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秦諸子,皆自成一家學術,後世羣書,其不能歸入經史者,強附子部,名似而實非也。若分類各冠其首,愈變愈歧,勢難統攝。今畫周秦諸子聚列於首,以便初學尋覽,漢後諸家,仍依類條列之。此類若周秦諸子,及唐以前儒家議論經濟之屬,宋以前儒家考訂之屬,唐以前之雜家、釋、道家,宋以前之小說家,多在通行諸叢書內,此舉善本。
(依《四庫》次第,名、墨、縱橫、雜合爲一類,秦以前諸子姓名不錄。)
《荀子》楊亻京注二十卷。(謝墉校本。通行蘇州王氏刻《十子全書》本即謝校本。儒。)
【補】楊亻京唐人。謝校出盧文?召手。杭州局《二十二子》本、定州王氏《畿輔叢書》本,皆據謝本重刊。杭州局《二十二子》,寶慶三味書坊皆有翻本。遵義黎氏《古逸叢書》覆宋台州刻本,其版今在蘇州局。《四部叢刊》影印《古逸叢書》本。宋錢佃《荀子考異》一卷,江陰繆荃孫覆宋刻本,今版歸吳興張氏,匯入《擇是居叢書》中。國學會輯印《周秦諸子?注十種》,影印繆覆刻《對雨樓叢書》本。
《荀子補註》一卷。(郝懿行。《郝氏遺書》本。)
【補】此書二卷。《齊魯先哲遺書》本。中國學會輯印《周秦諸子?注十種》,影印《齊魯先哲遺書》本。劉臺拱《荀子補註》一卷,《端臨遺書》本,中國學會影印本。長沙王先謙《荀子集解》二十一卷,已括上舉二書在內,並錄王念孫父子、劉臺拱、陳奐、俞樾、郭嵩燾諸家校注,匯爲一編,甚便學者。有光緒十七年長沙刻本,民國間涵芬樓影印本,光緒間坊間影印巾箱本。瑞安孫詒讓校《荀子》二十九則在《札┢》內。儀徵劉師培《荀子補釋》四卷,自刻本,亦載《國粹學報》。又輯《荀子逸文》一卷,未刊。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8年版《新編諸子集成(第一輯)荀子集解》,沈嘯寰、王星賢點校。)
《孔叢子》七卷。(浙江新刻影宋巾箱本,《漢魏叢書》本三卷。儒。有依託,不盡僞。)
【補】七卷本有宋宋鹹注。《指海續刻》本七卷,《四部叢刊》影印明翻宋本七卷,潮州鄭氏龍溪精舍《重刻漢魏叢書》本三卷。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諸子百家叢書·孔叢子》。)
《孫子》魏武帝注三卷。(平津館校本。兵。)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孫子十家注》十三卷。(岱南閣校本。)
【補】此本孫星衍據道藏本重刊,附《敘錄》一卷、《遺說》一卷。杭州局《二十二子》重刻孫本,涵芬樓《道藏舉要》影印道藏本,《四部叢刊》影印明嘉靖談愷刻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1978年版新編諸子集成(第一輯)《孫子十家注》。)
《吳子》一卷。(平津館校本。兵。)
【補】此本二卷,孫星衍據宋本影刻。新昌莊肇麟長恩書室刻本一卷。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諸子百家叢書·吳子》。)
(《司馬法》三卷,附逸文。《指海》本,又邢澍輯注浙江刻本,又平津館本一卷。兵。)
【補】平津館本孫星衍據宋本影刻三卷,非一卷。長恩書室重刻平津館本,張澍二酉堂校刻本一卷,江寧局仿宋本。吳縣曹元忠輯《司馬法古注》三卷,附《音義》一卷,光緒十八年自刻本。定海黃以周《司馬法考徵》二卷,杭州局本。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諸子百家叢書·司馬法》。)
《六韜》六卷。(平津館校本。兵。)
【補】長恩書室重刻平津館本。以上三種,《四部叢刊》皆有影印影宋鈔本。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諸子百家叢書·六韜》。)
《管子》尹知章注廿四卷。(舊題唐房玄齡注。明趙用賢校本,即管韓合刻本,附劉績補註。《十子》本同上,但多評語,不善。)
【補】法。《漢志》管子列道家。尹知章唐人。杭州局《二十二子》重刻明趙用賢本,光緒間張瑛覆宋紹興問楊忱刻本,沔陽盧靖《湖北先正遺書》影印明刻劉績補註本,《四部叢刊》影印宋楊忱刻本。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管子義證》八卷。(洪頤煊。傳經堂本。)
【補】光緒間南陵徐乃昌積學齋重刻本。德清戴望《管子校正》二十六卷,家刻本,上海中國書店《清代學術叢書》影印本。宋翔鳳《管子識誤》一卷,原刻本,中國學會《周秦諸子?注十種》影印本。張佩綸《管子學》不分卷,十二冊,影印原稿本。淮陰範耕研《管子集證》二十六卷,採王念孫父子、孫星衍、洪頤煊、戴望、張文虎、俞樾、孫詒讓、劉師培、章炳麟諸家說,並附己見,其書未刊。
(今案:有科學出版社1956年版《管子集校》,郭沫若、聞一多、許維?撰。)
《弟子職集解》一卷。(莊述祖。《珍?宦遺書》本,遵義唐氏重刻本。即《管子》之一篇。)
【補】此篇《漢志》列六藝孝經家,此列子部宜爲儒。蘇州局本,端溪書院本,章氏式訓堂本,朱氏槐廬本,以上皆重刻珍?宦本。又貴築黃彭年校刻本,附《考釋》、《釋音》各一卷。
《弟子職正音》一卷。(王筠。鄂宰四種本。)
【補】式訓堂重刻本,福山王懿榮刻《天壤閣叢書》本。洪亮吉《弟子職箋釋》一卷,武昌局《洪北江遺書》本。鍾廣《弟子職音誼》一卷,光緒十六年校補本,中國學會影印《周秦諸子?注十種》本。
《慎子》一卷,附逸文。嚴可均校輯。守山閣本,又金壺本。法。
【補】又江陰繆氏藕香{?移}鈔本,據明慎懋賞刻本┢寫,附《補遺》、《校記》,涵芬樓影印入《四部叢刊》。嚴可均輯《申子》,在《全上古三代文》內。又馬國翰輯《玉函山房》本,近長沙王時潤亦有輯逸文排印本。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諸子百家叢書·慎子》。)
《商子》五卷。(嚴可均輯。平津館別刻本,《指海》本,又明吳勉學刻《二十子》本。法。)
【補】嚴可均輯,當作嚴可均校。嚴本未刊,瑞安孫氏玉海樓有傳錄本,此注平津館別刻本,誤。《四部叢刊》影印明天一閣刻本。孫馮翼校本在《問經堂叢書》內。嚴萬里校本在杭州局《二十二子》內。朱師轍《商君書解詁》四卷,王時潤《商君書集解》五卷,近年排印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6年版《新編諸子集成(第一輯)·商君書錐指》,蔣禮鴻撰。)
《鄧析子》一卷。(《指海》本。法。)
【補】嚴可均校刻本,江山劉氏覆宋巾箱本,《四部叢刊》影印明刻本,海寧陳氏影印明黑口本。杭縣馬敘倫《鄧析子校錄》一卷,自著《天馬山房叢書》本。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諸子百家叢書·鄧析子》。)
《韓非子》二十卷,附《識誤》三卷。(吳?校刻本,汪氏重刻本,又明趙用賢校《管》《韓》合刻本即《十子》本,又明周孔教刻大字本。法。)
【補】有舊注,不著撰人,提要據元何獾本,謂注者當爲李瓚。吳?本據宋乾道本影刻。《識誤》三卷,顧廣圻撰。杭州局《二十二子》重刻吳本,日本仿吳本,陳氏影印吳本,又涵芬樓《道藏舉要》影印《道藏》本,又《四部叢刊》影印錢氏述古堂影宋鈔校本。長沙王先慎《韓非子集解》二十卷,附《考證》、《佚文》一卷,王念孫父子、盧文?召、顧廣坼、俞樾、孫詒讓諸家校釋,皆已採入,光緒二十二年長沙刻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1978年版《新編諸子集成(第一輯)·王先慎韓非子集解》;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韓非子集釋》,陳奇猷校注;江蘇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韓非子校注》,洪誠、周勳初等校注。)
《素問》王冰注廿四卷。(互見下醫家類。醫。)
(今案:有人民衛生出版社1982年版《素問註釋匯粹》,程士德主編,王洪圖、魯兆麟編。)
《周髀算經》二卷。(互見下天文算法類。天文算法。)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諸子百家叢書·周髀算經》。)
《尹文子》一卷,附《校勘記》、《遺文》。守山閣本,又湖海樓本,又金壺本。名。
【補】又江安傅氏雙鑑樓影印《道藏》本,涵芬樓《道藏舉要》影印《道藏》本,又《四部叢刊》影印明刻本。孫詒讓《尹文子札記》十八則,附宋本《尹文子校文》,在《札┢》內。王時潤《尹文子校錄》一卷,排印本。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諸子百家叢書·尹文子》。)
《公孫龍子》三卷。(守山閣本,金壺本,明樑傑訂本。名。)
【補】宋謝希深注。雙鑑樓影印《道藏》本,涵芬樓《道藏舉要》影印《道藏》本。俞樾、孫詒讓、洪頤煊各校《公孫龍子》數則,在諸子《平議》、《札┢》、《讀書》叢錄內。番禺陳澧、萬載辛從益皆撰《公孫龍子注》,有刻本,未見。近人日照王?《公孫龍子懸解》不分卷,二冊,中華書局聚珍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1996年版《新編諸子集成(第一輯)·公孫龍子懸解》,王?撰。)
《墨子》十五卷,《目考》一卷。(畢沅校。經訓堂本。墨。)
【補】杭州局《二十二子》重刻畢校本,又涵芬樓《道藏舉要》影印《道藏》本,又《四部叢刊》影印明嘉靖唐堯臣刻本。瑞安孫詒讓《墨子間詁》十五卷、《目錄》一卷、《附錄》一卷、《後語》二卷,採集羣說,斷裁精核,《附錄》、《後語》,尤有統貫,光緒間自印活字本,又家刻本,民國間涵芬樓影印刻本。藤縣蘇時學《墨子刊誤》二卷,原刻本,中華書局聚珍本,中國學會《周秦諸子?注十種》影印原刻本。瑞安李笠、北流陳柱於《孫氏間詁》皆有校補,李書涵芬樓排印,陳書未刊。長沙曹耀湘《墨子箋》十五卷,雖不逮孫,而平實勝王?運注,光緒間長沙排印本。新城王樹?冉《墨子?注補正》二卷,自刻本。儀徵劉師培《墨子拾補》上卷,排印入《國學叢刊》中,全書未刊。張惠言《墨子經說解》二卷,上海神州國光社影印手稿本。新會梁啓超《墨經校釋》一卷,涵芬樓排印本。長沙章行嚴《章氏墨學》,排印《甲寅》週刊內。績溪胡適《墨辯新詁》,未見傳本。淮陰範耕研《辯經疏證》八卷,未刊。時人治墨者衆,書不盡舉。
(今案:有中華書局1978年版《新編諸子集成(第一輯)·孫詒讓墨子間詁》。)
《鬼谷子》陶弘景注一卷。(秦恩覆校刻兩本。縱橫。)
【補】陶弘景,南朝梁人。秦刻兩本皆三卷,此題一卷,誤。《四庫》本作一卷。秦氏乾隆五十四年刻本,據《道藏》本刊,又嘉慶十年刻本,據《述古堂鈔本》刊。《四部叢刊》影印秦氏乾隆刻本,涵芬樓《道藏舉要》影印《道藏》本。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諸子百家叢書·鬼谷子》。)
《屍子》二卷。(章宗源輯。湖海樓注本,問經堂本,平津館本。雜。)
【補】湖海樓本乃蕭山汪繼培所輯,二卷,附存疑。杭州局《二十二子》重刻汪輯本。
《屍子》三卷,《附錄》一卷。(任兆麟輯。《心齋十種》本。)
《?冠子》陸佃注三卷。(聚珍本,福本,《學津》本。雜。)
【補】陸佃,宋人。儀徵張丙炎刻《榕園叢書》重刻《學津》本,沔陽盧靖《湖北先正遺書》影印聚珍本,《四部叢刊》影印明刻本,涵芬樓《道藏舉要》影印《道藏》本。洪頤煊、俞樾、孫詒讓各有條校,在《讀書叢錄》、《諸子平議》、《札┢》內。湘潭王?運《?冠子注》一卷,自刻《湘綺樓全書》本。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諸子百家叢書·?冠子》。)
《燕丹子》三卷。(章宗源輯。岱南閣本,又平津館本,問經堂本一卷。雜。)
【補】湖北書局百子全書重刻平津館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5年版,程毅中點校。)
《呂氏春秋》高誘注二十六卷。(經訓堂校本。雜。)
【補】高誘漢人。杭州局二十二子重刻經訓堂本,又《四部叢刊》影印明雲間來邦?刻本。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呂子校補》二卷。(樑玉繩。《清白士集》本。《呂子校補獻疑》一卷。蔡雲。自刻本。)
【補】梁書章氏式訓堂本,朱氏槐廬本。陳其榮《呂子續補》一卷,《槐廬叢書》本。陳昌齊《呂氏春秋正誤》一卷,《嶺南遺書》本。中國學會《周秦諸子?注》,影印樑、蔡、二陳四家書。淮陰範耕研《呂氏春秋疏證》二十六卷、《附錄》二卷,近代諸家校釋亦並徵及,其書未刊。
《老子》王弼注二卷。(聚珍本,杭本,福本。河上公注僞。道。)
【補】南昌局重刻聚珍本,又杭州局《二十二子》校刻華亭張氏本,又遵義黎氏《古逸叢書》覆日本集唐字本,又涵芬樓《道藏舉要》影印《道藏》本。王弼,晉人,河上公注二卷,蓋魏晉間人僞造,亦可備考。《四部叢刊》影印宋刻本,涵芬樓《道藏舉要》影印《道藏》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1978年版《諸子集成·王弼老子注》。)
《老子道德經考異》上下卷。(畢沅。經訓堂本。)
【補】上虞羅振玉《道德經考異》二卷,自刻《永豐鄉人稿續集》本。杭州馬敘倫《老子核詁》四卷,民國十四年排印本。羅、馬所校,足補畢書未備。嚴可均《老子唐本考異》,劉師培《老子校補》,未刊。王重民《老子考》七卷,民國十六年北京排印本。長沙楊樹達《老子古義》二卷,徵引秦漢以前諸子舊解,逐條關合,不參己意,中華書局排印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4年版《新編諸子集成(第一輯)·老子校釋》,朱謙之撰。)
《關尹子》一卷。(明吳勉學刻《二十子》本,《珠叢別錄》本。道。)
【補】金壺本。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諸子百家叢書·關尹子》。)
《列子張湛注》八卷,附殷敬順《釋文》。汪繼培校。湖海樓本,任大椿燕禧堂本附《考異》。道。
【補】張湛晉人。《釋文》,唐殷敬順撰,宋陳景元《補遺》。又杭州局《二十二子》重刻明世德堂本,民國三年上海右文社影印明世德堂《六子》本,又《四部叢刊》影印宋刻本,長洲蔣氏鐵華館覆宋刻本,此四本皆八卷,無附。中國學會《周秦諸子?� \m \m �� �� �\m @\m � @\m �各有條校,在《羣書拾補》、《讀書叢錄》、《諸子平議》、《札┢》內。
(今案:有中華書局1979年版《新編諸子集成(第一輯)·列子集釋》,楊伯峻著。)
《列子》盧重玄注八卷。(秦恩覆校刻本。)
【補】盧重玄唐人。
又涵芬樓《道藏舉要》影印《道藏白文本》三卷,又《道藏舉要》影印金高守元《沖虛至德真經四解》二十卷,附殷、陳《釋文》二卷,此書集錄張湛、盧重玄及宋徽宗、範致虛四家注,上舉二書皆括其中。
《莊子》郭象注附《釋文》十卷。(明鄒之嶧刻本,明胡氏世德堂大字本,《十子》本即世德堂本。道。)
【補】郭象晉人。《釋文》唐陸德明撰。杭州局校刻世德堂本,上海右文社影印世德堂《六子》本。《四部叢刊》影印世德堂本,附《札記》一卷,記宋本異同。涵芬樓《續古逸叢書》影印宋大字本。唐成玄英《南華真經註疏》三十五卷,涵芬樓《道藏舉要》影印《道藏》本,又遵義黎氏《古逸叢書》覆宋本十卷。湘陰郭慶藩《莊子集釋》十卷,此書具錄郭《注》、成《疏》、陸氏《釋文》,復輯晉唐人《逸注》,及清代盧文?召、王念孫、洪頤煊、郭嵩燾、俞樾、李楨諸家校釋,在《莊子》諸注本中,搜採最爲繁博,光緒二十年長沙思賢講舍刻本。長沙王先謙《莊子集解》八卷,簡明便初學,宣統間長沙刻本,涵芬樓影印本。瑞安孫詒讓校《莊子》五十三則,在《札┢》內。餘杭章炳麟《莊子解故》一卷,杭州局刻《章氏叢書》本。當塗奚侗《莊子補註》四卷,南京排印本。儀徵劉師培《莊子校補》一卷。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7年版《新編諸子集成(第一輯)·莊子集解》、《莊子集解內篇補正》,沈肅寰點校。)
司馬彪《莊子注》一卷,《補遺》一卷。(孫馮翼輯。問經堂本,又茆輯《十種》本。)
(《文子》二卷,附校勘記。守山閣本,又金壺本,吳刻二十子本。道。)
【補】校勘記,金山顧觀光撰。
《文子纘義》十二卷。(宋杜道堅。聚珍本,福本。)
【補】杭州局重刻聚珍本在《二十二子》中。聚珍本自《永樂大典》輯出,內闕五篇,非足本。涵芬樓《道藏舉要》影印《道藏》本十二卷,附《釋音》一卷,此本足。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計然萬物錄》一卷。(茆輯《十種》本。)
【補】又黃?漢學堂輯本,潮州鄭氏龍溪精舍重刻漢學堂本。
《孟子外書》熙時子注四卷。(《函海》本,《珠塵》本,《經苑》本。據趙歧題辭,定爲依託,然在漢前,故附此。《拜經樓叢書》輯刻晉綦毋邃《孟子外書注》一卷。)
【補】宋劉?,號熙時子。林伯桐《孟子外書補證》一卷,竹柏山房本。貴陽陳矩《孟子外書補註》四卷,刻本。
(江:以上各家子書)
《意林》五卷。(唐馬總。聚珍本,福本,《學津》本,別下齋補刻宋本第六卷。此書所存古子佚文,不盡周秦,然古子爲多。)
【補】儀徵張丙炎《榕園叢書》重刻《學津》本,《指海續刻》本五卷,武昌局本五卷,涵芬樓《道藏舉要》影印《道藏》本五卷。貴築楊氏《訓纂堂叢書》刻《意林逸文》一卷。貴池劉世珩聚學軒叢書刻周廣業《意林注》五卷、《補遺》一卷。仁和許增刻《意林補註》六卷。《四部叢刊》影印聚珍本,附別下齋補刻一卷、周廣業輯逸文五條。嚴可均手校本五卷、《補錄》一卷,今在江寧龍蟠裏圖書館,此本未刊。
《玉函山房輯佚書》子編種。馬國翰。濟南刻本。武昌局刻《子書百家》,頗便翻檢。
【補】馬輯《子編》一百五十三種,《補編》一種,其屬周漢者四十二種。光緒間濟南重刻本,長沙重刻大、小字二本。黃?輯《漢學堂叢書子史鉤沈》內子部十六種,其屬周秦者六種,光緒間甘泉黃氏修版本。嚴可均輯周秦諸子書,刻《全上古三代文》內。武昌局《子書百種》,刻校不精,故《書目答問》重刻本削去此條。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玉函山房輯佚書》。)
(江:以上採錄各古子佚文)
《諸子平議》三十五卷。(今人。《俞氏叢書》本。)
【補】此書德清俞樾撰,摘條校釋諸子字句,體例與王念孫《讀書雜誌》相似。俞樾《諸子平議補錄》二十卷,雙流李氏刻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1959年版《諸子平議》,附《補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