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槿與槿籬

  木槿花朝開暮落,只有一天的壽命。所以《本草綱目》中的“日及”“朝開暮落花”,都是它的別名。還有《詩經》中的“有女同車,顏如舜華”,“舜華”非別,也就是木槿。

  木槿是落葉灌木,高達七八尺至一丈外。枝條柔韌,不易折斷;內皮多纖維,可作造紙之用。葉互生作卵形,很像桑葉而較小,尖端有椏齒。入夏開花不絕,有單瓣,有復瓣,分紅、白、淺紫、粉紅諸色,鮮豔可喜。繁殖的方法,只須於梅雨期間,將粗枝截斷,每段尺許,插在肥土中,經常澆水,成活率很高。不過第二年分株移植時,根上必須帶泥,如果泥垛散落,那就不容易活了。

  木槿可以編籬,湖南、湖北一帶,盛行槿籬,也就是扦插而成。蘇州農村中,也以槿籬作宅基和場地的圍牆,年深月久,枝條糾結得非常緊密,任是貓狗也鑽不進去,效果是特別大的。槿籬之作,古代早就有了,唐五代時,曾見之於孫光憲詞,有“茅舍槿籬溪曲,雞犬自南自北”之句;他如宋、元、明人詩中,也有“夾路疏籬錦作堆,朝開暮落復朝開”等句,可見槿籬的歷史是很悠久的了。我以爲現在各地城市綠化,到處少不了綠籬,大可利用紅色復瓣的木槿來編制。入夏紅花綠葉,相映成趣,那麼真所謂“夾路疏籬錦作堆”了。

  木槿有姊妹花,花葉枝條和性能都很相像,也一樣的朝開暮落,倒像是孿生似的。它的花以紅色爲主,比木槿更爲嬌豔,花型也比木槿更爲美觀,名叫“扶桑”。李時珍說:東海日出處有扶桑樹,此花光豔照日,其葉似桑,因以比之,後人訛爲“佛桑”,乃木槿別種。花有紅、黃、白三色,紅者尤貴,呼爲朱槿。唐代李商隱詩,稱它“才飛建章火,又落赤城霞”;宋代蔡襄詩,說它“野人家家焰,燒紅有扶桑”,足見它的紅豔,是與衆不同的。
上一頁
作者:周瘦鵑
类型:散文随笔
总字数:681
阅读量:59
可阅日刊
Amazon AD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