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光了的金幣

  我們的許多孩子都喜歡看《克雷諾夫寓言》,因爲這位十九世紀初期的俄羅斯作家,用了他自己認爲是“半說半笑”的寓言形式,代替了“一本正經的說教”,證實了許多“神聖的真理”。

  在他的寓言中,有一篇題目是《金盧布》。它描寫一個頭腦簡單的農夫,在地裏撿到一個金盧布,上面沾滿了塵土;有人拿三把五分的硬幣,想來換他的金盧布。農夫心裏想,如果把金幣磨光了,也許將來人家還會出雙倍的價錢。於是,這個農夫用砂石和磚頭,把金盧布磨得光光亮亮的,然而,他沒想到這個磨光了的金盧布卻已失去了原來的價值。

  克雷諾夫說這個寓言的意思是非常明顯的,他自己認爲這是要說明我們的教育,不應該使受教育的人們“善良的本質連同外衣一起喪失了,不要削弱他們的靈魂,不要損害他們的性格,不要使他們失去質樸單純,僅僅給了他們虛有其表的光彩,給他們招致不光榮來代替光榮”。但是,實際上這個寓言的意義還不只是克雷諾夫自己所說的這一些。

  列寧在《什麼是“人民之友”》這一部著作中,曾經引用了克雷諾夫的這個寓言,諷刺了俄國民粹派理論家米海洛夫斯基,揭穿他要把馬克思學說變成磨光了的金幣的那種企圖。列寧實際上已經把克雷諾夫寓言的含義,進一步發展和豐富起來了。克雷諾夫的寓言,在列寧的手上,已經成爲進行理論鬥爭的一種武器,成爲捍衛馬克思主義的一種武器了。

  像米海洛夫斯基那樣,力圖使馬克思學說變成磨光了的金幣的一些人,在世界上還遠沒有絕跡,也不會絕跡。這種人,如同米海洛夫斯基一樣,實際上是代表了資產階級和富農的利益,極力吹噓階級鬥爭已經不存在,而要用階級調和的理論去代替階級鬥爭的學說。他們無論自己是否認識得到,實際上都希望用空想社會主義者的主觀社會學,來代替馬克思主義。他們特別強調要把生產資料平均分配,無限制地發展小生產,減少社會分工,在經濟上、政治上儘量保存資產階級的民主。

  如果這些民粹派的觀點變成了事實的話,那麼,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就喪失了它的原有意義和價值,它的本質特點就將完全被磨掉了。這難道是可以容忍的嗎?列寧的回答是不能容忍,因而他堅決地起來進行鬥爭,給後來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做出了榜樣。

  但是,這一切卻完全超出了克雷諾夫在寫作這個寓言的時候最深廣的意料之外。現在看來,這個寓言不但對於我們的思想教育工作有意義,不但對於我們的理論鬥爭具有實際的意義,而且對於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對待一切事物的態度都有普遍的意義。事實證明,磨光金幣的行爲在各方面都有。除了像米海洛夫斯基那樣別有用心的人以外,還有許多人是因爲缺乏知識,沒有經驗,甚至於有的自以爲是出於一番好意,而做了這類愚蠢的事情。

  魯迅也曾經諷刺過一種人,把古代銅器上綠色的銅鏽磨掉,自以爲很好看,結果卻把古物毀壞了。這和磨光金幣的故事幾乎是一模一樣的。我們從生活的經驗中還可以舉出許許多多類似的例子。也許這種例子現在是絕無僅有的,然而,誰能證明這類事情已經完全不存在了呢?這類例子恕我不一一列舉了。

  我們應該承認,“磨光了的金幣”是到處可以發現的,因此,必須隨時注意加以鑑別,千萬不要上當。
Previous
Author:鄧拓
Type:散文
Total Words:1240
Read Count: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