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花白雪飛

  蘆是長在水鄉的多年生草,據說初生時名葭,未秀時名蘆,長成時名葦,《詩經》所詠的“蒹葭蒼蒼”,就是指新蘆而說的。蘆的同族和別名共有十多種,而通常總叫做蘆葦和蘆荻,就以形象來說,也是大同小異的。蘆因生在水際,成長極快,莖高可達一二丈,中空如管,有節,並沒分枝,葉片又細又長,兩邊鋒利,倘用手勒,就會割破皮膚。入秋從葉叢中抽出花莖開白色細花,十分繁密。每枝長尺餘,花穗對生,分作兩排,每排各有十餘穗以至二十餘穗,頂端卻只有一穗,作爲結頂。

  蘆花有細茸毛,可以作絮代棉花,因此古代曾用來翻衣,元代還有蘆花被、蘆花褥,詩人們曾詠之以詩,有“採得蘆花不浣塵,翠蓑聊復借爲茵”“軟鋪香絮清無比,醉壓晴霜夜不融”等句,給與很高的評價。而以蘆花作枕芯,溫軟也不亞於木棉。

  我家紫蘭臺下靠近金魚池的一角,有一大叢白邊綠地的蘆,每莖長達一丈以外,是蘆族異種,抽了穗子似花,其白如雪,搖曳生姿。另有一叢矮種的綠蘆,種在一隻長方形的紫陶淺盆裏,配上了幾塊拳石;盆面空出一半地位,堵住了盆孔盛水,作爲蘆蕩,水邊石磯上,坐着一個老叟把竿垂釣,意境很爲清幽。國畫館的一位畫師見了,點點頭說道:“好一幅寒江獨釣圖!”
上一頁
作者:周瘦鵑
类型:散文随笔
总字数:489
阅读量:55
可阅书店
Amazon AD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