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把柔枝獨拒霜

  在江南十月飛霜的時節,木葉搖落,百花凋零,各地氣象報告中常說:明晨有嚴霜,農作業須防霜凍;然而有兩種花,卻偏偏不怕霜凍。一種是傲霜的菊花,所以古人詩中曾有“菊殘猶有傲霜枝”之句。還有一種就是拒霜的芙蓉,所以古人詩中也有“能把柔枝獨拒霜”之句;而芙蓉的別名,也就叫做“拒霜花”。

  芙蓉是一種落葉灌木,又稱木芙蓉,莖高五六尺以至一丈。入秋,梢頭抽出花蕾,初冬開放,有單瓣、復瓣之別。花色有紅、有白、有桃紅,據說也有黃色的,卻很少見。最名貴的,是醉芙蓉,一日之間三變其色,早上作白色,午刻泛作淺紅,傍晚轉爲深紅,因此又稱“三醉芙蓉”。吾園梅屋下的荷花池邊,全是種的三醉芙蓉,雖受嚴霜侵襲,卻仍鮮妍如故,稱它爲拒霜花,確是當之無愧。

  芙蓉性喜近水,種在池旁溪邊,最爲適宜,花開時水影花光,互相掩映,自覺瀟灑有致,因有照水芙蓉之稱。古代詩人每詠芙蓉,往往和水相配合,如“豔質偏臨水,幽姿獨拒霜”“嫋嫋芙蓉風,池光弄花影”“芙蓉發靚妝,豔絕秋江邊”“半臨秋水照新妝,淡靜丰神冷豔裳”“江邊誰種木芙蓉,寂寞芳姿照水紅”等,全是說着那些種在水邊的芙蓉花。

  四川成都,別名錦城,相傳蜀後主孟昶,在成都城上遍種芙蓉,每年深秋,四十里花團錦簇,因此名爲錦城,不知現在的成都城上,是不是還種着芙蓉?倘有機會,很想去觀賞一下。

  芙蓉繁殖很容易,可用扦插和分株兩法,入冬在土壤上用牛馬糞或人糞尿施肥,向陽埋下枝條,明春再行扦插,沒有不活的。芙蓉的葉和花,都可治病,據李時珍說:氣平而不寒不熱,清肺涼血,散熱解毒,治一切大小癰疽,腫毒惡瘡,可以消腫排膿止痛。它的幹皮柔軟而有韌性,可紡線或編作蓑衣,自有它一定的經濟價值。
上一頁
作者:周瘦鵑
类型:散文随笔
总字数:691
阅读量:54
可阅书店
Amazon AD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