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本行經現大神變品第二十

諸天之帝,與諸天俱,已勝強怨。諸阿須倫,名稱力勢,普增遠聞。

坐施安牀,心喜無量,以微妙法。甘露神藥,天人之尊,甚自充飽。猶如天帝,處施安牀,梵志見佛。安坐如是,心不歡喜,不得休息。

因生嫉妒,懷煩鬱熱,因相聚會。於林樹間,廣共博義,論說於佛。此人何因,獨顯於世,其名聽遠。超吾等上,及將世人,入邪徑路。

令梵志法,轉見輕慢,若其名德。轉久增益,吾等名稱,便當滅亡。吾等名稱,若滅亡者,何從能致。供養安樂,故當勤加,推理思求。

釋種之子,獨得敬養,若能推荊反其事者,了必當失,供養名稱。各各思惟,欲露佛短,或有發聲。反嘆顏貌,或複稱其,言辭清淨。

又復嘆詠,其相好者,如是言語。斑駁不同,乃反稱揚,佛之功德。於時其中,有大梵志,謂衆人曰:聽吾言理,母生之時,從右脅出。

其母永無,瘡痍疾苦,難動大地。六反肅震,微妙天樂,自然有聲。空中自然,雨諸天花,金粟銀粟。盤檀種種,於時日光,逾倍於常。

花下猶如,雜採帳幔,諸天撞擊。寶鍾金鼓,慶雲含潤,如垂降澤。日月燈燭,皆失精光,普世忻喜。如得恃怙,生於微妙,林樹之間。

從脅生時,猶日出雲,未及下至。於地之頃,天帝掌接,傾側恭敬。子出生時,顯露如是,奇瑞可怪。不可思議,天地爲之,感動證應。

自是普世,將護名稱,少小勤求。解脫度世,塵勞之穢,蛇蚖毒害。正應登臨,轉輪王位,舍樂不顧。勤求滅度,不迷惑於,少壯之惑。

念老病死,傷損其情,舍家入林。息心淨行,名稱之美,熟復逾此。其弟子衆,賢良調善,以是之故。得世敬養,迦葉目連,及舍利弗。

是等屈就,餘敢不從,三王捨棄。美號王位,執持沙門,微妙威儀。其餘無數,賢善貴人,歸釋種子。訓化言教,佛於世間,所得諧偶。

或因弟子,或以己聽,宜設方便。早屈折之,如惡病王,思惟除滅。曼今吾等,瑕鬼未現,人未覺寤。簇發重戴,亦?曼未笑,灰塗身體。

裸露五形,如是禮節,現子所爲。不可得勝,以其辯口,託諸言說。巧便精勇,及於無畏,豐秋賢善。並與迦葉,厥性質直,名曰審諦。

身體妙挺,巍巍可畏,所學聰疾。明達逾師,視世學人,猶如草穢。又自矜高,意常求敵,言辭臨衆。譬如醉客,得至釋子,皆沈著地。

自居如象,過猛師子,吾唯一事。可以勝之,偏當以此,得伏子耳。若能爾時,必得勝子,名稱可畏。又增利養,唯可請佛,令現神變。

子性少求,又喜慚愧,每敕弟子。不現神足,若不現變,則負吾等。聞是皆喜,還相嘆譽,已各罷散。各寓廬窟,魔天其夜,詣諸異學。

欲以威神,令意喜悅,各各一一。至其廬窟,自變形容,如其弟子。自投其身,不蘭足下,我真實是。聖師弟子,又復往至,餘五人所。

遍往行詣,欺誑六人,以其神足。令各愕然,梵志歡喜,謂必果勝。諸梵志等,各各早起,大相聚合。到王宮門,詣王耳目,明司之官。

具各陳情,使入啓王,是諸梵志。大婆羅門,或所長養,智慧宿年。今來詣門,求見大王,如天仙士。詣帝釋門,王曰吾聞,是諸梵志。

欲與佛競,顯己功德,嫉惡於佛。善德相好,如阿須倫,嫉月之明。臣下白王,是等羣聚,長聲鄉鄉。求敵欲鬥,猶如熊羆,特牛虎象。

如爲師子,見遮深谷,王即聽使。諸梵志現,坐席承望,敬以容禮。慈意瞻視,遜辭與語,諸師何故。勞體顧意,諸梵志等,各舉右手。

同聲發聲,啓白天王,智達慧人。應馳省王,如天仙士,謁現梵天。梵志立王,唯以一法,在於世間。詣明人事,唯以稱量,是法非法。

立王者位,如稱度量,自昔以來。未曾聞見,上世之時,猶不如是,視諸梵志,衆善功德,如於王國。受供養福,願聽其意,來之意故。

今盡微願,啓白天王,今欲與此。瞿曇沙門,俱於王前,捔神足力。願躬臨視,大智慧者,有大神力。功德勝者,然後乃可,諦覺了知。

其得勝者,王請爲師,王良久乃。謂諸梵志,賢明競爭,理所不安。金初不曾,還與金爭,是故賢明。不當爭競於是梵志,重複白王。

願王聽省,某等所因,不復開避。某等徑路,於己善法,勞勤志思。捨棄舊典,所居廬窟,又復叛棄。梵志先師,突走歸趣,瞿曇法律。

猶如海水,入摩竭口,託是事理。及餘無數,以諸言辭,切逼迫王。王因一視,左右傍臣,便以此事。付梨師達,時梨師達,遜辭謂言:

今說一事,唯各善聽,賢以善意。捫摸瘡痍,以軟滑篦,耗盡病原。師子虎狼,毒害蝮虺,值其睡眠。智者不覺,佛今坐定,入禪寂滅。

仁等不宜,無事覺悟,猶如烏鵲。與金鳥諍,牛跡之水,與海捔量。螢火蟲子,與日光明,田家灰堆。欲比須彌,求欲與日,力競光明。

又欲與月,比其盛滿,欲與帝釋。共相照曜,又請梵天,示現神足。下賤之類,若餓鬼來,與諸上尊。欲捔神力,汝等請佛,亦復如是,

何智達者,當信是事,仁等今餘。所有弟子,善自防護,於釋種子。如摩竭魚,久睡眠時,不可覺言:起來吞我,時王聽受,梵志所啓。

王前下期,卻後七日,王便輕出。往行見佛,具向世尊,陳說此事。我於尊法,終無厭足,聽受世尊,微妙正典,貪衆善意,無有斷絕。

今諦思惟,世尊德善,尊無數劫。積行如流,今世功德,充滿如海。猶如晝夜,興大雲雨,新水入海。充盈滿實,佛世尊之,無量巨海。

梵志等見,洪滿盈溢,便欲以手。接取灑棄,灑棄巨海,欲令枯竭。梵志等期,會祇樹園,卻後七日。捔神足力,其已許可,此等所啓。

是輩與我,已結要誓,退忘不失。啓白世尊,愚情有失,愆重如何。王體素自,粗丁姝大,嘆佛威德。悚然細小,世尊弟子,名曰目連。

長跪叉手,前白佛言,佛天中天。衆聖之師,願默寂然,是事見付。薄能挫折,此外異學,猶金翅鳥。臨海諸龍,佛以梵音,而告之曰:

斯等請吾,吾宜往應,王聞佛許。歡喜踊躍,因顯發聲,說是言曰:地上諸人,及虛空中,天龍鬼神。聽吾言令,種種展轉,必相告語。

天上空中,大山巨海,相請來會。觀名稱德,必來莫疑,普世衆會。於是斯會,七日已至,於祇樹間。徵瑞應現,以衆香汁,沐浴灌灑。

若干色花,遍佈其地,可見之類。於空中現,諸天營從,與諸天女。諸妙寶樹,於空中現,衆寶幡幢。如舌舐空,蓋拂垂珠,而雜種香。

諸天瓔珞,花鬘轉目,衆寶積聚。處處顯現,諸天名寶,側塞空中。天上世間,莫不踊躍,故集會來。觀神變現,諸天人聚,猶如大海。

譬如秋水,趣於海淵,爾時有天。名曰稱令,觀諸無間,普懷歡喜。從天下來,稽首佛足,執恭敬意。白世尊曰,我今特當,殊異於餘。

勤加奉事,於佛世尊,若有先時。以善施人,彼則加報,迎之以善。世尊普慈,加於世間,以次爲之。衆生恃怙,如今觀察,佛天中天。

出興於世,獨爲我故,自惟我兄。大國之王,己身前世,行善惡事。緣是更歷,大艱難中,如從天上。墮於地獄,割我兩臂,乃到曲肘。

兩腳見截,乃至於膝,猶如屠兒。屠羊之法,解我支節,令各解散。世尊爾時,來受我師,緣佛世尊,更受生命,時佛爲我,說微妙法。

尋還建立,阿那含證,我獨一己。能勝異學,以神足力,壓伏外道。世尊躬自,難其弟子,以一切智。或能預知,今當承事,小加勞苦。

乃後來世,以爲念事,梵志後時。聞是言論,便不敢復,求捔神力。以己神足,忽然昇虛,斯須之間。到雪山中,於深谿谷,見其好樹。

天香衆寶,甚嚴微妙,拔取大樹。周匝由延以手擎持,猶如寶蓋。時一切智,寶座之側,時諸天人。以雜天繒,挍飾寶樹,甚可愛樂。

於時便出,無量光明,譬如雲除。日霍然現,紫金色炎,白銀色光。其光昱昱,普曜世間,自然芙蓉。從地中現,千葉蓮花,天雜寶成。

妙紺琉璃,以爲花莖,象牙高座。在蓮花上,天金花臺,細明珠茸。爲佛施主,極妙無比,時佛徐行。就天寶座,處於花上,如梵天王。

佛身光明,逾倍於前,日月明珠。不可爲比,奮放臂光,照曜世間。一切智燈,明輝於世,猶如蓮花。塵水不著,衆生視佛,周匝圍繞。

如蜂集花,而食其精,熟視佛面。而無厭足,遣使往請,外道諸師。意疑不欲,來就衆會,時佛告語。諸天人曰,是等不來,至此共會。

於時神通,一切聖智,衆生緣畢。應得度者,即以佛眼,睹察十方。欲從生死,廣度衆生,地即劈裂。獄苦盡現,如大張口,欲吞世間。

衆生恐怖,心懷戰慄,如船賈客。遭摩竭口,時佛呼告,大目犍連。敕語衆生,諸地獄名,是痛如此。此苦如是,犯是瑕惡,墮是地獄。

目連昇虛,奮洪聲令,遍十八獄。說其罪對,時衆生各,識本所作。我應墮此,我應生此,一切衆生。心盡向佛,餘無可怙,唯歸三尊。

衆生心專,一向不動,悚息縛束。爾乃現變,於佛寶座,四角化現。角有四佛,坐寶蓮花,因是轉變。無數諸佛,坐寶蓮花,塞滿虛空。

諸佛光明,照曜十方,身或出水。如雲中雨,或復變現,水火俱出。滿虛空中,化現如是,時佛奮現。如是神變,至二十八,無結愛天。

諸佛充滿,三千世界,衆生遠近。見佛所在,諸佛世尊,坐蓮花上。光明神德,一切具足,功德巍危猶如寶山,四嚴嚴飾,光曜於世。

如梵天王,花中出時,坐蓮花上。威儀備悉,唯佛世尊,降伏魔兵。坐蓮花上,德超梵天,一切衆生。展轉相謂,劫數若干,百千萬億。

無央數劫,所積聚德,一切智藏。今日乃發,猶如往古,劫初之時,四生衆生,從梵口出,佛今所現。如古梵天,世尊口出,無央數佛。

自古已來,衆生懷念,謂此世界。唯有一佛,蒙佛光明,長養衆善。無央數佛,世所恃怙,佛之大燈。然於世間,光明徹照,三界衆生。

世間無復,愚癡之冥,一切智明。愚癡除無。紺色光明,晃深虛空,坐於千葉。寶蓮花上,佛現福報,滿是世界。

猶如大海,七寶充盈,佛現衆會。皆懷善心,即以深奧,柔軟清淨。梵哀鸞音,以種種聲,廣爲衆生。說微妙法,如是三界,無常無堅。

無我苦空,滅無爲安,佛說如是,深要法時,聲遍流聞,三千世界。有億衆生,發大道意,又餘無數。發緣覺乘,復億衆生,逮得道跡。

諸外異學,舍外邪見,時佛即便。還舍威神,於衆生前,顯然昇天。於忉利宮,爲母說法,以甘露藥。飲諸天人,佛所以得,勝諸梵志。

神足變化,威德相好,充滿一切。衆生之願,普同淨潔,甘露法藥。汝今在此,現大神變,化度無量。無數衆生,其諸天神,逮見佛者,

唸佛恩德,擁護世間,其聞是者,增益功德,緣是種善,於佛福田。得度生死,苦惱之對,因入泥洌安樂之城。

佛本行經卷第四。轉法輪品第十七。

願成懷歡喜,悅澤樹王下。坐觀樹七日,不食喜充盈。

猶王初臨國,巡行妙寶藏。佛妙藏亦爾,先觀視諸法。以佛眼普視,世間悉了見。覺世行入邪,六師迷惑說。

法微妙難解,愚了泥洹解。覺第一最覺,意欲默然寂。最神妙梵天,方便見無偏。知佛先世誓,發心欲來下。

欲以善益世,妙辭請法雨。被氎明如日,顯然降世間。尋來到佛前,敬稽首佛足。在佛側甚明,如風吹金樹。

慈目視無厭,盡敬白佛言:願憶果敢誓,施甘露於世。世人如藕,華微妙好,或齊水敷。或出水上,衆生欽仰,佛日當出。

蒙日心開,猶池中華,舍佛世尊,無誰能有,從生死獄,拔出衆生。猶如往古,轉輪聖王,濟衆生苦。以十善行,已能扌毛攪,智慧海淵。

得上神良,甘露法藥,欲以充滿。衆生疾苦,宜開惠施,分甘露藥。尊已得度,衆苦海淵,願以法船。度一切生,猶如賈客,沈沒海中。

方便濟度,如巧船師,塵勞之疾。甚重弊惡,衆生久患,不遇良醫。最上醫王,興出於世,今宜授與。法神良藥,想煙如雲,覆蓋甚厚。

淫火熾燒,諸天世人,尊已飽滿。宜傷衆生,願以法水,充飽一切。已能滅除,一切愚冥,心明智慧。喻如大燈,愚冥覆蔽,世間之眼。

願施法燈,照曜愚心,尊已服飲。先佛口教,言辭之江,猶先仙人。願從妙口,慈哀惠舍,清淨言辭。恆水江河,貢高慢山,巖甚峻高。

以慧剛杵,碎令無餘,願復以此。智慧法杵,施與衆生,令碎慢山。心性躁擾,今已調良,縛以審諦。智慧之繩,願施世間,清淨調意。

智慧牢固,索之繫縛,慈仁之主。施惠慈心,衆生久遠,墮邪徑路。世間導師,今已出興,願導世間。生死曠野,迦葉佛來,世皆昏寐。

沈沒迷惑,塵勞長夜,惟願世尊,宜以正法,之大鐘鼓,覺寤久眠。世間梵尊,受許梵天,淨音微妙。當班宣法,梵天聞之,甚大歡喜。

禮佛足已,忽昇虛逝,於是衆善。第一法器,號曰世間,功德福田。佛應普受,衆生之施,四王即來。奉獻四鉢,佛即時以,神變之力。

左受右按,合成一器,於是便受。二賈客施,始受五戒,爲清信士。因是發意,當廣說法,佛眼始視。應得度者,阿蘭命過,已至七日。

見鬱陀羅,昨夜命終,因復憶念。侍者五人,欲爲是等,除長夜冥。行詣大城,波羅奈界,威儀安庠。猶師子步,所作已辦,相好甚著。

厥雖獨行,德如衆從,有一達士。名曰尼揵,於路逢之,意用愕然。佔相變夢,逆知吉凶,八種世典。名稱獨舉,見佛德相,審諦觀視。

謙遜恭敬,軟辭白佛,諸染著中。而無所著,諸根動中,寂無所動。瞻睹面相,於情有疑,將無智慧。明達具足,熟視面相,清徹明好。

牽御諸根,所爲自在,觀察儀容。所作事辦,師爲是誰,願爲誠告。時佛告以,清淨之聲,天上世間。吾無有師,吾不詣師,自然覺之。

吾證佛滅,卿當了之,自稱爲佛。已普勝邪,如是尼揵,應覺已覺。一切可勝,都已得勝,以是勝故。成一切智,今始行詣,波羅奈城。

吾欲於彼,擊大法鼓,爲世苦惱。建置善法,普請令會,法之上賓。獨安己身,是不爲奇,濟拔勤勞。一身苦者,廣爲衆生,而求善者,

其人功德,不可計量,若以一身。度流上岸,若復見人,爲水所漂。不發慈心,濟水流人,是輩不可。稱爲道士,若復有得,伏藏珍寶。

不惠濟貧,是不可爾,手持良藥。行瞻病人,不以濟病,齎之何益。若見迷人,行失路者,不示正路。不名大道,若復見人,爲蛇所螫。

不與其咒,用此人爲,若自然燈。有所照見,是不可以,置恩於此。佛以慈善,教化一切,爲人說法。不以貢高,木中可保,必審有火。

空中有風,地中有水,如是諸佛。必有聖道,道樹下得,波羅奈說。即時嘆吒,甚妙無比,尼揵嘆已,順道而逝,心懷喜行,數數顧瞻。

慈目視佛,而無厭足,佛順道行。至波羅奈,翔鳥所樂,鹿野之園。光相晃昱,明曜於世,猶日天子。入迷惑園,億寶意好,邊方第三。

第四馬氏,第五賢居,爾時五人。遙見佛來,還共論議,而相謂言:樂義者來,是瞿曇子,退失本志。術敗不成,不足起迎,亦莫禮待。

本誓已壞,不宜恭敬,如是要已,急坐不起,語言之頃,佛即來至。忽不自覺,違其本要,猶如地神。擎持令起,或有迎接,攝取衣者,

又有取鉢,設座席者,以如是像。承敬奉佛,猶不能捨,世俗戲言:佛因告曰,非道士宜,佛前不宜。

慢無恭肅。

上一頁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