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三十年冬,友人劉君召飲於酒樓,先二日以函約,告以當有奇遇。予聞之,及時欣然往。至則座上有一少年軍人,風姿英爽,侃侃而談。劉君笑曰:此君與君所書《大江東去》主角,正二而一,而其在南京守城之戰時,且參與光華門之役,此君若以材料相告,則不啻使君入火線矣。此君聞言,初無難色。乃慷慨唏噓述南京失陷慘狀。及予詢及光華門之役,彼則告以某班長一手榴彈挽救危城之壯舉,繪聲繪影,令人興奮。至於男女問題,此君似存忠厚,少所談述。且曰:予今固有美滿眷屬,且生子矣。予雖對故事本身無所收穫,而於屠城及光華門兩事,乃證實較多。乃告某君,予果將《大江東去》出版者,必增人此二事。某君亦首肯。一席之會,又一年矣,近新民報社促予以此稿出書。予將存稿校閱一遍,乃割去原稿十三至十六回及十七回之半回,而易之以今稿。原文蓋寫京滬線戰爭,及略述屠城消息,自視固不如今稿之能現實也。至書中主角陪客,其人物姓名,固盡虛構,而新寫一段,則其地名人名,即虛構亦不寫出。因吾人尚未回南京之前,此等地名人名,或亦有未便寫出者。紀念某班長之壯烈,國家將來自有卹典在,彼決不與草木腐。此間不實亦無妨。更就整個小說言,正如舞臺上之戲劇,自不同於社會事實。若必一一加以索隱,則如倫敦小兒向某街索福爾摩斯而訪之矣,不亦可笑乎?校稿之時,予初欲改寫章體,以白話作題。及檢查原來回目,文題尚切,亦不隱晦,乃概存其舊。並新稿亦以新題領之。書成之經過如此,蓋紀實也。
三十一年歲除前五日張恨水序於重慶南溫泉桃子溝茅屋油燈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