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書於市,但舉子目,非書賈所知,故爲舉其大題如左。)
《亭林遺書》。(顧炎武。未盡。)
【補】二十二種,康熙間潘耒編刻本。光緒十一年重刻本,青浦席威、吳縣朱記榮同刻。
《音學五書》。(顧炎武。)
【補】張?召寫刻本,蘇州翻刻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2年抄印本《音韻學叢書·音學五書》。)
《船山遺書》。(王夫之。)
【補】五十五種,同治四年湘鄉曾國藩江寧節署重刻本,又道光庚子衡陽王世?刻本,咸豐間湘潭刻本。
(今案:有嶽麓書社1988年始陸續出版的《船山全書》。)
《西河合集》。(毛奇齡。)
【補】九十四種,康熙庚子蔣樞編,書留草堂刻本。
《萬氏經學五書》。(萬斯大。未盡。)
【補】乾隆辛巳萬氏刻,有重刻本。
《高文恪公四部稿》。(高士奇。)
【補】四十三種,刻本。
《拜經堂叢刻》。(臧琳、臧庸。未盡。)
【補】十一種,嘉慶間刻本。
《望溪全集》。(方苞。)
【補】十七種,一名《抗希堂全集》,乾隆間刻本,光緒戊戌?郎?閣重刊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9年影印本《望溪先生全集》。)
《範氏遺書》六種。(範家相。)
【補】家刻本。
《文道十書》。(陳景雲。未全刻。)
【補】乾隆甲戌刻本,止刻四種。
《果堂全集》。(沈彤。)
【補】六種,刻本。
《杭氏七種》。(杭世駿。止小品,此外甚多。)
【補】乾隆間刻本,小?郎?仙館重刻本。
《叢睦汪氏遺書》。(汪師韓。)
【補】十五種,原刻亦名《上湖遺書》,光緒十二年汪氏長沙重刻本。
《戴氏遺書》。(戴震。未盡。)
【補】十八種,乾隆丁卯微波榭刻本。
(今案:有清華大學出版社1991年始陸續出版的《戴震全集》。)
《潛研堂全書》。(錢大昕。未盡。)
【補】二十二種,原刻本,光緒十年長沙龍氏重刻本。
(今案:有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錢大昕全集》,陳文和等點校。)
《蘇齋叢書》。翁方綱。
【補】十九種,原刻本,民國十三年上海博古齋影印原刻本。
《燕禧堂五種》。(任大椿。未盡。)
【補】刻本。
《味經齋遺書》。(莊存與。)
【補】十二種,附一種,光緒八年重刻本。
《甌北全集》。(趙翼。)
【補】七種,乾隆、嘉慶間湛貽堂刻本。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甌北集》,李學穎、曹光甫校點。)
《[B219]軒所著書》。孔廣森。
【補】七種,嘉慶丁丑孔氏儀鄭堂刻本。
《孔叢伯遺書八種》。(孔廣林。)
【補】光緒庚寅濟南局刻本。
《東壁遺書》。(崔述。)
【補】二十種,道光壬午石屏陳履和刻本,近年坊間石印本,《畿輔叢書》本未足。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崔東壁遺書》,顧頡剛編訂。)
《洪稚存全集》。(洪亮吉。此外甚多。)
【補】原刻十三種,光緒己卯洪用勤重刻本。二十三種,名《洪北江全集》,此版歸武昌局。
《錢氏四種》。(錢坫。此外甚多。)
【補】嘉慶壬戌擁萬樓刻本。
《授堂集》。(武億。未盡。)
【補】十三種,家刻本,道光癸卯授堂重刻本。
《高郵王氏五種》。(王念孫、王引之。)
【補】自刻本,坊間石印本。《高郵王氏遺書七種》,念孫、引之同撰,此七種在舊刻五種外,民國十四年上虞羅振玉排印本。
(今案:有江蘇古籍出版社1984年影印本《高郵王氏四種:〈經傳釋詞〉、〈經義述聞〉、〈廣雅疏證〉、〈讀書雜記〉》。)
《劉氏遺書》。(劉臺拱。)
【補】八種,儀徵阮常生刻本,光緒十五年廣州局重刻本。
《經韻樓叢書》。(段玉裁。)
【補】九種,自刻本。
《墨莊遺書》。(胡承珙。)
【補】七種,自刻本。
《清白士集》。(樑玉繩。)
【補】四種,(嘉慶庚申刻本。)
《四錄堂類集》。(嚴可均。共四十二種,止刻七種。)
《郝氏遺書》。(郝懿行。未盡。)
【補】同治四年郝聯薇重刻本三十種,懿行父培元、妻王照圓所著書,亦附刻其中。
《傳經堂叢書》。(洪頤煊、洪震煊。未盡。)
【補】十三種,刻本。
《焦氏叢書》。(焦循。)
【補】二十一種,嘉慶丁丑焦氏雕菰樓刻本,光緒丙子邵陽魏源補版本。
《陳氏叢書》。(陳逢衡。)
【補】四種,並逢衡父本《禮撰匏室四種》,合稱《陳氏八種》,家刻本。
《珍??遺書》。(莊述祖。)
【補】二十二種,家刻本。
《茗柯全書》。(張惠言。)
【補】十四種,嘉慶元年揚州阮氏、道光元年合河康氏合刻本。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中國古典文學叢書·茗柯文編》,黃立新校點。)
《浮溪精舍叢書》。(宋翔鳳。)
【補】十三種,道光間自刻本。
《李申耆五種》。(李兆洛。)
【補】原刻本,合肥李氏重刻本,掃葉山房重刻本。
《竹柏山房》十種。(林春溥。)
【補】咸豐乙卯福州刻本,十五種。
《陳氏八種》。(陳壽祺、陳喬樅。未盡。)
【補】壽祺撰《左海全集》,道光癸未家刻本,十一種。喬樅撰《左海續集》,光緒壬午刻本,十種。《續集》一名《小琅環館叢書》。
《戚氏遺書》。(戚學標。)
【補】五種,《續刻》二種。
《求己堂八種》。(施彥士。)
【補】刻本。
《修本堂遺書》。(林伯桐。)
【補】十種,道光甲辰刻本。
《王氏說文三種》。(王筠。)
【補】原刻本,四川重刻本。
《鄂宰四種》。(王筠。)
【補】《王べ友九種》,道光間刻本。
《苗氏說文四種》。(苗夔。未盡。)
【補】咸豐辛亥漢磚亭刻本。
《六藝堂詩禮七編》。(丁晏。未盡。)
【補】丁晏撰《頤志齋叢書》廿一種,括《詩禮七編》在內,同治元年刻本。
《俞氏叢書》。今人。
【補】此即德清俞樾《春在堂全書》,光緒己丑重定刻本一百八十八種。
算學家一人率撰數種,皆叢書體例,已見前天算本條下。右舉合刻者,若黃(宗羲)、朱(彝尊)、江(永)、厲(鶚)、程(廷祚)、王(鳴盛)、孫(星衍)、阮(元)、三惠(周惕、士奇、棟)、九錢(大昕、大昭、塘、坫東垣、繹、侗、師徵、師慎),大昕合刻未盡,餘多未刻。
【補】錢師?《錢氏藝文志略》一卷,附《先德述聞》一卷,可考見嘉定錢氏一家著述之盛,有番禺樑鼎芬刻《端溪叢書》本。三胡、匡衷、秉虔、培?。二劉、文淇、毓崧。未刻者多。
【補】合壽曾、師培爲儀徵四劉。師培《左庵遺著》弟子分藏其稿,亦多未刊。之屬,其餘甚繁,此舉較多者。著書甚多,而非合刻。
【補】章學誠《章氏遺書》,近年吳興劉承?嘉業堂始爲匯刻印行。此就考訂經史者言之,其著述雖富,不關考訂者,不與,成書未刊者,不與,《附集》刊行一兩種者,不與。
【補】丁晏之後,自《俞氏叢書》外,其著者有黃以周、吳汝綸、孫詒讓、王先謙、楊守敬所著書,王?運《湘綺樓全書》,廖平《六譯館叢書》,章炳麟《章氏叢書》,王國維《觀堂遺書》。