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夏果楊梅萬紫稠

  當我在琢磨那首詠“長沙”的《沁園春》詞時,一時不知該怎樣着手?窮思極想之餘,卻給我抓住了末一句“浪遏飛舟”四個字,得到了啓發,可就聯想到那三萬六千頃浪遏飛舟的太湖,又聯想到那太湖上花果爛漫的洞庭山。當下就把洞庭山作爲主題,費了大半天的工夫,好容易總算寫成了。上半首寫的是山上景物和動態,下半首寫的是前幾年遊山的回憶,撫今思昔,真是別有一番滋味上心頭。

  那時我遊的是洞庭西山,恰值是楊梅成熟的季節,因此我那下半首的頭二句用“遊”字韻和“稠”字韻,湊巧地寫成了“年時曾此遨遊,恰夏果楊梅萬紫稠”。真的,當時在山上所見到的,記憶猶新;在那漫山遍野無數的楊梅樹上,密密麻麻地結着無數紅紅紫紫的楊梅,別說數也數不清,簡直連看也看不清了。我跟着那位導遊的朋友在山徑上走走停停,欣賞着那許多楊梅樹上的累累碩果。一路走去,常常聽得路旁楊梅樹上響起一片清脆的笑聲,從密密的綠葉叢中透將出來。原來是山農家的姑娘們正在那裏摘取她們勞動的果實;一會兒就三三兩兩地下了樹,把摘到的楊梅從小籃子裏放到大竹筐裏,用扁擔挑着竹筐回家去。我從旁瞧着,覺得這情景倒是挺有詩意的,於是口占了二十八字:“摘來嘉果出深叢,三兩吳娃笑語同。拂柳分花歸去緩,一肩紅紫夕陽中。”所謂“一肩紅紫”,當然是指她們肩挑着的滿筐楊梅了。

  楊梅畢竟是果中大家,不同凡品,因此植物學家給它所定的科屬,就是楊梅科和楊梅屬。李時珍給它釋名,說是“其形如水楊子而味似梅,故名”。段氏(公路)《北戶錄》名朹子;揚州人呼白楊梅爲聖僧。以聖僧作爲白楊梅的別名,不知是何所取義?我總覺得太怪了。楊梅樹是常綠喬木,葉形狹長而尖,很像夾竹桃,可是形態較短而較厚,一簇一簇的光澤可喜。我曾從西山帶回來一株矮矮的老樹,模樣兒很美,栽在盆子裏作爲盆景,想看它開花結果。可是山野之性,不慣於局處盆子,不滿兩年,就與世長辭了。楊梅在春天開出黃白小花來,有雌有雄。雄花不能結實,雌花結成小球似的果實,周身是堅硬的小顆粒,到小暑節邊成熟。爲了種子的不同,因有紅、紫、白、黃、淺紅等色彩,自以紫、白二種爲上品。味兒有酸有甜,但是甜中帶一些酸,倒也別有風味,正如宋代詩人方岳詠楊梅詩所說的:“衆口但便甜似蜜,寧知奇處是微酸”,可算是知味的了。

  楊梅的品種,因地而異,據舊籍《羣芳譜》載:“楊梅,會稽產者爲天下冠;吳中楊梅種類甚多,名大葉者最早熟,味甚佳,次則卞山,本出苕溪,移植光福山中尤勝;又次爲青蒂、白蒂及大小松子,此外味皆不及。”不錯,我們蘇州光福鎮原是一個花果之鄉,潭東一帶的楊梅,至今還是果類中頗頗有名的產品,與色紫而刺圓的洞庭山所產的楊梅,可以分庭抗禮。浙江的楊梅,會稽當然包括在內;大葉青種就產在蕭山,果形橢圓,刺尖,作紫色,甘美可口。不可多得的白楊梅,就產在上虞,果形不大,而顆顆扁圓,很爲別緻。明代詩人瞿佑詠白楊梅詩,曾有“乃祖楊朱族最奇,諸孫清白又分枝。炎風不解消冰骨,寒粟偏能上玉肌”之句,有力地把個“白”字襯托了出來。

  楊梅供人食用,大概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樑代江淹就有一篇《楊梅贊》:“寶跨荔枝,芳軼木蘭。懷蕊挺實,涵黃糅丹。鏡日繡壑,照霞綺巒。爲我羽翼,委君玉盤。”說它跨荔枝而軼木蘭,真是盡其贊之能事了。漢代東方朔作《林邑記》有云:“林邑山楊梅,其大如杯碗。青時極酸,既紅,味如崖蜜。以醞酒,號梅香酎,非貴人重客,不得飲之。”楊梅竟大如杯碗,聞所未聞;至於用楊梅釀酒,至今還在流行,並且還有楊梅果汁和楊梅果醬等等,供廣大羣衆享受了。

  楊梅又有一個別名,叫做“君家果”,據《世說》載:樑國楊氏子修九歲,甚聰慧,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爲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自從有了這個故事以後,姓楊的人就是往往跟楊梅認起親來。例如宋代楊萬里詩:“故人解寄吾家果,未變蓬萊閣下香”;明代楊循吉詩:“楊梅本是我家果,歸來相對嘆先作”,只因這兩位詩人都是姓楊,所以就稱楊梅爲吾家果了。此外,還有把唐明皇的愛寵楊貴妃拉扯在一起的,如宋代方岳的一首詠楊梅詩:“五月梅晴暑正袢,楊家亦有果堪攀。雪融火齊驪珠冷,粟起丹砂鶴頂殷。並與文園消午渴,不禁越女蹙春山。略如荔子仍同姓,直恐前身是阿環。”這位詩人竟把楊梅當作楊玉環的後身,真是想入非非。

  栽楊梅宜山土,以砂質而混合一些細石子的,最爲合適,所以栽在山地上就易於成長,並且最好是在山坡的東面和北面,西、北二面還要有一帶常綠樹,給它們擋住西北風,纔可安穩過冬。栽種和移植時期,宜在農曆三四月間,每株距離約二丈見方,不可太近。地形要高,但是地土要溼潤,因此梅雨時節,就發育得很快,自有欣欣向榮之象。一到炎夏,烈日整天地曬着,枝葉就容易焦黃,影響了它的發育。新種的苗木,必須注意它的乾溼,即使經過二三年,要是遇到天旱,仍須好好澆水,不可懈怠。澆水之外,還要注意施肥,用豆粕、草木灰、人糞尿等和水,先在春初一二月間施一次,到得結了果摘去以後,再施一次。樹性較強,病蟲害較少;枝條如果並不太密,也就不必常加修剪。

  三年以來,我們蘇州洞庭東西山的楊梅,年年獲得大豐收。一九六一年五月下旬,有一位詩友從洞庭山來,說起今年楊梅時節,踏遍了東西二山,他所看到的,正如陸游詩所謂“綠陰翳翳連山市,丹實累累照路隅”,到處是一片豐收景象;千千萬萬顆的楊梅,彷彿顯得分外的鮮豔。
上一頁
作者:周瘦鵑
类型:散文随笔
总字数:2181
阅读量:73
可阅书店
Amazon AD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