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葵花開一丈紅

  不知是怎麼一回事?我家小園東部的百花坡下,入夏忽地生長出好幾十株單瓣和復瓣的各色蜀葵花來,高高低低,密密層層,倒像結成了一面大錦屏一樣,頓覺生色不少。就中有十多株桃紅色和紫紅色的,竟高至一丈以上,這就難怪浙江人要稱蜀葵花爲一丈紅了。

  蜀葵原產西蜀,別名戎葵、吳葵,又名衛足葵,因它的葉片傾向太陽,遮住了根部,所以稱爲衛足。葉片很大,像梧桐,又像芙蓉,而花朵很像木槿。莖高五六尺至一丈外,據一本筆記上載:明代成化甲午年間,有倭人前來進貢,見闌干前有奇花不識,問明之後,才知是蜀葵,就題了一首詩:“花如木槿花相似,葉比芙蓉葉一般。五尺欄干遮不盡,尚留一半與人看。”這就把蜀葵的花形、葉形以至花莖的高度,全都寫出來了。花莖有白色和紫色的,以白色爲上品。花從根部到頂部陸續開放,花期很長,從農曆五月到七月,約有兩個月之久。花色除白、紅、紫紅、粉紅外,還有墨紫和茄子藍的,較爲名貴。據說如果種在肥地上,勤於灌溉和施肥,可以變出五六十種來,其實是由於風和蜂蝶的媒介,花粉雜交之故。

  蜀葵易於繁殖,籽落在地,第二年就會發芽生長,並且開出花來,因此園林中到處都有,並不稀罕,而歷代詩文中,卻給以很高的評價。樑代王筠作《蜀葵花賦》,曾說:“邁衆芳而秀出,冠雜卉而當闈,既扶疏而云蔓,亦灼爍而星微。”宋代顏延之作《蜀葵贊》,也說:“渝豔衆葩,冠冕羣英。”這樣的說法,似乎太誇張一些。唐代詩人詠及蜀葵花的,頗有佳作,如陳陶《蜀葵詠》雲:“綠衣宛地紅倡倡,薰風似舞諸女郎。南鄰蕩子婦無賴,錦機春夜成文章。”岑參《蜀葵花歌》雲:“昨日一花開,今日一花開。今日花正好,昨日花已老。人生不得長少年,莫惜牀頭沽酒錢。請君有錢向酒家,君不見蜀葵花?”此君大概是個愛酒成癖的人,所以借蜀葵花的盛衰來勸人飲酒。其實花開花落,原是常事,又豈止蜀葵如此?

  種植的方法,很爲簡易,花謝之後,籽可多收一些,在農曆八九月間種在肥地上,讓它過冬。到明年春初發了芽,長了莖,就將細小無力的剪去,留下粗壯的,經常澆水施肥;一過端陽,自會欣欣向榮,一株株開出無數的花來。花以千瓣五心、剪絨鋸口爲上,單瓣就不足貴。據說從前洛陽有九心剪棱蜀葵,自是貴種,不知現在還有種籽否?折枝插瓶,可作案頭清供,瓶中須用沸水灌滿,再用硬紙塞口;或將花枝蘸石灰,等乾燥後才插,那麼滿枝的花蕊全可開放,而葉片也可維持原狀。

  蜀葵也有經濟價值,苗、根、莖、花、籽,都可入藥;嫩苗可當菜吃。花幹放入炭盤內,可引火耐燒;取六七尺長的莖,剝去了皮,可緝布,可作繩索。取葉片研汁,用布揩抹竹紙上,等它稍幹,就用石壓平,這種紙稱爲葵箋。唐代判司許遠曾制此箋分贈白樂天、元微之,彼此作詩唱和。據說紙色綠而光澤,入墨覺有精彩;可惜這種葵箋,後代早已失傳了。
上一頁
作者:周瘦鵑
类型:散文随笔
总字数:1127
阅读量:68
可阅书店
Amazon AD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