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通通釋》二十卷。(唐劉知幾。浦起龍釋。原刻本。《黃叔琳史通訓故補》二十卷,原刻本,亦可。)
【補】《通釋》,上海文瑞樓影印原刻本。又《四部叢刊》影印明萬曆間張鼎思刻《史通》二十卷,無注,附錄何焯、顧廣圻校語,爲《札記》一卷。象山陳漢章《史通補釋》二卷,未刊。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王煦華校點。)
《唐書直筆》四卷。(宋呂夏卿。聚珍本,福本。)
【補】嘉慶間桐鄉金德輿桐華館刻本,吳興張鈞衡擇是居影刻宋鈔本附《札記》。
《舊聞證誤》四卷。(宋李心傳。《函海》本。)
【補】原本十五卷,久佚,此自《永樂大典》輯出。金氏桐華館刻本,儀徵張丙炎刻《榕園叢書》本,江陰繆荃孫刻《藕香零拾》本附《佚文》一卷。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1年版《唐宋史料筆記叢刊·舊聞證誤》,張茂鵬、崔文印點校。)
《史糾》六卷。(明朱明鎬。《函海》本。)
【補】金氏桐華館刻本。
《文史通義》八卷,《校讎通義》三卷。(章學誠。原刻本,粵雅堂本。以史法爲主,間及他文字。)
【補】原刻本,道光十二年章華紱刻於開封,其版今歸杭州局,道光間山陰杜氏翻原刻本。光緒三年華陽王秉恩貴陽校刻本,今版在山陰徐氏。光緒二十四年長沙坊刻本,民國十四年成都志古堂刻本。又光緒間元和江標靈鶼閣刻《文史通義補編》一卷。光緒二十四年豐城餘氏寶墨齋合刻《文史通義正補編》九卷、《校讎通義》三卷。民國十一年吳興劉承?嘉業堂刻《章氏遺書》五十二卷,內《文史通義》九卷、《校讎通義》四卷、《方誌略例》二卷,此本最足。《章氏遺書》,民國間杭州局排印本,二十四卷,收羅章氏著述,不如劉刻之備,《通義》外文字亦以論史法者爲多,故補於此。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5年版《文史通義校注》,葉瑛校注。)
以上論史法
《涉史隨筆》一卷。(宋葛洪。知不足齋本,《金華叢書》本。)
【補】滿洲榮譽刻《得月{?移}叢書》本。
《東萊博議》二十五卷。(宋呂祖謙。道光己亥錢塘瞿氏重刻足本,《金華叢書》重刻瞿本足本,坊本未足。)
【補】貴池劉世珩宜春堂覆宋巾箱本。
(今案:有中國書店1986年影印本。)
《兩漢解疑》二卷。(明唐順之。借月山房本。)
【補】《學海類編》本。
《三國雜事》一卷。(宋唐庚。《函海》本。)
【補】《學海類編》本,石門顧修刻《讀畫齋叢書》本,江夏劉氏刻本。
《兩晉解疑》一卷。(明唐順之。借月山房本。)
【補】《學海類編》本。
《唐鑑》二十四卷。(宋範祖禹。呂祖謙注。明刻本,成都局本,武昌局本。)
【補】杭州局本,《金華叢書》本附《考異》一卷。
(今案:有商務印書館1958年版。)
《唐史論斷》三卷。(宋孫甫。聚珍本,福本,粵雅堂本,《珠塵》本,《學津》本。)
【補】《學海類編》本,金氏桐華館本,江夏劉氏刻本,吳興張氏擇是居影刻宋鈔本。
《新舊唐書雜論》一卷。(明李東陽。借月山房本。)
《明事斷略》一卷。(借月山房本。)
【補】《琅琊山館叢書》本。此書不著撰人名氏,殆明之遺民所作。
(江:以上斷代爲論)
《御批通鑑輯覽》一百二十卷。(乾隆三十二年。互見編年類。)
以下論全史以御批爲主,故史評亦恭錄。
《讀通鑑論》三十卷,《宋論》十五卷。(王夫之。《船山遺書》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1975年版。)
《空山堂十七史論》卷。(牛運震。自刻本。)
【補】十五卷。
此書一名《讀史糾繆》。
《史林測義》三十八卷。(計大受。自刻本。)
(江:以上統論)
(以上論史事史論最忌空談苛論,略舉博通者數種。宋人《歷代名賢確論》一百卷,明刻本,今罕見。)
──右史評類
《書目答問》 (03-05)/五卷 (清)張之洞 撰 (民國)範希曾 補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