傲,貝齊是她的心肝,約翰、理查德、薩姆、湯姆和查爾斯分享了她餘下的母愛,時而為他們擔憂,時而為他們高興。這些事分攤了她的心,她的時間主要用到了她的家和僕人身上。她的日子都是在慢吞吞的忙亂中度過的,總是忙而不見成效,總是拖拖拉拉不斷埋怨,卻又不肯改弦更張;心裏倒想做個會過日子的人,卻又不會算計,沒個條理;對僕人不滿意,卻又沒有本事改變他們,對他們不管是幫助,還是責備,還是放任自由,都得不到他們的尊敬。

  和兩個姐姐相比,普萊斯太太並不怎麼像諾利斯太太,而更像貝特倫夫人。她管理家務是出於不得已,既不像諾利斯太太那樣喜歡管,也不像她那樣勤快。她的性情倒像貝特倫夫人,天生懶懶散散。她那不慎的婚姻給她帶來了這種終日操勞、自我克制的生活,她若是能像貝特倫夫人那樣家境富足,那樣無所事事,那對她的能力來說要合適得多。她可以做一個像貝特倫夫人一樣體面的有身份的女人,而諾利斯太太卻可以憑著微薄的收入做一個體面的九個孩子的母親。

  這一切范妮自然能意識得到。她可以出於慎重不說出來,但她必然而且的確覺得母親是個偏心眼、不辨是非的母親,是個懶散邋遢的女人,對孩子既不教育,又不約束,她的家裏裏外外都是一片管理不善的景象,令人望而生厭;她沒有才幹,笨嘴拙舌,對自己也沒有感情;她不想更多地了解她,不稀罕她的友情,無心讓她陪伴,不然的話,她的重重心事也許會減輕一些。

  范妮很想做點事情,不願意讓人覺得自己比一家人優越,覺得自己由於在外邊受過教育,就不適合或不樂意幫助做點家務事。因此,她立即動手給薩姆做起活來。她起早貪黑,堅持不懈,飛針走線地趕著,等薩姆最後登船遠航的時候,他所需要的大部分內衣都做好了。她為自己能給家裏幫點忙而感到異常高興,同時又無法想像家裏沒有了她怎麼能行。

  薩姆儘管嗓門大,盛氣淩人,但他走的時候,她還真有些捨不得,因為他聰明伶俐,有什麼差事派他進城他都樂意去。蘇珊給他提什麼意見,雖然意見本身都很合理,但是由於提得不是時候,態度不夠誠懇,他連聽都不要聽。然而,范妮對他的幫助和循循善誘,開始對他產生了影響。范妮發現,他這一走,走掉了三個小弟弟中最好的一個。湯姆和查爾斯比他小得多,因此在感情上和理智上還遠遠不能和她交朋友,而且也不會少惹人嫌。他們的姐姐不久便失去了信心,覺得她再怎麼努力也觸動不了他們。她情緒好或是有空的時候,曾勸導過他們,可是他們什麼話都聽不進。每天下午放學後,他們都要在家裏玩起各種各樣大吵大鬧的遊戲。過了不久,每逢星期六下午這個半天假來臨的時候,她都不免要長吁短歎。

  貝齊也是個慣壞了的孩子,把字母表視為不共戴天的敵人,父母由著她和僕人們一起廝混,一邊又縱容她隨意說他們的壞話。范妮幾乎要絕望了,感到無法愛她,也無法幫她。對於蘇珊的脾氣,她也是滿懷疑慮。她不斷地和媽媽鬧意見,動不動就和湯姆、查爾斯吵嘴,對貝齊發脾氣。這些現象至少讓范妮覺得心煩。雖然她承認蘇珊並不是沒有來由,但她又擔心,喜歡如此爭吵不休的人,絕不會對人和藹可親,也絕不會給她帶來平靜。

  就是這樣一個家,她原想用這個家把曼斯菲爾德從自己的頭腦中擠走,並且學會克制住自己對埃德蒙表哥的感情。但恰恰相反,她現在念念不忘的正是曼斯菲爾德,是那裏那些可愛的人們,是那裏的歡快氣氛。這裏的一切與那裏形成了鮮明的對照。這裏樣樣與那裏截然不同,使她無時無刻不想起曼斯菲爾德的風雅、禮貌、規範、和諧──尤其是那裏的平靜與安寧。

  對於范妮這種單薄的軀體、怯懦的性情來說,生活在無休止的喧鬧聲中無疑是巨大的痛苦,即使給這裏加上風雅與和諧,也彌補不了這種痛苦。這是世上最大的痛苦。在曼斯菲爾德,從來聽不到爭搶什麼東西的聲音,聽不到大喊大叫,聽不到有人突然發作,聽不到什麼人胡蹦亂跳。一切都秩序井然,喜氣洋洋。每個人都有應有的地位,每個人的意見都受到尊重。如果在哪件事情上缺乏溫柔體貼的話,那取而代之的便是健全的見識和良好的教養。至於諾利斯姨媽有時導致的小小的不快,與她現在這個家的不停吵鬧相比,那真是又短暫又微不足道,猶如滴水與滄海之比。在這裏,人人都在吵鬧,個個都在大喊大叫。(也許她媽媽是個例外,她說起話來像貝特倫夫人一樣輕柔單調,只不過由於倍受生活的磨難,聽起來有幾分煩躁不安。)要什麼東西都是大聲呼喊,僕人們從廚房裏辯解起來也是大聲呼喊。門都在不停地砰砰作響,樓梯上總有人上上下下,做什麼事都要磕磕碰碰,沒有一個人老老實實地坐著,沒有一個人講話會有人聽。

  根據一個星期的印象,范妮把兩個家庭做了對比。她想借用約翰遜博士關於結婚和獨身的著名論斷(譯注:約翰遜博士,即薩繆爾.約翰遜(1709─1784),英國作家、評論家、辭書編撰者。他在其中篇傳奇《阿比西尼亞國拉塞斯王子傳》第二十六章中有這樣一句話:「結婚有許多痛苦,但獨身卻沒有快樂。」),來評論這兩個家庭說:雖然在曼斯菲爾德莊園會有一些痛苦,但在樸茨茅斯卻沒有任何快樂。
上一頁
Amazon AD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