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人常常以爲,對任何問題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實也不盡然。我們雖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態度,但是,盲目地反對不求甚解的態度同樣沒有充分的理由。
-
前次的《夜話》曾經提到《揚子法言》中的一句話—“顏苦孔之卓也”。當時因爲篇幅的關係,沒有對這句話做什麼解釋。後來有幾位同志提出建議,要求把這句話的意思,做一番必要的說明。
-
多學少評,這是值得提倡的正確的求知態度。我們對於任何事物,如果不瞭解它們的情況,缺乏具體知識,首先要抱虛心的態度,認真學習,切不可冒冒失失,評長論短,以致發生錯誤,鬧出笑話,或者造
-
要讀書,就應該拿起書來,一字一句地認真讀下去,爲什麼會有空喊的呢?空喊讀書的,可能有幾種人:第一種人因爲自己沒有養成讀書的習慣,坐不住,安不下心,讀不下去,但是又覺得讀書很有必要,
-
人人都討厭八股,但是誰也沒有徹底清除得了八股的毒害,而八股的餘孽卻陰魂不散,還到處興妖作怪,借屍還魂。這個情況很值得注意。
-
在我們大家的心目中,形而上學已經成了腐朽的反動的哲學的代名詞,似乎沒有什麼必要再去說它了。然而,在希臘古代學者和我國古代學者的心目中,形而上學卻是相當好聽的名稱。
-
朋友們在一起討論藝術欣賞問題,意見頗不一致。我在談話中說起古代的藝術作品有一種強烈的魅力,幾位朋友都不以爲然,他們開玩笑地說我是“復古派”。
-
新的詩歌發展的道路問題,經過了很長時間的討論,似乎還難於解決。這是什麼緣故呢?最重要的關鍵之一,就是要想求得足以表現新內容的新形式,還需要做許多努力,進行更多的嘗試,而在這些方面,
-
我們的青年同志,近年來在從事科學研究中,做出了很大的成績。他們的研究工作最突出的特點是敢想敢說敢幹。但是,他們也常常因此而受到一些人的責難,他們的科學研究文章也有的竟然被批評爲“胡
-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是明代東林黨首領顧憲成撰寫的一副對聯。時間已經過去了三百六十多年,到現在,當人們走進江蘇無錫“東林書院”舊址的時候,還
-
這個題目很像從前科舉時代八股文的題目。考試八股文的時候,主考官出題照例不許越出《四書》之外。我現在的這個題目的確也出於《四書》。
-
說起婦女節,現在一般人只知道“三八”節,誰都不會想到中國古代也有婦女節。這個婦女節的由來,雖然帶了很大的神話成分,但是它主要是以生產勞動、戀愛和婚姻問題爲內容的。
-
今天來談談華封三祝的故事,似乎有特殊的意義。這個古老的傳說,經過長久的歲月,到現在我們卻無妨對它進行一種新的解釋。這個故事在《莊子外篇》的《天地篇》中是這樣記載的:堯觀乎華。
-
我國古書的種類和數量之多,簡直無法計算。不但歷代印行的典籍浩如煙海,而且傳世的各種原寫本和傳抄本也難以數計。其中有些孤本甚至於早已流到外國去,而我們中國人自己卻一直沒有見過,這裏邊
-
一位教師在來信中提到,他和同學們都很想知道我們祖國的航海與造船業的歷史,但是找不到有關的書籍和參考資料。這卻使我驚奇,難道這許多年來真的沒有出版過我國航海和造船的歷史書籍嗎?查問了
-
北京郊區的農民似乎不大喜歡養牛,這是什麼緣故呢?有的同志說,這僅僅是習慣的問題。我想其中恐怕還有別的原因,特別是因爲人們在認識上可能還不明白養牛的好處,所以有必要在農村中進行一番宣
-
前天《北京日報》刊登了科學小品一則,題目是《漫話白薯》。文中對於史料的介紹,有重要的差錯。因此,我想借此機會,也來談談這個問題。
-
我們祖國曆史上偉大的愛國詩人—宋代的陸放翁,寫過一首小詩,題目是《菘》。原詩寫道:雨送寒聲滿背蓬,如今真是荷鋤翁。可憐遇事常遲鈍,九月區區種晚菘。
-
平常談話中,說到生產上完成一宗新的試驗,而沒有吃虧,總是說“將夠本”。我曾向幾位同志請教這句話的來歷,都以爲是“剛夠本”,把“剛”字讀爲“將”字的音。
-
前些天,首都醫學界的一部分人,在白雲觀開了一個很別緻的學術討論會,研究元代丘處機的養生學。這件事情引起了許多人的注意。丘處機是宋元兩代之間的道士,登州棲霞人,後居萊州,自號長春子。
-
北京西山碧雲寺後頭,據說有一塊大石,上面刻了一個棋盤。它不是我們平常看到的象棋盤,也不是圍棋盤,而是彈棋盤。相傳這個彈棋盤是距今七百五十年前金章宗用過的。
-
在舊戲舞臺上,許多人都曾看過一齣戲,名叫《吳漢殺妻》,又叫《斬經堂》。這是一出用牽強附會的方法,藉以宣揚封建社會的忠孝節義觀念的壞戲,似乎早有定論,所以近來已經沒有人再演它了。
-
北京市所屬的大興縣,在清代初年有一位著名的學者,當時與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人齊名,形成了一派革新的思想,他就是劉獻廷。
-
在談論誰最早發現美洲大陸這個問題的時候,許多人都很關心慧深的國籍。到底慧深是哪國人呢?對這個問題應該首先做出初步的回答:他是中國人。
-
“爲什麼你把扶桑說成墨西哥?難道過去我們把扶桑當做日本真的是錯了嗎?”有人看了前次的《夜話》以後,向我提出這樣的問題。現在我想把扶桑做一個小小的考證。
-
最早發現美洲的是誰呢?這個問題本來已經有了答案,人們都知道是十五世紀意大利人哥倫布最早發現了美洲。然而,現在這個答案卻發生了動搖。
-
幾個月來,許多讀者給《燕山夜話》繼續提出了很好的意見,也有的開了一些題目,還有補充材料的。所有來信來稿,都已經由《北京晚報》編輯部代爲處理了。
-
有幾個老朋友,都是高級知識分子,不久以前來看我。因爲分別多年,過去又是無話不談的,這一見面就什麼都談個痛快。中間有些不同的意見,各持一說,吵得臉紅脖子粗。
-
曾經看見一些劇本,當它們寫到古代的英雄人物,比如寫到曹操等的時候,就好像在寫現代的大政治家一樣,甚至於就寫成是一個革命領袖的樣子,說的話也和現代的政治術語一樣或者差不多。
-
我們的許多孩子都喜歡看《克雷諾夫寓言》,因爲這位十九世紀初期的俄羅斯作家,用了他自己認爲是“半說半笑”的寓言形式,代替了“一本正經的說教”,證實了許多“神聖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