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答問補正傳記第八

《孔子編年》五卷。(宋胡仔。績溪胡氏家刻本。)

《孔子世家補訂》一卷。(林春溥。竹柏山房《十一種》本。)

孔子集語》十七卷。(孫星衍、嚴可均輯。平津館本。遠勝宋薛據書。採集羣書。所引真僞不一,經部、子部皆不可隸,故附於編年之後。)

【補】杭州局重刻平津館本。王仁俊、李滋然皆撰《孔子集語補遺》,有印本。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阮逸注。)

《東家雜記》二卷。(宋孔傅。胡?編《琳琅祕室叢書》活字版本。)

《闕里文獻考》一百卷。(孔繼汾。乾隆壬午刻本。)

《孔孟編年》卷。(狄子奇。自刻本。)

【補】八卷,杭州局本。

(江:以上孔、孟傳記)

《鄭學錄》四卷。(鄭珍。遵義唐氏刻本。)

《諸葛忠武侯故事》五卷。(張澍。自刻本,沔縣《武侯文集》附刻本。互見。)

《高士傳》三卷。(晉皇甫謐。《漢魏叢書》本。嚴可均輯嵇康《高士傳》,未刊。)

【補】嚴書一卷,光緒間大關唐氏刻本,亦刻嚴氏《全晉文》中。又上虞羅振玉輯皇甫謐《高士傳》一卷,排印本。

《古孝子傳》一卷。(茆輯《十種》本。)

《襄陽耆舊記》三卷。(晉習鑿齒。任兆麟校刻《心齋十種》本,有脫誤。)

【補】善化陳運溶輯《魏、晉人撰傳記九種》,光緒二十六年湘西陳氏刻《麓山精舍叢書》本。

《唐才子傳》十卷。(元辛文房。日本人刻《佚存叢書》足本,《指海》足本。)

【補】嘉慶間王氏刻本,光緒間清隱山房刻巾箱本,武進董康刻五山本,珂羅版印明黑口本。陳?《唐才子傳簡端記》一卷,載北平《北海圖書館月刊》第二卷第二號。

(今案:有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唐才子傳校正》,周本淳著。)

(江:以上漢至唐)

《名臣言行錄前集》十卷,《後集》十四卷。(宋朱子。顧廣圻校。洪瑩仿宋刻本,同治戊辰桂氏補刻本。)

【補】《四部叢刊》影印宋刻本。洪本與朱李幼武撰《名臣言行錄續集》八卷、《別集》二十六卷、《外集》十七卷合刻。明尹直《南宋名臣言行錄》十六卷,傳本罕見。

《道命錄》十卷。(宋李心傳。知不足齋本。)

《元名臣事略》十五卷。(元蘇天爵。聚珍本,福本。)

【補】光緒間定州王灝刻《畿輔叢書》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1996年版《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點校。)

《明名臣言行錄》九十五卷。(徐開仕。崑山徐氏刻本。)

《嘉靖以來首輔傳》八卷。(明王世貞。守山閣本。)

《東林列傳》二十四卷。(陳鼎。刻本。)

【補】康熙間刻本,山壽堂刻本。

(今案:有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影印本。)

(江:以上宋、元、明)

《國朝滿漢名臣傳》八十卷。(依國史鈔錄。通行本。《滿》四十八卷,《漢》三十二卷。)

【補】菊花書室刻巾箱本。《清史列傳》八十卷,民國十八年中華書局排印本。

(今案:有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滿漢名臣傳》,吳忠匡校訂。)

《國朝先正事略》六十卷。(今人。長沙刻本。初學便於檢閱。)

【補】此書平江李元度撰。長洲朱孔彰《中興將帥別傳》三十卷、《續編》六卷,光緒間原刻本,江寧局本,坊刻易名《續先正事略》。錢儀吉《碑傳集》一百六十四卷,蘇州局本,天命迄嘉慶。江陰繆荃孫《續碑傳集》八十六卷,江寧局本,道光迄光緒。繆荃孫《碑傳集補編》,補乾嘉諸名人凡十四卷,未刊。湘陰李垣《耆獻類徵初編》七百二十卷、《閨媛類徵》十二卷,亦由收錄清代名人碑傳而成,與《碑傳集》同,光緒十六年家刻本。李氏所纂《耆獻類徵續編》五百五十卷,內兼有玉牒、天象、輿地、河渠、食貨、禮樂、兵刑、洋務、經籍、五行十志,其書未刊,稿藏李氏。《近代名人小傳》二卷,《當代名人小傳》二卷,題沃丘仲子撰,所述不多,頗存事實,民國間上海崇文書局排印本。

(今案:有嶽麓書社1991年版,易孟醇點校。)

《從政觀法錄》三十卷。(朱方增。道光庚寅刻本。樑章鉅《國朝臣工言行記》十二卷,未刊。)

【補】《從政觀法錄》,由《國史名臣傳》刪節而成。

《文獻徵存錄》十卷。(錢林。咸豐八年王藻刻本。)

【補】此書專述文人儒者事蹟。阮元《國史儒林》、《文苑傳稿》,黃氏《知足齋叢書》本。

(《鶴徵錄》八卷,李集、李富孫、李遇孫。《後錄》十二卷。李富孫。嘉慶刻,同治補本。)

【補】《鶴徵錄》述康熙己未博學鴻詞科被徵請人事略,後錄述乾隆丙辰詞科諸人。

(《詞科掌錄》十七卷,《餘話》七卷。杭世駿。原刻本。)

【補】記乾隆丙辰詞科。

(江:以上國朝)

──右傳記類(止系一隅又非古籍者不錄。)

上一頁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