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卉發瓊英

  “仙卉發瓊英,娟娟不染塵。月明江上望,疑是弄珠人。”

  這是明朝畫家王穀祥的一首題水仙花詩,雖只寥寥二十字,卻把它的清姿幽態和高潔的風格,襯托了出來。因爲它的芳名中有一個“仙”字,又因它挺立於清泉白石之間,詩人們又尊之爲凌波仙子。

  水仙原產在武當山谷間,士人稱爲天蔥,因它莖幹中空如大蔥。近年來福建漳州、廈門和江蘇崇明都盛產水仙。福建的球根特大,葉片多而着花也多。崇明的則球根很小,好像一個大型的蒜頭。

  水仙花六瓣,作白色,黃色的花心形似酒盞,因有“金盞銀臺”之稱。花以單瓣爲貴,可以入畫。復瓣的花瓣折皺,不及單瓣挺拔,別名玉玲瓏,其實並不玲瓏。據唐朝《開元遺事》載:明皇以紅水仙十二盆賜虢國夫人。那麼水仙也有紅色的了,可是誰也沒有見過,無從證實。

  水仙恰在春節邊開花,因此人家往往把它跟鬆、竹、梅同作清供。“歲寒三友”之外,再添一友,自是春節絕妙的點綴。

  我於水仙開過之後,從不將球根拋棄,先把花葉和根鬚全部剪去,放在肥料缸中浸過一夜,然後取出曬乾,拌上溼潤的肥土,掛在通風的地方。到八月裏,就種在向陽的牆邊籬角,壅以豬窠灰;入冬用白酒糟和水澆灌,自然茂盛,如有霜雪,必須遮蓋,那麼到了春節,開花有望。古人曾有種水仙訣雲:“六月不在土,七月不在房。栽自東籬下,寒花朵朵香。”又舊法在初起葉時,將磚塊壓住,不使它立時抽出,據說將來開花時花出葉上,自多風致。不管它是否正確,可作參考。

  水仙花莖如果抽得太長,可剪下來用花瓶和水盤插供,配以綠葉三五片,也很美觀。插供時在水中加一些食鹽,可以延長觀賞的時間。不料凌波仙子,卻與梅花有同癖,都是喜歡喝鹽湯的。
上一頁
作者:周瘦鵑
类型:散文随笔
总字数:668
阅读量:69
可阅日刊
Amazon AD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