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要倒黴’嗎?——我已經倒盡了黴了,我哪裏有黴給人倒呢?我已經被黴倒盡了,我哪裏敢給人倒黴呢?有黴給人倒的,只有黃金;敢給人倒黴的,也只有黃金。
-
昨夜夢中,無端地遭人搜捕:幾回避匿,幾度逃亡,竟到了被逼自殺的最後。其間累次救我出險的,是一羣的女性,一羣執梃的女性。最後的瞬間,環顧圍繞著我的女性,卻一個也不曾相識。
-
揚鞭出北門,心在香山麓。朝陽浴馬頭,殘露溼馬足。古剎門半天,微露金身佛。頹唐一老僧,當窗縫破衲。小僧手紙鳶,有線不盈尺。
-
案頭有些什麼?一方白布,一座白磁觀音,一盆青青的小麥芽,一盞電燈。燈光照着觀音的臉,卻被麥芽擋住了,看它不清。一九一七,十二,北京。
-
除夕是尋常事,做詩爲什麼?不當它除夕,當作平常日子過。這天我在紹興縣館裏,館裏大樹頗多。風來樹動,聲如大海生波。靜聽風聲,把長夜消磨。
-
天天早晨,一夢醒來,看見窗上的紙,被沙塵封着,雨水漬着,斑剝陸離,演出許多幻象:看!這是落日餘暉,映着一片平地,卻沒有人影。
-
轉側不成眠,何事心頭梗?窗外月如霜,風動枯枝影。河水結堅冰,刁斗中宵靜。想見江南人,獨把寒砧打。一九一八,二,十五,北京。
-
中秋的月光,被一層薄霧,白氵蒙氵蒙的遮着。暗而且冷的皇城根下,一輛重車,一頭疲乏的騾,慢慢的拉着。
-
秋風把樹葉吹落在地上,它只能悉悉索索,發幾陣悲涼的聲響。它不久就要化作泥;但它留得一刻,還要發一刻的聲響,雖然這已是無可奈何的聲響了,雖然這已是它最後的聲響了。
-
天上飄着些微雲,地上吹着些微風。啊!微風吹動了我頭髮,教我如何不想她?月光戀愛着海洋,海洋戀愛着月光。啊!這般蜜也似的銀夜,教我如何不想她?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魚兒慢慢遊。
-
徹夜的醒着;徹夜的痛着;從淒冷的雨聲中,看着個灰白色的黎明漸漸的露面了,知道這已是換了一年了。
-
五六月裏天氣熱旺旺,忙完仔勺麥又是蒔秧忙,我蒔秧勺麥嘸不你送飯送湯苦,你田岸浪一代一代跑跑跑得腳底乙燙?。
-
好淒冷的風雨啊!我們倆緊緊的肩並着肩,手攜着手,向着前面的“不可知”,不住的沖走。可憐我們全身都已溼透了,而且冰也似的冷了,不冷的只是相併的肩,相攜的手了。
-
我的心窩和你的,天與海般密切着;我的心絃和你的,風與水般協和着。啊!……血般的花,花般的火,聽它吧!把我的靈魂和你的,給它燒做了飛灰飛化吧!一九二一,九,一○,巴黎。
-
眼淚啊!你也本是有限的;但因我已沒有以外的東西了,你便許我消費一些吧!一九二一,九,一九,巴黎。
-
秋風一何涼!秋風吹我衣,秋風吹我裳。秋風吹遊子,秋風吹故鄉。一九二一,九,二○,巴黎。
-
在巴黎植物園裏,看見兩隻熊,如篇中所記,其時正在日本大震災之後。植物園裏的兩隻熊,一隻是黃的,一隻是白的,都是鐵鉤般的爪與牙,火般紅的眼。
-
南陽鄧文濱所作《醒睡錄》(同治七年成書,光緒初申報館出版)第三卷中有“京華二好二醜”一節。
-
吉卜生是一個平民主義的信徒,他和JohnMasefield一樣,總是用日常簡樸的辭令來傳達千千萬萬平民共有的情緒,在他們的詩集裏面,我們找不出什麼傳統的辭藻,可是他們這種平鋪
-
假若說那是一個夢,那麼,我們是生活過了一個悲慘的夢呢。從那土匪出沒的山城裏我們逃了出來,那是希望着從死逃到生,然而,誰知道仍然是從死逃到死。
-
果實和黃葉,一齊都從樹上落下來了,老婦人獨自在庭前,寂寞地掃着。啊,我是什麼時候又回到了這個荒涼的古寺的呢?想起來,行跡是飄忽不定的,也正如我們以前一樣啊。
-
啊,這山道呀,老是保持着這樣的靜寂。想起來,是那一晚,海上風狂浪大的時候,你立在那峻峭的山崖上頭,高聲地呼喊着你姐姐底名字,那時候,你底聲音該是如何地淒厲,使我疑心你真是瘋狂了呀。
-
海波送了你去,你就再沒有回來呀。我不曾送你,致使你底眼睛紅腫,而且臉面也更蒼白了起來。
-
我把王冠撇棄,置於泥塗,任你用你底足尖加以踐踏罷。寒夜,當我們同在帳篷底一個斜角里的時候,風吹過沙漠,使我感覺了寒冷;你曾說,“俯下身來,靠近我底胸口,讓它給你一些溫熱。
-
那時,我織着我自己底夢,你也有你自己底沉思,我們是各自組成着各自底世界,完全是陌生而不相識的人了呢。
-
號筒底聲音—那是灰色的兵士們所做出來的事情;除此,就不能聽見什麼聲息了。啊,這南方底冬天,這麼地溫暖的。
-
只有來的路,沒有回去的路。風是在作大圈兒地迴旋了。“莫要說這是荒涼吧,我底孩子—在我們,荒涼之中也有生活。
-
原野是一個大的搖籃,又是一個古老的墳墓,原野上總是籠罩着靜寂。原野裏隱藏着無數的世紀。
-
這鬧市,它吸乾了我底血液,使我衰弱而且怯懦。在鬧市底邊沿,我尋着那靜寂的道路,在昏黃的燈光下面踏着,讓我自己聽見我自己底足音。
-
陽光從欄杆縫裏透了進來,給了我一絲的暖意。慘白的無力的光,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春天底消息麼?然而,這是不明媚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